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风雨人生路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三十七、南征北战的一年

自公社宣传队返回家乡后,我再度回归到那片熟悉且广袤无垠的农田,重新操起农具,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农事劳作之中。

日子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节奏,平稳地向前流淌。那段在宣传队充满艺术氛围的时光,仿佛渐渐化作一场遥远而又美好的梦境,只在记忆深处偶尔泛起涟漪。

然而,命运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崭新的挑战与别样的经历,正悄然在前方静静等候着我。

1972 年春节过后,大地仍未全然从寒冬的酣睡中苏醒,空气中依旧氤氲着丝丝缕缕的寒意。

我背负行囊,毅然踏上奔赴水利工地的征途,就此开启了一段满含艰辛与热血激情的 “南征北战” 岁月。

彼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水利建设的澎湃热潮,这股热潮仿若一阵春风,温柔而有力地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每一寸土地都为水利事业沸腾起来,处处可见热火朝天修建水库、挖掘渠道的繁忙景象。

那一个个忙碌奔波的身影,一声声激昂响亮的口号,共同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奋斗画卷。

初至绵羊山水库工地,眼前的景象令我内心深受震撼。

广阔的工地上,人群熙熙攘攘,往来如织。

在这片忙碌喧嚣的天地里,我被分配到一项看似平凡,实则充满趣味的工作 —— 叫夯。

这份工作,乍看之下颇为简单,深入其中才会发现,它蕴含着独特的技巧与别样的魅力。

所谓夯,需取两根粗壮结实的大木头,稳稳地将一个沉重的大石滚夹在中间,随后由四个人齐心协力将其高高抬起,再重重地用力往下砸。

每一次石滚落下,都伴随着大地的微微震颤,那震动仿佛是建设者们向这片土地宣告坚定决心的有力呐喊。

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人需负责领唱夯歌。

这夯歌绝非随意哼唱,它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即统一众人用力的节奏。

在这片工地上,夯歌宛如一根无形却坚韧的指挥棒,将众人的力量紧密地汇聚、凝聚在一起。

我们当地的夯歌,别具一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发着浓郁独特的地域文化光芒,其讲究程度令人啧啧称奇。

夯歌分为长调子和短调子两种,每种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韵律和节奏。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学习与实践磨炼,我竟也熟练掌握了这两种调子的唱法,一跃成为工地上叫夯的行家里手。

长调子的夯歌,气势恢宏,宛如一首激昂磅礴的诗篇。

它分为上下两句,每完整唱完一轮,大石滚落下 18 次。

起唱上句时,我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将声音高高扬起:“同志们啦打起来呀!”

那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瞬间穿透工地上的嘈杂喧闹,直直抵达每一个人的心底深处。

紧接着,众人齐声应和,一边高声歌唱,一边整齐地进行打夯。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与我的领唱相互交织,形成一曲激昂奋进的乐章:

“哟!哟!哟喂!哟呵!呵!嗨!哟呵!呵!喂喂于!哟呵!嗨呀!嗨!”

每一个 “哟” 字,每一声 “嗨” 音,都饱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每一次打夯,都伴随着这激昂澎湃的歌声,让人内心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唱到下句时,我再次引吭高歌:“齐心协力把夯抬呀!”

众人也毫不含糊,再度齐声跟唱,歌声与打夯声再次完美融合,节奏愈发紧密有力:

“哟呵!嗨!喂喂于!哟呵!嗨呀!嗨!——”

就这样,依照这个调子,一遍又一遍地循环往复吟唱,那富有节奏感的旋律,仿佛一首激昂的战歌,持续激励着大家奋勇向前,不断奋进。

短调子的夯歌,则恰似一首轻快灵动的小曲。

尽管篇幅短小精悍,却同样洋溢着蓬勃的活力。

它由四句构成,每完整唱完四句,大石滚落下 6 次。

我领唱时,声音清脆悦耳,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太阳出来嘛 ——”

众人即刻接上,一边放声歌唱,一边用力打夯,声音欢快而又充满力量:

“哟喂!哟呵嗨!”

我接着唱:“照四方呀 ——”

众人再度齐声应和:

“哟哟!呀呵嗨!”

我继续唱:

“照得心里嘛 ——”

众人的歌声也随之响亮响起:

“喂喂哟!”

最后一句,我重复唱:

“照得心里嘛 ——”

众人则以更加洪亮、激昂的声音收尾:

“哟呵嗨!”

唱词的编写极为自由灵活,完全能够依据现场的实际景象即兴创作,亦可以讲述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

只要打夯不停歇,这夯歌便要持续不断地唱下去。

在这过程中,下句的唱词必须押韵,这既考验着领唱者的创作才华与应变能力,也极大地增添了夯歌的趣味性与独特艺术魅力。

在工地上,凭借着天生的好嗓子,我唱起夯歌来清脆悦耳、高亢嘹亮,仿佛自带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让大家的干劲愈发充足。此外,我还擅长编故事,总能巧妙地将那些平凡质朴的工地生活场景、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象,融入到唱词之中。

每一段崭新的唱词,都如同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窗户,让大家在繁重劳累的劳动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一丝别样的乐趣与慰藉。

也正因如此,大家对我格外信赖与认可,每次打夯时,都纷纷高声呼喊,邀请我来领夯。

在那漫长而又艰苦的水利建设日子里,我用自己的歌声,为大家带来了欢乐与鼓舞,也在这片工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深刻印记 。

在水利工地辛勤劳作的日子里,虽说艰辛异常,但也有着在家中难以享受到的特殊福利。

其中,最令大家感到心满意足的,便是能够吃到香喷喷、热气腾腾的大米干饭。

回想起在家时,一日三餐几乎顿顿都是寡淡稀薄的稀粥,那平淡的滋味和稀薄的质地,总让人觉得腹中难以充实,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

而来到这水利工地后,每天都能实实在在地吃上大米干饭,对于我们这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慰藉,仿佛疲惫的身心都能在那一口口米饭中得到滋养与恢复。

工地上,做饭的任务由大家轮流承担。

我在此之前从未做过饭,轮到我做饭那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轻柔地洒在工棚上,我便怀揣着几分紧张与期待,小心翼翼地开始了准备工作。

我将装着大米的袋子费力地搬到灶台上,捧起一把米细细端详,只见米粒颗颗饱满圆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

我认真细致地把米淘洗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淘米水变得清澈透明,才将米小心翼翼地倒入大铁锅中,接着加入适量的清水,随后点燃了炉灶下的柴火。

火势熊熊燃起,我伫立在灶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铁锅,满心期待着一顿美味米饭的诞生。

起初,锅中一片寂静,毫无动静。随着时间的悄然推移,锅底开始冒出细密的气泡,紧接着,气泡愈发变大、愈发密集,咕噜咕噜地翻滚着,好似在欢快地歌唱,预示着一场美食盛宴即将开启。

我暗自思忖,这饭煮起来似乎也并非难事,只要时刻留意火候,应当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煮了一会儿,正当我沉浸在即将大功告成的喜悦之中时,突然,一阵浓烈刺鼻的焦糊味猛地钻进我的鼻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房东大娘便神色焦急地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喊:“饭糊了!你没闻到吗?”

我这才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揭开锅盖,刹那间,一股刺鼻呛人的胡味扑面而来,呛得我直咳嗽。

定睛一看,只见锅里上层的米饭还微微泛着白色,可锅底已然变成了焦黄色,所幸尚未完全变黑,而是结成了一层焦黄酥脆的锅巴。

房东大娘心疼地轻轻摇了摇头,赶忙上前帮我把锅里还未完全熟透的饭盛出来。

此时,锅底赫然出现了一整块结得异常牢固的锅巴。

我望着那锅巴,脑海中陡然闪过一个有趣的念头,连忙对房东大娘说道:“大娘,千万别把锅巴弄破了,我想要一整张锅巴。”

房东大娘满脸疑惑地看着我,不禁问道:“你要整块锅巴做什么呢?”

我故作神秘地微微一笑,回答道:“我们自有用处。”

大娘虽然满心不解,但还是极为小心地将一整块锅巴完整地揭了下来,轻轻放置在一旁。

接着,她又把没煮熟的饭重新放回锅里,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叮嘱我:“这时要调小火慢慢煮,可不能用大火,大火很容易把锅巴烧糊,你一定要牢牢记住了。”

在大娘的热心帮助下,锅里渐渐飘出了米饭特有的香甜香气,没过多久,饭便煮好了。

我满怀期待地询问大娘:“大娘,锅里还有锅巴吗?”

大娘笑着回应:“有哇,金黄金黄的,看着可诱人啦。”

等大娘离开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瞧见那层新形成的金黄锅巴,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轻轻将刚才大娘揭下的整块锅巴小心地放置在饭上,让它稳稳当当地覆盖在米饭表层。

看着这独具匠心的 “杰作”,我不禁暗自得意,脑海中已然开始想象大家看到后的惊讶表情。

终于,开饭的时间到了。大家结束了一上午的辛苦劳作,陆陆续续地返回。

我一脸兴奋地对大家说道:“我煮的饭十分特别,上下都有锅巴,你们信不信?”

大家听闻,纷纷投来怀疑的目光,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细苕货爹更是直言不讳地说道:“这怎么可能,哪有煮饭能煮出上下两层锅巴的,你可别吹牛了。”

我见他如此笃定,便故意激他:“要不咱俩打个赌?”

他毫不犹豫地问道:“赌什么?”

我眼珠滴溜一转,坏笑着说:“赌学狗叫。”

细苕货爹微微一愣,随后咬了咬牙说道:“赌就赌!”

大家迅速围拢过来,都满怀好奇地注视着我们。

我深吸一口气,双手缓缓揭开锅盖,瞬间,一股热气裹挟着米饭的香甜香气弥漫开来。

大家定睛一看,只见米饭上面覆盖着一层完整的锅巴,而锅底也清晰地呈现出一层金黄诱人的锅巴。

细苕货爹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其他人也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细苕货爹无奈地摇了摇头,按照约定,学着狗叫了几声,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大家一边欢笑,一边纷纷好奇地询问我是如何做到的,我则得意洋洋地将过程一五一十地讲述给他们听。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饭,尽管过程略有波折,但却充满了乐趣,为这艰苦单调的工地生活增添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小插曲 。

下半年,随着水利建设任务的逐步推进与转移,我又马不停蹄地转战至北边的木兰山下,投身于修渡槽的工作中。

木兰山,巍峨雄伟,连绵起伏的山峦恰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在天地之间蜿蜒伸展,气势磅礴。

山脚下,便是我们全新的战场,修渡槽的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机械的轰鸣声、人们的呼喊声相互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奋进的奋斗乐章。

在这片满是汗水与挑战的工地上,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挚友 —— 雷道华。

他来自宜昌,是一名下乡的知识青年。

初次见面,便觉他与众不同。

彼时的他,年仅十七岁,比我整整小了三岁,青春的朝气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生得极为秀气,白皙的面庞上,一双明亮的眼睛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璀璨星辰,透着灵动与聪慧。

身形略显单薄,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仿佛与生俱来便带着书卷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

通过交谈得知,他对读书极为热爱,书籍于他而言,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一本书都能为他打开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此外,他对音乐也怀有浓厚的兴趣,在枯燥乏味的工地生活中,音乐就如同他心灵的温柔慰藉,能让他在疲惫之余寻得片刻宁静与欢愉。

从那以后,我们的生活便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白天,太阳高悬于天空,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工地上,将大地烤得滚烫。

我和雷道华并肩作战,全身心地投入到繁重的劳作之中。

我们双手紧紧握住扁担,挑起满满两筐土,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挪动。

每一步,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肩膀被扁担压得生疼,汗水如注,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脊背不停地流淌,滴落在脚下炽热的土地上,瞬间便被蒸发得无影无踪。但我们从未有过抱怨,彼此相互鼓励,每一次对视,眼神中都满是坚定与力量,仿佛在无声地传递着 “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行” 的信念。

夜晚,当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住整个工地,喧嚣渐渐散去,疲惫的工友们大多已沉沉睡去。

而我和雷道华却迎来了属于我们的惬意温馨时光。

我轻轻取出我心爱的秦琴,那琴身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在月光的轻抚下闪烁着柔和迷人的光泽。

我轻轻拨动琴弦,那悠扬婉转的琴声便如潺潺的溪流,在寂静的夜晚缓缓流淌开来,仿佛为这片沉睡的工地奏响了一首轻柔的摇篮曲。

雷道华也被这美妙的琴声所深深感染,他轻声哼唱起来,我们的歌声与琴声相互交融,在夜空中悠悠飘荡,仿佛为这单调乏味的工地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的梦幻色彩。

我们一边沉浸在音乐营造的美妙世界里,一边热烈地探讨着文学。

我们尽情分享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与独到见解,讲述着那些曾经深深触动过我们心灵的书籍。

从古老悠久的诗词歌赋,到现代风格各异的文学巨著,我们无所不谈。

我们为书中人物的坎坷命运或欢笑、或流泪;为作者巧妙绝伦的构思和深刻深邃的思想而由衷赞叹。我们还会交流彼此内心的梦想与憧憬,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共同描绘着未来美好蓝图,那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给予我们无限的希望与动力。

日子一天天悄然流逝,我们的友谊在这劳作与交流中愈发深厚牢固。

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夜,无论是烈日下的挥汗如雨,还是月光下的谈天说地,都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无比珍贵的回忆。

后来,岁月悠悠流转,时光悄然变迁,我们的友谊却始终坚如磐石,我俩成为了终生的好朋友。

这份情谊,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重重阻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

在忙碌且充实的水利建设时光里,日子如白驹过隙般匆匆飞逝,不知不觉间,便迎来了这一年的国庆节。

彼时,我仍奋战在工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当国庆节的欢乐氛围悄然弥漫开来,工地也短暂地呈现出一丝别样的轻松愉悦。

我趁着这难得的假期,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满是对家乡和亲友的深切思念。

刚回到家不久,还未来得及好好休息调整,便迎来了一个意外之喜。

老同学孙玉京竟从武汉特意赶来看望我和古春福。

当时,我正置身于水田里,全神贯注地整田。

秋日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水田里的泥土在我的翻动下,散发出质朴醇厚的气息。

正当我忙碌之时,不经意间抬头,瞧见田边两个熟悉的身影。

仔细一看,正是孙玉京和春福。孙玉京身姿挺拔矫健,穿着整洁干净的衣裳,周身透着大城市的时尚气息;春福则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亲切和蔼的笑容。

我见状,也顾不上满腿的泥巴,兴奋地从田里快步走出。

双脚踩在田埂上,泥巴顺着腿缓缓滑落,我连洗都没洗,便迫不及待地与他们会合。

随后,我们一同朝着春福家走去。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那些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日子。

原来,孙玉京被推荐上了武汉第二师范学校。

学校恰逢放假,他便想起了我们这些老同学,心中满是思念牵挂,于是便毅然踏上了看望我们的旅程。

我们几个在学校时就是最要好的同学,彼此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深厚的情谊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中根深蒂固。

还记得那时,我们三人一同前往黄陂双凤亭,在那古色古香、充满诗意的亭子里,迎着轻柔的微风,吟诵着优美动人的诗篇。

每一句诗,都承载着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与痴迷,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那些美好的回忆,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珍贵印记。

到了春福家,春福满脸热忱,忙不迭地招呼我们入座,那股子热情劲儿,好似要将屋内的空气都点燃。

然而,当他准备招待我们小酌几杯时,才惊觉家中不巧一滴酒都没剩下,这可把春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

不过,春福到底是脑子转得快,他灵机一动,目光扫到角落里的酒精瓶,计上心来。

他迅速找来干净的容器,小心翼翼地将酒精与适量的汽水混合,精心调配成简易的酒液,以此来款待我们。

看着春福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他时而专注地盯着容器,时而匆忙地翻找着配料,那认真劲儿让人动容。

我心中满是感动,深切体会到这便是老同学之间难能可贵的情谊,即便条件简陋到极致,也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让彼此感到开心、舒适。

吃饭时,我下意识地瞧了瞧自己,浑身沾满了泥巴,衣服上还残留着劳作时的污渍,再看看身着整洁校服、散发着书卷气息的孙玉京,心中陡然涌起一股自嘲之意。我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半开玩笑地对玉京说道:“你如今可是大学生了,我这一身泥,不会给你丢人吧?咱俩现在身份可有不小的差距呢。”

话语中,既有对自身现状的无奈,也有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孙玉京听后,脸上瞬间绽放出如暖阳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驱散了我心中所有的阴霾。

他轻轻抬起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动作轻柔却满含力量,语气无比真诚地说道:“咱们可是最铁的同学,哪来的什么高低之分。在我心里,咱们永远都是从前那些一同谈天说地、吟诵诗篇、畅聊梦想的好伙伴,这份情谊,比世间任何东西都要珍贵。”

他的话语,犹如一股暖流,毫无阻碍地流淌进我的心田,刹那间,让我心中那一丝莫名的顾虑彻底烟消云散。

随后,我们三人围坐在桌前,桌上的饭菜虽然简单朴素,却满含着浓浓的情谊。

我们一边细细品尝着这饱含心意的饭菜,一边沉浸在对往昔点点滴滴的回忆之中。那些学生时代的趣事、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此刻都化作了欢声笑语,在屋内不断回荡。

那一刻,仿佛时间都特意为这份珍贵的同学情而停下了脚步,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温暖与美好之中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