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风自东方来 > 第34章 第 34 章

第34章 第 34 章

青岚宗云栖峰深处,一座由玄曜亲手改造、与周遭古朴建筑格格不入的洞府悄然开启。没有氤氲灵气,没有玄奥符文,唯有光滑如镜的墙壁和悬浮在空中、不断刷新着奇异符号的灵犀玉屏。门楣之上,是以凌厉笔锋刻下的三个字——“第一实验室”。

林云、赵磊、苏晴、晚晚,四人被同时传唤至此,面面相觑,眼中都带着一丝好奇与不易察觉的傲气。他们是宗门年轻一代的翘楚,不明白宗主为何将他们聚集在这个毫无“道韵”的奇怪地方。

玄曜与云芷并肩而立。玄曜的目光扫过四人,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穿本质的锐利,仿佛他们不是活生生的修士,而是等待解析的复杂灵枢。

“今日召尔等前来,非为传授功法,亦非布置任务。”玄曜开口,声音在极致寂静的实验室中回荡,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只为问一个问题。”

他抬手,指向实验室中央全息投影出的、一个标准的五心朝天打坐人形光影。

“我辈修士,自引气入体起,便被告知,此乃修行最佳姿势。千年万年,奉为圭臬。”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电,“然,谁曾证明过,此姿势的灵力循环效率,确为最高?依据何在?”

一语既出,四座皆惊。

林云剑眉微蹙,第一个陷入沉思,他本能地在脑海中搜索典籍依据,却发现所有描述都归于“感觉”与“传承”;赵磊挠了挠头,一脸“这还用证明”的困惑,拳头下意识地握紧;苏晴眼中瞬间爆发出精光,仿佛看到了一个被迷雾笼罩的全新世界,指尖无意识地开始模拟灵力轨迹;晚晚则下意识地开始回想古籍中的相关记载,秀眉微蹙,试图从故纸堆里寻找答案。

“感觉?经验?传承?”云芷接过话,声音清冷如玉,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这些固然重要,但并非真理本身。宗主与我希望建立的,是一个不依赖于个人感悟、而是建立在可观测、可重复、可验证基础上的全新修行体系。你们,将是第一批探索者。”

“现在,”玄曜挥手间,四套布满细微传感节点、轻薄如蝉翼的奇特“衣物”无声地飞向四人,“穿上‘灵力流监测仪’。用你们自己的身体,用真实的数据,来寻找答案。”

带着满腹的困惑与一丝被挑战的不服,四人穿上了传感服。下一刻,他们自身的灵力流动,以前所未有的直观形式,投射在了巨大的灵犀玉屏上——不再是模糊的内视感应,而是清晰的、色彩分明的流线图,流速、流量、节点压力,一切皆有冰冷的数据标注。

观察,是第一步。

林云依言,以最标准的五心朝天姿势坐定。玉屏上显示灵力流稳定,但在几条次要经脉处,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涡流和迟滞标记,旁边清晰地标注着:“效率损失:约7.8%”。

“百分之七点八……”林云心中默念,这个数字看似微小,却像一根刺扎入他精于计算的内心。

“若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敌人会给你时间调整这百分之七点八的迟滞吗?”玄曜的声音适时响起,如同惊雷。

林云瞳孔骤缩。身为战术大师,他对“效率”二字有着本能的敏感。他不再犹豫,起身,下意识地摆出了几个常用的剑招起手式。当他摆出那个侧身微躬、利于瞬间发力的“临战式”时,屏息凝神,将玉屏上稳定但迟滞的流线图牢牢记下——这是“对照”。

随即,他身形微动,调整至“临战式”。

玉屏上数据骤然刷新!代表灵力的流线不再是平和地循环,而是如蓄势待发的箭矢,迅猛集中!

“姿态:临战式。灵力凝聚速度提升百分之三十八,循环效率提升百分之二十五。”元元——那个以灵纹为基、玉简为魂的推演灵枢,用毫无情感的声音宣告结果。

林云怔在原地,看着那清晰无比的对比数据,又感受着体内确实更加顺畅澎湃的灵力,心中的某种桎梏“咔嚓”一声碎裂了。他刚刚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对比实验”:同一身体,不同姿态,得出了颠覆性的结论。最优解,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基于目标和环境动态变化的!这对他未来排兵布阵,将是颠覆性的启示。

赵磊对复杂的数据流不太感冒,他更相信自己的拳头。他扎稳马步,吐气开声,一拳击出,势大力沉,空气爆鸣。传感服清晰地显示力量从脚底升起,传递至腰腹,最终灌注拳锋的过程。

“力量传递路径清晰,腰胯节点处存在能量散逸,预估损耗百分之四点五。”元元冷静分析道。

“散逸?在哪?”赵磊瞪大眼睛,盯着那条代表力量的光线,在腰胯部位,光线确实变得模糊、黯淡。这虚无缥缈的“损耗”,第一次在他面前现出了“形迹”。

玄曜走到他身边,指尖点在他腰胯一个极细微的点上:“尝试感受此处肌群的协同发力,莫要过度紧绷,想象力量如同水流,此处是加压泵,而非漏水的关卡。”

赵磊依言,屏息凝神,努力去控制那从未在意过的细微肌群。再次出拳!

这一次,他清晰地感觉到力量传递得更“整”,更毫无滞涩!玉屏上的数据也随之变化:“力量损耗:降低至百分之零点九”。

“他娘的……原来如此!”赵磊看着自己的拳头,满脸的不可思议。原来力量的极致,不仅在于苦练,更在于对自身这座精密仪器每一个零件的精准认知和高效协同!一种混合着顿悟与羞惭的情绪在他心中涌动,他过去引以为傲的苦练,竟可能一直在重复错误。

苏晴早已彻底沉浸在那美妙的数据海洋中。她反复切换姿势,观察着每一次细微调整带来的灵力流线形态、流速、节点压力的变化,嘴里喃喃自语,眼神狂热如同发现了绝世宝藏:

“变量……这些都是变量!经脉不是固定的河道,其‘宽度’和‘阻力’会随姿势、情绪、甚至外界灵气浓度而变化!这……这岂不是说,传统的固定阵眼布局、一成不变的符文结构,都存在着巨大的优化空间?!”

她猛地抬头,看向玄曜,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玄曜前辈!若将人体视为一座微型阵法,那这传感服便是最精密的阵纹探测仪!我们是否可以将此原理,应用于护山大阵的节点优化?让阵法能量像最高效的灵力流一样运转,减少内耗,提升威能?”

玄曜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赞许:“这正是我希望你思考的方向。万物皆有其结构,而最优的结构,往往隐藏在看似无序的数据之中。但记住,构想需经实证。”

苏晴激动得脸色通红,她感觉自己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门后是一个由规律和效率主宰的崭新世界。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她构思的无数理论模型付诸实践。

晚晚的关注点则更为细腻和温柔。她发现,当一位同门因旧伤而灵力运转不畅时,传感服能极其清晰地在对应经脉节点上显示出“堵塞”的红色警告和精确的灵力压值。

“这……这比单纯的神识内视更客观,更精确!”晚晚惊叹道,医者的本能让她立刻想到了应用,“如果能量化这种‘不通’,是否就能像配置药方一样,更精准地确定丹药的剂量和成分?甚至……开发出能直接作用于特定经脉节点的‘靶向’疗法,减少丹药对其他部位的副作用?”她想起自己曾无力挽救的一位同门,若当时能有如此精确的诊断……想到这里,她的心猛地一揪。

她看向一旁的云芷,眼中充满了希冀与求证的光芒。

云芷对她微微颔首,肯定地说道:“精准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数据,能让我们的仁心,以最高的效率、最温柔的方式,转化为治愈的力量。”

晚晚紧紧握住了传感服,仿佛握住了一种能够避免悲剧重现、拯救更多生命的、全新的希望。

第一阶段的认知颠覆完成后,玄曜的教学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项目驱动。他没有拿出任何名为典籍,而是针对每个人的领域和初步暴露出的思维特质,下达了具体的“研究任务”。

他将一枚玉简递给林云,里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推演沙盘:

“林云,你的项目:设计一种三人小队战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总有一人处于灵力恢复期,实现持续作战。你需要考虑队员的功法属性、灵力恢复速度、以及战场环境变量。实验室的所有测算法器,你可以随意调用。”

林云接过玉简,眼神锐利起来。这不再是空泛的讨论,而是具体的、极具挑战性的实战课题。他立刻意识到,这需要引入类似凡人军队的“轮替”概念,但远比那复杂,需要精确到每个个体的灵力数据和环境模型的支撑。“弟子领命!定找出最优轮战模型!”他感到压力,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

玄曜又看向赵磊,指向实验室一角那个布满复杂符文的巨大测力桩:

“赵磊,你的项目:测量你巅峰一拳的力量,并精确分析力量从脚底到拳头的传递过程中,在哪个环节损耗最大?找出你自身发力链路的‘最薄弱环’。这里的‘生物力学分析灵枢’会辅助你。”

赵磊摩拳擦掌,走到测力桩前,嘿嘿一笑:“这个好!俺早就觉得有时候力气憋着使不出来!”他需要面对的,是玄曜提到的“生物力学”和“能量传递效率”,这些陌生的词汇,将通过他一次次挥拳的数据,变得清晰可知。他渴望变强,但更隐隐担忧,数据会不会彻底否定他过去的道路。

对于苏晴,玄曜的要求更为抽象,也更具开创性:

“苏晴,你负责将‘第一实验室’的局部防御阵法,效率提升一成。不增加任何灵石消耗,不改变核心阵基,只允许你优化现有符文结构和能量引导路径。”

苏晴深吸一口气,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却正合她意。她明白,这需要她像分析人体灵力流一样,去分析阵法中每一道灵力的“流向”和“阻力”。“弟子必竭尽全力,剖析阵法本质!”她脑海中已浮现出数十种优化方案,亟待验证。

最后,玄曜对晚晚说道:

“晚晚,你与苏晴协作。她优化阵法时,会产生不同的灵力波动频谱。你的任务是监测并量化这些波动对实验室内三畦一阶灵植‘凝露花’生长速率和药效成分的影响,建立‘灵力环境-灵植生长’的对应数据库。你需要自行设计记录标准和对比实验组。”

晚晚眼前一亮,这能将原本模糊的“灵气充沛则灵植长势好”的经验,转化为精确的数据模型,对未来灵药培育意义重大!“弟子明白!定会详细记录每一个数据变化!”她已经开始构思如何设置对照组和不同的监测指标。

玄曜看着瞬间进入状态的四人,最后说道:

“我不会给你们答案。思路和工具已经给你们,答案,需要你们自己,通过观察、假设、实验、验证去发现。记住,失败的数据,往往比成功的巧合更有价值。三个月后,我要看到你们的阶段性报告。”

日影西斜,玉屏上的数据不断刷新,四人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失败的推演被一次次推翻,新的假设在碰撞中诞生。

实验室里很快便响起了各种声音:林云与灵犀玉屏推演的低沉讨论,赵磊拳击测力桩的轰鸣与他因发力不当导致的闷哼,苏晴勾画符文时引发的细微能量嗡鸣及其偶尔的失败爆响,以及晚晚记录灵植数据时轻柔而坚定的脚步声……

自那日“第一实验室”的认知破壁之后,科学的火种,已悄然在青岚宗最年轻的精英心中燃起。

然而,火焰的温暖尚未遍及宗门,冰冷的质疑便已悄然而至。

“不务正业!”执掌戒律的吴长老在听闻他们整日“不修功法,只玩数据”后,于一次宗门议事上冷冷地抛下评语,“修行重在悟道修心,如此汲汲营营于细微末节,与匠何异?长此以往,道心蒙尘!”

几位备受瞩目的真传弟子在演武场相遇时,更是嗤之以鼻:“老祖宗传了万年的法门,岂是几个数字就能推翻的?我看是云栖峰那位故弄玄虚!待我等金丹大成,他们便知何为大道!”

风言风语如同暗流,开始在各峰之间传递。

实验室里,林云看着玉屏上那个与他最擅长的、源自某上古残卷的战术推演结果截然不同的数据模型,眉头紧锁——数据清晰地显示,那套传自古卷的著名战阵,在应对高速突击时,侧翼存在致命的响应延迟。是相信传承千年的权威,还是相信眼前这冰冷的、自己亲手验证的数据?

赵磊在一次全力爆发后,看着元元给出的“肩胛经络群为当前发力链最薄弱环”的分析报告,陷入了沉默。他赖以成名的猛击,竟然建立在局部肌肉的过度损耗和潜在损伤之上?他第一次对自己苦练十年的根基产生了动摇,是继续沿着熟悉的路径走下去,还是听从数据的指引,去修补那看不见的“裂痕”?

苏晴在第三次优化方案因符文耦合震荡而失败后,烦躁地揉着额头。理论完美,模拟通过,为何实际布设总是出问题?她开始意识到,现实材料的非理想性、灵气环境的瞬时波动,这些她曾忽略的“细枝末节”,才是将理论化为现实的关键。她从狂热的理论构想,开始被迫走向严谨的工程实践。

晚晚精心照料的凝露花,其中一组在苏晴某次高强度阵法测试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枯萎迹象。数据记录显示,当时的灵力波动频谱中有一个异常尖锐的峰值。是巧合,还是确有关联?她需要更严格的对照,更长期的观测,才能从复杂的变量中找到确凿的证据。仁心,需要数据的坚韧支撑。

风起青岚,卷动的已不仅是云霞,更有暗流汹涌。

玄曜与云芷并肩,立于云栖峰顶,望向宗门深处那些灵气氤氲、却仿佛亘古不变的山峰。

“他们开始了。”云芷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嗯。”玄曜目光深邃,仿佛已穿透时空,“破茧成蝶,总要经历挣扎。我们所做的,不过是给了他们挣脱茧房的工具。质疑、失败、自我怀疑……这些都是数据的一部分,是成长必需的代价。”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定:

“这场静默的革命,注定无法静默。而当风暴真正来临之时,我希望他们手中的‘数据’,能成为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一场关乎道统、理念与未来的变革,已在青岚宗内部,随着四个年轻弟子的探索,悄然拉开了序幕。前方的路,遍布荆棘,却也闪烁着理性与真理的微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道天帝

绝世邪神

我!直播当皇帝

盖世帝尊

炼气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