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大捷后,大靖边境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萧彻作为护国大将军,威望日隆,却依旧保持着往日的沉稳与谦逊,每日忙于处理军务,安抚边境百姓,偶尔还会微服私访,倾听民间疾苦。
苏凝不再是王府侍婢,也不再是暗阁死士“影”,她恢复本名,以萧彻未过门妻子的身份留居靖王府。
她常伴萧彻左右,为他整理文书,分析军情,偶尔提出的见解,总能切中要害,连萧彻的副将们都暗自敬佩。
闲暇时,她便与阿禾一同读书习字,打理庭院,或是去城外慈善堂接济穷苦百姓,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
阿禾的身体日渐康复,性子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她跟着苏凝学女红,识文字,还主动打理王府中馈,将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常说:“是凝儿和王爷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总要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这份恩情。”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庭院中洒下斑驳光影。
苏凝正临帖练字,萧彻处理完公务归来,悄无声息地站在她身后。
见纸上字迹清丽挺拔,既有女子的娟秀,又不失几分刚劲,他眼中满是赞许:“凝儿的字,越发有风骨了。”
苏凝受惊回头,见是他,脸颊泛起微红,放下毛笔:“王爷取笑了,不过是闲来无事,随意练练。”
萧彻在她身边坐下,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缓缓打开。
里面是一支羊脂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盛放的白梅,花蕊处镶嵌着细小的珍珠,温润通透。
“下月初三是良辰吉日,我已奏请陛下,求娶于你。”他拿起玉簪,轻轻插在她的发髻上,“这支簪子,配你正好。”
苏凝指尖轻抚玉簪,暖意从心头蔓延至四肢百骸。
过往的颠沛,暗阁的阴影,生死的考验,在此刻都化作了尘埃。
她望着萧彻深邃的眼眸,含泪点头:“我愿意。”
一旁的阿禾捧着刚沏好的茶走来,见状笑着打趣:“恭喜王爷,凝儿姐姐!往后王府可就更热闹了。”
大婚之日,靖王府张灯结彩,红绸漫天。
京城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沿街摆满了鲜花与贺礼,想要一睹护国大将军与传奇女子的风采。
皇帝亲赐婚书,派太子前来观礼,赏赐的珍宝堆满了整个偏院。
红烛高燃的洞房内,萧彻揭下苏凝的红盖头,望着她娇羞的容颜,轻声道:“凝儿,从今往后,再无人能欺你,胁你。
我萧彻此生,定护你一世安稳,不离不弃。”
苏凝眼眶泛红,握紧他的手:“王爷,我亦会陪你风雨同舟,生死相随。”
婚后岁月,两人恩爱相守,却从未懈怠肩头责任。
萧彻忙于整饬军务,修筑边防,苏凝便在后方协助他安抚将士家眷,筹措粮草物资。
她曾在暗阁习得的侦查与应变之能,化作了洞察人心的敏锐,帮萧彻识破了几次朝中奸臣的构陷;她的善良与同理心,也让将士们愈发感念将军与夫人的恩义,军心愈发稳固。
阿禾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她与一直默默照顾她的侍卫长情投意合,萧彻与苏凝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让她在王府中有了真正的家。
次年,北狄遣使求和,愿与大靖永结盟好。
边境通商重启,百姓安居乐业,长安城内一派歌舞升平。
这日,萧彻与苏凝微服出行,漫步在长安街头。
街市繁华,人声鼎沸,孩童们在巷口追逐嬉戏,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苏凝望着眼前的盛世景象,心中满是安宁。
“在想什么?”萧彻握紧她的手,指尖温热。
“在想,幸好遇见你。”苏凝抬头看他,眼中星光闪烁,“若不是你,我或许至今仍在黑暗中挣扎,永远看不到这样的光明。”
萧彻低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是我们彼此救赎。
你为我驱散了心中的孤寂,我为你照亮了前行的路。”
夕阳西下,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们并肩走在长安的石板路上,身后是万家灯火,身前是漫漫坦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