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浮城霓虹 > 第16章 第十六章 微光成炬

第16章 第十六章 微光成炬

冬雪初霁的清晨,“晚香花坊”的玻璃门上凝着薄霜,像蒙了层半透明的纱。苏晚握着温热的抹布擦窗棂,指尖划过霜花留下蜿蜒的痕迹,忽然听见门口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个穿蓝色校服的男孩,书包带子磨得发白,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二十元纸币,在寒风里冻得鼻尖通红,耳朵尖也泛着紫。

“姐姐,我想买束花。”男孩的声音带着颤音,目光在价签上慌乱地扫来扫去,最后定格在最便宜的单支康乃馨上,“要能放得久一点的,给住院的爸爸。他昨天说想闻闻花香。”

苏晚的心像被温水浸过,软了半截。她想起去年那个攥着五块钱买向日葵的小姑娘,转身从花架上取了支开得饱满的粉康乃馨,又搭配了几枝带着银灰绒毛的尤加利叶,用浅粉色的包装纸细细裹好:“这个搭配着养,往水里加半片阿司匹林,能放两周呢。”她接过男孩递来的钱,又悄悄塞回五块,“爸爸生病需要花钱,阿姨少收点,记得每天给花换次水,祝你爸爸早日康复。”

男孩愣了愣,攥着花和钱转身就跑,没走几步又回头,对着店门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姐姐!等爸爸好起来,我来帮你看花!”苏晚望着他踩着积雪远去的背影笑,江辰妈妈端着两碗热豆浆从里屋出来,围巾上还沾着面粉:“这孩子跟当年那个小姑娘一样实诚,咱们这花店,倒成了孩子们的许愿池了。”

刚把新到的洋牡丹插进瓷瓶,社区的缪书记就带着个戴眼镜的姑娘走进来,姑娘胸前挂着“市报记者”的工作证,手里捧着台相机,身后跟着两个扛摄像机的小伙子。“苏晚,给你介绍下,这是市报的小方记者,特意来采访咱们的花艺兴趣班。”缪书记搓着手笑,“上次你们帮独居老人做的干花挂饰,在区里的老年才艺展拿了奖,好多街道都来打听呢。”

小方举着相机不停按快门,从墙上挂着的居民作品集锦,到角落里苏父养得愈发精神的多肉盆栽,连三花猫蛋黄蜷在藤编花筐里打盹的样子都没放过。“听说您之前经历过不少难处,后来靠开花店重新站了起来?”小方翻开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能讲讲您当时怎么想到要开这个兴趣班的吗?”

苏晚正欲开口,江辰推着苏父进来了。苏父穿着江辰妈妈织的厚棉袄,戴着手套的手搭在轮椅扶手上,看到镜头有些局促,却还是努力挺直了腰板。“我爸现在能认出好多花了,”苏晚扶着父亲的轮椅,语气里满是骄傲,“以前他连我都认不清,现在看到月季就指,说我妈年轻时喜欢。这店不仅养活了我们一家人,还让我爸慢慢好起来了。”

江辰蹲下身,帮父亲调整轮椅靠背:“兴趣班是苏晚提议的,她说与其让花材蔫掉,不如教大家变废为宝。没想到周奶奶他们学得特别认真,上次有个大爷用干枝做了个鸟窝,挂在社区树上真有小鸟住进去了。”

采访进行到一半,门口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晓妍抱着个**的纸箱闯进来,头发和外套都沾着雪水,脸上带着急色:“苏晚,你这儿有多余的防水包装纸和宽胶带吗?我订的包装材料在路上被雪打湿了,客户下午就要取五十块手工皂,说是公司年会伴手礼!”

“有有有,”苏晚立刻从储藏间翻出囤货,江辰妈妈也擦了擦手凑过来,“我以前在邮局干过包装,保证帮你弄得结实又好看,还能教你个省胶带的法子。”小桃见状主动站到收银台后,对着刚进门的客人笑着问好,让晓妍专心把受潮的手工皂擦拭干净。

四个人围着纸箱忙到中午,晓妍的手工皂终于全部重新打包完毕,每块都裹着防水膜,外面还系着苏晚给的干花绳结。“幸亏有你们,不然我这第一笔大订单就黄了。”晓妍抱着箱子感激不已,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我新做的玫瑰精油皂,加了你们店的干玫瑰花瓣,香味特别正,给阿姨和小念念用。”

送走晓妍,小方举着相机感慨:“难怪居民都说你们这儿像个‘邻里互助站’,刚才那一幕太动人了。这才是最真实的烟火气,比单纯讲创业故事有力量多了。”

下午阳光正好,花坊里暖烘烘的,苏晚刚给兴趣班的学员准备好下周要用的干花材料,门口进来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手里举着张打印的照片,激动地指着角落里的苹果桉树盆栽:“请问这个可以卖给我吗?我找了好多花店都没找到!这是我奶奶最爱的花,她下个月过八十大寿,我想带回去给她当礼物。”

苏晚认出这是江辰托云南的朋友带回来的稀有品种,连忙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带土壤不好托运,我帮你处理下根部吧。”她从工具架上取来消毒过的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掉多余的须根,泡进兑好的生根水,又用湿润的苔藓和保湿棉仔细包裹,外面再套上透气的无纺布:“这样能保证十天内不会脱水,到了之后直接上盆就行,记得放在散光处。”

外国姑娘捧着盆栽,不停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临走时特意拍了张花坊的门牌,说要推荐给同校的留学生:“这里的花好看,人更温暖。”

傍晚关店时,苏晚整理柜台,发现压在收银台下的一张便签,上面是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姐姐,爸爸说花很香,医生说他下周就能出院了!谢谢姐姐的祝福”,落款画着个小小的笑脸。她把便签和之前小姑娘的明信片放在一起,那叠纸片已经攒了厚厚一沓,每一张都藏着细碎的温暖。

江辰下班回来,手里扬着份报纸,头版赫然印着“晚香花坊:都市褶皱里的温暖花房”,配着苏晚和周奶奶一起做干花的照片。“没想到采访这么快就登报了,”江辰笑着递过报纸,顺手把买来的糖炒栗子放在桌上,“刚才缪书记打电话,说好多人看到报道想来报名兴趣班,还有家做养老社区的企业想资助我们扩展场地,说要开个‘花疗室’。”

苏晚翻着报纸,指尖划过自己的笑脸,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她想起刚开小花店时的忐忑,第一个月营业额不足三千,晚上抱着账本偷偷掉眼泪;想起林景琛派人来捣乱,江辰带着同事守在店门口;想起周奶奶送的红枣、陈阿姨给的桂花酱、兰姐还回的旧工牌——曾经以为自己只是在谋生,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用一束束花,串联起了这么多温暖的故事。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兰姐打来的,声音里满是欣喜:“苏晚,我妈看到报纸上的你了,非要让我来订束康乃馨,说要送给帮她换药的护士!对了,我找到新工作了,在社区做网格员,以后咱们就是同事啦,我负责登记独居老人信息,正好能帮你留意谁需要花艺陪伴。”

挂了电话,苏晚靠在江辰怀里,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路灯亮起,暖黄的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满店的鲜花上,给花瓣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江辰妈妈在厨房哼着小曲做饭,排骨炖玉米的香气飘满整个屋子;苏父坐在沙发上,手里捏着片尤加利叶,正对着小念念比划,小家伙咯咯地笑着,伸手去抓爷爷的手套;蛋黄蜷在苏母脚边打呼噜,尾巴偶尔扫过散落的干花瓣。

江辰剥开一颗糖炒栗子,喂到苏晚嘴边:“在想什么?”

“在想,”苏晚含着栗子,声音软糯,“以前总觉得浮城太大,我们一家人像飘在水上的叶子,不知道往哪儿去。现在才发现,只要身边有爱你的人,有值得坚守的事,这些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归宿。”

江辰握紧她的手,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下周兴趣班开课,我帮你做教具;我妈说要带老人做针线活,搭配干花做装饰;兰姐能帮我们联系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咱们这微光,慢慢也能聚成火炬呢。”

苏晚抬头,正好对上江辰温柔的目光。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细碎碎的,落在玻璃上悄无声息。花坊里的暖气很足,栗子的甜香、鲜花的清香、饭菜的浓香交织在一起,酿成了最安稳的味道。她忽然明白,开花店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卖花。就像那些在寒风中扎根的花草,看似柔弱,却能传递温暖;就像那些微小的善意,看似零散,却能汇聚成炬,照亮彼此的路。

浮城的霓虹再亮,也不及身边的烟火温暖。苏晚轻轻靠在江辰肩上,看着一家人的身影在暖灯下重叠,心里满是笃定——往后的日子,会像这满院的花草一样,在爱与陪伴里,岁岁年年,安稳芬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貂珰

老实人破罐子破摔了

西江的船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