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拂晓烬 > 第6章 京华风云起,金殿暗藏机

第6章 京华风云起,金殿暗藏机

前往京城的路途虽远,却因心境轻松而显得转瞬即逝。一行人晓行夜宿,不疾不徐,沿途所经城镇乡村,皆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田间农人耕作不辍,市集商贩吆喝声不绝,孩童们在巷陌间追逐嬉闹,这寻常的烟火气,正是他们此前舍生忘死守护的模样。

蓝晓月性子最是活泼,每到一处驿站,总要拉着苏凝霜四处闲逛,尝遍当地小吃,搜罗新奇玩意儿。看到京城方向越来越近,她更是日日掰着指头计数,口中念叨着宫廷的琼楼玉宇、街市的绫罗绸缎,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进帝都。

柳文轩与李书生则不同,两人一路切磋诗文,探讨经史,偶尔也会对着沿途的古迹遗址感慨一番。柳文轩手中时常捧着一卷书,闲暇时便与李书生共读,时而争执不休,时而击节赞叹,倒也为漫长

前往京城的路途虽远,却因心境轻松而显得转瞬即逝。一行人晓行夜宿,不疾不徐,沿途所经城镇乡村,皆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田间农人耕作不辍,市集商贩吆喝声不绝,孩童们在巷陌间追逐嬉闹,这寻常的烟火气,正是他们此前舍生忘死守护的模样。

蓝晓月性子最是活泼,每到一处驿站,总要拉着苏凝霜四处闲逛,尝遍当地小吃,搜罗新奇玩意儿。看到京城方向越来越近,她更是日日掰着指头计数,口中念叨着宫廷的琼楼玉宇、街市的绫罗绸缎,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进帝都。

柳文轩与李书生则不同,两人一路切磋诗文,探讨经史,偶尔也会对着沿途的古迹遗址感慨一番。柳文轩手中时常捧着一卷书,闲暇时便与李书生共读,时而争执不休,时而击节赞叹,倒也为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不少雅趣。

灵晔大多时候沉默寡言,骑在马背上,目光悠远。她望着官道两旁飞速后退的林木,心中既有对京城的好奇,也有几分莫名的忐忑。江湖与朝堂,终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她习惯了刀光剑影的快意恩仇,却不知那红墙黄瓦之内,暗藏着怎样的规则与算计。

这日午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郊外。远远望去,巍峨的城墙连绵不绝,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泛着厚重的光泽,城门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派天子脚下的繁华盛景。蓝晓月勒住马缰,瞪大了眼睛,口中啧啧称奇:“这就是京城!果然气派!比江南府城热闹多了!”

苏凝霜也不由得放慢了脚步,眼中满是惊叹。她自幼长在江南,虽听闻过京城的繁华,今日亲眼所见,才知其规模之宏大,气象之万千。

柳文轩望着那高耸的城楼,神色肃然:“这便是帝都,承载着天下气运之地。能亲眼目睹,也算不虚此行。”

灵晔收回目光,沉声道:“我们先找家客栈安顿下来,明日再前往吏部报备,等候圣上召见。”

众人点头应允,催马朝着城门方向行去。进城之后,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飘扬,绫罗绸缎、珠宝玉器、笔墨纸砚、各色小吃应有尽有。往来行人衣着光鲜,谈吐间带着京城特有的口音,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蓝晓月看得眼花缭乱,若非灵晔提醒她留意路线,恐怕早已迷失在人流之中。几人辗转许久,终于在靠近吏部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了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店铺。客栈规模不小,环境整洁,伙计也十分热情,连忙将他们迎了进去,安排了上好的客房。

安顿妥当后,灵晔叮嘱众人:“京城不比江南,龙蛇混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我们初来乍到,凡事务必谨慎,不可轻易与人发生冲突,也不要随意透露我们的身份和来意。”

“放心吧灵晔,我们又不是小孩子。”蓝晓月拍着胸脯保证,眼中却依旧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不过,既然来了京城,今晚我们能不能出去逛逛夜市?我听说京城的夜市可热闹了!”

灵晔想了想,点头道:“也好,我们正好熟悉一下周边环境。但切记不可走得太远,二更之前必须回来。”

夜幕降临,京城的繁华更甚白昼。街道两旁的店铺纷纷点亮灯笼,五颜六色的灯火交织在一起,如同白昼一般。夜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欢笑声、丝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蓝晓月拉着苏凝霜,一会儿跑到小吃摊前品尝糖葫芦、驴打滚,一会儿又被街边的杂耍表演吸引,看得目不转睛。柳文轩和李书生则对街边的书坊和笔墨铺更感兴趣,两人驻足良久,挑选了几本京城独有的孤本。

灵晔跟在众人身后,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一边欣赏着京城的夜景。忽然,她的目光被街角一处僻静的茶寮吸引。茶寮内光线昏暗,几个身着黑衣的男子正围坐在一起,神色凝重地低声交谈。虽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肃杀之气,让灵晔心中警铃大作。

她不动声色地停下脚步,示意众人先往前走,自己则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靠近茶寮。透过窗户的缝隙,她看到其中一名黑衣男子腰间挂着一枚奇特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影”字,隐隐透着一股邪气。

就在这时,那名黑衣男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抬头看向窗外。灵晔反应极快,立刻侧身躲到墙角,屏住呼吸。待里面的人没有进一步动作后,她才悄悄退开,快步追上众人。

“灵晔,怎么了?你刚才去哪儿了?”蓝晓月疑惑地问道。

灵晔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没什么,只是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我们先回客栈,路上小心。”

众人见她神色严肃,也不敢多问,连忙跟着她往客栈走去。回到客栈房间,灵晔才将刚才看到的情景告诉众人:“刚才我在街角茶寮看到几个黑衣人,腰间挂着刻有‘影’字的令牌,神色诡异,似乎在密谋什么。”

“影字令牌?”苏凝霜眉头微蹙,“我祖父的手记中曾提到过,江湖上有一个神秘组织,名为‘影阁’,成员皆以黑衣蒙面,行事狠辣,专门为达官贵人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据说他们的令牌上就刻着‘影’字。”

“影阁?”柳文轩心中一沉,“难道他们与靖王的残余势力有关?”

“不好说。”灵晔摇了摇头,“靖王已经伏法,其党羽也已被清除,但京城水深,说不定还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活动。我们此次进京,目标太大,难免会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今后行事,一定要更加小心。”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的喜悦渐渐被一丝忧虑取代。他们原以为进京领赏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没想到刚到京城,就遇到了神秘的影阁成员。看来这帝都之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太平。

次日一早,灵晔等人洗漱完毕,便前往吏部报备。吏部尚书早已接到周大人的书信,对他们十分客气,连忙派人将他们安置在驿馆等候,并告知圣上近日政务繁忙,待稍作安排后便会召见。

驿馆的环境比客栈更为舒适,设施也更为齐全。众人在驿馆住了下来,每日除了等候圣上召见,便在京城内四处走动,熟悉环境。蓝晓月依旧热衷于搜罗各种新奇玩意儿,苏凝霜则对京城的名胜古迹颇感兴趣,柳文轩和李书生则时常出入书坊和翰林院附近,希望能与京城的文人雅士交流切磋。

灵晔则利用这段时间,暗中打探影阁的消息。她通过苏晚晴留在京城的寒梅阁分舵,了解到影阁确实是京城中一个极为神秘的组织,势力庞大,背景复杂,与朝中不少官员都有勾结。但至于他们的具体目的和幕后主使,却无人知晓。

这日午后,灵晔正在驿馆的院子里练习剑法,一名内侍突然来到驿馆,高声宣读圣旨,召他们即刻前往金銮殿面圣。

众人心中一紧,连忙整理好衣冠,跟随内侍前往皇宫。皇宫之内,殿宇巍峨,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穿过一道道宫门,走过长长的御道,终于来到了金銮殿外。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圣上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灵晔等人走进殿内,按照礼仪跪地行礼:“草民灵晔、蓝晓月、苏凝霜、柳文轩、李书生,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圣上的声音沉稳而威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之气。

众人起身,垂首站立,不敢抬头直视圣颜。

圣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朕早已听闻你们在江南的功绩。挫败靖王谋反,夺回传国玉玺碎片,守护江南百姓平安,你们功不可没。”

“草民不敢居功。”灵晔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靖王谋反,人人得而诛之。草民等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能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是草民的荣幸。”

圣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倒是个谦逊之人。朕看了周大人的奏折,得知你智勇双全,刚烈果敢,是个难得的人才。蓝晓月嫉恶如仇,身手不凡;苏凝霜沉稳冷静,心思细腻;柳文轩和李书生虽为书生,却有忠君爱国之心,临危不惧。你们都是国之栋梁啊!”

说着,圣上便开始颁赏:“朕封灵晔为‘翊卫郡主’,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府邸一座;封蓝晓月为‘忠义校尉’,苏凝霜为‘聪慧校尉’,各赐黄金五百两,锦缎五十匹;柳文轩和李书生学识渊博,忠君爱国,朕封你们为翰林院编修,即刻入职,参与修撰国史。”

众人闻言,心中大惊,连忙跪地谢恩:“谢圣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万万没想到,圣上竟然会给予他们如此丰厚的赏赐。灵晔被封为郡主,蓝晓月和苏凝霜被封为校尉,柳文轩和李书生更是直接进入翰林院,成为朝廷命官。这样的荣耀,是他们之前从未想过的。

“起来吧。”圣上微微一笑,“朕知道你们不求功名利禄,但这是你们应得的赏赐。希望你们今后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草民(臣)遵旨!”众人再次行礼,心中充满了感激。

就在这时,站在百官之首的丞相魏庸突然出列,躬身说道:“圣上,臣有本奏。”

“哦?魏丞相有何本奏?”圣上问道。

魏庸抬起头,目光扫过灵晔等人,缓缓说道:“圣上,灵晔姑娘等人虽有功绩,但毕竟出身江湖,缺乏为官经验。灵晔姑娘被封为郡主,赐封府邸,固然是圣上的恩宠,但臣担心她难以胜任郡主的职责,反而会引来非议。不如将赏赐改为金银珠宝,让她返回江南,安享富贵,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灵晔心中一沉,没想到刚得到圣上的赏赐,就有人出来反对。她抬头看向魏庸,只见他面容清瘦,眼神深邃,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然是来者不善。

蓝晓月性子急躁,闻言立刻就要上前反驳,却被灵晔暗中拉住。灵晔示意她稍安勿躁,自己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丞相大人所言甚是。草民出身江湖,确实不懂郡主的职责。但草民认为,爵位和府邸并非草民所求,草民只希望能为朝廷和百姓多做一些实事。若圣上允许,草民愿意放弃郡主的爵位和府邸,只求能留在京城,为圣上效力,不知圣上是否应允?”

圣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灵晔姑娘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既然你不愿接受郡主爵位和府邸,那朕就准你所请。朕任命你为禁军副统领,协助禁军统领管理禁军,护卫京城安危。蓝晓月和苏凝霜可作为你的副手,协助你处理事务。”

“谢圣上!”灵晔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禁军副统领虽然官职不算太高,但却手握一定的兵权,能够留在京城,暗中调查影阁的事情,这正是她所希望的。

魏庸见圣上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躬身退到一旁。

其他文武百官见状,也纷纷上前恭喜灵晔等人,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灵晔心中清楚,这些官员表面上对他们恭敬有加,暗地里却不知在打着什么算盘。尤其是魏庸,刚才的反对绝非偶然,恐怕今后还会找他们的麻烦。

面圣结束后,灵晔等人跟随内侍前往禁军统领府交接。禁军统领是一位名叫秦岳的老将,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对灵晔等人十分热情,连忙将禁军的相关事务详细地介绍给他们。

接下来的几日,灵晔等人便开始熟悉禁军的工作。灵晔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很快就赢得了禁军将士们的认可。蓝晓月和苏凝霜也充分发挥自己的身手,协助灵晔训练禁军,处理各种事务。

柳文轩和李书生则进入翰林院,开始了新的工作。翰林院的工作虽然枯燥,但两人却乐在其中,每日与书籍为伴,与其他翰林学士交流切磋,学识日益精进。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这日,灵晔正在禁军统领府处理公务,一名禁军士兵突然前来禀报:“副统领,不好了!城西的粮仓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已经烧毁了不少粮草!”

灵晔心中一惊,粮仓是京城的重要设施,储存着大量的粮草,关系到京城百姓和禁军的生计。如今发生火灾,绝非偶然。她立刻起身,对蓝晓月和苏凝霜说道:“晓月,凝霜,我们立刻前往城西粮仓!”

三人快步走出禁军统领府,翻身上马,朝着城西粮仓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

抵达粮仓时,火势已经十分猛烈,禁军士兵和百姓们正在奋力扑救,但由于火势太大,收效甚微。灵晔立刻下令,让禁军士兵分成两队,一队继续扑救火灾,另一队则负责疏散周围的百姓,防止火势蔓延到居民区。

蓝晓月和苏凝霜也加入了扑救的行列。蓝晓月身手敏捷,穿梭在火场之中,将被困在里面的百姓一个个救了出来。苏凝霜则利用自己的细心,发现了一些被人故意点燃的油布,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灵晔在火场周围仔细查看,发现粮仓的几个关键位置都有被人纵火的痕迹,而且火势蔓延得如此迅速,显然是有人在暗中相助。她心中一沉,看来这起火灾并非意外,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火场外围一闪而过,正是那日在茶寮见到的挂着影字令牌的黑衣男子。灵晔心中一动,立刻追了上去。

黑衣男子见状,也加快了脚步,朝着城外的方向跑去。灵晔紧追不舍,两人一前一后,穿过一条条街巷,来到了城外的一片树林中。

“站住!”灵晔大喝一声,纵身一跃,挡在了黑衣男子面前。

黑衣男子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个黑色的面具,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灵晔副统领,果然好身手。”

“你是什么人?为何要纵火焚烧粮仓?”灵晔冷声道,手中的软剑已经出鞘,随时准备迎战。

黑衣男子冷笑一声:“灵晔副统领,不该问的别问。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对你没有好处。”

“废话少说!”灵晔不再与他废话,软剑一挥,朝着黑衣男子刺去。

黑衣男子也不示弱,抽出腰间的弯刀,迎了上来。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刀光剑影,杀气腾腾。黑衣男子的武功极高,刀法狠辣,招招不离要害。灵晔不敢大意,全力迎战,软剑在手中舞出一道密不透风的剑网。

两人缠斗了百余回合,依旧难分胜负。灵晔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影阁的成员竟然有如此高强的武功。她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尽快决出胜负。

灵晔深吸一口气,猛地催动体内的灵力,软剑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朝着黑衣男子的胸口刺去。这一剑凝聚了她所有的力气,带着凌厉的劲风。

黑衣男子心中一惊,连忙挥刀格挡。“铛”的一声巨响,两刃相撞,黑衣男子被巨大的冲击力震得连连后退,嘴角溢出一丝鲜血。

灵晔趁机上前,软剑直指他的咽喉:“说!是谁派你来的?影阁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

黑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突然从袖中取出一枚毒针,朝着灵晔射去。灵晔早有防备,侧身避开,同时一脚踹出,正中小腹。黑衣男子闷哼一声,倒在地上。

灵晔正要上前追问,却见黑衣男子突然咬碎了口中的毒药,嘴角溢出黑色的血液,很快就没了气息。

灵晔心中一急,连忙上前查看,却发现他已经气绝身亡。她不甘心地在黑衣男子身上搜查了一番,只找到了一枚影字令牌和一些碎银,没有任何能够证明他身份和幕后主使的线索。

此时,蓝晓月和苏凝霜也赶到了树林中,看到地上的黑衣男子,连忙问道:“灵晔,怎么回事?这个人是谁?

灵晔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他是影阁的人,是纵火焚烧粮仓的凶手。但他已经服毒自尽,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影阁?”蓝晓月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又是他们!看来他们是故意针对我们的!”

苏凝霜也说道:“粮仓失火绝非偶然,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还会有更多的意外发生。”

灵晔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清楚。影阁的人先是在茶寮密谋,如今又纵火焚烧粮仓,显然是在暗中策划着什么。而这一切,很可能都与他们有关。看来他们在京城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

三人回到粮仓时,火势已经被控制住,但粮仓内的粮草已经烧毁了大半。秦岳统领正在指挥士兵清理现场,看到灵晔等人回来,连忙上前问道:“副统领,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抓到纵火的凶手?”

灵晔摇了摇头:“抓到了一个,但他已经服毒自尽了。根据现场的痕迹来看,这起火灾是人为纵火,而且很可能与影阁有关。”

秦岳统领脸色一沉:“影阁?老夫也听闻过这个组织,行事诡秘狠辣,没想到他们竟敢在京城如此明目张胆地纵火。粮仓乃京城根基,如今烧毁大半,必然会引起百姓恐慌,甚至影响军心。此事必须立刻上报圣上!”

灵晔点头认同:“秦统领所言极是。不过影阁背后牵扯甚广,我们需先暗中调查,搜集证据,再行上报,以免打草惊蛇。”

当下,两人分工协作。秦岳统领留在粮仓处理后续事宜,清点损失、安抚百姓、重整守卫;灵晔则带着蓝晓月、苏凝霜返回禁军统领府,商议后续调查计划。

回到统领府,三人刚坐下,寒梅阁京城分舵的负责人便派人送来密信。信中写道,影阁近期活动频繁,除了纵火粮仓,还在暗中联络前朝旧部,似乎在策划一场更大的阴谋。更令人心惊的是,密信中提到,影阁与丞相魏庸的府中常有隐秘往来,疑似存在勾结。

“魏庸?”蓝晓月一拍桌子,怒声道,“果然是他!金銮殿上就故意刁难你,如今又指使影阁纵火,其心可诛!”

苏凝霜眉头紧锁:“魏庸身为丞相,权倾朝野,若他真与影阁勾结,那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他手握朝政大权,我们稍有不慎,便会遭他陷害。”

灵晔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神色沉静:“魏庸的嫌疑确实最大,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不可轻举妄动。我们现在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继续追查影阁的踪迹,找到他们的老巢和更多证据;二是保护好柳文轩和李书生,他们在翰林院根基未稳,极易成为魏庸的目标。”

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禁军士兵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副统领!不好了!翰林院传来消息,柳大人和李大人被人诬陷私藏**,已经被刑部带走了!”

“什么?”三人同时起身,脸色骤变。

蓝晓月急道:“肯定是魏庸搞的鬼!他在粮仓这边没占到便宜,就转头去陷害柳兄和李兄!我们快去刑部救人!”

“等等!”灵晔伸手拦住她,“刑部是魏庸的亲信掌控,我们贸然前去,不仅救不出人,反而会落入他们的圈套。柳兄和李兄是圣上亲封的翰林编修,没有圣上旨意,刑部不敢随意处置他们,我们还有时间。”

苏凝霜冷静道:“灵晔说得对。我们现在需要先查明真相,找到他们被诬陷的证据,再向圣上禀明情况,才能名正言顺地救出他们。”

灵晔点了点头,立刻做出部署:“凝霜,你立刻前往寒梅阁分舵,让他们动用所有情报网,查清是谁诬陷了柳兄和李兄,以及所谓的‘**’是从何处而来;晓月,你乔装打扮,去刑部附近打探消息,了解柳兄和李兄的关押情况,务必确保他们的安全;我现在去禁军统领府调取人手,同时草拟一份奏折,向圣上说明粮仓纵火案和柳李二人被诬陷的关联,请求圣上允许我们介入调查。”

“好!”两人立刻领命,分头行动。

灵晔赶到禁军统领府时,秦岳统领已经得知了柳文轩和李书生被抓的消息。他看着灵晔,沉声道:“灵副统领,此事摆明了是魏庸的阴谋。他想通过打压柳李二人,来牵制你我,甚至想将粮仓纵火案嫁祸到他们头上,一箭双雕。”

“秦统领明鉴。”灵晔道,“如今唯有圣上能够主持公道。我已草拟好奏折,恳请统领一同署名,呈递圣上。”

秦岳统领毫不犹豫地接过奏折,提笔署名:“老夫与你同在!魏庸这老狐狸把持朝政多年,早已引起不少人不满,此次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圣上看清他的真面目。”

两人带着奏折,立刻前往皇宫。此时圣上正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听闻两人求见,便传他们进来。

灵晔和秦岳统领将奏折呈上,详细说明了粮仓纵火案的调查情况,以及柳文轩、李书生被诬陷的经过,并大胆推测这两起事件都与影阁和魏庸有关。

圣上看完奏折,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朕早就察觉魏庸权势过大,暗中培植势力,只是一直没有确凿证据。如今粮仓纵火,翰林被陷,若真与他有关,那他真是胆大包天!”

他看向灵晔:“灵副统领,朕命你全权负责调查此事,调动禁军所需人手,务必查明真相,救出柳文轩和李书生,揪出影阁的幕后主使。若魏庸真有不轨之举,朕绝不姑息!”

“臣遵旨!”灵晔心中一喜,连忙跪地领旨。

离开皇宫后,灵晔立刻调动禁军,配合寒梅阁的情报,展开全面调查。蓝晓月在刑部附近打探到,柳文轩和李书生被关押在天字一号牢房,刑部尚书已经连夜提审,逼迫他们承认私藏**的罪名,但两人始终拒不认罪。

苏凝霜则通过寒梅阁查到,诬陷柳李二人的是翰林院学士王怀安,而王怀安正是魏庸的门生。所谓的“**”,是王怀安暗中派人放入柳文轩住处的,这些**都是影阁伪造的前朝反书,上面还故意印上了柳文轩的私章。

“证据确凿!”灵晔眼中闪过一丝寒芒,“现在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前往翰林院,捉拿王怀安,逼他招供幕后主使;另一路前往刑部,救出柳兄和李兄。”

当下,灵晔亲自带领一队禁军前往翰林院,蓝晓月和苏凝霜则带领另一队禁军前往刑部。

此时已是深夜,翰林院一片寂静。灵晔带人直接闯入王怀安的书房,王怀安正在灯下伪造供词,见禁军突然闯入,吓得面无人色。

“王怀安,你诬陷朝廷命官,勾结影阁,意图谋反,还不束手就擒!”灵晔冷声道。

王怀安故作镇定:“灵副统领,你血口喷人!我身为翰林学士,忠心耿耿,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哼,是不是血口喷人,你自己心里清楚!”灵晔示意禁军士兵搜查书房,很快,士兵们便搜出了伪造供词的底稿,以及王怀安与影阁成员往来的密信。

看到这些证据,王怀安的脸色瞬间惨白,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我……我认罪……是丞相大人让我做的……他说只要诬陷了柳文轩和李书生,就能打压灵副统领……”

灵晔冷哼一声,让人将王怀安绑起来,带回禁军统领府审讯。

另一边,蓝晓月和苏凝霜带领禁军赶到刑部。刑部尚书见禁军突然到来,十分不满:“你们未经允许,擅闯刑部,可知是死罪?”

蓝晓月冷笑一声:“奉圣上旨意,前来解救被诬陷的柳文轩、李书生两位大人。刑部尚书,你滥用职权,关押无辜,该当何罪?”

说着,她拿出圣上的旨意,递了过去。刑部尚书接过旨意,见上面盖着圣上的玉玺,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他知道此事已经惊动圣上,再想包庇也无济于事,只能不甘心地让人打开牢房,放出柳文轩和李书生。

柳文轩和李书生虽然被关押了一夜,但神色依旧坚定。见到蓝晓月和苏凝霜,两人心中一喜,连忙跟随她们离开刑部。

回到禁军统领府,柳文轩和李书生向灵晔道谢:“多谢灵晔姑娘相救,若非你及时出手,我们恐怕早已遭了魏庸的毒手。”

灵晔摇了摇头:“我们是同伴,不必言谢。现在王怀安已经招供,承认是受魏庸指使,我们终于有了确凿证据,可以扳倒魏庸了。”

众人来到审讯室,王怀安见了柳文轩和李书生,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将魏庸如何指使他诬陷二人,如何与影阁勾结,如何策划纵火粮仓等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灵晔让人将他的供词记录下来,签字画押,作为扳倒魏庸的关键证据。

次日一早,灵晔带着王怀安的供词、密信等证据,再次前往皇宫,向圣上禀报。

圣上看完证据,龙颜大怒:“魏庸!你好大的胆子!朕待你不薄,你却勾结奸邪,陷害忠良,意图谋反!来人,传朕旨意,立刻将魏庸革职查办,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

很快,禁军便包围了丞相府,将魏庸捉拿归案。魏庸被押到金銮殿上,见了王怀安的供词和相关证据,知道无法抵赖,只能低头认罪。

圣上当即下令,将魏庸判为死罪,秋后问斩,其党羽也一一被清算。影阁失去了魏庸的支持,又遭到禁军和寒梅阁的联合围剿,很快便土崩瓦解,其成员要么被歼灭,要么被生擒,京城的隐患终于被彻底清除。

处理完魏庸的事情后,圣上再次召见灵晔等人,对他们大加赞赏:“此次能够扳倒魏庸,清除影阁,守护京城安危,你们功不可没。朕决定,重赏你们!”

圣上再次颁赏:灵晔升任禁军统领,赐黄金五千两,府邸一座;蓝晓月和苏凝霜升任禁军副统领,各赐黄金三千两;柳文轩和李书生升任翰林院学士,各赐黄金两千两,御笔亲题的匾额一块。

众人再次跪地谢恩,心中感慨万千。从江南到京城,从挫败靖王谋反到扳倒奸相魏庸,这一路走来,虽历经艰险,却也终得圆满。

京城的风波终于平息,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上,也洒在百姓的笑脸上。灵晔站在禁军统领府的院子里,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一片澄澈。她知道,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今后,她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京城的安宁,守护天下的太平。

蓝晓月和苏凝霜走到她身边,脸上带着笑容:“灵晔,如今风波已平,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庆祝一下?”

灵晔回过头,看着身边的同伴,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啊,我们就去京城最有名的酒楼,好好庆祝一番!”

柳文轩和李书生也走了过来,眼中满是喜悦:“算我们一个!这段时间可憋坏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

五人相视一笑,朝着门外走去。阳光正好,前路光明,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要不要我接着写他们庆祝时遇到的新契机,或是开启下一段关于边境隐患的冒险故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