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除了朝堂之上还关注着西北战事,京城的老百姓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就算是去年各种不顺也都随着时间过去了。
赵熙朗大年初四就被紧急召回,实在是什么武器都缺。
京师调派两万士兵,年前只有五千人出发了,还有一万五千人要赶在十六那天出发。
今年和赵家往来的人家多了起来,先不说姻亲林家,还有石家。
各种宴席,各种名目不胜枚举。加上府中的赵瑾和赵德翻过年十岁了,也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因此,林希之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带着他们两个。
林织染的亲事定在了今年的十月份,现在被江氏压在家中学规矩。
“娘,这是成亲王家的宴会,我也不能穿这么一身过去啊。”赵德不满的嘀咕着,眉头狠狠地皱着,就连着大房的庶女都比她穿得好。
“这身衣服怎么了?还是过年的时候新衣服。”杨氏说着,满意的给女儿拉了拉衣服。
“你现在年纪还小,娘和爹的银子都攒着呢。等到你出嫁的时候,给你买个小铺子或者是田地,比什么都强。”杨氏自己面容只能算是清秀,赵德的容貌比不上赵瑾的艳丽,但比着杨氏这样清秀寡淡的容貌更是上了一层。
杨氏自己就吃够了嫁妆少的苦,想要给孩子添置一些衣物都难如登天。
赵德清楚二房没钱,可少女总是爱美。尤其是现在自己出去参加宴会,女孩儿之间攀比日盛。虽然没人当面嘲笑她,可那些人看她的目光,总是让她不舒服。
“二夫人,张妈妈来了。”外面丫头的声音响起,杨氏皱了皱眉头,这会儿大嫂身边的人来干啥?心下疑惑,却还是让人把张妈妈请了进来。
“二夫人,大夫人准备了不少衣服首饰,都是适合二姑娘的。大夫人让奴婢送过来,让您瞧瞧。若是有喜欢的,尽管留下。”张妈妈笑着说道,后面跟着几个丫头手里捧着几个盒子。
大夫人实在是心疼源哥儿那个懂事儿的孩子,这几次赵德参加宴会,没少被人背地里笑话。加上源哥儿也要开学了,大老爷那里得到几块上好的墨,就想着给源哥儿送过来。
杨氏一双眼睛亮了亮,随机就是冷哼一声。
“我们二房就是再缺东西,也不会少了他们的吃穿,就不劳大嫂好心了。”
年前的时候,杨氏又是提议想要帮着协理一部分家事,却被林氏给拒绝了,她就生气。
国公府那么大的家业,哪至于因为自己贪墨那一点儿两点儿,就没钱啊。
不说别的,哪怕就是胭脂水粉交给她,也不至于连着给孩子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
此时的杨氏完全忘记去年自己管家的时候,被下面的人都给掏空了家底。
林希之实在是怕了杨氏在丢给自己一个烂摊子了,累点儿就累点儿吧。至少不用想法子填补空缺了!
张妈妈却是没管杨氏嘴上的话,直接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赵德这个年纪可以佩戴的小饰品,异常精致漂亮,有些赵德见过,有些是她没见过的,一双眼睛都看直了。
张妈妈又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套精品的碎宝石做成的首饰,精湛的技艺,新颖的设计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赵德和杨氏的目光。
“这一套首饰是夫人亲自设计找的能工巧匠做出来的,给大姑娘、二姑娘各一套。二姑娘看看喜欢么?”赵德毕竟年龄小,使劲儿的点头。
这么漂亮的首饰,她怎么会不喜欢呢?
“这套首饰等二姑娘再大一些就可以佩戴了,这些是夫人给二姑娘还有三少爷准备的衣服以及衣服佩饰。二夫人可是不喜欢?”张妈妈故意说道,若不是看在源哥儿的面上,她都懒得跑这一趟。
“这还有一块儿上等的墨,我们家夫人也不懂。但听说文人墨客都喜欢收集上等的墨,就让我也给三少爷带过来了。”张妈妈带着一点儿炫耀,又带着一点儿得瑟的表情,让杨氏很是不爽。
二夫人当时管家的时候,给夫人留下那么大一个烂摊子。夫人好不容易耗费心力,才整理好。
那些衣服的样式,都是赵德在铺子里看到,杨氏不舍得买;那些衣服的材料,比着他们在铺子里看到的更好。
现在却全部都摆在他们面前,杨氏和赵德哪能不心动?
“咳咳。”赵德都快把杨氏的袖子给扯破了,杨氏咳嗽了一声。
“既然大嫂诚意要给,那就留下吧。”杨氏矜持的说道,却不知道内心已经疯狂尖叫了。
这么多好东西,这些东西要值多少钱啊。
尤其是那一套首饰,都可以给德姐儿做压箱底的东西了。
等到张妈妈走了之后,杨氏兴奋的看着盒子里面的东西。
“这套石榴裙,我儿穿着正合适。”
“还有这个灰鼠的坎肩,套在石榴裙上正合适。”
“这个点翠你带上去参加宴席也可以,不丢面。”杨氏兴奋的拿着东西在女儿头上比划着。
“你说说你大伯母也真是的,这些东西都是当季的。若是提前两个月送来,你这个冬天也不至于出门连着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啊。”杨氏嘴上埋怨着,却还是搭配好了让女儿穿上衣服试试。
“就是,要是早点儿送来,我也不至于一个冬天就只有那几件衣服出门了。”赵德的话一出口,若是张妈妈还在这里,说不得真的要把这些东西收回去了。
赵广胜到宁夏镇的时候,宁夏镇的人又刚刚抵御住了一波鞑靼人的袭击。
“将军,是京城的人来了。这一次还带来了两千士兵,咱们又能守几天了。”一名小将呲着大牙兴奋的喊道,他们就凭着前期留下的一千多人,加上姜将军带过来的五千人守住了宁夏镇半个月之久。
哪怕就带过来两千人,也能他们又能够坚守几天了。
大冷的天,赵振峰穿着短打,扛着木头听到喊声,一听说来了两千人很是开心。
“人在哪呢?姜将军,京城来人了,咱们过去看看。”赵振峰把木头扛到地方,拿着汗巾擦了擦汗。这么冷的天气,一直没有屋子也不行啊。
这段时间他们有空了,就帮着修整屋子。或者是去山上砍树,毕竟他们需要大量的树和树枝。
赵振峰和姜琦两人到了城门口,就看到一个脸蛋儿皲裂,嘴唇泛白,头上带着瓜皮小帽的少年骑在高头大马上面。
“这小子别是你的私生子吧?你们长得还挺像的啊。”姜琦玩笑的说了一句,旁边的赵振峰白了他一眼。
他知道荣国公世子,也就是自己未曾谋面的侄子这一次跟着太孙殿下来了,这个不会就是自己那个未曾谋面的侄子吧?
赵振峰接过信物,看着手中的信件,对着面前脸蛋儿冻得皲裂,嘴唇干蹦的少年张了张嘴。
实在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京城里面的传言他们不是没听过。
皇上和太孙殿下都特别看好荣国公世子爷,可也没有想到竟然这么重视啊?
实在是太小了啊,竟然就让这孩子领着两千人就过来了。
这不是胡闹么?
“还真是你侄子啊。”姜琦伸头看着信件上面的内容,上上下下打量着面前的小将。
他在宁夏镇这几天也不是白干的,不光晚上打仗,白天也不闲着。干活的时候没少听其他人的八卦。
边关的人都知道赵振峰和赵振廷是老荣国公赵无限的儿子,可京城那面都不认啊。
“晚辈赵广胜拜见赵将军。”赵广胜来的时候,父亲也说了,聊城赵家要归宗。可,现在事情不是还没摆在明面上么?
加上这毕竟是在外面,还是称呼将军比较好。赵广胜在来的时候,都已经想好了。
他们家虽然是国公府,可论实权,却是比不上赵振峰和赵振廷两人。
赵振峰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生怕这个小子自来熟的上来给自己来一个叔父,他都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答应了。
“殿下让我先带两千精兵过来,他和小郡王已经快马加鞭赶往太原,其余的将士和粮食有朱炳添带着,随后就到。”赵广胜目不斜视的看着面前的男人,和父亲眉眼之间有点儿相似,但却和父亲温和典雅的外表很不相似。
面前的男人,给他的感觉,就是冷硬。眉眼冷硬,嘴唇冷硬,浑身上下都冷硬。
“好,小赵将军辛苦了。”赵振峰拍了拍赵广胜,这是一个将军对一名小将的认同。这是一个长辈对晚辈成长的欣慰。
就凭着这小子敢独自领着人到宁夏镇,而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过来,他就欣赏这个少年。
“你们也是辛苦了,先修整一下,等到晚上再给你们办接风宴。”赵广胜的眼里布满血丝,一看就是日夜兼程赶过来的。
“对了,脸上也注意用积雪搓搓,不然等到开春了会很痒。”姜琦在旁边喊了一声,赵广胜回过头对着姜琦行礼,笑声震天“多谢将军。”
赵广胜到了第一天,算是平安无事的过去,整个白天都是睡过去的。
第二天白天帮着修护城墙,吃食自然是比不上京城,连着他们在路上吃的都不如。
晚上浑身疲惫的躺在炕上,就感觉刚刚闭眼,就听到一阵铜锣声。
“敌袭,敌袭。大家快点儿拿上武器去北城楼。”外面的声音响震天,赵广胜着急忙慌的穿衣服。
“以后晚上不要脱衣服睡觉,快点儿跟上来。”赵振廷一把推开门就看到里面着急忙慌穿裤子的赵广胜,冷声说道。
“唉。”赵广胜赶紧穿上裤子,套上盔甲。拿着自己的武器,跑了出去。此时的赵振廷已经跑的没影了,他举目四望,看到的是和自己一般无二茫然的目光。
这两天他带过来的两千人虽然已经编入边军之中,但一个个都是没经过战争洗礼的主儿,同僚都已经跑远了,就留下一群茫然无措的新兵。
注意到不少京城里面过来的将士都如同自己一般,衣服穿的乱七八糟,每个人都处于懵逼状态。
“赵将军。”士兵看到他,犹如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围了上来,赵广胜深吸一口气,听着外面的嘈杂声。
“快点儿列队,整理戎装,随我一同出去杀敌。”还不到变声期的赵广胜声音清脆,在嘲杂的夜晚穿透力很强。不少士兵们听到了,犹如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他们从千里迢迢的京城被派到宁夏镇,内心很是惶恐。但,军令如山若是不遵从军令,一家子都要杀头。
来到宁夏镇,见到的破壁残垣还有麻木的将士以及老百姓,他们的心都凉了。
但,这会儿他们已经顾不得了。只想着能有个人带着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跟着赵广胜的梁师傅和胡师傅也是紧张的一身汗,他们已经离开战场很久了。看着胜哥儿如此短时间镇定下来,也是松了一口气。
今天是九月21日,存稿到十月份了。现在这段时间开始呼吸困难,也不知道能不能存够我生孩子月子期间的内容。
大家多多理解,等到空闲时间,立刻就会继续写下去。还请大家喜欢的多多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4章 西北战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