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安国公府是忠于圣上,付将军呢?原本就是赵无限的下官,由赵无限推荐顺理成章的接替上位。
江西叛乱,次辅陈阳推荐付将军的弟弟去平叛。可惜的是付家在江西暴乱中表现不佳,皇上一直不同意付将军回到西北主持大军。所以,这个时候赵广胜的到来,就显得意义不同了。
这更是皇上再给太孙殿下培养自己人的机会,廖东成心下思忖着,面上却是不漏声色。
这位陛下他知道,对权柄看的比什么都重。
现在却是如此安排太孙殿下,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了?
“太孙殿下,小郡王安好。”廖东成收敛情绪,带领着太原城中几十个官员前来迎接李祁钰。
“廖将军好。”李祁珩笑眯眯的给廖东成打招呼,李祁钰只是对着他点了点头。
“廖将军,我是小辈儿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这一次来太原主要是为了剩下的五千精兵,还请廖将军割爱。”李祁钰直接开口索要,却是让廖东成心下微惊。
还以为他会京城那一套,拐弯抹角的点自己呢。
看着李祁钰的目光不由得幽深了一下。
这样一个坦率直爽,却又和自己极为相似的孙子,也难怪皇上会喜欢。
看来李祁钰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太子殿下只能自求多福了。
“殿下,末将已经让姜将军去点兵了,还请稍等一两天。”廖东成沉声回答,“太孙殿下和小郡王舟车劳顿,还请进城休息一两日,等到张将军点兵完成之后,张将军会护送殿下去宁夏镇。”
李祁钰听着皱了皱眉头,“军情刻不容缓,还请廖将军今天就完成点兵任务。宁夏镇现在不足一万人苦苦支撑,中间又经历了几次鞑靼人突袭,现在存活人数不足五千人。”
“这个不是末将不从,实在是完不成。因宁夏镇遭袭,周边几个城镇都人心惶惶,太原城的兵也都派出去了。”廖东成很是为难的说道,“末将其实都已经早早传信给各地,让他们带着士兵回营,可殿下您也知道将在外军令有的时候不能及时传达,实在是回营的士兵都不一定够一万人。”
李祁珩一听就知道是推脱之语,剑眉一簇,厉声喝道:“廖将军,真是好大的胆子。朝中旨意早就传达到太原城,可你身为守城将军竟然把士兵都给派出去。现在太原城岂不是空城一座,若是鞑靼人来袭,你又有何兵力来阻拦?”
廖东成立刻跪下,身后的武将也是呼啦啦跪了一地。
“太孙殿下,小郡王,末将冤枉。太原城作为防御鞑靼的主要力量,可周边数十城镇都需要太原城派兵巡防,若是鞑靼进入山西地界,立刻就会传信回城。一旦得到确切消息,自然是十万大军火速回营。”言下之意,就是还没有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那些外出的士兵自然不会很快赶回来。
“廖将军请起,小郡王不是这个意思。”李祁钰状似为难的说道,“那将军差不多定然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要不将军把名单交给本王,本王派兵带着将军的令信去各地直接领兵如何?”
廖将军一愣,却没想到太孙殿下竟然说出这样的主意。
一下子额头上面的汗都冒出来了,怪不得安国公说太孙殿下比着太子殿下更不好应付。
自己都已经给了五千人了,也就剩下五千人而已。
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场面话,若是真的被戳破,等到日后、、、。
廖东成急的浑身直冒汗,就在此时张东浩的声音传来。
“将军,副将张东浩领兵三万已归营。”张东浩的声音由远及近,疾步跑到了跟前先是给太孙殿下和小郡王行礼,随后赶紧就把自己手中的令牌转身奉上。
廖东成哈哈笑着,拍着张东浩的肩膀。“好,好。”
也幸好自己早有准备,要不然怕是真的要被太孙殿下记一笔了。
“二位殿下,张将军已经领兵回营,我这就派人点兵。还请殿下歇息片刻,吃个便饭,五千兵马马上就到。”廖东成声音洪亮,意气风华。完全是一个刚刚解决问题的现状,李祁珩在后面撇嘴。
李祁钰知道过犹不及,既然廖东成都已经让步了,那他就顺着廖东成的意又如何?
“那就多谢廖将军了。”
太孙殿下顺着廖将军的指引,进了太原城中的一座酒楼。
“饭菜简陋,还请太孙殿下和小郡王体谅。”虽然说着简陋,却已经是让李祁珩看着频频皱眉头。
他们一路走来,见识过太多的民生疾苦。对于这样奢侈的吃食,自然是不满。可,朝廷规矩历来如此,二人也是无话可说。
李祁珩坐在李祁钰身边,对于周边过来敬酒的人都以下午还要行军的理由给拦住了。
“大哥,哪有这么巧的事儿?咱们刚到就回营三万兵马,前期就算是有人也不舍得给出去。”李祁珩哼哼唧唧说道,转而对上旁边一直盯着他们的人,又是展颜一笑,端起自己的茶杯遥敬了一杯。
那人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个小郡王不但人长得好看,还挺顺和的。
自己也是乐呵呵的端起酒杯,直接一饮而尽。
李祁钰听着,只是一味的吃菜。“快点儿吃,早点儿吃饱了咱们也好赶路。”
从太原城快马加鞭也要一天的时间,更何况他们还要带着五千步兵。
镇北军一直不动,他们早一日到宁夏镇,就早一日能够比着镇北军动起来。
李祁珩冷哼一声,招呼着别人在给他们上个汤面。
这酒席好就是好,就是没有面条,吃的人心里不舒服。
这么冷的天气,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多好啊。
廖东成听到李祁珩要面条,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要是别的不能满足,山西的面食那是天下一绝。保管二位殿下吃的心满意足,吃了还想吃。”廖东成笑呵呵的让人给两位殿下上面食。
转而说起来自己的难处:“殿下,不是老夫没有大局观。实在是太原城中有着几十万百姓,还有十万兵丁。”
“去年河南大旱,山西东部也是欠收,粮库根本就没有充盈。前几天老夫都已经派人给了一万石粮食,都是从大家嘴里面挤出来的。”
“要我说,镇北军节制宁夏和甘肃,今年可是粮食大丰收。粮食这件事儿上面,还请殿下宽宥几天,让城中商户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运一些过来。”
李祁钰点了点头,这一点儿上面朝中都有共识。
太原的粮食现在不能动,廖东成能够分出来一万石粮食都已经是超出他们的预期了。
李祁钰等人吃过饭,五千兵丁已经在城外列队了。
“太孙殿下,这是将要调兵的名单。从太原到宁夏镇偶尔有逃兵或者是鞑靼探子,还请二位殿下小心,遥祝安全抵达。”
李祁钰听廖东成如此说,“多谢廖将军,我等自会小心行事。”
“辛苦廖将军了,我们这就走了,廖将军您不用送了,毕竟军务繁忙。”李祁珩骑上马,对着廖东成摆了摆手。
廖东成看着那人马都走了,才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太原城的兵是给完了,就看付家了。
冷笑一声,掌管镇北军十多年,还真当镇北军是他们付家一手建立起来的?
当年赵无限年近六十岁还上战场,等到回京之后,立刻就献上兵权。这也是为何现在皇帝看着赵家顺眼的原因,一个能力强,却又不贪权的将军,谁不喜欢?
现在死抠着人不给,太孙殿下和小郡王都过来了,付家还是没有一点儿动静,他看着付家也快到头了。
而此时的京城里面,一片热闹祥和。
赵熙朗虽然牵挂远在边关的儿子,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军需都已经整装待发了。
赵熙朗总算是能喘口气,今天特意从繁忙的公务当中抽出身陪着家人在家中赏灯。
“父亲,我想出去玩。”赵广楠拉着赵熙朗的袖子,他在陈家族学里面听了好多关于元宵灯会的事情。简直是热闹非凡,他听得心潮澎湃。
“我听陈思凡说,有着一整条街都是各色各样的花灯,人也超级多。还有好多卖好吃的,父亲我和安哥儿这么大还没出去看过呢,我想出去看看花灯。”
赵广安听到四哥提到自己,茫然的抬起头。
赵熙朗的目光转移到这个庶子身上,“我不去。”胆小的他,生怕被父亲责怪,赶紧摇了摇头。
赵熙朗对于儿子那眼巴巴的目光,自然是心软的一塌糊涂,林希之的声音就响起来。
“街上是热闹,花灯样式怕是你想都想不到。但你也不能去,这样的节日最是容易出事儿,出去若是遇到拍花子的,到时候你都回不来了。”
“就是啊,我听说去年前任兵部侍郎家的千金丢了,就连着宗室里面也丢了两个孩子。当时城里面闹得沸沸扬扬。哪怕是京兆府和五城兵马司都出动,可最后不还是没找到那几个孩子。”杨氏说道,每年一到节日就会发生丢孩子的事情,可那些人贩子实在是太可恶了。
“你们一个个在家里都是金樽玉贵的,若是真的被偷走了,我们做父母的还不是要心疼死了。”
赵广楠听母亲和二婶如此说,可还是把期盼的目光转向父亲,父亲最是心软。
孩子总是如此,不知道父母苦口婆心背后的原因。
赵熙朗的确是对上儿子那恳切的目光有点儿抵抗不了,刚要张口。林希之的目光就扫视了过来,“不行就是不行,几个孩子小,身后的丫头婆子也管不住。等到大一点儿了再出去。”
老夫人这一点儿上面倒是和儿媳妇保持一致,点了点头。
“你们母亲说的是,这样的节日那年不丢几个孩子。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咱家里也不缺什么。”
赵广楠知道没有转圜的余地,很是不开心的坐下来。
林希之直接派人去外面收罗灯笼,捡着样式新颖,模样夸张的灯笼买几个回来。
因此等到他看到那几个几个新颖的灯笼,又和源哥儿、安哥儿闹作一团。
而此时的石家,本身也是应该一片热闹景象。二房的石裕安定亲,今年就要成亲了。就算是一项不待见二房的石家老太太也说起来这门亲事,结的好。
前几天石家举办了一场宴会,林希之和江氏领着林织染上门。林织染落落大方,长相极好,言谈举止完全不像是商户人家,石家老夫人喜爱的跟什么似得。
石将军正陪着老夫人说话,石夫人就急匆匆的走进来,在他耳边低声几句。
石将军微微一愣,“你陪着母亲说说话,我出去看看。”
付将军犹如困兽之斗一般,四处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回到西北他的大本营,当初自己作为赵无限的下属,接替赵无限掌管镇北军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在守护西北安宁,难道就因为老二在江西叛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把他扣在京城么?
镇北军本身就不足八万人,七万八千多人,还要自己分给宁夏镇三万兵马?这不是挖他的心肝么?
暗暗骂了一句安国公那个老狐狸,现在太原那面该给的都给了,京城的也要兵也走了就剩下他们镇北军的三万人了。
求收藏,求收藏。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6章 付将军上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