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宫阶春星 > 第61章 婚嫁

第61章 婚嫁

祭殿坍塌,有十几个官员受伤,其中六人被砸中头颈,当场毙命。

六人皆官在五品之上,又死在祭殿之内,一时间,京城震惊。

皇帝叫来崔融道:“这几分折子都说礼部右侍郎和庐王府过从甚密,卿不可不查。”

那是几封密折,崔融领兵到庐王府时,李玄安没做反抗就跟崔融等人走了。

李玄安只说此事和庐王府无关,并无可交代的。

李瞻望着安然无恙的崔融,压下心头情绪。

房屋倒塌时,崔融明明应该在殿中,却不见踪迹,这次让他侥幸再次逃过,李瞻不由暗中咬牙,困惑道:“此事和庐王府有何关系,我诸事不知,更不认识礼部右侍郎,你们怎能乱抓人……”

崔融得了皇帝御令,自然强硬,随行的庐王府一行人,都被带去问话。

囚室内,李瞻望着微薄的天光,缓缓闭上眼眸。

七日了……

他来此地,已有七日。

此事他布置得极为严谨,按照计划,崔融定然会死于祭殿之中。

退一万步,就算他不死,皇帝也会杀了他平息众怒。

可崔融偏偏早了一步,注意到了大殿异常,甚至精准锁定到了牌匾。

就因为早了这一步,本该是阶下囚的崔融,还能身披官袍,审问于他。

李瞻缓缓握紧拳头。

在墙上缓缓划下一道痕迹,离沈行懿的婚期,只有五日了。

他一定要在这五日内出去,他绝不能让沈行懿嫁给旁人……

既然已经到了此刻,只能弃车保帅。

还好,他留有后路。

唯有牺牲李暄,才可保全自己,保全庐王府。

李瞻嗓音沙哑,缓缓道:“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前些时日,暄弟来找过我,他好像说过那祭殿的藻井可以用在母妃的寝殿之中……他应该……经常去祭殿走动……”

李暄一直随父守陵,祭殿看守的人对他已放松了警惕。

听闻此证言,立刻想到,出事之前,这皇家少年的确经常来此地看那房柱殿顶,甚是可疑。

礼部右侍郎也终于承认,牌匾是李暄暗中所为。

李瞻在囚室里见了李玄安,嗓音沙哑:“兄长,弟弟陪父亲守陵,本是一片孝心,但谁知竟暗藏祸心,此种情形,令父亲蒙羞,庐王府好不容易安稳几日,再也经不起波折磨难了。”

“兄长,暄弟之事……只能交给你来处置了……”

翌日,皇帝赐死的旨意传入囚室,那条白绫,是李玄安亲自送去的。

李暄自裁谢罪,临终之前留下遗书,说是被母后所养,因母后一事耿耿于怀,深恨几个当时背叛父亲的官员,听闻那几个官员会前来此祭殿,因此才事先做好筹谋,做下错事……

沸沸扬扬的祭殿倒塌,以李暄之死收场。

皇帝长叹一声,倒是并未终究庐王府旁人的罪责。

只是找了个借口,让庐王不再守陵,而是连夜启程,去了更远的江西。

但李玄安和李瞻兄弟二人,一直被关押在囚事之中,未曾被放出。

李瞻数着日子,心如刀割,芍芍即将要和旁人成婚,他却在此地蹉跎光阴……他眼下乌黑,夜不能寐,恨不能翻窗而出……

李瞻思索半晌,还是决定从姜贵妃身上入手。

他提笔,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姜贵妃。

信笺上大致写了祭殿倒塌虽有人为,但也是天意,祭坛为祖宗灵气所在,祭殿又是东侧殿,想来是有所托付……

姜贵妃看了信,登时心思一震。

因了陛下来位不正,满朝文武不敢有任何一个人敢将祭殿倒塌之事和祖宗降罚扯上关系。

但倒塌的东后殿,应的可以是东宫啊!

如今东宫位空悬,她恰好可以利用此事做文章!

姜贵妃凤眸微眯。

李瞻心思灵活,此人日后,大有可用。

姜贵妃知晓,李瞻在此时写这封信,就是向自己求救。

据她所知,皇帝还是亲近李瞻的,只是心底对庐王府众人始终提防,此事一出,本来对李瞻甚是信任的皇帝,也犯了几分嘀咕。

皇帝当时为李瞻和姜娆赐婚,也是为了让李瞻和姜家更亲近,渐渐脱离庐王府。

姜贵妃略一思索,叫来了姜娆,开门见山道:“皇帝之前曾经为你赐婚,君命不可违,你既然养好了身子,沈家那姑娘也另有婚事,你就遵旨嫁给李瞻吧。”

姜娆大惊,没曾想此事过去了有些时日,竟然兜兜转转,这婚事还是甩不掉:“姑母,当时不是有道士算过,这婚事不妥,陛下也知道,若是成婚,岂非出尔反尔……”

姜贵妃不耐烦道:“我知晓你心思,你是想做太子妃,甚至还想做皇后。”

姜娆跪在地上,楚楚可怜:“侄女……只是想效忠姑母。”

“如今就有一个效忠的机会,你求嫁中山郡王,至于之前的事,你就说你当时病了是染了邪祟,如今已驱邪安养好了身子,陛下既然有命,你自然主动承恩,请求出嫁理所应当。”

姜娆张张唇:“可是……”

“别以为我不知晓你们的花招。”姜贵妃冷冷道:“若有一日陛下知晓王道士来历,我可护不了你。”

“李瞻英俊勇武,出身皇族,哪一点配不上你?若是当时他父亲继承皇位,他可是你高攀不起的人,如今算是个好归宿,以后你表兄继位,不会亏待你们夫妻……”

姜娆知晓木已成舟,低声道:“侄女知晓了。”

*

姜娆求嫁,皇帝顺势准许。

有了婚约在身,再关着李瞻未免不妥,众人都知晓,李瞻早晚会被放出。

但沈府却无人在意此事,沈行懿即将成婚。

沈父沈母一人宴请宾客,一人张罗嫁妆,忙得不亦乐乎。

只是有些事,终究和从前不同。

沈凌灰头土脸回了家,将请帖放在桌上,愤愤道:“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不愿意来,我还不乐意请呢!”

沈母猜到了:“京卫营里的人不愿来?”

沈凌冷哼道:“说什么文武有别,不来参加婚事,真是可笑,就在前些时日,这些人还说多亏了有我,才能攀上崔状元的婚事呢!”

沈母听了,也不由叹息一声:“京城的人拜高踩低,这也不算稀罕,从前你妹夫是年少状元,最得圣心,前途无量,如今呢,祭殿倒了,虽说是有人刻意为之,但总也算他失监察吧,陛下让他审罢了此案,再也不曾宣召过他了……”

沈凌道:“此事冰砚也冤枉啊,他还在事发之前察觉到此事了呢,换了旁人,定然不如他!”

沈母用了晚膳,摇着扇来到女儿房中查看嫁妆,她看了看沈行懿的面色,倒是一切如旧,眸中也亮闪闪的,想了想,终究不放心,笑道:“外头都在传,说是姑爷会不会因祭坛懿事从此就失了圣心,娘问你,若他真的失宠,你可会悔了这门婚事?”

沈行懿挑眉,轻笑道:“这话好笑,我的心和圣心又不是绑在一起的,失了圣心,也不见得就失了女儿的心。

沈母也笑了,微笑望着女儿道:“你能如此想,母亲便放心了。”

沈母道:“前路长着呢,人不能只有高没有低,他怎么说也是状元,好歹还是高过的,这世上那么多人,一辈子连个小吏都混不上,心高气傲是好事儿,但也不能只看权量势,两个人恩恩爱爱,相守到老,小夫妻把日子过好就成。”

沈行懿垂眸轻笑:“母亲想说的,我明白。”

母亲所说的低处,她比母亲理解得更透彻。

母亲以为平平凡凡过日子就是低处,但低处还有更低处,有很多人冷宫辗转,朝不保夕。

上辈子,她看多了,也见多了,

可唯有恩恩爱爱,相守到老的夫妻日子,她上一世没见过。

她就要和崔融过这等日子了吗?

她又盼,又惧,又觉得是不真实的虚幻。

金屏笑道:“夫人就放心吧,姑娘还没过门,姑爷就把家底给了姑娘,姑娘嫁过去,姑爷那更是要捧在手上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我喜欢的文 10

暗黑集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