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煜是第二天回的东宫,自从去年沈煜冒着被抓的风险回来,李承乾就慢慢放宽了,他真赶不回来就在外面歇息——然后关上三天长长记性。因此沈煜很少再玩过头。这是两个人之间奇怪的约定,李承乾不勉强沈煜,他说要走,李承乾给了他腰牌。沈煜偶尔想去远处,就给李承乾提前说一声,一是免了处罚,二是有了盘缠。
沈煜这次一回去就自己禁足了,自觉的很。以为李承乾忙着,自己又主动领罚,便不会有事。
漠北铁勒薛延陀部落近来有些嚣张,战事一触即发,天子准备十二月去洛阳。李承乾下月就得监国,大事战事都有李世民在洛阳处理。但入冬了,事情往往最多。工部尚书又是魏王阵营里的人,难办。
李承乾趁着还有时间,回了东宫找沈煜。
一听说沈煜自己罚了禁足,就推门进去。
那是个很小的屋子,沈煜最不喜欢这样小屋子,三两下就走到尽头,李承乾秉着“罚就得让他怕,就让他长记性”,由此成了沈煜每次处罚的偏房。
沈煜躺在床上,李承乾进去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
窗户微微开着,细雪飘了进来,沈煜缩在被窝里睡得正熟,李承乾不忍打扰他,于是又合了门出去。
沈煜听着李承乾进来又离开,悬着的心落了下来,终于低低地哭出声音。
此后是十二月;
十六年一月;
二月;
春三月;房遗爱招为驸马都尉。
沈煜突发高烧,大夫说,是慢毒所致,若是这么喂养下去,命不久矣。沈煜不敢多问,只是硬抗了过去。
高阳公主与魏王有约,这一步棋,意味着太子太傅房玄龄纳入魏王阵营。
天平在这一刻开始倾斜。
正此时,东宫有宫人被杀,死相凄惨,惊动了大理寺。
羽林卫抓到的犯人,是沈煜。与此同时,贺兰楚石在沈煜房内搜到了一封密信,内容有关魏王党羽对效仿“玄武门”的讨论,要沈煜来个里应外合。
李承乾看着被跪在堂下的沈煜,屏退了众人。
“阿煜要害我?”李承乾说着微微一笑:“现在他们都走了,阿煜武功盖世,想取我性命就趁现在。”
沈煜抬手,取下了右耳的红垱。
“阿煜。”李承乾道:“贺兰楚石的岳父乃是兵部尚书侯君集,若是两党正面冲突,他在我这边,我能赢。”
“把我交出去,魏王阵营一击即溃,不好吗?”
“不好。”李承乾回答:“你还没看见我治下的盛世。”
“殿下答应过我,放我归山水。但我累了,殿下。您和魏王,随便谁,赢了就好。”沈煜想把自己抛出去,重击魏王。两人对峙一夜,李承乾为他细细擦着药,直到天明。
“沈煜,我不会把你交出去的。”李承乾说道:“我一直以来,就是想做个明主,一个后世记载里接得住贞观的皇帝;但你若是不在,我做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大理寺那边我去交差,东宫上下嘴巴都严实着呢,沈煜,你好好活着。”
沈煜听着,猛地升上来一口血,怕污了李承乾,他推开李承乾扭头吐了。
“我命不久矣,此时将我丢了,殿下才是稳赢。魏王知我在东宫,他若先手,殿下在劣处。”沈煜用袖子擦了血迹,继续道。
“阿煜,我会治好你的。”李承乾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魏王干的,但他不知道沈煜早就找了名医,解了毒,只是名医说自己身体积弊,已经无力回天。
沈煜是个摇摆的棋子,这么莫名其妙卡在了这个关键的位置。他可以帮着魏王行祸乱之事,也可以帮着李承乾证明魏王的谋反事。但李承乾退了,李泰知道沈煜不可用了,那么沈煜就是李承乾德行不端的污点。
是他长子即位,无功受信的那个错。
无论赢家是李泰还是李承乾,他始终是那个一定会被牺牲的人。就像当年的宇文颍一样。仿佛是命运无端造化弄人。
哪怕他对功名从未有过期待,哪怕他对过往仇恨也已经放下,哪怕他只想纵情山水之间,从未野心勃勃,偏偏命运选中了他。在这个局里,他是死了的棋。
几日后,东宫闯进一群侍卫。
“太子殿下,陛下手敕再次,我等奉命捉拿东宫妖人。”为首的是天子亲卫,抓走沈煜之后对太子行礼道:“还请殿下也和我们走一趟。”
平日温和的皇帝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盛怒:“马鞭。”
掌事的奴才立马就跪下了:“陛下三思啊!”
李世民还是伸手:“马鞭。”
奴才这才取了马鞭拿过来。
一下一下落在李承乾背上,鞭声响彻太极殿。
“你贵为太子,为什么?”是人前温和的帝王震耳欲聋的怒吼。
“陛下还记得玄武门的早上吗?”李承乾似是答非所问,同样吼着回敬:“我的母亲拿着短剑站在门前,不让他们伤害我。如今东宫危机重重,是他挡在我身前。这是母亲的在天之灵,在保佑我!”
帝王气极,却无力反驳。自己忙于国事,孩子与自己疏远。他从来不知道,政事上从未有过纰漏的李承乾,东宫的人抨击时,也只能说用太子偶尔的演练说太子好玩乐的李承乾,自己与大臣炫耀的好儿子李承乾,
竟然压抑至此。
竟然疯狂至此!
贵为大唐皇太子,他要什么样的找不到,偏偏爱上一个俳优。
观音婢死后,三个孩子就分开了。太子与魏王更是势如水火,他怎么可能全然没有听说。
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更应该稳重自持,不可溺爱。魏王与晋王是长孙皇后留下的两个孩子,李世民的确多有偏爱。但他以为自己不过是塑材的办法不同。
古人云有教无类,古人又云因材施教。
古人云父父,子子,
古人云
……
李世民到底错在哪里。他是皇帝是天子是天可汗。到底是家国难全,但竟然让儿子说出“危机重重”这样的话。
“乘乾。”李世民半是颤抖半是怒吼地叫着他的名字,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唤起儿子的那点情感。
“请陛下称太子!”李承乾却怒目瞪着他,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己从未认识过这样的儿子。
“我知道我不是太子了,父亲!”李承乾继续道:“你要立魏王为太子,你让他住进武德殿!”
李世民由愤怒到震惊再到痛哭流涕,他实在不知道,乘乾竟有这么大的委屈。他已经没法再和他说下去了,只能放了李承乾回去,禁足半月。
正午阳光落进太极殿,透过大殿前四根高大的红柱和门楣落下阴影,李承乾一步一步离开了这个金碧辉煌的地方。
父子两人对峙许久,沈煜在后堂听不真切,只是登了一炷香左右,争吵声停了,又等了片刻,皇帝走了进来。
沈煜被抓过很多次,但只有这一次,像个客人一样等在偏殿。他合眼跪坐在蒲团上,茶水冒着热气,香味四溢。就像是从前无数个上午一样。
如果没有这些披甲的人手执利刃站在他身后。
皇帝看了眼沈煜,才想起原本的死令没有下达,但现在已经没有杀他的心思了。
“乘乾我赏的最少,他承了皇后的节俭品德,却不知道他因此生妒。他向来稳重,监国从未有错,他的才能确保了他能做个好皇帝。但我大唐的天子,不该有败德之事。你该死!”李世民一步一句,越想越气,最后一句更是怒吼。
沈煜由跪坐转为跪下,长拜不敢起。
李世民这时候才看了他一眼,这张脸,真是太眼熟了:“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贱名沈煜。”
“你的……父亲是?”李世民犹豫片刻,继续问道。
“奴本无家,三岁被送入太常寺,得少卿大人垂爱,赐了姓沈。”沈煜说。
李世民记得沈青竹,从前与宇文颍要好。宇文颍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偏偏为世家,当初太上皇要人去庆州,宇文颍是被人踢出去的。
“你从未追问过家人么?”
沈煜再拜,道:“未曾。”
李世民长呼一口气:“押入大理寺,听候发落。”
“多谢陛下。奴惶恐半生,临别之际得见天子龙颜,得知家父往事,已是万幸。青竹大人养奴十五载,是为师父,还请陛下开恩,准奴与大人告别。”沈煜再拜稽首。
皇帝点头默许了,
沈煜就这么又进了大牢,沈青竹来看望时已经过了三天。
“陛下无明令,有意留你。”沈青竹说。
沈煜听到这句就知道,当年宇文颍的死一定和李世民有关。先太子被幽禁,庆州之远谋反如何容易,但若是宫中有人与他通气,胆子就大了。
宇文颍自杀,怕的是连累上头的人。毒酒是先皇给的,说明先皇也认识那个人。先太子谋反,若是先太子,那便不必弄得这么不明不白。因此这个人,是先皇想留下的,仅剩的继承人,李世民。
李世民近来在为当年事变积功德,追封了先太子为首的一大群人。而作为枉死的宇文颍后人,前朝大族宇文家后人,一个没有野心的乐师。李世民大发慈悲,放他一条生路。
沈煜还在等他说完,他太了解沈青竹了,他的神色在说明,这事没这么简单。
“但要你发配岭南,永世不得入长安。”沈青竹总算说完了。
沈煜只能长拜不起,嘴上说的是“谢吾皇。”实质跪的是沈青竹十五年养育恩。
十五年,为师亦为父,而今一去岭南,此后半生不见。今日一拜别,就是永别。
“阿煜。”沈青竹隔了栏杆把他扶起来:“今日一别,往后不再见。许多事今日跟你说清楚。你原名宇文煜,当年你父亲被派出去,他就知道回来了。连夜差人将你送到我府上。宇文家在前朝,权倾朝野,是一代大家。朝中仍有宇文后人,宇文家,算不得衰落。而宇文颍他喜山乐水,志不在高堂。你自小爱玩,像极了他。”
话没说完,已是泪流满面。
【尾声李承乾】
东宫得到的消息是,沈煜暴毙狱中。据说死状凄惨。
这笔账,太子算在了魏王头上。
贞观十七年三月,荧惑守心前星。
荧惑守心,素来是太子与皇帝有隙的征兆。为了免除朝臣非议,李承乾自请离朝几日。
还没等到李承乾有事,远在齐州的齐王李祐杀了长史权万纪、典军韦文振,占据齐州,是为谋反。李世民派出兵部尚书李勣、刑部尚书刘德威发兵讨伐。
李承乾得到消息的时候,还在东宫沈煜墓前饮酒。那碑前供奉的是茶,沈煜喝酒易醉,尤好茶。
齐州齐王谋反,长安城里魏王李泰同时遭到刺杀。
刺客是东宫亲信,却也追随过齐王。
往事不可追查,史书上说,刺客供出东宫太子亦有谋反之心,曾说:“齐州之远上反,我只隔三墙。”
李世民认为李承乾派人刺杀自己的亲弟弟,有违伦常,又有谋反的嫌疑,必须废黜。朝臣规劝道,前朝太子谋反皆当杀之。陛下仁慈,贬了李承乾为庶人,发配岭南。同时废黜魏王,发配乾州。
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
【后记】
两人于岭南重逢。
史书记载,贞观十七年十二月,庶人李承乾死。
贞观十七年。
“阿煜。”李承乾叫他。
被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的沈煜懒得搭理他,把柴火摊开,火焰渐渐高了,一扭头,李承乾手里两个果子。
“新摘的,尝尝。”李承乾看着他,兴奋道。
“没熟。”沈煜摸了一下就知道,果子太硬了。
李承乾不信,擦干净咬了一口,果然是酸涩的。于是抛了果子,拿起沈煜捏的糕点送入嘴里。
沈煜赶忙起来拿走了糕点:“果子凉,糕点也凉,你想干嘛?”
手上碳灰脏了糕点,只能扔了。沈煜心疼地看着糕点,又恨李承乾像个二愣子。
二愣子此时贴了上来:“阿煜是暖的。”
沈煜将他推了出去:“等着吃饭等着吃饭。”
吃过饭,两人与东宫时一样,同床共枕。
李承乾给他讲东宫里给他修了墓,还烧过纸钱。沈煜就问那你上坟是不是跪着的,李承乾不回答,一把把他的手扭到身后,把人拐了起来。
这下成沈煜跪着了,软腰塌了下去。
“放开,我不说了的还不行么?”沈煜骂到:“疼疼疼。”
李承乾不听,连着那边打着自己的手也捏了过来。
是夜,星河低的要落下来,风吹过,残花落,溪水不绝。
【作者有话说】
修修补补总算写完啦,我还是不忍心角色死掉啊。
每次故事的开头:我要写一个be的故事,故事的结尾:舍不得舍不得通通舍不得。
这是今年写的第5本,故事开始的时候我想写的是:【擦边】【墙纸爱】【清冷乐师和疯批皇太子】结果故事开始后主角还是和之前主角一样。永远向往自由,却永远有所牵挂。
这几天要把新唐书旧唐书翻烂了,薛延陀的故事也可以拓展一下,后续想试着架空大唐写篇权谋,双男主。(仅仅是有开坑的想法)。
补充一下设定吧。
李承乾八岁左右腿就瘸了,因此他谋反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此,他很担心父皇因为这个原因废了他。但是文中省去了,曾有学者认为李承乾的腿是因为称心(文中沈煜)毁的,但其实不然。过多不再讨论。
宇文颍死于杨文干谋反,杨文干也确实与隐太子李建成有私交(但由于追封隐这个称号的时候,是贞观16年6月,故事没有进行到那个时候。所以没有提),之后李世民回长安,李建成又邀请他做客,又在里面下了毒。之后才有玄武门事变,中间隔得其实有点多,但我进行了更改。
李承乾派人杀魏王也是有记载的。
历史上东宫俳优,叫称心。我不喜欢,文中提过一次,后续没有再提。
曾经踏破西州铁骑,有功于大唐设立安西都护府的大将军侯君集,因为太子谋反一事,赐死。
薛延陀部落,起于微末,最后成为漠北草原霸主,仅仅存续数十年,被灭,设立都护府。
文成公主,有记载是江夏王道宗的女儿,出嫁那天,也是她的父亲送她出门。
很多东西没有写,因为此前多线我容易写劈叉,这本主要是练节奏和叙事。还是不太满意。
原本是要迎合读者的,如今不想了。我要把从前的故事写完,我的主角们在等着我。
对了,那是一部群像,故事的开始,主角们从天涯海角来;故事的结束,主角们回天涯海角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太子谋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