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 > 第73章 新品

第73章 新品

中秋过后,买菌子的人倒是一天天的多了起来。

“大哥今天菌子收得多不?”

白春枝整理完小店的干货,发现各种品类的都没剩多少了,抬头问起了夫君。

“应该挺多的吧?”

萧远山今天也是去后山看了他的苗苗些,回想了这一整天遇到的人,又补充道。

“我上山那会儿,看到好些大娘的背篓已经装了不少了,你也知道最近几场雨,菌子满山都是,简直不要太多了,等我回来时,家里院坝上早晒满了,大嫂二嫂小妹都在帮忙,大哥还在给大伙儿称重了。”

“那要不,每天再多拿两筐鲜菌子来?”

白春枝想着近来还有不少生面孔的婆婆大娘们来,估计都是另外两条街的,也是他们小店的名气打出去了。

其实菜市场也有卖菌子的,这会儿的交通还不至于有外地蔬菜运来,当地的果蔬全是跟着时令来的,但许是口口相传下的好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家的更新鲜。

当然这也是因为白春枝他们前期舍得费功夫,经过挑选才摆出来的,肯定不一样了。

“也行,反正卖不完,小天井还能晒些。”

萧远山点点头,想着自家这点地,暂时还能放。

鲜菌子比较难的就是保存,他们之前倒是打听几种储存方法,但那也就适合贵点的菌子,便宜的,光细致的筛选分类就够花时间了,谁还有那个劲头去埋沙、抹盐了,根本买不上价。

“今晚我们也吃菌子,砂锅上我都炖上鸡了,早上送来的时候我就先留了点起来。”

现在白春枝是隔三差五得炖一回鸡,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嘛,家里又不缺粮了,白母那是一直保持着家里不少于十只鸡的,她也就时不时换着花样来了,吃来吃去还是菌子炖鸡鲜。

“哦,这两天还有阿婆在问我,还卖金丝牛肉月饼不,说是好多年没吃了,就想那一口呢!”

“我今天回来的时候,也有一个大娘拉着我问了。”

白春枝本来只是当个好玩会儿的事跟夫君分享一下了,说明他们的月饼做得还是挺成功的,没想到萧远山也碰到了,这是不是说明?

“嗯?”

萧远山见小娘子猛的凑到自己面前,赶忙张开双臂,生怕她有个什么闪失了,却见那双大眼一眨一眨地看着自己,也不说话,几息之间,福至心灵,他忽然是明白过来。

“你是想再继续做些饼来卖?”

“是啊!”

白春枝点点头,又掰着指头列举其中好处。

“夫君你想想,我们费钱费功夫搭起来的火炉子一年到头才用那么一次,不是浪费么,这秋老虎一走,天气凉了,饼子也能多放些时候,再说,现在日子好了,就算是大伙儿买麻饼,估计也有人想吃点好的吧?”

“这倒是。”

萧远山听着小娘子,不禁摸了摸下巴思考了一会儿,确实不无道理。

像是他们这儿跟麻饼差不多的土月饼,并不是只有中秋才吃了,因为价格相对便宜,又比一般的糕点有油气,即便是一封一封的不卖散,供销社平时都能卖出去不少。

家里的小店,本来也本着农副产品,现在摸索着搞农家干杂越来越有特色了,更不差这点饼了,何况金丝牛肉和酥皮饼,供销社都少有进货。

“那还跟中秋一样吧?请吴阿婆来,量少点都行。”

既然有想法就不用犹豫了,萧远山直接把后面的安排一起考虑了,又对小娘子强调道。

“你后面肚子大了,别操心太多。”

“土月饼也做点,只要椒盐的,拿来散卖,种类多点好看。”

白春枝摸着肚子,想了想,笑着点点头,好像确实没多少事需要焦心的,她这边就负责零售好了。

第二天,夫妻俩一起回了村里。

白母听说他们的想法后,也是点头赞同的,哪怕少做点,但多增加一项买卖,总归是有赚头的。

“行了,就跟先前一样,你们头天把要的数量报过来,我这边给你安排。”

数量不是很多,白母觉得人手什么的都不是问题,经过端午中秋这两盘,她在村里随便一招收都能抓两个人来了,关键的米面油提前囤点也放不坏。

“牛肉的话,要不到好多,当天现去割都来得及,不用担心。”

“那就辛苦老妈了。”

说着,白春枝也提前把要买东西的钱给老妈了,工钱是工钱,这些还是要分清的。

白母没多说什么,当着老大老二媳妇的面就把钱收了。

正事弄完,几个娘子军又闲聊了起来,这话题自然是关于自家赚了钱,村里时不时还有人打听的。

“一场秋雨一场寒,眼看着天就冷起来了,这段时间菌子多,还不愁采,好些大娘怕这点活儿都没了。”

白二嫂哄着小毛说着她近来听到的。

“嗨哟,好些人看我天天割兔草,跑来问我有没其他赚钱的法子,喊她们喂兔儿她们又不干。”

白大嫂喂兔喂猪其实已经初具规模了,只是猪仔小,那么晚才喂的,大伙儿都没看在眼里,倒是兔子,简直是疯长,注意的人就多了。

“现在吃兔子的人少,都怕买不上价,你们不想一下,我们屋头上盘弄兔儿肉,你们费了好多油哦?”

白母说着这个,又白了几人一眼。

“……”

白春芽想起她们姑嫂四人还商量着要自己卖凉拌兔、麻辣兔头的,偷偷对视两眼,都不敢开腔了。

“前两天阿远接到林老师的电话,说是过两天能来一趟,到时候问问专家吧?”

白春枝想着村里人,其实敢冒险的不多,还是更信任地里种出来的,或许林老师见多识广能有些比较好的建议了。

林茂祥是在十月中旬的时候,才抽出空来。

一早,萧远山就去车站接人了,到了林老师也不说歇息片刻,两人就直奔后山而去。

等老支书他们见到林茂祥时,已经是中午了,萧远山连忙领着一众人往白家走。

今天还是白母掌勺,知道来得人多,直接弄了两桌,饭菜是准备好了,只娘子军几个对着林老师带来一袋长毛的青土豆,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可算是回来了,你大哥去打酒了,等下就可以开饭了。”

说着,白母把萧远山拉倒一遍,悄悄问他。

“你们上午喊你大哥提回来的一袋子毛土豆,还不晓得咋弄了,你一会儿问一下林老师,不着急就晚饭再煮。”

“毛土豆?”

听白母说的,萧远山一时间还没听明白是什么了,随即想到他们上山遇到白大哥让他拎回来的东西,不由失笑了。

“妈,那是林老师给我们带的水果,叫猕猴桃,要吃的话,得先捏一下有没有软的,不然得放一放。”

“嗨哟,不是菜啊,我们以为是外地的土豆儿了,没想到是水果了,真是见都没见过呢!”

白母闹了个大红脸,还好她们刚没冲动先切开看看了。

“这东西,其实我们省就有。”

萧远山想起进山的一路,林老师跟他讲的,这会儿也给岳母现学现卖了。

“就我们这儿往西南的一个县,前几年就发现了不少野生猕猴桃,然后开始人工试种,近两年已经在大规模的种植了,林老师带来的是我们隔壁县,去年引进了国外猕猴桃品种进行人工栽种,这不,今天开始收货了么?”

“妈耶,这还是个外国种啊?”

白母没想到那有点毛的青土豆,还大有来头了。

“是啊,专门带给我们尝尝味道了,说是,我们这片也是适合栽种的,本来也离得近。”

白母把从女婿这儿听来消息,跟娘子军几个嘀咕了下,让她们也长长见识了。

饭桌上,林茂祥当然知道这桌家宴村支书都来作陪的意思,也没藏私,尽量是根据本地的条件提些可能性,但有些思想工作得村上来做。

“要让农民把种粮食的地拿来种植作物,是有点挑战哦?”

老支书是知道萧远山包山的成本,这还不提卖苗的钱,当然,他这就不适合大部分村民,只能说,等开始有回报了,能起点带头作用,让他们的工作也好做点。

“是啊,谁说不是呢?”

很多工作就是任重道远啊,林茂祥想起他们农科院和中医院早年间好不容易从野外引种栽培获得了种子,到公社试种还困难重重了。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了,他们也不断探寻合适的农业种植模式。

说到这里,林茂祥想起他这次出差的地方。

“其实也不远,就是隔壁市,我呆得比较久了,从他们八月中旬开始割水稻,紧接着就是川芎的种植,这里有个好处就是,稻草呢可以给我们的川芎苓种遮一遮太阳,等腐烂后又能作肥料了,等明年五月中旬采收了,也不耽误水稻种植。”

“哎呀,这个轮种方式好哇!”

老支书也是多年种地的老把式了,近些年自己动手少了,可还在咬着烟杆子研究政策了,听懂林老师说的这个,率先举杯了。

农民怕的是什么,不就是担心地里荒着了么?

[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3章 新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