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镇上卖鱼,了解行情
苏玉决定去二伯娘家里借杆秤。
这一来是因为二伯娘家有杆秤。这二来,分家那日,为她说话的也就二伯娘一人,由此看来二伯娘应该是个心地良善之人。
苏玉敲响了二伯娘家的门,正值清晨,正是家家吃朝食的时候,二伯娘一家也不例外,都正在灶房吃朝食呢。二伯娘张氏听见门口有响动,在围裙上搓着手编出来了。
待看清是苏玉,一脸惊讶,随后又热心地把她们姐妹两个往灶房里拉:“玉丫头吃了没?正好赶上我们吃着,你和妹妹一块进来喝碗粟米粥……”
“不了不了,二伯娘,我来是有事。”苏玉从背篓里拎出一条鱼塞给了二伯娘,“这今早上刚捉的鱼,新鲜着呢,二伯娘或是熬汤或是煎着吃,都好吃呢!”
张氏一脸震惊,颠了颠手上的鱼,少说也有二斤半,她问:“玉丫头你给我鱼干什么?”
也没什么不好说的,苏玉说:“分家那日,多谢二伯娘仗义执言。”
张氏愣了愣:“算什么仗义执言,我那说得都是实话……”她又赶紧把鱼往苏玉手里塞:“你拿回去,不用给我鱼。”
苏玉又把鱼往张氏手里塞,说道:“二伯娘收着吧,我还想管二伯娘借杆秤,二伯娘若是不收,我也不好意思开口借杆秤。”
张氏搓搓手,看着鱼,心想这鱼真大真肥啊,炖了一定好吃……最后最终没抵挡住鱼的诱惑,她接过鱼,还有些不好意思:“你这孩子,缺什么就直接管二伯娘借,还送什么东西……”
苏玉如愿借到了二伯娘家的杆秤,张氏把她送到门口,说:“以后缺什么就来拿,可千万别再送东西了啊……”
苏玉笑着称好。
待到苏玉走远,旁边三伯娘李氏从门里出来,她怨毒地盯着苏玉的背影。
二伯娘和三伯娘一家前后挨着,她早就听见苏玉给老二一家送鱼借杆秤的事情,她盯着苏玉的背篓,心想,这鱼应该是她的,应该是她的!
凭什么让苏玉这个贱丫头拿去卖!
但她也只能怨毒地想着,族长已经发话让她不要再打苏玉和苏玉鱼塘的主意,李氏明面上也不敢违背族长的话。
苏玉从二伯娘一家离开时,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藏身木门后面的三伯娘,她都能想象出李氏对她咬牙切齿但却无可奈何的样子。
想想就舒心。
苏玉忍不住乐出了声音,苏果扬头问她:“阿姐笑什么呢。”
苏玉说:“想到有人看不惯我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我就开心呀。”
苏果也跟着笑,虽然她并不知道这其中的事情。
到了镇上,正赶上五日一集,镇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苏玉明显感觉到苏果的紧张不安,总是缩着身体贴着她走。
唉,这孩子从小被三伯娘一家刻薄对待,养成了胆小的性格。苏果只跟她相处时还有些小孩儿玩闹的脾性,等到了外边便如惊弓之鸟,总是紧张不安。
苏玉拍拍苏果的肩膀:“别怕,阿姐在呢。”
“嗯,嗯……”苏果小声应着,但还是塌肩膀缩脖子,若是有人朝她们看过来,苏果更是直接躲到苏玉背后不敢正眼直视别人。
苏玉心疼,知道苏果胆小怕人的习惯不可能立刻就改过来,只好用力搂了搂她瘦削的肩膀,说道:“你跟着阿姐。”
苏果便如一个小尾巴一般,紧紧跟着苏玉。
苏玉先去卖鱼的地方打探行情。镇上卖鱼的摊位全都集中在镇子西侧一条街上,鱼贩多把把或放在水桶中,有的鱼贩鱼多,便放在特制的长方形大箱中。
买鱼的顾客往摊位面前一站,随后一指,鱼贩就能精准捞起顾客想要的鱼。
鱼贩的鱼多是草鱼鲤鱼青鱼这些常见的鱼种,价格在十二文到二十文不等。十二文的鱼是刚死的鱼,不被顾客青睐,鱼贩便只能降价售卖。
其余的活鱼大多集中在十五文到二十文之间,不同鱼贩对自家鱼的定价略有不同。
苏玉思索着,自家是背着背篓卖鱼,那自然是先要便宜一些,她的鱼都还活得挺好,她便定价十五文一斤。有了定价,苏玉拎出两条鱼挂在手上,便吆喝起来。
“卖鱼喽!卖鱼喽!早上刚从河里抓的鱼,新鲜又好吃!”
“十五文一斤!便宜又实惠!”
“哎,大娘买鱼不,来一条尝尝?”苏玉见一个大娘正看她,热情招呼起来。
大娘问:“你是哪里人?”
“我就住在流云山村,这鱼都是今早刚才流云山的河里抓起来的,特别新鲜,没有鱼腥味,仔细尝尝还有一丝甜味呢,你买一条尝尝……”
大娘却摇摇头:“没听员山村有人养鱼卖啊……”
“我这都是野生鱼,从河里抓起来的……”
大娘还是摇头,她不认识苏玉,也不晓得流云山,不想冒险买条不好吃的鱼,她还是走到了惯常买鱼的摊位,虽然贵三文钱,但最起码品质有保证。
大娘走后,苏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任凭她怎么叫卖,别人并不相信她说得话。
哪个卖鱼的不说自己的鱼新鲜?
哪个卖鱼的不说自己的鱼没有鱼腥?
都是新鲜的鱼别人凭什么买你一个突然窜出来的商贩的鱼?
除非把鱼价格降一降,跟其他鱼贩打价格战,靠便宜实惠吸引顾客,总有贪便宜的顾客愿意尝试。
但是苏玉并不想这样做,这样容易造成大家都压价卖,损人不利己。另外,她也不想让自己的鱼给人“便宜”的印象。
苏玉否定了价格战。
苏果看见阿姐叫卖了半天一条鱼都没卖出去,担忧地看着阿姐,看见阿姐嘴唇都有些干了,她从小提篮里贴心的拿出水囊递给阿姐。
苏玉喝了一口,擦擦嘴,又递给苏果,苏果把水囊放进小篮子时,苏玉闻到一股鱼香味,她低头看见了水囊旁边用树叶包住的东西。
那是鱼块,为了怕晌午饿,她们带了一些鱼块来充饥。
看着那些即便包着树叶也散发香味的鱼块,苏玉灵机一动,她说:“果儿,把树叶打开,让鱼块露出来!”
苏果不解其意,但是阿姐让她这么做她便这么做,她这边刚解开树叶把鱼块露出来,那边阿姐又叫卖起来。
“流云山苏玉的鱼,走过路过看一看瞧一瞧嘞,有新鲜炸的鱼块,免费试吃免费试吃!”
她这一嗓子效果明显,一听说“免费试吃”好几个路人顿足看向她。
有个拽着小孩的妇人走过来,不相信地问她:“免费试吃?吃了不买也行?”
苏玉热情地招呼:“自然自然,觉得合口味就买,不合口味就不买。”苏玉说着用树叶隔着给她掰了一块鱼肉。
妇人自己没吃,塞到了孩子口中。
塞完就拽着小孩儿走,小孩儿吃了一口鱼,却再也不肯走,嚷嚷着还要再吃一口,妇人有些抱歉地看了苏玉一眼,问:“还能再来一块吗?”
苏玉冲她笑了笑,又给小孩儿掰了一块,另外还给妇人掰了一块:“婶子也尝一尝。”
人家一下又给了两块,妇人便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没吃就闻着鱼香扑鼻,她也接过放进了嘴里。
妇人眼睛一亮,这鱼真是又滑又嫩,最重要的是一点鱼腥味也没有!
苏玉看清她地神情,趁机说:“婶子带一条吧,我这鱼也不贵,十五文一斤。”
旁边的小孩儿又吃了一口鱼肉,还是意犹未尽,吵嚷着说道:“娘亲,我要吃我要吃!”
看到孩子这么喜欢吃,她自己尝着也好吃,妇人本来只是想来占个便宜的,如今却真心实意要买,她说:“行,这样的鱼给我来一条。”
“这是草鱼,煎着吃炖着吃都好吃。”
苏玉打开背篓让妇人挑选,妇人要了一条小一点的,但是苏玉的鱼都比较大,即便是小一点的,也接近三斤,苏玉用秤杆一秤,二斤八两。
苏玉说:“一共四十二文钱,零头不要了,就收您四十文钱。”
听到又便宜两文钱,妇人喜上眉梢,爽快地付了四十文钱。
妇人走后,她的背篓旁边挨挨挤挤了好些人。
“这这么好吃吗,给我也来一块尝尝。”
“哎,前面的人别挤啊。”
苏玉招呼大家排队免费品尝鱼块,有的人尝了立马买了,有的人尝了不买,却跑到队伍后面继续排队等着免费试吃鱼。
苏玉眼见鱼块快没了,便又只好喊:“对不住大家,今天带的鱼块比较少,一人只能试吃一次,还请大家见谅!”
那个排队只想免费吃不想买的,被大家又看着,只好尴尬笑两声跑了。
苏玉便又接着喊:“流云山苏玉的鱼,新鲜现捕,鲜嫩滑口!”
苏玉身边有**个人排队吃鱼,很多人最开始都奔着免费试吃来得,但是吃了之后味道确实好,大多试吃了鱼的顾客都买了。
最后一个买鱼的是个年轻小娘子,她问苏玉:“你给我试吃的鱼是怎么做得,就是放在油里煎吗?”
听到她这么问,前面买了鱼要走的也停下来听。
苏玉说:“我没有用油,只用鱼本身的油脂煎的。您若用了油,煎出来的鱼一定比这还香!”
小娘子点点头:“那我就用油,我喜欢吃香的。”
小娘子走了,又有人问:“炖着吃,好不好吃?”
苏玉笑笑:“那是自然,您可先将鱼块煎一下,和豆腐一起炖,炖出来的鱼汤雪白雪白的……等出锅的时候,您再撒上一层绿油油的小葱花,又好看又好吃。”
苏玉这么一描述,鱼还拎在手里呢,人们彷佛已经看见了雪白的鱼汤,喷香喷香的金黄鱼块……
众人咽了一口唾沫,赶紧回家做鱼吃了。
卖完了鱼,苏玉拉着苏果,悄悄说:“你猜咱们挣了多少钱?”
苏果只看见一捧一捧的铜板送过来,却不知道有多少。
苏玉摸着衣襟里的铜板笑说道:“二十八斤鱼,一共卖了四百二十文钱。”
苏果瞪大了眼睛,还不到晌午呢,就卖了四百二十文钱!
苏玉拍怕她的肩膀,说道:“咱们的鱼品质好……”她又略一思索:“最起码跟同等价位的鱼比,我们的鱼品质更好。”
要不然也不会卖这么快了。
但是苏玉不清楚她的鱼跟镇上最贵的鱼相比如何,她把背篓收拾好,拉着苏果去了最西边的鱼摊面前,这个鱼摊的鱼最贵,草鱼鲤鱼都卖二十文一斤,比别家的鱼 一斤足足贵出五文钱。但只是看鱼的外观,倒是看不出他家的鱼和十五文十八文一斤的鱼有什么区别。
苏玉问老板:“你这鱼为什么比别人的贵?”
鱼贩老板说:“你就吃吧,一吃就知道了,我这鱼没有土腥味,别家的鱼土腥味都重。”
旁边有回头客说:“老板说得没错,他家鱼啊,没有土腥味。”
又有人说:“他家鱼还给镇上的酒楼供货呢,人家贵有贵的理由。”
苏玉点点头,看来这一家的鱼有两把刷子,她捡了一条较小的,叫鱼贩称了,忍痛付出四十文钱。
没办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败,了解竞争对手的钱得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