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间里有书桌,但是你要是喜欢的话,也可以用书房。”
裴青寂边说,边夹了个汤包放在林序南的面前。
“登堂入室还要霸占你的书房,太不厚道了。”林序南夹起汤包直接一口放进嘴里,故意打趣地笑了笑。
裴青寂挑了下眉毛,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之前熟门熟路热馄饨的时候,也不见有些人觉得自己登堂入室。”
林序南正好喝了一口咖啡,被呛得轻咳了两声,这才想起来之前为了试探裴青寂,自己可没少干一些失了分寸的事。
“我用房间的书桌就好。”林序南止住咳嗽,小声地开口,像是突然意识到错误的小孩儿。
裴青寂吸了口气,眼神扫过他变了几次表情的脸,“随你。”
吃过饭,林序南回房整理,把常用的东西拿了出来,但衣服依旧整整齐齐地叠放在行李箱里,看上去就像随时准备离开的样子。
裴青寂敲了敲门,把手里端着的一盘洗好的草莓放在林序南的桌上,水珠挂在鲜红的果肉上,诱人的紧。
他的视线不着痕迹地扫过房间一圈,最后落在那个还放在墙角的行李箱上,眸色深了深。
——准备做完任务就跑?
——想的美。
“帮你收拾啊?”
他语气客套地问了一句,但话音还没落,身体已经行动起来了,把行李箱拉到自己面前,直接蹲下身,将一件件叠得整齐的衣服拿出来,迅速挂进衣柜里,动作干脆利落,像是收拾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自然。
林序南停下整理书桌的手,转过头看向裴青寂,“其实,衣服不用拿出来的,住不了多久。”
裴青寂直接无视了这句话,手里活儿是一点也没停。
他的唇角抽了抽,语气带着点儿幽怨,最后把手里那件浅色毛衣挂好,转身看了他一眼。
“你的日子是租来的,着急还吗?”
——又不是住酒店,我又不收你房租。
——还是着急回去陪室友吗?
林序南偏着头,眯了眯眼睛,突然笑了起来,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师兄对我准备PPT汇报,这么没信心吗?“
裴青寂:……
半晌,裴青寂低低地叹了口气,有点无可奈何地揉了揉眉头,嘴里嘀嘀咕咕地说了句,“没信心的,也不是对你的汇报。”
他声音很轻,像是自言自语。
随后才抬起头,又提高了声音,“好了,你再收拾收拾,有需要叫我。”
说完,转身出了房间,脚步声很轻。
林序南垂下眼,指尖轻轻捏起一颗红艳的草莓,笑眯眯地放进了嘴里。
甜味在舌尖化开,带着微凉的汁水,驱散了早晨的倦意。
他盘着腿,懒洋洋地窝在椅子上,拿起手机,原本只想刷两眼消息,却在看到首页推送的一条短视频时,猛地停住。
【#古籍修复现场# 青年博士裴青寂檐雨书院救灾点紧急修复珍贵古籍,细节堪称教科书级别】
标题下面,是一个仅仅13秒的视频。
镜头里,光线有些昏暗,背景是这次救灾现场临时搭建的修复桌。
画面里的裴青寂穿着那件深灰色的衬衣,头发微微凌乱,脸侧沾了点灰,指尖握着一把极细的毛刷,动作轻得像羽毛扫过,但力道又精准而果断。
他的神情极专注,眉眼沉静,睫毛投下一小片阴影,整个人安静得像一尊雕塑,却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仿佛周围所有的嘈杂都与他无关。
【网友:这位就是那位“修复界鬼才”?动作也太绝了吧!】
【网友:看手!这手!】
【网友:这手指骨节分明也太好看了,真的可以当手模吧!】
【网友:上次的采访说过他手感堪称天赋级别,没想到本人更绝……】
【网友:修复的时候整个人气场好强,帅得让我忘了这是科研新闻。】
【网友:他修复的时候好安静,完全像在做什么圣洁的仪式……】
【网友:啊啊啊,想看完整版视频,这才13秒,根本不够看啊!】
林序南看着屏幕,心口忽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骄傲与喜悦。
他的指腹轻轻滑过暂停的画面,盯着那张冷淡俊朗的脸看了很久,心跳像是被人捏住,忽轻忽重。
鼻梁挺直,唇线干净,眉眼凌厉却不失温柔。
——好好看啊……
他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真是……帅得过分了。
他又点开了评论区,发现导师方砚也转发了这条视频,还配了几张高清图片,都是那部古籍修复前后的对比——
脱落的残页被宣纸重新衬托,断裂的纹路被一根根纤维精准拼接,就连掉色严重的封面,也被修复得几乎看不出有过泡水经历。
哪怕是外行人,都能一眼看出修复的完美。
【网友:真·古籍新生!】
【网友:果然高知学什么都快!】
【网友:这水平,不是鬼才是什么!?】
【网友:感觉看他修复都能被治愈……每一笔都好美。】
【网友:一个科研博士跨界修复古籍,还修得比专职修复师还好,天赋碾压吧。】
学什么都快?
这也太快了!
裴青寂第一次接触古籍修复是什么时候?
林序南皱着眉头努力回忆——
好像……也就是半年前的事。
短短半年,哪怕是天赋异禀,哪怕再聪明,这样细腻精准的操作,也不像只是“学得快”。
那手法,那对纸张与纤维的掌控,不仅是书本知识与天赋,更像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与肌肉记忆的自然流露。
那样的流畅和自如,像是……早已做了无数次。
林序南的手指突然有些发紧,他将手机握住,仿佛只要自己放松一点,这份突如其来的真实就会从掌心滑落。
他反复点开那13秒的视频,每一次看,心底的那种熟悉感便更加强烈,像是有什么被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线索,正慢慢浮上来。
但此刻,看着那双握着毛刷的手,和专注到近乎冷漠的眼神,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
一直以来都是捕风捉影,却没有真的抽出时间去验证。
林序南退出短视频软件,抱着电脑坐在地毯上,点开浏览器,开始输入关键词。
#裴青寂古籍修复#
页面上很快跳出了结果。
仍然是那条被无数账号转发的视频,标题旁边闪着醒目的热搜红标。
下面是一条条不断刷新的报道,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字,都在用“神之手”“修复界鬼才”“青年才俊”这样的词语,堆砌着对他的吹捧与赞誉。
林序南往下翻,眼神却越来越冷。
没有。
再往下翻。
还是没有。
没有任何关于他系统学习过古籍修复的经历。
——怎么可能?
林序南咬了咬嘴唇,删去了之前的关键词,敲击键盘,重新输入了几个字。
#裴青寂履历#
屏幕上很快跳出一排排简历信息,白底黑字间,闪烁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
[二十一岁,本科毕业,主修:材料科学。]
别人还在为了毕业课题焦头烂额,而他已经提前一年结束了所有课程,发表了本科第一篇SCI。
[二十五岁,博士毕业,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博士期间,裴青寂在顶级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十余篇高被引论文,申请了三项国家专利,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课题小组,还拿到了学院每年只颁发给一位优秀博士生的“年度科研贡献奖”。
他的研究没有任何一项是“投机取巧”,没有哪个成果是“运气好碰巧做出来的”。
每一篇论文,都是厚厚的实验记录本上,日日夜夜写下的真实数据。
每一项专利,都是成百上千次配比与工艺条件的反复验证,才换来的最终参数。
[现任国家重点材料实验室博士后,国家级保密项目带头人。]
林序南盯着屏幕上那些冷冰冰的履历,心脏跳动得越来越快。
——真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抗拒用新材料去做古籍修复呢?
对了,还有修复桌上的那本笔记本,五年前记录的“旧馆·南廊”。
所以,二十四岁的裴青寂也不可能去过“旧馆”。
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又迅速打开裴青寂的学术主页,鼠标滑过那一篇篇被下载无数次的论文标题,滑过那些关于纳米材料、催化剂、复合反应的复杂词汇,试图找到哪怕一条与“古籍修复”有关的记录。
然而没有。
学术主页是清一色的“材料学”。
就好像——
好像这一切根本不是“学来的”,而是……
突然某一天,他就已经会了。
他慢慢放下手机,目光落在窗外被阳光晕染的天空上,长久地,没有回神。
裴青寂端着一杯刚热好的牛奶,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房间里只开着落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在地毯上。
林序南正盘腿坐在那里,电脑放在膝上,屏幕的白光映在他脸上,衬得他的神情格外凝重。
裴青寂脚步一顿,眸色微微暗了几分。
他走过去,弯下腰,将杯子放在林序南手边,温热的牛奶在瓷杯里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碰撞声。
“你在查什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