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物理竞赛颁奖台上,余意站在正中央,胸前金牌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台下掌声雷动,他却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身旁的沈逸微微偏头,嘴角勾起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弧度。
"获奖团队代表发言。"主持人的声音传来。
余意深吸一口气,走到话筒前。三个月前,他连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会紧张得结巴,现在却要面对全省顶尖物理学子发表感言。他下意识看向台下第一排——母亲和沈父并肩而坐,母亲眼中含泪,沈父则罕见地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首先感谢组委会..."余意的声音在会场回荡,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但最要感谢的,是二十年前的一个约定。"
他停顿了一下,看到观众席上疑惑的表情。
"二十年前,两个年轻女孩在银杏树下结为姐妹。"余意继续道,声音越来越稳,"她们约定,如果将来有了孩子,要让他们像亲兄弟一样相互扶持。今天,我们实现了这个约定。"
台下的母亲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沈父神情震动,伸手轻轻拍了拍母亲的肩膀。
"我和沈逸,从被迫组队到真正成为搭档..."余意转头看向身旁的沈逸,对方的目光温暖而坚定,"这段旅程让我明白,真正的物理不是孤独的探索,而是在碰撞中寻找真理。就像光年之外的星辰,看似遥远,实则彼此牵引。"
最后一句话落下,会场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掌声。余意恍惚间看到沈逸眼中闪烁的泪光,但还没等他确认,沈逸已经上前一步,给了他一个结实的拥抱。
"说得好。"沈逸在他耳边低语,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廓。
余意脸颊发烫,却第一次没有躲开这个拥抱。台下,母亲和沈父同时站起身,鼓掌的手举得比任何人都高。
颁奖仪式结束后,一行人回到沈家祖宅。初夏的银杏树郁郁葱葱,在庭院投下斑驳的影子。沈父从书房取出一个陈旧的木匣,郑重地交给余意。
"雨晴的科研笔记。"沈父的声音有些沙哑,"她临终前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完成这个课题...我想,你会是继承它最合适的人。"
余意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里面是一本厚厚的笔记,字迹娟秀工整,但越往后越显虚弱。最后一页写着:"量子纠缠理论的应用设想——如果两个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即时影响彼此,那人呢?或许有些羁绊,能跨越时间与空间..."
余意的手指轻轻抚过这行字,胸口发紧。他抬头看向沈逸,对方正凝视着院中那棵银杏树,侧脸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我们填同一所大学吧。"沈逸突然说,转过头直视余意的眼睛,"继续一起研究物理。"
余意怔住了。三个月前,他还在为能否考上重点大学发愁;现在,全国顶尖学府的保送资格就摆在眼前。更不可思议的是,沈逸——那个曾经高不可攀的天才,现在正用期待的眼神等待他的回答。
"好。"余意点头,声音轻却坚定,"一起。"
沈逸笑了,那笑容明亮得让余意心跳加速。他从口袋里取出那半块玉佩,余意会意,也取出母亲交给他的另一半。两块玉佩在银杏树下完美吻合,拼成一个完整的圆。
"我妈当年准备了两块玉佩。"沈逸轻声解释,"一块给结拜妹妹,一块留给自己...她说这象征着无论分开多远,总会重聚。"
余意眼眶发热。他想起母亲珍藏多年的那半块玉佩,想起沈母日记中对"两个孩子"的期待,想起自己和沈逸从初遇时的剑拔弩张到现在的形影不离...命运仿佛一个精妙的物理方程,所有变量最终都导向同一个解。
"对了,"沈父突然想起什么,"你们下周毕业典礼,我和雪梅商量好了,两家人一起吃个饭。"
"两家人"三个字让余意心头一暖。自从真相揭晓后,沈父对母亲的态度彻底改变,甚至主动提出要补偿这些年错过的情谊。而母亲——曾经提起沈家就沉默的母亲,现在也能坦然面对过去的伤痛了。
"余意,"沈父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真的决定学物理了?不考虑数学系?林教授说你在数学上的天赋..."
"爸。"沈逸打断他,语气罕见地强硬,"余意喜欢物理。"
沈父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是我多嘴了。雨晴要是知道她的笔记有了传人,一定很高兴。"
余意悄悄碰了碰沈逸的手背,表示感谢。这个小动作被沈父看在眼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个少年一眼,借口去厨房看晚餐进度离开了庭院。
银杏树下只剩他们两人。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二十年前那两个女孩的约定。余意鼓起勇气,主动握住了沈逸的手。
"其实..."余意声音很轻,"我第一次见到你时,就有种奇怪的感觉。"
沈逸回握住他的手:"什么感觉?"
"既讨厌...又熟悉。"余意老实回答,"现在想想,可能是潜意识里还记得小时候的事。"
沈逸沉默了一会儿:"我十岁那年,曾经在阁楼发现一张照片——我妈抱着一个陌生的小男孩。我问父亲那是谁,他脸色变得很难看,说只是远房亲戚的孩子..."他苦笑一声,"原来那就是你。"
余意想象着十岁的沈逸困惑的样子,胸口泛起一阵酸涩。如果没有那些误会,他们本可以一起长大,像真正的表兄弟一样亲密...
"不过现在也不晚。"沈逸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手指轻轻摩挲余意的掌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余意突然想起沈母笔记上的最后一句话——"有些羁绊,能跨越时间与空间"。
是啊,就像两颗相隔光年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实则早已被无形的引力紧密相连。
毕业典礼那天,余意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当他站在台上,看到台下并肩而坐的两家人——母亲和沈父,沈逸和专程赶来的老管家,还有特意请了假的后勤部张主任...他突然觉得,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孤独的、靠奖学金度日的转学生了。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在我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余意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最后停在沈逸身上,"特别是那个曾经最讨厌,现在却最重要的人。"
台下响起善意的笑声和口哨声。沈逸坐在第一排,耳尖通红却依然直视着余意,眼中盛满骄傲。
典礼结束后,两家人如约来到沈家祖宅聚餐。饭桌上,沈父破天荒地给每个人倒了点红酒,包括余意和沈逸。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沈父举杯,目光在余意和沈逸之间来回,"雨晴的愿望实现了,我很欣慰。"
母亲也举起酒杯,眼中闪着泪光:"为重逢,也为新的开始。"
玻璃杯相碰的清脆声响中,余意看到沈逸悄悄对他做了个口型:"光年之外。"
他忍不住笑了,在桌下轻轻踢了沈逸一脚,换来对方一个狡黠的眨眼。
饭后,余意和沈逸溜到后院实验室——这里曾经是沈母的研究室,现在被沈父改造成了适合两人的小型实验室。桌上摊着沈母的笔记和他们的竞赛资料,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演算纸。
"看这个。"沈逸打开电脑,调出一组复杂的数据,"我按照阿姨笔记上的思路重新计算了量子纠缠实验的参数..."
余意凑近屏幕,肩膀贴着沈逸的。两人头碰头讨论着那些晦涩的公式,时而争论,时而达成共识,就像过去几个月里无数次做过的那样。
窗外,夕阳西下,银杏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余意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沈逸时的场景——那个在图书馆冷着脸说"这里有人"的高傲少年,如今正耐心地为他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眼神温柔而专注。
"怎么了?"沈逸注意到他的目光。
余意摇摇头:"就是觉得...很神奇。"
"什么神奇?"
"我们。"余意指了指沈母的笔记,又指了指墙上的竞赛证书,"从互相看不顺眼到现在...这一切。"
沈逸放下笔,认真地看着他:"我妈相信命运。她说有些相遇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
就像两颗星辰,看似随机散布在宇宙中,实则遵循着精确的物理定律。余意想。他们的相遇,他们的争执,他们的和解,甚至他们现在并肩而坐研究同一道难题...这一切都像是被某种更高阶的方程所注定。
"大学开学前,"沈逸突然说,"我想去给我妈扫墓。你...愿意一起去吗?"
余意点点头,伸手覆上沈逸的手背:"当然。我还要告诉她,她的笔记我们会好好完成。"
沈逸反手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实验室的灯光下,两块拼合的玉佩静静躺在沈母的笔记旁,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窗外,初夏的晚风轻拂过银杏树梢,沙沙声如同二十年前那两个女孩的笑语,又如同现在这两个少年无声的承诺。
有些羁绊,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甚至超越光年之外。
[全文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