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陶融站在院子中,他住进这个院子已有六天,却还没有仔细的看过院子中的葳蕤草木,具体都种了些什么。
如今细看,就发现院中还有几样能制成香料的植物,将其折下捆扎成小把悬挂阴干,之后便可入香。
目光随意一扫,院墙边的蔷薇,成群的梅树,屋角的薄荷、藿香,点缀的惠草等,都是有着独特香味的植物。
不过今年都迟了,除了梅树可等着冬日的花开,甘松、藿香的枝叶已经已过了香气最浓郁的时期,茉莉的花期已过,它跟丁香都要等到明年。
不过花园中有槐树,上面挂着的槐角可以收集起来,可制作药香,有清热功效。
陶融在心中盘算着制香的材料,看了一圈后,回书房里定下一份清单。
昨夜他与王六郎说好要找信使,想必今天便能寻到合适的人来,所以他便在院中等着他登门。
夜风缓缓,吹得身上有一丝寒意,天空看起来是带着一些紫色的蓝。
星子和月光都是冷冷清清的,夜晚并不安静,昆虫鸣叫草木窸窣,有些像他在平顶山上看的感觉。
他身后的正堂中燃着几盏灯,给院子添了一些暖意。
陶融干净盘膝在院子中打坐,感悟天地。
没等多久,他便听到熟悉的敲击墙壁的声音,陶融翻身起来,回堂中点燃香粉,然后直接从院子中跃出,几瞬他便坐到墙头上。
他目光明亮,很快就在墙外看到三个身影,比昨晚还多了一个。
看到熟‘人’,陶融有些意外,招手道:“三位请进。”然后便跳回地上。
有了主人家允许,王六郎与吴子清穿墙而入,小狐狸跳到了墙头上,灵活的翻身进来。
陶融带着三个客人回到自己的院子,此时正堂已经升起淡淡香气。
胡十四郎最先忍不住,他戴着斗笠的脑袋仰起,露出了一张狐狸脑袋,像是着迷了一样,一边耸着鼻子一边快走。
他几步就跑进正堂,蹲到香炉旁边用力的吸了一口,原本自然向上升起的白烟,肉眼可见的被他吸气的动作改变了方向,毛茸茸的狐狸脸上,露出餍足的神情。
原本王六郎还能端着的稳定姿态,见小狐狸的模样,一下子也抵挡不住,走快几步,也走进堂中,蹲到香炉的另一边。
缭绕的香烟被二人用力吸得改了方向,变成两股,被他们分食。
唯有吴子清还跟在陶融身边,陶融见他这不紧不慢的样子,身上穿着也与自己那日送他离开时不一样。
便站在堂前主动开口询问:“如今你这模样,看起来不像普通的新鬼,可是找到了差事?”
吴子清苍白脸上露出些微讶:“确实是,这还得多谢道长当时送我时用了好香,还送了许多纸钱,我被鬼差接走后,又送了一些给他。正好我错过投胎时间,鬼差兄也缺鬼使唤,我便跟在他身边做事。”
陶融听他这样说,有些欣慰,好歹是经自己手超度的,吴子清能得个差使干,也是为自己积阴德,能报到下一世。
吴子清见陶道长的神情,又有些惭愧的道:“我原见阴间事多,又有许多鬼怪作乱,跟着鬼差兄即使有脏活累活要干,也好过单打独斗。可惜……跟着鬼兄做了几日活后,他嫌我实在没法制住那些恶鬼,便又换了个好用的新鬼。”
那鬼差兄觉得亏欠他收的纸钱,便送了他身穿的这身衣袍。
吴子清没在陶融脸上看到失望之色,又小声道:“我见外面如今世道乱,便想着能不能到道长这边来讨个为道长效力的机会。”
陶融的注意力,全在他说的阴间事多,有许多鬼怪作乱之事上。
他蹙眉思索,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段时间他在外面也都会留意周围是否有不妥之处。
虽然他玄学上的长处都在祈神、看相,但是他对一些阴气重的地方还是能感应到,否则也不会察觉出卢家换命那事的不对劲之处,那时候做阵法的和尚收敛了阴气,他直觉不对,近距离查探后,便发现换命之事。
可近来他在外面走,却没发现丝毫不妥。
陶融问吴子清:“你与那鬼差在外勾魂遇到了很多厉鬼?那些厉鬼都是从何而来?都是在长安城内?”
吴子清点头,他被鬼差带走后神智就渐渐清醒了,原想到了阴间后能直接去投胎,但因为他在该死的时候没死,虽有陶道长陈情,但重新投胎,轮到他的话也得排几年队。
吴子清刚成了鬼,还没见过其他鬼,跟着鬼差见识了死相惨烈的其他鬼之后,他也难以融入。
正好那将他拘走的鬼差差个帮手,见他手中有许多纸钱,便让他暂时跟在身边帮忙。
于是他便借着跟鬼差外出收魂,观察四周的情况,见到了许多从前自己不曾见过之事。
还在旁看着鬼差兄收了那将他收作男妾的卢家郎君,也算将他生前最后一口恶气出了。
吴子清蹙眉回忆:“不知为何,如今长安来了许多有奇门异术的方士,我跟着鬼差兄遇到了几次,死后的人依旧在家中如活人一般,鬼差兄用勾魂链强行将躲在肉身中的魂魄拖出来带走,可不知是不是死后在身体里面受了供奉,他们的魂魄极其强悍,我与鬼差一起协力使了好一番劲才将鬼捆住带走。“
王六郎吃过一些香火后,解了馋,也不好意思跟着小狐狸一起蹲在香炉边,注意到他们这边的谈话,听吴子清提到如今城中的不平静,他也有话说。
他凑上前道:“陶道长,我昨日为了给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信使,便到了城外的山上,有一家麻雀妖世代生活在山上,我便想到让她们替你去送信,去了城外之后,我与她说起了城中的变化,便得出一个信息……。”
陶融正想着这城中是否有什么不对,又听王六郎这样说,便看向他,听到他停顿忍不住用目光凝视。“六郎知道些什么的便快说吧。”
王六郎见自己停顿博得他的好奇,没持续拖延,赶紧将自己所知的道出。
“我与麻雀妖说了城中最近的变化,她便也我交换了信息。这半个多月来,她在城外看到许多山精鬼怪朝着长安这个方向而来,她与子孙们都觉得长安城内有一股吸引力,但是因为本体是麻雀,能够修炼成妖本身就是要靠一个谨慎细致,所以她们一直都克制着最初的吸引,后面看到那么多外地妖怪来后,更是觉得不能随意凑热闹。”
不是所有妖怪都能随易进城的,毕竟长安有人间帝王坐镇,想要进城不容易,无论日夜都有卫兵把守城门、巡逻,通过城门至少要有人形。
胡十四郎能够进城,也是因为王六郞负责的土地就在城门附近,这个山里面来的小妖也不知俗世险恶,直接将墙根底下的一个小洞掏开钻了进城,在城中没走没步,就碰到了他,知道他与陶融道长相熟,直接将妖带到了陶家。
“有些妖有化形成功混进城中,一些没化形的,便只能在城外安顿,如今那麻雀妖的子子孙孙还要注意自家别被新来的妖怪吃了。”王六郞想起什么,补充道:“我与她说了道长的身份,知道你制的香能增进修为,她很是乐意做信使。”
陶融开始思索起来,王六郞看他神色,继续说后续。
他跟麻雀妖讨论了一番之后,并不知道这个城中吸引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不知道是有宝物出世还是皇帝的龙气。
王六郎虽然长相是个少年人,但是他从死后到成为土地神,也经历过几代帝王。
朝代交替,会造成一些气息的混乱,在这个期间,会有一些想走捷径的妖魔鬼怪,想要趁民间混乱借机生事,偷食气运增加修为。
不过这也需要皇帝本身气运昌隆,就像是当今皇帝之前辅佐的两位帝王,他们登位之后也没什么动静,搅弄不起什么风雨,那些想借机掩藏在背后的妖魔鬼怪,便不能凭风起。
陶融静静思索后,得出这可能就是师父让他回到长安,觉得长安有他机遇的原因了。
天下太平的话,他这个当道士的起不了什么作用,在山中修炼就是。
而就是如今天下不平,各方争锋荡起了波澜,会有一些取巧之人或者妖或者鬼借此来谋财害命,或者是收敛天地之灵气为自己修炼所用,他借助所学参与其中,协助世间重新平稳下来的这个过程,便是他寻道的历练方式。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既不好也好,因为天下会起波澜,惨的便是普通百姓以及无辜的妖精鬼怪。
说好,也就是他只要留在城中,渐渐的不用特地去找,随着事态发展,他便能磨练到自己,不过他有些好奇,为何他在城中却没有感受到有吴子清与王六郞所说的混乱。
他回到长安后,就只有他刚进长安城的那天,碰到了卢家换命,算个大事。
听到他表达这个疑问之后,无论是吴子清还是王六郎,甚至是还在香炉旁边耸着鼻子吸气的胡十四郎都有些意外。
三人六只眼睛瞪着陶融,都有些不可思议和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心思最简单的胡十四郎开口说道:“陶道长,你身上的气息那么厉害,哪有不长眼的妖精鬼怪,敢凑到你眼前随意作乱呢?”
吴子清也默默的点头:“若不是受了陶道长之恩,我才能抹去功过等待投胎,我也不敢随意到道长身边啊!”
王六郎更直接一些:“陶道长,你能沟通神仙,还有祖师庇佑,身上自有一股妖邪鬼怪都不敢随意接近的正气。你走出去,但凡身上有过人命或者是有大智慧的妖怪,都不敢随意到你面前的。”
毕竟那些小妖小鬼,也不知道陶融这人好不好相处,遇到厉害的气息,只会下意识避开。若非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那香作为引诱,王六郞也不敢随意现身的。
王六郎掌管一方土地,但神职低微,遇到过许多品性不同的能人异士,陶融身上的功德深厚,做出的香粉还有利修行,他第一次见面就主动现身与他搞好关系,实在是个好决定。
陶融听着他们一人一句才恍然知道,为什么自己这段时间特意出去,也没有什么收获了。
他接触到的在平康坊门口守门的小神兽是刚生灵智的,在西市死掉的胡商鬼魂也是刚死,他们都还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自然不会因为感受到他身上独特的气息而躲避。
而那些开灵智有智慧久了的妖鬼主动避开,是对厉害气息的天然畏惧,那些做了不可见光的事情的东西,感受到他的气息更会自动避让。
想到此处,陶融抬手微揖:“实在多谢你们的提点,我接下来该想想如何收敛自身气息,否则实在不好办。”
平顶山中有许多与他们道观做邻居的山精鬼怪,大部分都在好好走正道修炼,但是也不妨哪一个突然丧心病狂,想要吃个小道士,将其身上的功德吃掉化为己用。
元清派的师父师祖都很护犊子,门中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徒弟身上都会留一道印记,行走在山间时,祖师留在身上的气息,便是最好用的‘平安符’。
陶融自小天赋异禀,尤得祖师喜爱,习惯之后,便没留意过自身气息。
没料到到了长安之后,这些山精鬼怪都这样灵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