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归途有风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客厅里还保持着早上出门时的样子——茶几上放着昨晚没收拾的水杯,连玄关处的飞行箱都还维持着落地时的模样。林炎曦把东西放在茶几上,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还是点开了苏月璃的对话框。聊天界面依旧停留在那帧黄鹤楼照片,没有新消息,没有已读提示,安静得像蒙了层薄尘。

她的指尖在输入框上悬了很久,慢慢敲下:“今天跟朋友去点都德喝早茶了,虾饺真的很好吃,皮薄馅多,虾仁还很弹。” 盯着这句话看了半天,又觉得太突兀—— 苏月璃从没主动跟她聊过生活琐事,这样贸然分享日常,会不会让她觉得困扰?手指一点一点把文字删掉,最终输入框又恢复了空白。她轻轻叹了口气,把手机扔在沙发上,心里忽然有点释然——也许有些话,注定只能藏在心里;也许有些人,注定要隔着这样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走到窗边时,楼下的路灯已经亮了,暖黄的光线下,行人脚步匆匆,偶尔有晚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广州夜晚特有的湿润气息,裹着远处夜市飘来的食物香气。林炎曦深吸一口气,摸了摸背包里的木质书签,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定了定神:至少今天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是开心的,至少她终于尝到了惦记很久的广式早茶,这些细碎的快乐,已经足够填补心里的空落。

转身去收拾茶几上的东西时,才发现家里比想象中乱——脏衣服堆在洗衣篮里,早上喝剩的牛奶盒都还在桌上,连手册都散落在沙发上。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心里盘算:明天要去公司开会,得早点睡,不然又要顶着黑眼圈出门。只是不知道,最近休息苏月璃在做什么?是在家陪年糕,还是也像她一样,在收拾家里,或者和朋友去逛街?明天也要去开会吗?

夜里躺在床上时,林炎曦翻了个身,看着天花板上模糊的灯影,心里还是忍不住想起苏月璃——想起她颈侧的浅褐色胎记,想起她看《樱桃小丸子》时泛红的耳尖,想起她把关心藏在平淡语气里的样子。那些画面像窗外的灯火,微弱,却又清晰,在心里泛着柔软的涟漪,连睡意都淡了几分。

第二天下午一点,林炎曦准时到了公司会议室。推开门,同批的朋友已经到了不少,大家凑在一起小声聊天,她飞快的扫了一圈,却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趁着签到的间隙,她悄悄查了下排班表,才发现苏月璃并没有休息这么久,今天已经执飞早班航班了。心里有点空,又有点失落。 “炎曦,你怎么了?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太累了?” 张悦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胳膊,眼里满是疑惑。林炎曦勉强扯出个笑,摇了摇头:“没有,就是有点没睡醒。”她把话题岔开,可心里的失落却怎么也藏不住,连手指都无意识地攥紧了手册。

开会时,领导坐在前面的讲台旁,手里翻着厚厚的文件,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到会议室每个角落,无非是宣贯近期局方发布的安全政策——从客舱应急设备的检查频率,到特殊旅客服务的规范流程,反复强调 “客舱安全无小事,每个细节都不能含糊”。林炎曦手里捏着手册,指尖无意识地在 “安全检查要点” 那页划来划去,直到领导话锋一转,提起了大家最关心的新政策:“从下个月开始,咱们客舱部实行定组飞行制度,每个人都会有固定的乘务组,长期配合能减少沟通成本,也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话音刚落,底下瞬间炸开了锅。坐在后排的同事率先皱着眉开口:“定组飞啊?那要是运气不好,遇到不好相处的组员,后面岂不是要天天绑在一起飞?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旁边的人立刻附和:“可不是嘛!之前跟一个爱挑刺的乘务长飞了一次,全程大气都不敢喘,要是长期一起飞,精神压力也太大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期待能遇到合拍的搭档,有人则满是担忧,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既兴奋又焦虑的氛围。

林炎曦坐在角落,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也泛起一阵迷茫。她低头看着手里的手册,封面印着公司的 logo,纸页边缘被指尖捏得微微发皱 —— 定组飞行,意味着她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乘务组。可这个组里会有苏月璃吗?如果没有,那下次再和苏月璃一起飞,又要等到什么时候?窗外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照进来,落在手册上,留下一片浅淡的光斑,却没带来多少暖意。她轻轻咬了咬下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连领导后面说的 “定组名单月底公布,下个月先试行两周” 都没听太真切,满脑子都是 “会不会和苏月璃定组” 的念头,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直到散会时张悦拍了拍她的胳膊,她才猛地回过神,跟着人流走出会议室。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炎曦依旧按部就班地飞行,广州飞北京、上海、成都,航线轮换着来。只是每次拿到飞行计划时,她都会先飞快扫一眼组员的名字,看到不是苏月璃时,心里总会掠过一丝淡淡的失落。飞行途中倒也平稳,没有遇到突发状况,只是她飞的更从容了——帮旅客放行李时会多问一句 “需要调整位置吗”,给老人递餐时会特意把餐盒盖打开,这些都是之前跟着苏月璃学到的习惯,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她的本能。

直到一次广州飞杭州的航班上。平飞后客舱里渐渐安静下来,林炎曦在后舱整理餐车时,听到两位资深乘务员在闲聊,其中一位是和苏月璃同批入职的王哥,他正拿着保温杯喝水,语气里带着点感慨:“你下班和苏月璃飞?说起来,苏月璃那姑娘也是挺倔的,家里条件那么好,放着好好的家业不继承,非要来当乘务员。”

另一位乘务员好奇地问:“她家是做什么的啊?听你这么说,好像挺厉害的样子。”

“武汉那边做餐饮连锁的,旗下好几十家店呢,她爸妈早就想让她回去接手管理了,可她偏不,说不喜欢被安排的生活,几年前偷偷投了咱们公司的简历,家里人拦都拦不住。” 王哥叹了口气,又补充道,“不过这姑娘性子是真冷,跟咱们这些同事也不怎么亲近,平时除了工作,基本不跟人闲聊,同批的都说她‘冷血’,连个能说话的朋友都没有。上次部门组织团建,大家都凑在一起拍照,就她躲在一边,同批拍毕业合照的时候也是,她干脆用手捂着脸,到现在我手机里都没有一张她正脸的合照。”

林炎曦手里的动作顿了顿,耳朵不自觉地往那边凑了凑。原来苏月璃是因为不想听家里安排,才跑来当乘务员的?而 “冷血”“没朋友”“爱保持距离” 这些话,和她平时看到的苏月璃渐渐重合——苏月璃确实很少和同事说笑,休息时总是一个人待着,对人也总是带着点疏离感,可她也记得苏月璃帮老太太找晕车药时的温柔,记得苏月璃给自己递机组餐时的细心,那些藏在冷淡下的柔软,好像比这些 “传闻” 更真实。

“不过话说回来,她工作是真没话说,细心又靠谱,上次遇到旅客突发心脏病,她比谁都冷静,急救流程走得一点不差,最后旅客平安落地,家属还专门打电话来感谢。” 王哥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认可,“就是性子太闷了,不然跟她搭档肯定很舒服。”

林炎曦默默听着,心里像被温水浸过的棉花,沉下去又浮上来,泛着点说不清的软。她忽然懂了,苏月璃那些看似 “冷血” 的距离感,从不是刻意疏远,是她对抗家族安排的倔强,是习惯用规矩包裹柔软的谨慎。她不是不需要朋友,是还没找到能让她放下防备的人;不是不接受心意,是怕过于亲近的热情,会打破她好不容易维持的 “普通乘务员” 的平静。

王哥还在说:“上次有新乘想跟她套近乎,送了她手作的饼干,她也只是客气收下,结果后来全分给机组了,自己一块没吃。” 林炎曦想起那枚木质书签,此刻突然明白,苏月璃要的从不是这些有形的 “心意”。她拒绝的不是自己的感谢,是过于亲近的距离,是让她觉得局促的热情。

心里那股执着的劲慢慢松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平和的念头:或许不用执着于送书签,不用刻意找机会说 “谢谢”。苏月璃教她的那些事早就融进她的每一次服务的细节里;苏月璃藏在冷淡下的温柔,也早就成了她飞行时的底气。这些比一枚书签、一句客套话,更实在。

她把餐盒轻轻放进餐车,动作比刚才更稳了些。窗外的云层渐渐变薄,阳光透过舷窗落在手背上,暖融融的。林炎曦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杭州城轮廓,心里的迷茫少了些,多了点笃定:就算月底定组名单里没有苏月璃,就算以后很少再搭档,也没关系。至少她曾悄悄靠近过苏月璃的世界,见过她不为人知的柔软,也从她身上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更沉稳、更温暖的乘务员。

只是那份 “想多了解她” 的念头,并没有因为放下书签而消失,反而更清晰了——她想知道苏月璃对抗家族安排时有没有过犹豫,想知道她看《樱桃小丸子》时会不会想起小时候,想知道年糕有没有长胖。这些无关 “靠近”,只是单纯想多听听,这个藏着很多故事的人,背后还有怎样的人生。飞机开始下降时,林炎曦看着窗外渐渐清晰的杭州城,心里的笃定又多了几分:就算不能成为固定搭档,只要还有机会一起飞行,她就想慢慢靠近,用更自然的方式,去了解这个看似冷漠、实则温柔的人。

此时的苏月璃在干啥呢?可能过着招猫逗狗的快乐生活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