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归舟有岸 > 第2章 第一章 暗房手记

第2章 第一章 暗房手记

—“樱花雨、乌东蒸汽与初夜蓝火。”

4 月 3 日,京都·左京区,鸭川。

上午 10:17,温度 18℃,湿度 62%,东北风 2 米每秒,樱花吹雪。

沈杳把 □□ 的 ASA 拨到 400,回头冲顾屿比了个“停”的手势。

“别动,浪花反光会抢镜。”

顾屿真就一动不动,手里那听樱花葡萄冰的外壁凝满水珠,粉汁顺着吸管往回渗,甜得发腻。

快门 1/250s,f/4,柯达 Ultramax 400。

“咔嚓——”

36 张胶卷的第一格,被写进一段后来命名为《别动》的底片。

沈杳低头过片,拇指拨动回片杆,齿轮发出“咔嗒”脆响。顾屿忽然弯下腰,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沈杳,你睫毛上沾了花瓣。”

他没伸手,只把呼吸借给她。沈杳本能地闭眼,再睁眼时,花瓣掉进取景框,像宇宙里多了一颗会坠落的星。

那天他们拍了 4 卷,共用同一台 □□。沈杳拍 1、3 卷,顾屿拍 2、4 卷。

后来冲洗,发现第 4 卷倒数第 7 张,是沈杳的背影——

鸭川水面泛着金鳞,她蹲在石阶,牛仔外套褪到腰际,白 T 恤被风吹得贴紧脊椎骨,像一张拉满的弓。

照片右下角,顾屿用圆珠笔偷偷写下曝光参数:1/500s,f/2.8, 0.7EV。

字迹淡得 3 年后才被人发现。

4月5日,清明假期,学校暗房对外开放。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写真学科,地下一层,恒温20°C,湿度65%。

红灯一亮,世界只剩黑、灰、红三种颜色。

沈杳把显影液预热到38°C,顾屿皱眉:“标准35°C,过热会粗颗粒。”

“我喜欢过热。”

“你总把‘喜欢’放在‘正确’前面。”

“摄影不是数学,是化学反应。”

她一边说,一边把120负片缠进不锈钢卷轴,指尖沾了显影液,味道像生锈的月亮。

顾屿站在她左侧,拿温度计轻碰手腕:“38.2°C,可以降0.5吗?”沈杳抬眼,红灯下,他的瞳孔呈暗琥珀色,边缘有一圈光晕。

那一刻,她忽然理解“曝光过度”四个字——

原来人也会被另一个人过度曝光。

显影3分15秒,停影30秒,定影5分,水洗15分。

等待过程,他们并肩坐在暗房外的楼梯阶,头顶声控灯忽明忽暗。

沈杳掏出一包7-11买的熊猫牌曲奇,拆开,先递给他一块。

顾屿没接,低头咬走她手里半块,唇擦过他指间第二关节。

电流从指尖一路窜到后颈,沈杳听见自己心跳放大成1/4秒快门,砰,砰,砰。

“顾屿,”她舔掉唇边曲奇屑,“如果以后不在一个暗房,你怎么办?”

“自己搭一个。”

“暗房贵还是房租贵?”

“你比较贵。”

说完他自知失言,耳尖瞬间红成safelight滤镜。沈杳大笑,肩膀撞他肩窝,像把尴尬撞碎在声控灯里。

4月7日,停电夜。

晚19:40,整个北白川片区电压骤降,木造寮发出来老木头伸懒腰的咯吱声。

沈杳正在厨房煮速食味乌冬,卡式炉“噗”一声熄火,世界黑得如同未显影的底片。

她打开手机灯,照见窗外飘雨,雨丝把樱花打落,贴在玻璃上像残影。

有人敲门— —节奏是“快-快-慢”,写真学科通用的暗房暗号。

顾屿站在走廊,左手拎卡式炉,右手拎一袋食材:

?速食味噌乌冬x2

?樱花火腿肠x1

?生鸡蛋x2

?便利店关东煮汤包x1

“借你厨房,一起把黑暗吃完。”他说。1.5坪厨房,只能容纳一人转身。

他们肩膀贴肩膀,沈杳点蜡烛,顾屿重新点火。

蓝火苗窜起那刻,simultaneously,两道闪电——

一道在夜空,一道在他们胸腔。

水开,味增汤包倒入,咸甜气味瞬间膨胀。

沈杳把火腿肠切片,切成歪扭的心形;顾屿负责打蛋,蛋壳碎进碗里,他拿筷子去夹,沈杳拿手机灯帮他照光,灯影摇晃,他的睫毛在墙上投下细碎羽翼。

“顾屿,”她忽然开口,“我爸心脏不好,可能随时回国。”

打蛋的手停顿半秒,蛋清沿着指缝滴回碗里,像一小截来不及凝固的时间。

“那我陪你回。”

“投行培训怎么办?”

“可以远程。”

“远程跨不过太平洋。”

“那就游过去。”

沈杳笑,却把头偏过去,不让烛光照见自己发红的眼眶。

面煮过头,软得夹不起。

他们干脆一人端一锅,蹲在地上吸溜。烛火摇曳,影子先接吻,然后他们才接吻——

先是唇碰到唇,像测试温度;再是舌尖碰到味噌,咸与甜交换;最是呼吸碰到呼吸,再也分不清谁是谁的二氧化碳。

那刻,□□躺在地上,镜头盖没关,圈1.4,快门B门被按不放。

蜡烛光在胶片上写出一条37秒的拖影——

像银河,也像心跳延长线。

吻结束,顾屿把额头抵在她肩窝,声音闷在布料里:“沈杳,我喜欢你,比38°C还热。”沈杳用下巴蹭他发旋,回答得极轻:“那就别降温。”

4月8日,凌晨1:05,停电仍未恢复。

他们窝在3叠半榻榻米,中间一放台Niko F3,当蜡烛台。机身被火苗烤得微烫,像一块恒温暖手宝。

沈杳拿0.38mm中性笔,在F3对焦屏上画了一只歪脖纸鹤——

墨迹被热气熏得晕开,像给未来提前写好一模糊地址。

顾屿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空白登机牌,是去年回国探亲留下的“备用折纸”。

他把它对折,再对折,指节用力,折痕锋利得像新航线。

“第七十五只。”他说。

“什么?”

“纸鹤。你画的是第七十四只,我折的是第七十五只。”

“你怎么记数?”

“从2016年3月17日认识你那天起,每天一只。”

沈杳愣住,伸手去接,顾屿却抬高手臂,把纸鹤挂在F3热靴上。

“先寄存,等毕业一起放鸭川。”

“如果提前分手?”

“那就折到999只,再飞回来。”

沈杳用中指弹他额头:“乌鸦嘴。”指尖却被他抓住,顺势拉倒,两个人滚在塌塌米上,影子重叠成一张过曝的底片。

没有进一步。

只是拥抱,像把彼此折进对方身体里。

烛火跳最后一跳,熄灭。

世界黑得彻底,只剩心跳声——

砰、砰、砰,像显影液里逐渐浮现的银盐。

4月10日,春假正式开始。

他们报了一个“京都夜樱私藏路线”摄影团,其实是两人自己组的团,成员只有彼此。

路线:

①仁和寺 18:00

②平野神社 19:30

③哲学之道 20:30

④南禅寺 22:00

⑤鸭川三角州 23:30

每到一个点,沈杳负责拍彩色负片,顾屿负责拍黑白,交换冲洗后再□□。

仁和寺,五重塔下,沈杳把□□架在石灯笼上,自拍一张合影——

她拿快门线,顾屿从背后环住她,手指故意挡在镜头边缘,形成天然暗角。

照片洗出来,右下角出现一道白色指纹,像塔檐被月亮削掉一块。

平野神社,夜樱吹雪,风把花瓣卷成旋涡。

顾屿用50mm f/1.2,全开关圈,对焦在沈杳睫毛尖——

景深薄得只有一条睫毛锋利,其余全部融化成粉色光斑。

这张照片后来被沈杳放大成 40×60,挂在 2024 年“复合照”工作室进门左侧,标题:《景深只够爱你一条睫毛》。

哲学之道,他们走散 15 分钟。

沈杳在桥洞下等,顾屿去买罐装热咖啡,回来时发现她蹲在河边,用树枝撩水面樱花,嘴里哼《Sakura Sakura》。

他悄悄举起 Leica M6,黄斑对焦,1/30s,f/2,手持——

画面微晃,像心跳漏拍。

这张照片他私藏 3 年,直到 2025 年才敢放进“归舟”影展,背面手写一行小字:“你走丢的 15 分钟,我把余生都预习了一遍。”

南禅寺,樱吹雪变成夜雨。

他们躲进山门,顾屿从背包掏出一次性雨披,撕开,两人一起钻进去。

雨披长 1.2 米,宽 0.7 米,刚好容纳两个侧身呼吸。

沈杳把 □□ 贴在雨披内侧,镜头对准外面雨幕,手动估焦 1 米,光圈 f/2.8,快门 1/15s——

雨珠砸在塑料布,形成天然柔焦,像把世界装进一颗毛玻璃心脏。

这张底片冲洗出来,整张呈冷蓝色调,唯独雨披接缝处被闪光灯补光,形成一道暖橙色 S 形,像银河被谁轻轻缝合。

鸭川三角洲 23:30,行程终点。

他们脱了鞋,踩进河水,樱花瓣贴在小腿,像临时纹身。

沈杳把 □□ 架在三脚架,设置自拍 10 秒,光圈 f/5.6,快门 3 秒,闪光灯后帘同步。

顾屿站在她左侧,右手拎鞋,左手比出“纸鹤”轮廓。

快门声“咔嚓——”

3 秒长曝里,他们同时弯腰,用河水写各自名字——

水痕在 3 秒内被流速抹平,底片却记录下消失前那一瞬:

两道波纹交叉,形成短暂又永恒的“×”号,像命运打下的草稿叉。

4 月 12 日,回校暗房,一起冲 8 卷。

沈杳负责彩色,顾屿负责黑白,交叉进行。

彩色显影 38℃(她坚持),黑白显影 20℃(他坚持),两缸并列,像平行宇宙。

红灯下,他们穿同款洗围裙,背后系带交叉,像背对背拥抱。

沈杳的围裙口袋插一支 0.38 中性笔,顾屿的插一把塑料镊子,走动时镊子敲打笔帽,发出“嗒嗒”声,像心跳外放。

彩色卷先出,沈杳把湿底片举到红灯前,顾屿从背后环住她手腕,帮她找角度——

光穿透乳剂,把 4 月 10 日的鸭川水纹投在他们脸上,像一条流动的银河。

沈杳忽然回头,鼻尖蹭到他下巴,声音低到只有心跳能听见:

“顾屿,如果以后真的走散,你会把哪一格留给自己?”

“最后一格。”

“为什么?”

“因为最后一格最接近片尾,却最接近片头。”

沈杳愣了 2 秒,笑骂“矫情”,却悄悄把第 36 格剪下来,塞进围裙口袋。

4 月 15 日,顾屿生日。

沈杳提前 3 天打工——给淘宝汉服店拍详情页, 200 元一套,拍到第 5 套时中暑,在更衣室呕吐,仍坚持拍完。

用赚来的 1000 元,她买了一卷 1998 年过期柯达 Ektachrome E100VS, Ebay 二手,剩 8 卷,她只买得起 1 卷。

又花 120 元,买了最小号的生日蛋糕——直径 10 cm,上面用巧克力酱画一只歪脖纸鹤。

生日当晚,他们再次去鸭川。

沈杳支三脚架,用过期 E100VS 拍顾屿——

背景是樱花、是河灯、是远处电车轨道偶尔闪过的白光。

顾屿坐在石阶,点一支仙女棒,火光 3200K,把脸映成暖橙,与四周 5600K 夜樱形成色温对冲。

快门 1/30s,光圈 f/2,手持测光表, 1EV 补偿——

她要把过期的鲜艳,强行拉回人间。

拍完,她把相机递给他,换她入镜。

顾屿却放下相机,从口袋掏出第七十六只纸鹤——

这次不是登机牌,而是 E100VS 的废片条,银黑反面,折痕在灯光下泛幽绿。

“纸鹤里写了东西。”他说。

沈杳拆开,里面用圆珠笔写着:

“沈杳,愿你永远过热,永远 38℃。”

她鼻子一酸,把纸鹤重新折好,挂在三脚架快装板上,像给相机别一枚勋章。

然后她踮脚,吻他,带着 1000 元打工换来的汗味,和过期胶卷特有的醛香。

仙女棒燃尽,最后一粒火星落在纸鹤翅膀,烧出一个 2 毫米的洞,边缘卷成焦黑,像给银河开了个天窗。

4 月 18 日,E100VS 冲洗完成。

由于过期 18 年,胶片乳剂层变薄,色彩偏移,整体泛品红,颗粒却细得出奇,像磨砂玻璃上的晨露。

36 张,张张过曝 1 档,却意外地“活”——

品红夜樱、品红河水、品红面孔、品红呼吸。

沈杳把第 18 格放大成 50×50 cm,挂在出租屋床头——

那是顾屿侧脸,鼻尖一点品红高光,像把樱花揉进皮肤。

照片下方,她用红色圆珠笔写:

“38℃的品红,是你给我的生日。”

4 月 20 日,岚山,旧电车轨道。

春假尾声,他们搭岚山电车末班,终点前一站下车,沿废弃轨道步行。

轨道两侧,野草高过膝盖,樱花稀疏,像被遗忘的布景。

沈杳走在前面,忽然回头,问出那句后来成为诅咒的台词:“如果以后分手怎么办?”

顾屿脚步不停,踩着枕木答:“那就把底片留给我,我替你记住。”

“记住有什么用?”

“等时间过期,再一起冲洗,看看记忆有没有撒谎。”

沈杳没再追问,却悄悄从背包掏出一张空白 120 底片,对着夕阳曝光 1 秒——

画面全白,没有任何影像,只在乳剂层留下一道指纹。

她把这张“白片”装进信封,写好日期,塞进相机包暗袋,像给未来埋下一颗没有形状的种子。

4 月 22 日,返校日。

暗房课期末作业:提交一组“自我肖像”,不限形式。

沈杳交的是 4 卷彩色 2 卷黑白,共 156 张,全部关于顾屿——

却一张都不露脸,只有手、颈、锁骨、睫毛、鞋、影子。

标题:《38℃的负片》。

顾屿交的是 3 卷黑白,共 108 张,全部关于沈杳——

每张都过曝 2 档,人物像要被光蒸发。

标题:《过热》。

评审老师给出相同评语:“摄影是拍自己,却借别人显影。”

两人并列第一,作品被学院收藏,打印费由学校出。

展览开幕那天,他们没去,而是躲进北白川一家旧唱片店,听爵士,像把荣誉留给过去,把此刻留给自己。

4 月 25 日,木造寮屋顶。

夜 22:30,他们顺着外梯爬上去,瓦片旧得踩一脚就掉渣。

屋顶视野开阔,能看见远处京都塔,像一枚被插在夜里的针。

沈杳带了一卷 2020 年过期的伊尔福 HP5,黑白 400 度,共 36 张。

她用三脚架,自拍模式,10 秒延时,光圈 f/4,快门 8 秒,B 门。

顾屿站在她右侧,两人同时抬头,看塔灯一闪一灭。

快门声“咔嚓——”

8 秒长曝里,他们同时闭眼,默念各自心愿。

显影出来,第 36 格画面是:

京都塔灯光被 8 秒拉成一道白色光柱,像从夜空垂下的梯子;他们闭眼站在光柱两侧,像等待被接走的两个孩子。

沈杳把这张底片剪下来,用透明胶贴在天窗玻璃内侧——

日出时,阳光会把底片投影在榻榻米,像给房间装一块会呼吸的滤镜。

顾屿却偷偷把第 1 格剪下,藏进钱包透明夹层——

那是沈杳睫毛的特写,景深薄得只有一条睫毛锋利,其余全部融化成银河。

屋顶尾声。

他们并肩坐在瓦片,腿垂在外沿,脚下是北白川夜樱,头顶是 4 月清朗的银河。

沈杳掏出 0.38mm 笔,在屋顶木梁写下一行小字:“38℃的银河,过期不候。”

顾屿接过笔,在她字下加一行:“但我会候。”

风把樱花吹上来,落在他们头发、肩膀、指尖,像一场温柔的备案——

备案号:KYOTO-2016-SPRING-001,期限:未知,状态:正在显影。

“36 格底片,36 次心跳,我把第 37 次留给你——

在红灯外,在过期的品红里,在 38℃的银河背面。”

4月26日,晨,北白川木造寮。

沈杳被闹钟叫醒,比预定早7分钟。她摸黑从枕头下掏出□□,过片杆“咔嗒”一声,像替心脏上发条。

窗外在下雨,樱花瓣贴玻璃,像过期乳剂。她翻身下床,光脚踩榻榻米,凉气顺着脚心往上爬,顾屿在隔壁房打地铺,呼吸声轻得像暗房红灯的电流。

她轻手轻脚推开门,过道只有一盏应急灯。顾屿的被子拱成一座小山,她蹲下去,把相机对准小山,光圈f/2,快门1/30s,不用测光——她已熟悉他的亮度。

“咔嚓——”

第1张,顾屿的睡眠。

7:30,共用厨房。

卡式炉点火,蓝火苗舔黑锅底,水开,味噌乌冬。沈杳把火腿肠切成心形,顾屿负责打蛋,蛋壳碎进碗里,他拿筷子去夹,沈杳拿手机灯帮他照光。

火光在墙上投下两片影子,影子先接吻,他们才接吻——

只是轻轻碰一下,像测试显影液温度。

面煮过头,软得夹不起。沈杳把最后一口汤喝掉,鼻尖沾味噌,顾屿拿拇指抹掉,顺手把那颗味噌点在自己唇角,笑:“同味共咸。”

沈杳拿相机拍下他沾味噌的唇,第2张。

8:20,雨停,他们去北白川邮局寄底片——

沈杳接了第一单“私活”:替国内汉服店拍和风樱花片,邮费到付,胶片对方报销。

顾屿陪她,口袋里揣着一张空白登机牌,折成第七十七只纸鹤。

排队时,他把纸鹤放在柜台转盘边,让工作人员盖邮戳——

“咔嚓”钢印落下,日期:2016.04.26,纸鹤翅膀多一行青字:KYOTO-26。

沈杳把纸鹤抢过来,挂在自己相机背带上,与其他人形吊牌挤在一起,像给□□颁勋章。

10:00,学校暗房。

期中作业:每人提交一组“他人即自己”。

沈杳拍顾屿,顾屿拍沈杳,交换冲洗。

彩色显影38℃,黑白20℃,两缸并列,像平行宇宙。

红灯下,沈杳把第1卷彩色挂起,水滴声像心跳倒计时。

顾屿从背后环住她手腕,帮她找角度,光穿透乳剂,把4月7日停电夜那碗乌冬的蒸汽投在他们脸上。

沈杳忽然回头,鼻尖蹭到他下巴:“如果以后不在一个暗房,你怎么办?”

“自己搭一个。”

“暗房贵还是房租贵?”

“你比较贵。”

沈杳笑,肩膀撞他肩窝,像把尴尬撞碎在红灯里。

12:30,食堂。

他们抢到最后一份樱花定食,面对面坐。

沈杳把玉子烧切成两半,一半推给顾屿;顾屿把炸鸡皮剥下来,放进她碗里。

交换过程无声,像两卷底片在暗袋里擦肩而过。

沈杳拿筷子蘸酱油,在桌面写:38℃。

顾屿拿筷子蘸汤,在旁边写:-1EV。

写完对视,同时笑出声——

摄影系的暗号,外人听来像密电。

14:00,图书馆。

顾屿找了一本《投资学原理》,沈杳抽了一本《深濑昌久》。

他们坐角落,桌下膝盖相抵,像把两本毫不相干的书强行合订。

沈杳翻到《鸦》的跨页,一只黑鸦掠过雪地,她指给顾屿看:“像不像停电夜我们影子?”

顾屿合上书,从书包掏出一张A4,用0.38笔描出那只黑鸦,却在鸦喙加一片樱花瓣。

他把画递给她:“冲突色,但合理。”

沈杳把画夹进书里,像把冲突合理化成伏笔。

16:30,鸭川。

雨彻底停,云裂开一条缝,夕阳像漏光的暗房。

他们沿河边走,顾屿背三脚架,沈杳拿□□拍路人——

拍奔跑的柴犬,拍穿和服踩木屐的女生,拍水面漂的樱花筏。

走到浅滩,顾屿突然停下,从口袋掏出一张全新120底片,对着夕阳曝光1秒——

画面全白,无像,只有指纹。

“白片?”沈杳问。

“留给未来的黑。”他说。

18:00,便利店。

他们蹲在饮料柜前,比较热量表——

樱花葡萄冰:128 kcal;拿铁咖啡:198 kcal;矿泉水:0 kcal。

沈杳拿葡萄冰,顾屿拿矿泉水,结账时他却把两瓶水并排放,自己拿起了葡萄冰。

“不是嫌甜?”

“想尝尝你的过热。”

出门,沈杳把水递给他:“交换,才算共饮。”

瓶盖拧开,瓶口沾一点她唇彩,淡粉,在矿泉里晕开一圈乳浊,像显影液里最先出现的银粒。

20:00,木造寮屋顶。

瓦片还湿,他们铺防水布,并肩坐。

京都塔亮灯,一闪一灭,像巨大的计时器。

沈杳把□□架在三脚架,自拍10秒,光圈f/4,快门8秒。

8秒长曝里,他们同时闭眼许愿。

快门声落,顾屿从钱包掏出那张白片——

4月20日轨道旁拍的“无像”底片,现在用它挡在京都塔前,像给世界加一块滤镜。

塔光透过片基,只剩一片雾白,他侧头看她:“未来如果走散,我就拿这张底片当寻人启事。”

沈杳把脸贴在他肩:“全白怎么寻人?”

“用指纹。”他指底片边缘那枚指纹,“全世界只有你有。”

22:30,屋顶尾声。

他们起身,拍裤腿灰尘。

顾屿忽然抓住她手腕,把第七十七只纸鹤塞进她手心——

邮戳那面朝内,折痕朝外,像一枚被时间钢印过的徽章。

“纸鹤里写了东西,回屋再看。”

沈杳笑他老派,却老老实实把纸鹤放进相机包暗袋,和最珍贵的未冲洗胶卷躺一起。

下楼时,瓦片被踩松一块,发出脆响。

他们同时停步,对视——

那声脆响,像底片被折了一下,也像命运提前给的提示音。

23:50,沈杳房间。

她拆开纸鹤,里面用铅笔写着:“38℃的银河,第 36 格之后,我想和你共写第 37 格——署名:-1EV”

她拿手机灯照纸鹤反面,竟还有一行更淡的字:“如果必须降频,我愿意做你的噪点。”

那一刻,窗外又飘雨,樱花瓣打在玻璃,像无数小快门。

沈杳把纸鹤重新折好,放回暗袋,像把一句情话埋进未冲洗的乳剂——

等红灯亮起,等 38℃,等时间给它显影。

“36℃是体温,38℃是心跳;我骗温度计,也骗不过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