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寒门长媳的日常 > 第7章 再来一单

第7章 再来一单

李桂花被训得哑火,她憋了一整晚。

就想赶紧到天亮,见到孟月和陈牧二人时,再从旁打听,昨夜是为了啥。

可等早饭上桌,一家人整整齐齐,却唯独少了个陈牧。

“夫君今日要看诊的陈员外家,是在益京城远郊,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孟月轻描淡写,脸上也看不出来情绪。

孟月就去帮着看医馆。

娘家来信,又要两个外孙回去住,孟月想,暑假快结束了,回去放松也好。

于是弟弟孟亮来接时,两个大孩子都跟着走了,家里就只有阿绯一个,婆婆轻松很多。她要帮着看医馆,只抓药,不看诊,闲的时候就抄书。

这是第二批要交的《三字经》,她速度快了很多,字也好看,算算到月底就能再拿两贯钱,就干劲十足。

抄了半柱香的功夫,孟月满意地看着面前厚厚的一沓纸,打算喝口茶歇一歇。

不过,她瞥到了药铺柜子上那些写有中药名字的标签纸已经旧了,还有些卷了边,于是她就打定主意,等歇够了,就把这些都全部写了换一批。

只当是对陈牧的“投桃报李”罢。

但不想,还有好事。

未几,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走进医馆,孟月一口茶还在嘴里,便不着痕迹地迎上去,还以为他是来抓药的:“我家夫君今日不在馆内,我也可以帮忙抓药,还请您拿一下药方来,再稍坐片刻……”

“不,大娘子误会了”,那人微一欠身,嘴上说着抱歉,“我是专程来找您的。”

“哦?”孟月来了兴致,专程来找她?莫不是从娘家那边来?知道孟家也开医馆?

她却猜错了,这人自说姓吴,因家中有缠绵病榻的老母亲,所以是济安堂的常客,前几次来时,有一两回就见陈牧在抄书,就说家中有两本书是家中老母亲年轻时留下来的书,想请他也帮忙抄一下。但陈牧却先是回绝了,后又跟他讲,自家娘子抄书的字体更娟秀好看,而且都是女眷,更为合适。

孟月想着如今该是在城郊的某个人,心里道,早知就不和他吵这一架嘛。

眼见新的一单快有眉目,她心情也好了,昨夜吵架的怨气也就随着铜臭味飘远。

“如今一看,娘子的字,果然有棱有角,笔力中见风骨。”

这就是“正合我意”的意思喽。孟月面上带着浅笑,这是她反而不再多言多语地急着推销自己,就等着客户自己下定决心——可她心里早就沉不住气啦!

还好,吴员外并没让她等太久,“家母七十大寿时,我想将它作为寿礼送出,还请大娘子竭尽全力,一月为期。”

“行。”

吴员外等了半晌却又欲言又止,“大娘子怎么不问酬劳,就答应得如此爽快?”

“万一我故意把价格压得很低,您岂不是亏了?”

“您不会这样做的。”孟月话说得笃定,接下来的话是真的发自内心,“能为令堂寿辰颇费心思,您一定是至情至性的端方君子,怎会因几个铜板就坏了您的美意?”

吴员外感受到了她并非商业互吹的技巧,也大受震动,便道是来找她之前已经去各大书肆书行摸了摸行情,“但这两本都是家母之珍爱,便按每十字三文钱吧。”

孟月看了一眼那两本书,一本是《古方遗珍》,另一本是《大晏风物考》。

从前者看来,老太太年轻时没准是位了不起的医家;而后半生困于内宅,后者便被时常翻阅,都卷起了毛边,实在是不成,而老太太又最离不得手,吴员外才想了找人重新誊抄,以尽人子的一点孝道。

“您给的价格已经很高了,跟老夫人比起来,我们都是晚辈,我们也就少一钱,按十字两文算,只当是沾点喜气,添个彩头。”

这下更是皆大欢喜,孟月抄了一段时日的书,拿在手上轻轻一翻看,再一掂量,就已经估摸出两本书的字数总量——

《古方遗珍》大概有五千字;后者要详细些,还有些很需要些绘制功夫的路线和地形图,林林总总万字有余。算下来完成后也有三贯钱,那也是不少了呢,而且还卖了吴员外一个人情,往后肯定也会有其他的订单的。

天擦黑时,陈牧背着药箱回到医馆,便见孟月一脸喜色地迎上来,说完了白日里的事,还特意给他掺了茶,道了一声:“夫君辛苦”,他已经很是满足。

“娘子今日也劳累了,收拾收拾,咱们回家去吧。”

只要孟月不跟他扯“我挣的是我挣的,你挣的归你挣的”,就万事大吉。

而孟月自然也知道,他今日可是自己再签一单的“大媒人”,而且还是那么久之前就开始“牵的线”,她就没有再继续跟他生气,毕竟到时候三贯钱入账,可是一大笔呢,她的匣子里装满了,也是可以放在他给自己放每月的钱的匣子里嘛。

过日子,钱能解决百分之八十的事情嘛。就算是后世,小部分的人会签婚前协议,但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都是两个人一起挣钱,一起养孩子,更不要说仿唐仿宋的架空朝大晏了。

陈牧虽然木讷,但也说的有几分道理,他们两个人不论谁往家挣钱,不就是想多给家里攒点钱嘛。

想通以后,钱财归属问题暂且搁置争议,而是花大力气去抄老太太的书。

六十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寿,孟月在抄书的过程中,特意将字写大了点,一页的字数至少比之前少了一半的字,就是怕老太太看不太清,影响用户体验。

这样一来,孟月抄书的成本就要大很多,因为册书变多了嘛,《古方》这本抄了三册,《风物考》这本抄了六册,因为是生日礼物,她还特意找岳三娘拿的比较厚的纸。

但她算过账的,就算都用好的纸,纸张也用的多点,但好歹有赚头,少点也就少点吧,大晏朝的女性,哪个不是要么付出时间赚钱要么付出劳动力赚钱?

岳三娘看她从自己这里买的都是好纸,也替她不值当,说主顾又没有明确的要求,说明一般的就好嘛,何必要费时费力弄这么好?

“我这不是才开始重操旧业嘛”,孟月也不藏着掖着,“有钱赚就行。”

更深层的要提前预设好目标用户的体验感,这句话她没说,从某种角度来说,她这样的做法还不知结果最终如何,她打算这笔单子完成后,如果她再问就再说。

“多谢大娘子的巧思,还特意把古方中的主要药材,单独画在旁边一页;风物考的实物和路线也画得清晰明了,家母甚是喜爱,特嘱咐我定要亲自上门致谢。”

孟月满打满算忙活了二十几天,赶在吴老太太寿辰前五日,终于交了工。

为以示重视,也算是在真正客户前露个脸,孟月决定亲自送去。一见面便证实了她之前的猜想,老太太拿起书翻看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下去过。

第二日,吴员外便提这个大包来了济安堂,孟月恰好在医馆里。

他除了说那一番话外,还送来了老太太特意嘱咐他要再加的一贯钱。

孟月也没有推辞,直接就接了过来。她相当于是给老太太做了一套低幼向中段过渡的绘本桥梁书,又是画图又是标线,她一开始还不太会画,陈牧和陈寅还都帮了她不少,后来她索性直接把画图的部分给了他们两个,自己专心去抄书,最后再合订装帧,这样看来效果还不错。

“刨去买纸的钱,再算上我们仨的人工费,成本就打两贯吧。”

孟月伸出两根手指来,“其实我一开始心里预计能赚的就这么多。”

陈牧笑,“大娘子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妙哇。”

孟月闻言,有些小骄傲:“那是。”

不过这回倒是又让她发现陈牧的一个小技能,那就是画图画得确实好,以后她打算还有类似业务的时候,还拉着他一起干。

陈寅虽然也能帮她,但人毕竟要去书院读书,也不常在家,再说也要避嫌。

她很清醒地认识到,枕边人陈牧才和她是真正的一家。

赚了两贯钱后,两个儿子还没回来,不用守着写作业,婆母又抱着阿绯不撒手,孟月就扎扎实实“躺平”了两日。

可第二日午后,她午睡醒来,才突然想起,自己上次的《三字经》交给岳三娘后就一直没有下文。孟月自己揣摩着,大概是上回买纸买了好些,自己又只有一双手,就没顾得上。自己不主动提,那岳三娘碍于交情,也就没有主动提。

“反正最近有时间,我也就再去问问看吧。”

打定了主意,孟月便要去龙门书肆,可她还没出来,岳山娘就自己找上了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再来一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夜色名为温柔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怎么就成万人迷了[快穿]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