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棠院难得有了暖意。
银丝炭在铜盆里烧得正旺,驱散了连日来的阴寒。春桃将新买的厚棉布铺在床上,忍不住摸了摸:"小姐,这布真软和。"
林微熹坐在窗边,就着天光检视春桃当簪换回的银钱。不多,但足够支撑数月用度。
"这只是开始。"她将碎银仔细收好,"明日你去西市寻个临街小铺,不必大,但要干净。"
"小姐要开店?"春桃眼睛一亮。
"总不能坐吃山空。"林微熹展开一张草纸,上面是她设计的店铺图样,"既然要开,就要与众不同。"
三日后,"锦绣坊"在西市悄然开张。
铺面不大,却格外雅致。门前悬着竹帘,檐下挂着一串风铃——这是林微熹特意让铁匠打的,风过时清脆作响,引人驻足。
最特别的是店内陈设。不同于别家布庄将布料堆叠如山,这里每匹布都单独陈列,配以精心设计的标签,写明产地、质地、适宜制作的衣裳类型。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隔壁布庄的伙计嗤笑。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开张第七日,一位御史夫人偶然进店,被这种清晰的陈列方式吸引,当即订了三匹杭绸。更让她惊喜的是,结账时伙计递上一张精致的竹牌:"夫人是我们店第一位贵客,凭此牌日后购物可享九五折。"
"折扣?"御史夫人好奇。
"正是。"林微熹从内间走出,含笑解释,"小店初创,承蒙夫人青眼,特设此贵宾制,聊表心意。"
这个新鲜的主意很快在贵妇圈传开。能享受特殊待遇,这让讲究体面的贵妇们趋之若鹜。不过半月,"锦绣坊"的竹牌竟成了身份的象征。
这日午后,林微熹正在后院核对账目,春桃急匆匆跑来:"小姐,对面'云裳阁'派人来闹事,说咱们抢了他们的生意!"
前堂果然聚了几个彪形大汉,为首的斜眼看着柜台:"听说你们这儿很会耍花样?"
店里的客人吓得纷纷退避。
林微熹缓步走出,目光扫过几人:"诸位是来买布,还是来找茬?"
"找茬又如何?"大汉狞笑,"识相的就关门滚蛋!"
"哦?"林微熹轻轻挑眉,"云裳阁开门做生意,难道不许别家开店?这西市是你们家的产业?"
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还是说,你们主子觉得御史夫人、侍郎小姐们都不配来我们这小店选布?"
这话一出,几个大汉脸色顿变。他们敢欺负一个小店,却不敢得罪那些贵客。
正在僵持时,一队巡城卫兵恰好经过。为首的队长看了眼店内情形,竟直接上前:"何人闹事?"
大汉们见状,慌忙散去。
林微熹心中诧异。巡城卫素来不管商铺纠纷,今日怎会这般及时?
她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街角,那里似乎有辆玄色马车刚刚离去。
当晚打烊后,林微熹特意让春桃去打听。果然,巡城卫是得了上头吩咐,近日要严查西市治安。
"上头?"林微熹摩挲着账本,忽然想起宫宴那日,那双深邃的眼睛。
是他吗?
她摇摇头,将杂念抛开。无论是不是他,眼下最重要的是站稳脚跟。
又过数日,锦绣坊推出"定制服务"。客人可选布料、报尺寸,由店里统一裁制。这个主意再次引起轰动——能在一家店完成选料裁衣,省去了多少麻烦!
生意蒸蒸日上,林微熹却不敢松懈。她清楚记得宫宴上提出的边贸策,那才是她真正的立足之本。
这夜,她伏案疾书,将边贸策细化为可执行的条款:
一、在边境设立官督商办的榷场,以茶叶、布匹交换毛皮、马匹;
二、招募牧民养护官马,按贡献给予钱粮;
三、建立皮毛加工坊,提升货物价值......
写到深夜,烛火摇曳,映着她专注的侧脸。
而此时靖王府内,萧执正在听侍卫禀报。
"林小姐的铺子生意很好,前日有人闹事,按王爷吩咐已经处置了。"
"嗯。"萧执淡淡应声,目光落在案头一份密报上——正是林微熹那日宫宴上提出的边贸策概要。
"王爷,要继续盯着吗?"
"不必刻意。"萧执执起朱笔,在密报上批了两个字:"待议"。
他倒要看看,这个能提出"以商止战"的女子,接下来会怎么做。
秋棠院内,林微熹终于搁笔。
窗外月色正好,银辉洒满庭院。她推开窗,任夜风拂面。
春桃端来热茶,见她站在窗前出神,轻声问:"小姐在看什么?"
"看路。"林微熹接过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她的面容,"一条能让我们真正站稳的路。"
她抿了口茶,目光越过院墙,望向北方。
那里有广袤的草原,有无尽的商机,更有她破局的关键。
而现在,她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份精心准备的边贸策,送到该看的人手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