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河湟女儿行 > 第102章 第 102 章

第102章 第 102 章

解放前夜的西宁,像一口扣在湟水河畔的铁锅,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自从上次侦缉队上门盘问后,我每次出门,总觉得身后有双眼睛跟着,走不了几步就想回头张望,连买个菜都提心吊胆。日子一天天过去,城里的氛围越发紧张,戒严变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大白天街上也会突然响起哨声,行人被赶到路边,马家军荷枪实弹地沿街巡逻,皮鞋踏得石板路咚咚响,眼神凶狠地扫视着每一个人,原本还算有序的街面,渐渐变得乱哄哄的。

我心里放不下城外的佃农和厂里的工人,趁一次戒严间隙,赶紧让人套了马车,往城外送了足够佃农们吃一个月的粮食,特意叮嘱送信的长工:“告诉乡亲们,这段时间城里不太平,别进城赶集、交租,好好在家待着,等安稳了再过来。” 转头又去了皮毛厂,把工人们的工资提前结算清楚,让账房先生挨个发下去:“厂里先停工一阵子,大家都回家避避风头,照顾好家人,等局势稳了再开工。” 工人们接过工钱,脸上满是感激,又带着几分不安,纷纷点头应着,收拾东西匆匆离去。

回到家,我让春桃把院门闩得死死的,又搬了条粗木凳顶在后面。长工老周带着春桃,正把地窖的入口用柴草盖严 —— 倒不是怕解放军,只是防着马家军的溃兵趁乱抢掠。“太太,您说解放军真能明天就到?” 老周抹了把额角的汗,声音里带着紧张,更多的却是期盼。

“会到的。” 我笃定地说,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出何秀英姐姐在牢房里的模样。她气息微弱,却字字清晰地告诉我:“玉娟,解放军是好人,是救星,是咱们穷苦人的希望……” 姐姐用命换来的信念,早已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我转头对老周说:“秀英姐不会骗我,他们不会抢咱们,更不会害咱们。”

春桃抱着我的胳膊,手心全是冷汗:“太太,刚才我去井边打水,看见街口的张记绸缎庄被几个兵痞砸了门,掌柜的哭喊着被拖了出来。” 她顿了顿,又小声补了句:“要是解放军早点来就好了。”

话音刚落,院墙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叫骂声,是马家军的溃兵正沿街乱窜。有人踹着路边的商铺门板,喊着 “快拿粮食出来!不然烧了你的铺子”,还有女人的哭泣声和物件摔碎的脆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春桃吓得往老周身后缩,老周紧紧攥着手里的锄头,脸色发白,却还是强撑着护住孩子。

“别怕,他们蹦跶不了多久了。” 我拍了拍春桃的手,声音比预想中平静。秀英姐说过,解放军打仗勇猛,对百姓却亲如家人。我转身回屋,从箱底翻出一块红布 —— 我转身回屋,从箱底翻出一块红布 —— 那是当年我成亲时用的喜帕,颜色已不如当年鲜亮。摸着这冰凉的绸缎,想起明泰,想起这半生浮沉,心中百感交集。如今,它终于要迎接真正的“喜庆”了。春桃见状,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帮忙把红布裁成窄条,又找了根竹竿,小心翼翼地系在上面。

“太太,现在就挂出去吗?要是被马家军的人看见了……” 老周有些犹豫。

“挂。” 我接过红布竿,走到院门边,“秀英姐为了他们能来,连命都豁出去了,我这点胆子,总该有。” 我亲手把红布条插在院门门楣上,红色的布料在夜色里轻轻晃动,像一盏小小的灯。

夜深后,城里的动静渐渐少了些,却更显诡异。我躺在床上,没有丝毫睡意,耳边反复回响着秀英姐的话。忽然,院墙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三长两短,重复了两遍。我心头一紧,想起道长上次说的 “暗记信号”,忙示意老周去查看。

老周贴着门缝看了半晌,回来低声道:“是个穿短打的年轻人,说‘湟水天明’。”

是自己人。我松了口气,让老周悄悄打开一道门缝。年轻人闪身进来,身上带着夜露的寒气,压低声音说:“吴太太,解放军明天一早就到城外,让大家门口插红布条,别出门围观,避免误伤。马家军残部藏在城北兵站,已经被盯上了,放心等天亮就好。”

他说完便匆匆离去,像融进夜色里的影子。老周望着门楣上的红布条,眉头终于舒展开:“有了这个,解放军来了就知道咱们是自己人了。” 春桃也笑了,眼里的恐惧渐渐褪去,多了些亮晶晶的期盼。

后半夜,我隐约听到城里传来零星的欢呼声,还有人悄悄打开窗户,低声交谈着。城西棚户区的方向,似乎有微弱的红光闪烁,想来是和我们一样,有人在连夜准备红布条。我走到窗边,望着天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心口那股因秀英姐牺牲而盘踞的隐痛,似乎淡了些。姐姐没亲眼看到的天亮,我替她看着;姐姐期盼的希望,终于要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却没有马蹄声的杂乱,也没有枪声的刺耳。紧接着,街上响起了清脆的口号声,清晰而有力,穿透了清晨的薄雾:“打倒马步芳!解放西宁!”

我心头一震,快步走到院门边,让老周挪开木凳,轻轻拔了门闩。

晨光熹微中,街道上站满了身着灰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他们背着枪,队列整齐,正沿着南大街缓缓行进。没有抢掠,没有吆喝,有战士看到路边摔倒的孩子,还主动弯腰扶了起来;路过商铺时,有人想进去买水,却被班长拦住,说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街边的商铺渐渐有人扒着门缝往外看,眼神里从恐惧变成了好奇,又慢慢染上了期盼。拉黄包车的老王推着车出来,站在路边嘿嘿地笑;有老人颤巍巍地打开门,把手里的小红旗插在门框上,嘴里念叨着 “救星来了”;就连之前躲在家里哭哭啼啼的马家军家属,也悄悄打开窗户,望着街上纪律严明的队伍,脸上满是茫然。

我站在院门口,望着阳光一点点驱散薄雾,照在战士们年轻的脸上,照在门楣的红布条上,照在西宁城的每一个角落。那股浸骨髓的寒意,终于被这晨光驱散得干干净净。春桃站在我身边,声音带着哽咽,却满是欢喜:“太太,天…… 真的亮了,秀英姐说的没错,他们真的是救星!”

是啊,天亮了。我望着街上渐渐热闹起来的人群,望着那些面带笑容、眼神清澈的战士,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秀英姐,你看到了吗?你的希望来了,西宁解放了,咱们的好日子,要开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