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灼瑾还在心里打鼓,几欲张口说话却又莫名失声。
就在俞灼瑾懊恼之时,江渡云冷不丁转过身道:“你还要跟我多久?”
俞灼瑾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抬起手胡乱挥舞着,结结巴巴地挤出几个字,“你……江……江……”
“渡云。” 俞灼瑾复又说出话来。
江渡云双手环抱,开口道:“渡云。”
两人几乎是同时说出渡云二字。
“啊,对、对、对,江渡云。”俞灼瑾跟当年一样,像个玩世不恭的世家公子哥儿。
但这回不是玩世不恭,是见到她,连话都讲不明白的结巴。
江渡云看到他这幅样子,本想开口质问的心思都减去几分,真是道心不坚。
俞灼瑾从江渡云的语气中感受到不易察觉的变化,经年未见,疏离之感令他钝痛。
前两次相见,都不曾好好看过这位萍水之客。如今静静地看着她,眼眸依旧清澈明亮,只是早已洗去当年的稚嫩纯真,变得幽深难测些许。
四目相对,有些尴尬。
江渡云率先开口道:“今夜相见,是为何事?”
俞灼瑾被江渡云追至穷巷时,故意遗落一瓣流丹台的无尽夏。
无尽夏有期待重逢之意。
放眼整个庐郡,恐怕也就只有流丹台有墨色的无尽夏了。
当然,俞家或许有,但江渡云没去查过,俞灼瑾也绝不可能约到那儿见面。
江渡云第二句话就彻底压住了少年内心的悸动,使得俞灼瑾敛敛心神,避而不答,反问道:“天恒宗只派你一人来?”
江渡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亦反问道:“为何故意留下线索,引人查探?”
当下境况,庐郡处处暗藏杀机,俞灼瑾好坏尚不分明,即便是他有心留下线索,亦不可过早暴露自身底牌。
俞灼瑾问:“当真无人再入庐郡?”
俞灼瑾并非不信任江渡云,只是这渺小的信任,在大局面前,往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江渡云问:“重要吗?”
两人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乱七八糟。
俞灼瑾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应是你先回答我的问题。”江渡云说。
俞灼瑾苦笑一声,说:“今夜相见,就是为你所查之事。”
江渡云不做言语,就算俞灼瑾不说,种种迹象也基本可以证实那所谓的采花大盗就是出自俞家。
俞灼瑾接着说:“清风剑派道统覆灭,修仙界因此震荡。几大宗门分别下令追查真相,协同追查的却只有天恒宗与倚剑听风门,其背后意味,江姑娘想当是怎样?”
江渡云道:“我宗门一向不与其他门派结盟,有此现象实属正常。”
这答案却并不是俞灼瑾想听到的,若是如此,庐郡一事她依旧不可插手。风吹起湖面一圈圈涟漪,荷叶摇晃。
就在俞灼瑾刚要开口劝说的档口,江渡云转而说:“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天下宗门不满天恒宗为首已久,不是因为实力的缘故,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天恒宗有位昆仑仙者做开山祖师,噱头太大,空负盛名。不思引领壮大修仙一界,只传道法,任弟子自由来去。他们想取而代之,但偏偏总是无可奈何。无论他们怎么做,在绝大多数人心里,天恒宗就是第一。可天下第一的位置谁不想站一站?清风剑派一事上,他们看似分散追查,证明实力,实际互通有无,惧怕下一个被灭门的就是自己。其中,亦不乏暗自较量,看谁能担任众仙门之首。或许日后,他们结盟成功,汇聚众人之力与天恒宗谈条件,但我宗门与各大门派本来也就没什么可谈的。设若哪天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照现状,能够做到一致对敌就该万分庆幸了。”
对于江渡云而言,任何危及宗门的事,都不可妥协相让。便是态度强硬些,也无可厚非。这不仅是她个人所想,更是师尊所言说过的。
俞灼瑾眼中渐渐流出欣赏,当年那个傻傻的小姑娘分析事情,竟已能看得如此透彻,在宗门之事上,立场与态度也是丝毫不让。遂言:“你的意思是修仙界只为利而存?”
江渡云道:“并不全然。”
俞灼瑾轻笑。
江渡云说:“你想听的我已经说了,不知阁下是否满意?”
江渡云清楚,俞灼瑾多番问询,不过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庐郡之事罢了。
俞灼瑾在听到“阁下”二字时,心中惆怅两分。旋即压下这惆怅,认真看着江渡云道:“满意,当然满意。想不到你与过往竟是截然不同。”
江渡云收回目光,眼底藏了许多难以名状的情绪。
俞灼瑾问:“你都查到了些什么?”
“我查到的不都是你故意留下的吗?哦,除了西北城那位。”江渡云道。
俞灼瑾故意留下的,是两位遇害姑娘体内的灵力痕迹,以及他故意透露给宗门的一些线索,引得宗门派人前往庐郡暗探此事。
俞灼瑾问:“廖大娘?”
看来他还不知道廖寒音的真实身份,江渡云暗道,于是点头说:“是。”
俞灼瑾顿了顿,说:“这些年,她一直在找她失踪的女儿。我查过她,她也是名修仙者,十多年前来到庐郡定居,可惜丈夫早亡,后来又丢了女儿。为此,没少来过俞家,只近两年次数少了,许是发现了些什么。但她修为受损,武力平平,有些事,便是有心也是无力。况且,她昨夜又受了伤,恐怕就这几天了。但我总觉得她在刻意隐藏什么,她的法术,霜寒之气极重。这样的寒气,我只在一个小姑娘身上隐约感受到过。”
江渡云似乎想到了什么,问:“同样的寒气?”
俞灼瑾忽然也晃过神来,说:“你的意思是……”
江渡云说:“她跟我说,她能感觉到她的女儿还活着。你是在哪儿见到那个小姑娘的?”
俞灼瑾快速眨了几下眼,据记忆道:“我也就见到过一次,还是在四年前,那个小姑娘跟在我二叔旁边。”
江渡云道:“她的女儿,是在七年前消失的。这么说,确有可能还活着。”江渡云说着心头涌上几分欢喜,面上也缓和了些许,反正不再是那么严肃了。
俞灼瑾看到江渡云这般,亦露出微弱的笑意,长舒一口气,说:“但愿吧。”
七年来,失踪的女子除了葬了的那位姑娘和唐若仪外,其他人全部被俞灼瑾的二叔俞烛尘带走,不知去向与结局。俞灼瑾费了很多年、很多精力才查到一点点线索。
庐郡失踪的姑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她们的命格、体质极其阴寒。许多邪魔外道常将这类女子作为提升修为的对象。合欢宗尤甚,但俞家断不会同魔道有染。是以,大家都不会轻易或者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姑娘通过层层转拨,均被送到了所谓的正派人士手中,也就是有着近乎千年传承的清风剑派。
这样的大门派,怎么可能修习这样阴狠恶毒的法术,说出来有几个人会信。所以,俞灼瑾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偷偷保留证据,等到有朝一日,让真相大白于世间,让逝者安息,生者明了。
即便,这一切要付诸俞氏几百年来的声名;即便,俞氏以后会遭到世人唾骂。
可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比不上那些平白受害的无辜之人。
要让阴霾暴露在烈日下,要让世人知道真相。
江渡云看穿了俞灼瑾笑意下掩藏的苦涩,自然也就明白了他的选择和他将要承担的一切,于是放下冰冷的态度,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虽然,我可能并不适合与你相较。”
江渡云指的是她的名声不大好,所背负的也没有俞灼瑾那么沉重。
俞灼瑾看着江渡云,眼睛不自觉蒙上一层水雾,说:“人生天地间,都是一样的。”声音说得越来越轻,“只是……道不同。”
江渡云抿唇,声音很轻,点头道:“是,道不同。”
俞灼瑾何时在江渡云面前这样过,赶忙转身看着夜色中的春水湖,调整情绪。心里头默默安慰自己道:只是很多年没同别人讲过这件事罢了。
俞灼瑾又能同谁说呢?
自从俞灼瑾的母亲去世后,他就在心里筑起一道防线。
一朝坦露心迹,难免感慨良多。
江渡云静静站在一旁,就这样陪着他吹了片刻的夜风。
此刻,二人无形间的对峙已荡然无存。
眼眶的泪水变得很凉,俞灼瑾终究没有哭出来。他仰头望望天,泪水便倒了回去。
他转回身子,带着乞求对江渡云说:“到了那天,能否放过与此事无关的人?”
那天,是真相大白的那天。
江渡云道:“当然。”
思考片刻后补充道:“你不必担心,我师兄也会到庐郡。这你总该安心了吧?”
江渡云再回庐郡时,便发现城中多了一些本不该在此的人。一直隐踪匿迹也不是个办法,反正她也来了两三天了,不若就将自己暴露在众人的视野里,给其他人留下一个好好探查的余地。
俞灼瑾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此事牵连甚广,又太过荒谬。一不留神就功亏一篑,甚至惹祸上身。”
俞灼瑾不清楚是江渡云哪个师兄来,但无论是胥予泽还是桑怀月,都是一枚定心丸。
虽说洛水胥氏避世离俗……算了,谁家没点糟心事。既然选择相信天恒宗,就不要左顾右盼,心志不坚了。
江渡云问:“你指的匪夷所思,是……”
俞灼瑾道:“你相信吗?清风剑派被灭并不值得同情。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值得同情,里面或许也有清白之人。”
俞灼瑾相信人所固有的良善与悲悯,故而说话仍留有余地。
听闻此言,江渡云心下诧异,试探着说:“清风剑派,修习邪法?”
俞灼瑾没想到江渡云一语中的,遂言:“是。我查了很久,姑娘们都是送到那儿,再也没回来过。就算不是修习邪法,他们也不值得饶恕。”
“嗯。”江渡云低头道。
这世上果然没什么不可能的。
“今天已在外许久,若有动静,我会告知与你。你假装受伤,找个地方休息。我先回去复命。”俞灼瑾道。
江渡云应声道:“好。”
俞灼瑾提醒说:“万事小心。”
江渡云目光转了转,说:“会的。”于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俞灼瑾看着走远的背影,转身瞧见春水湖里映着的月亮,忽觉落寞。
她已经不再需要事事明说了。话少了,人沉静了,笑容也少了。
俞灼瑾不明白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短短三年,江渡云的变化怎么会这么大。是她本来就是这样;还是在这三年里经历了什么事,让她变成这样。
可想想自己,不也差不多两副面孔吗?
今夜所见的她,就像这水中月一样,既隔着一面水,又遥不可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