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嫌赶路太快,池堂却嫌太慢,总想快一点再快一点,别的不说,尽快逃出震区才是真理,毕竟瘟疫来的悄无声息,等你发现的时候说不定已经染上了。
池堂在现代也是广阅万千小说的人,男频小说对于灾难的描写可比女频里黑暗多了,他虽然看起来比池鱼稳重,但内心的急切却一点不比池鱼少。
天上灰蒙蒙的看不见太阳,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气温不算太炎热却也不低,闷闷的很难受。
池堂怀疑是地震导致扬起的尘埃堆积在大气层,空气里尘埃增多加上沉闷的气温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震后受伤的人本就虚弱,如此一来更容易死亡。
死的人变多瘟疫会愈发严重,瘟疫又会让更多的人死亡,简直是恶性循环。
池堂也不知道这次地震范围有多广,但根据记忆这个朝代划分的州府面积比后世的省份小很多,估计地震损伤辐射的州府要更多。
行政划分的地方多了也就是官员多了,意味着救灾的速度程序要更繁琐,贪污**也就更盛行。再加上池鱼说的老皇帝那几个儿子忙着争权夺利谁还会管瘟疫,天灾加上**,这场瘟疫的范围和强烈程度会比震区更加广。
别的不说,只要还在地震区域范围就有染上瘟疫的可能性。他们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要是前面州府发生瘟疫他们这一行人跑的再快也是危险的。
古代没有卫星,地震范围不明确,他们避无可避只能快速南下,出了震区才能喘口气。
全力赶路两个时辰,其他人都受不了了,别的不说还是要让牲畜喘口气的。
杨家兄弟俩把骡车赶到路边停下歇息,还算宽阔的大路上除了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也就不必避让,车队直接停歇在了大路上。
杨守家擦了擦头上的汗,戴着口罩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瓮声瓮气的,“池兄弟,咱们得停下歇歇脚了,不然牲畜受不了。”
池堂缓了口气,被颠麻的身体从骡车上跳下来差点摔倒,古代的土路和板车实在太颠了,即便有稻草减震还是颠……
大多数人家都顾不上休息,一停下就拿着锄头镰刀去割路边的野草,手慢的人都差点抢不到。
免费的草料给牲口吃,能省一点是一点。等牲畜吃上了才放心的回去歇息,该吃东西的吃东西,小解的小解。
杨守业有些心疼的喂骡子喝水,看向池堂的方向商量着:“池兄弟,咱们也太赶了,要不走慢点,给大家歇口气吧!”
池堂小口的喝着水,等那股子头晕目眩的感觉下去,真是颠的他怀疑人生,在警校拉练都没这么晕过。
听见杨守业的话,池堂叹了口气盖上水囊,“咱们只能休息半个时辰,让牲畜好好休息,人就再坚持坚持,咱们得在天黑之前赶到双江镇,否则就得露宿野外了。”
古代的野外不是什么好去处,野兽多是常识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更深露重容易生病,他们这一行人哪生得起病?
最好还是赶到镇上有片瓦遮顶挡风的地方才好歇脚。
这时池鱼来找池堂,刚才有好几个人家的人来询问池鱼,让她问问池堂能不能拐去翠柳镇歇脚,不从双江镇走了。
池鱼还奇怪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去跟池堂说,却听对方振振有词的说池堂看起来不太好说话,很难改主意的样子,有池鱼这个妹子说情事更好办点。
池鱼黑线,她看起来很好说话吗?不过还是来找池堂说了这个问题。
池堂眉头深深皱起,不解的问:“为什么?双江镇虽然远了一点但是走大路直线更划算,翠柳镇虽然近一点但拐了一个弯,要回到大路起码得多赶一个时辰的马车。”
跟着曹父跑了几次商,池堂脑子里是有地图的。
池鱼叹气,“翠柳镇骡马集市很有名,大部分人还想再多买一辆骡车或者驴车。”
池鱼看池堂沉吟着没说话,还是求情道:“北槐县城里的牲口都太贵了,很多人家都拿不出钱来再置办另外一辆,赶路确实困难很多。
据他们所说翠柳镇的牲口便宜近乎五分之一的价格,这次地震后说不准还能更便宜。咱们长途跋涉,没有牲口代步可不行,刚才赶路你都看见了,很多人舍不得坐车只能走路,这样速度就被拖慢了。”
池堂被说服了,神色缓和下来,除了曹家几乎都是一户一 牲畜,确实够呛。
池堂想了想,让杨家两兄弟去通知众人,“咱们下午就能赶到翠柳镇,剩下的时间让要买东西的人家抓紧时间,咱们就在翠柳镇住一晚,明早准时出发。
咱们得在后天准时赶到南北官道,到时就出了北槐县的范围了,在官道上赶路牲畜会更轻松些也不容易迷失方向。”
很多人听杨家兄弟传达的这个消息顿时欢呼起来,他们在北槐县城只置办了一辆骡车或者驴车,不是不想多置办一辆,实在是县城里的牲口太贵了。
有些有牲口的人家见他们着急赶路还会涨价,这哪里买得起?所以早就想着得来翠柳镇再买一只牲畜。
还有人心里暗自高兴,想着得去通知翠柳镇的亲戚朋友,若是能一起走就更好了。当然也有人不抱希望,在北槐县城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借机去通知兄弟和娘家,都被人喷了出来。
笑话,北槐县这个地方上百年没发生地震了,更没有听说过什么瘟疫,要出去逃命自己去,别拖着他们送死。
最后除了曹家和八个伙计,也就只有跟着温大夫家来的那六户,总共十六户一百多个人,有些家庭除了被地震砸死的,还有少数几人直接回娘家了,死也不肯跟着去逃难,宁肯和离也不去。
比如伙计王狗蛋的老婆直接和离带着女儿回娘家了,他只能带着爹娘跟兄弟一家组团,伙计吴大光的老婆连两个儿子也不管直接走了,两个兄弟更是把他赶出家门。这其中可能有家庭的原因,但不相信会有瘟疫不想去逃难也是一个重大因素。
池堂把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说实话光是说服北槐县这几户一起去逃难他都几乎磨破了嘴皮子,没有曹父发话更是不可能,他并不觉得翠柳镇会有人相信他们,即便有也不会有很多,所以并不担心队伍再添人。
不过说心里话池堂还是不希望这个队伍再添人了,人不是越多越好。
人多是非多不是假话,人多嘴杂太难管,若不是仗着曹父的余威,池堂都不想接这摊子。
万一再来一些嘴碎心思多还难管的,或者只想接受车队保护不想出力的,最终只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种队伍想要南下困难重重。
池鱼见大家都很疲累,想了想把盐翻找出来,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还是喝点盐水好,据说补充电解质。
“哥,把你的水囊给我,我帮你加点盐。”
池堂瘫在一块石头上不想挪动,摆摆手道:“车厢上挂着呢,你自己去加吧,让我歇歇,屁股大腿都没知觉了!”
池鱼抿抿唇,实在是心疼她哥却又没办法,她还有小翠帮着分担,他哥却只能自己干。
池鱼帮小翠和刘管家一家的水囊里都加了点盐,一开始刘管家却还摆着手说不用,觉得浪费。
池鱼却说:“刘叔,加点盐对身体好,出了大量的汗身体受不了的,咱们出门在外不好做饭也没法吃盐,只能加在水里了。”
刘管家迟疑,他倒是知道长久不吃盐身体会没力气,之前跑商条件也没这么艰苦,饭食都是照常吃所以身体也没怎么缺过盐。
刘管家叹气,最终妥协道:“行吧,我的少加点,多给大郎吧!”
池鱼点头,每个人的水囊里都加了点,刘大郎有些不情愿,他不喜欢喝咸水,被杨氏拍了一下肩膀才喝了一大口。
池鱼看众人大口喝水的样子皱眉,这样喝水太浪费了,水坚持不了多久的。
池堂刚给牛车上的曹父端了水,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皱皱眉,之前忘记交代了。
池堂敲了敲挂在车厢上的铜锣,这是曹家跑商传达信息的必备物品,只是之前他没注意,现在有这铜锣也不必总是掀下口罩吹哨子,把自己的口鼻暴露在危险的空气中。
把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池堂扯着嗓子道:“之前忘记说了,咱们赶路要是太口渴的话不能总是大口的喝水,喝多了也是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这样太浪费了咱们的水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听我说,要是喝水就小口的喝,喝一两口就行了,要是赶路嗓子实在受不了就把水含在嘴里,不要咽下去,这样会好受很多,也能节约用水。
还可以在水里加一点盐,要不然流汗太多身体里的盐分流失会没力气。”池堂说了两遍确保众人都听见。
正在灌水的人被自家老娘一巴掌拍着后脑勺,“哎呦你这大水牛,这都喝了多少口了,没听人说只能喝两小口,你这败家玩意儿,咱们带的水本来就不多,喝完了渴不死你,到时候喝尿都轮不上你。”
正在喝水的人被吓一跳差点呛死,眼睁睁看着水囊水葫芦被家人抢走藏起来。
“娘,我还没喝够呢……”
“喝你的大头鬼,你都喝那么多了,不够喝尿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