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内,赖嬷嬷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贾史氏,从马车上缓缓而下。两人的身影在微弱的月光下,被拉得长长的,一步步迈向府门深处。
连廊之上,黄暗的灯笼轻轻摇曳,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静谧的夜晚添上几分神秘与古朴。
她们穿过假山石径,走过曲折连廊,贾史氏身上的绿袍诰命服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折出柔和而庄重的光泽,宛如夜色中一抹温婉的绿意。
贾史氏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进了院子,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动人的湖面映入眼帘。
月光倾泻,湖面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静静地倒映着世间万物。贾史氏驻足湖边,目光深邃,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她忽然弯腰,捡起地上一颗光滑的石子,转身轻轻一掷,石子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落入湖中,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
“赵隐,老骨头还能动吧?”贾史氏的声音在夜风中轻轻飘散,带着几分戏谑与自嘲。
赖嬷嬷闻言,猛地一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解,似乎在努力确认着什么。
她的心揪得紧紧的,既想从贾史氏的表情中寻找答案,又害怕那个答案太过沉重。然而,当她直直对上贾史氏那双坚定而又满怀笑意的眼睛时,所有的疑惑与不安都瞬间消散。
“太太……您这是……”赖嬷嬷的声音有些颤抖,却也带着几分向往。
贾史氏微微一笑:“不过是试试这把老骨头还灵不灵光罢了。赵隐啊,咱们真的就成了这深宅内院的贵妇了吗?”
赖嬷嬷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酸楚,眼中闪烁着泪光,“赵隐依旧能拉动五张弓。”
贾史氏闻言爽朗大笑,“甚好,甚好。”
六年后,坤宁宫的晨光初破晓,给这巍峨的宫殿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快点,快点,皇阿玛马上就要下朝了!”一个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在宫墙间回荡,只见一个身着秀粉色衣衫,头梳两个俏皮包包头的小女孩,正撅着嘴,小跑着向前,她身后跟着一群手忙脚乱的太监宫女和嬷嬷,场面颇为壮观。
舒宜尔哈回头瞥了一眼那些远远落在后面的宫人,脸上露出了一抹狡黠而得意的笑容。
在这个世界已经度过了六个春秋,按照满人的习俗,她今年虽只有六岁实龄,却已算作八岁(满人习惯虚大两岁)。再过一个月,她就要遵从皇额娘的旨意,去那上书房读书识字了。
想到这,她那原本胖乎乎、圆润润的脸蛋不禁皱成了一团,满是不情愿与烦恼。
这六年间,后宫中添丁进口,热闹非凡。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相继出生,还有大公主冬秀、二公主毓华,为这深宫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欢笑。
其中,大公主冬秀乃钮钴禄贵妃所出,与舒宜尔哈性情相投,关系极好。
本来康熙皇帝有意让舒宜尔哈五岁时便入上书房,但舒宜尔哈凭借着与白泽轮番上演的卖萌、滚地卖乖大戏,硬是将这日期推迟到了八岁。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玻璃。
没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玻璃。
之前,舒宜尔哈在坤宁宫发现了一个举止奇特的宫女,经过一番细致观察,她断定此女乃穿越之人,名为万哈琉氏乌兰。
乌兰在得知赫舍里皇后并未生下太子,而是生下一位皇太女后,果断地利用家族势力,调到了舒宜尔哈身边,成为了一名二等宫女。
而那座晶莹剔透的玻璃房子,便是乌兰在舒宜尔哈四岁时献上的礼物。
舒宜尔哈初时对乌兰的行为颇为好奇,毕竟在她所知的清穿文中,穿越女们要么是进康熙后宫争宠,要么是与其他穿越女明争暗斗,以图成为康熙的真爱。
可乌兰却似乎对这些毫无兴趣,除了特别关心舒宜尔哈能否平安长大外,并无其他异样。这让舒宜尔哈纳闷了好一阵子,心想乌兰莫不是那清穿界的一股清流,不造反、不争宠,只愿做个安分守己的宫女?
若是乌兰知晓舒宜尔哈心中的疑惑,定会笑着告诉她:在这政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能有一个女人成为至高无上的掌权者,是何等令人振奋之事,她又怎会不心生向往,甘愿追随?
过了片刻,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西园。舒宜尔哈紧急刹住脚步,却因惯性一个踉跄,眼看就要摔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白光闪过,她稳稳地撞进了一个毛茸茸、软绵绵的怀抱中。
“白泽,谢谢你!我们赶紧过去,西园新来了一对会翻跟头的鹦鹉呢!”舒宜尔哈从白泽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拉着它的手,兴奋地向前跑去。
白泽闻言,心中也涌起了一丝好奇。
什么鹦鹉,居然会翻跟头?它看着前面那个胖嘟嘟、肉乎乎的小团子,眼神中不禁流露出一抹慈祥。想当初,天地灵气骤变,它从沉睡中苏醒,循着神力的痕迹找到了舒宜尔哈,最终确定她乃是紫薇大帝的转世之身。
神界隐秘消失,众神下落不明。
自舒宜尔哈身上出现异样后,它便与四不像、谛听等苏醒的神兽取得了联系,共同探寻这背后的巨大变故。前阵子,结界突然出现异样,四不像与重明鸟前去探测,至今未归;谛听则继续坐镇地府,维持阴阳两界的平衡。而它,则选择跟随在舒宜尔哈身边,希望能从她身上解开神界的谜团。
“鹦鹉翻跟头,倒也有趣。”白泽轻声笑道,随着舒宜尔哈一同向前奔去。
坤宁宫
赫舍里氏皇后端坐在榻上,手中绣团轻转,银针穿梭于绫罗之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角弯弯,显得格外柔和,像极了充满母爱的大地之母。
这几年过的真快,从怀舒宜尔哈到舒宜尔哈出生开始,她都过的极度的舒服,这种舒服是心灵上的。
舒宜尔哈生有异象,更有白泽神兽相护,仿佛天命所归,为大清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祥瑞。
前朝因舒宜尔哈的出生,庶民连获丰收,家家户户稻谷满仓,民心所向,封太女、荣登大宝,皆是水到渠成之事。
没人能挡得住万万庶民的期望,后宫里有太皇太后的宠爱,钮钴禄氏家族早已投效,其余零散人家都不值得一提。
然而,身为皇后,赫舍里氏深知女子安身立命必要比男子困难数十倍,她需为舒宜尔哈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当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这场前所未有的女子选秀。
前些日子太皇太后跟皇帝商议,自古以来只有这一位皇太女,前面没有案例参考,随着舒宜尔哈日渐长成,东宫官员日益增多,急需一批得力助手。
于是,便有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女子选秀,旨在选拔才德兼备的女子,成为舒宜尔哈未来的东宫属臣。
赫舍里氏皇后轻轻放下绣团,唤来贴身宫女名知音,命其取来选秀名册。她心中暗自思量,究竟哪些家族的女子,能成为舒宜尔哈的得力臂膀。
翻阅着名册,她的目光在一个名字上定格——王熙凤。
“王熙凤?可是那个王家的女儿?”赫舍里氏皇后轻声问道,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回娘娘,正是。”名知音恭敬地回答。
赫舍里氏皇后又翻阅了前些日子姑母托人送来的消息,心中不禁疑惑。这荣国公府何时与姑母关系如此密切?不仅选送了自家的四个女孩,还为亲家的林府求情,想要一个名额。
其实赫舍里氏姑母索要的也不过是两个名额,荣国公府只有一个嫡长女贾元春,一个寄养的宗族嫡长女贾惜春,至于庶女迎春、探春都是作为仆从跟随的,算不到名额上去。
名额实在有限,姑母还有个嫡亲孙女琼文格格本就是皇室中人,不算在名额里面,所以林家的林黛玉便跟着琼文一道。
至于王家的王熙凤倒是没人怎么提,仿佛是个避讳。
赫舍里氏皇后凝视着“王熙凤”这三个字,心中思绪万千,不应该,不正常,不对劲。
王家,那可是出了王伯媛的王家。王伯媛的风采,即便她未曾亲见,也是神往已久。如今,王家有此良机,怎会无人提及?
王熙凤,若真有王伯媛半分风采,定能成为舒宜尔哈的得力助手,稳固其地位。
更重要的是,王伯媛留下的政治遗产——西北的基层军官,以及早已嫁入高门掌握家里主导权的女子士兵们,那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这王熙凤是一定要留的。
“知音,传本宫旨意,王熙凤务必留下,本宫要亲自见见这位王家的女儿。”赫舍里氏皇后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
来了来了,我回家了,努力更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规划选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