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靠在石椅上梳理思绪。
络新妇如此狡猾,却没有遮挡面容,说明这肯定不是她原本的长相。她既然没有用魔法物品改换面容,说明她肯定有徒手改换面容的本事。
那么也不可以认为通过这张脸就能找到她本人。
还是得寻找那些和她有过接触的人,看看有没有人看到她换掉面容的瞬间,或者她改换成了什么装扮?再按照她改换的装扮寻找那一天有没有人见过别人是那番装扮。
简重新调出刚刚的画面,记录下了络新妇换装时出现在她身边的面孔。
-
络新妇的画像在各个片区的治安官之间传播开来,他们下意识的反应都是没见过这个人。帖因要求他们回去翻档案上的画像,看看有没有遗漏。
一部分治安官根据简提供的画像,找来了焰火燃放时出现在络新妇周围的群众。接连问了好几个人,都是没印象,记不得。
治安官举着画像口齿模糊地问:“昨天晚上有没有见过这个女人。”
来人扫了一眼画像:“见过。”
治安官眼睛一亮,身体前倾,点着画像质问道:“看仔细点,不要乱说喔!昨天晚上那么多人,你为什么还记得她?”
“长这么漂亮,怎么可能忘记。”
治安官敲了两下桌子,手往上指:“当时在放烟花,不是应该往天上看吗?”
“当时她在脱外套,怼了我一胳膊肘,所以我多看了她两眼。嗯……我还记得她把外套脱下来又穿上了,红色变成棕色,我还以为她穿反了,所以印象很深。”
治安官记录下他的描述,招招手:“下一个。”
……
“女人?那顶帽子的款式一般都是男人在戴,我也没看见长头发,还以为是个矮个男人。不过也有可能是把头发塞到帽子下面了。”
治安官追问道:“细说帽子的款式。”
“棕色的毛毡半高礼帽。”
……
画师根据治安官搜集来的描述,重新画了一张嫌疑人的画像。
治安官长抖动画像:“太好了,这就多复制几份张贴出去,寻找目击者。”
帖因制止道:“直接张贴出去会惊动凶手,让她跑了。我们必须找个借口,比如‘焰火表演道具失窃’,寻找更多目击者。其中一位目击者注意到当时有叉叉特征的人经过,其中包括络新妇的形象。模糊络新妇的面孔,变装后的形象和虚构的其他形象一起张贴出去。让凶手放松警惕,以为自己只是偶然被注意到,而不是暴露了。”
治安官长竖起大拇指:“还是大侦探想得周到!”
-
等待撒网寻找嫌疑人的时候,帖因准备重新回顾案卷,在案卷室遇到了简。
“马谱耳小姐,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简招手道:“有一些疑问,你过来看。”
之前菲海尔给她整理的案卷主要侧重案情分析,关于现场勘验和尸体检查的部分并不多。
她看过郡里的一手资料后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简说:“你看第一案对尸体伤口的描述,下刀利落,深。”
而她第一次杀人,是犹豫,使不上劲。
简问:“如果是你第一次用刀杀人,你知道在哪里下刀才能杀死人吗,你知道刀子要扎多深才能起到效果吗?而尸体上完全没有下不去手浅浅尝试的伤口,也不见来回切割同一个位置,反复戳刺同一个伤口的痕迹。”
“你的意思是现在划定的第一案未必是第一案?”帖因紧皱眉头,“我第一次处理小羊排的时候确实下了好几次刀才分割好。不过或许她是个厨娘?”
“嗯……也有可能?”
帖因摸索着纸张的边缘:“络新妇确实是谨慎型凶手,一直在反复试探,改变作案习惯,前进一步,触发危险,缩回来,改变之后再尝试。”
帖因:“我会拜托治安官们翻找还没有破的旧案,寻找共同点,看看有没有遗漏。”
-
“好消息!”一位治安官急匆匆跑进帖因的工作室,“那天晚上槐树村有人看到穿这身衣服的人经过。”
帖因确认道:“什么时候,几点钟?”
“半夜起夜的老太太开窗通风的时候看到的,她也不知道几点,估计是后半夜。”
帖因走到地图前,看了一眼槐树村到案发地点的距离。时间上没什么问题,比正常所需时间长就是合理的。但也不能说明络新妇就是槐树村的人,她可能只是经过。
帖因圈起了槐树村往后的地图,翻找起这一块区域未破的案件。
帖因回身问:“对了,消息通知马谱耳小姐了吗?”
“通知了,她说等一会过来。”
-
简在镜宫中调节画面,有了具体的位置就好办了。夜晚的村庄没什么人在外面,这次肯定不会再跟丢了。
棕色毛毡半礼帽,棕色外套隐约露出酒红色的内里,是她没错了!
简一边跟着画面,一边记下路线,直到络新妇进入家门。
络新妇打了一盆水,脸浸在水中,面皮渐渐肿胀,接缝处出现褶皱。络新妇对着镜子将面皮一点点揭下来,露出了她本来的样子。
简激动地振臂一挥,太好了!
她印下络新妇卸妆后的样子留存,直接拿出去她没法交代是怎么拿到这个线索的。
简来到帖因在郡上的工作室:“有详细的地图吗,给我看看。”
“这里。”
简用手指点在地图上,顺着她记下的路线往前,停在了一片区域:“铁匠村。”
“铁匠村?!你来看看这个案卷。”帖因将书桌上打开的案卷翻到首页。
【十六岁少女放学回家失踪,在丰收节燃烧的稻草人雕像中发现。】
“这个案件就与铁匠村有关。”帖因从旁边搬过一张椅子,和简一起坐在了桌前。
失踪者是铁匠村的瓦伦丁,她于郡上的慈善学校就读,是远近闻名的漂亮女孩。丰收节前夕,她于放学回家从郡上到铁匠村的路上失踪。
家人忙于丰收节的准备,很晚才发现瓦伦丁失踪,报告治安官。
治安官询问同样住在铁匠村的瓦伦丁的同班同学彼得,彼得说丰收节郡上和其他镇中心举办了很多活动,有一些同学组织前去游玩,瓦伦丁很可能也在其中。她可能是怕家人不让,偷偷跑出去玩,或者是托付的人忘记把出去玩的事告诉她家里人了。
得到合理的解释后治安官没有当回事,瓦伦丁平时玩得好的朋友确实都住在比较热闹的地方,家里人也决定天亮后再去郡上寻找女儿。
丰收节当天,居民燃烧脱过谷粒的麦穗扎成的稻草人雕像,向掌管丰收的孕育自然者献祭。
一层层麦穗由黄转红,再变黑剥落,却突然在某一层停止了,不再继续缩小。
负责人害怕仪式出问题,上前查看。
底部支撑雕像的木头烧断,整个稻草人雕像直挺挺倒下来,仅剩的稻草散落,露出一具烧得焦黑的尸体。
尸体面容被划得皮肉外翻,难以辨认,但通过脚腕上的爱心脚链可以确认是失踪的瓦伦丁。
治安官走访瓦伦丁的朋友,放学当日她没有和朋友相约一起外出玩,而是准备回家帮助家人完成节日的准备工作。
问及瓦伦丁平时有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有没有过节,瓦伦丁的朋友们共同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铁匠村的彼得。
学校里其他人都因为彼得身材矮小,长相丑陋,性格古怪排挤他,讨厌他。但是瓦伦丁心地善良,不但不会争对彼得,还帮助过彼得。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帮助农民烧荒的时候,彼得孤僻地坐在旁边用脱粒麦穗编织昆虫。同学们取笑他,有人从他手里扯过麦穗昆虫扔到烧荒的火里去了。
瓦伦丁事后安慰他,说他编得很好看,彼得后来还送了瓦伦丁一个麦穗皇冠。
瓦伦丁的朋友愤愤地说,怪物就是怪物,不通人性,如果事情停在这里就好了,可偏偏彼得觉得瓦伦丁喜欢他。
彼得在去年丰收节的时候向瓦伦丁告白,瓦伦丁被吓了一跳,但还是温柔地感谢了他的喜欢,委婉地拒绝了他。没想到之后的几个月彼得更加严重地骚扰瓦伦丁,每天上下学紧跟着瓦伦丁。
最后瓦伦丁忍无可忍,把他大骂一通,说他很恶心,怪不得别人都不喜欢他。说自己倒霉,早知道就不随手帮他了。还把一直放在书桌上,彼得编织的麦穗王冠扔到班上取暖的火盆里烧了。
彼得非常生气,可是过了两天竟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向瓦伦丁郑重道歉,并且再也没有跟踪瓦伦丁。
治安官觉得彼得有重大嫌疑,找到彼得问话。彼得不仅不紧张,还很遗憾地说,如果自己能不顾骂名坚持跟着瓦伦丁,她就不会出事了。
彼得的养父养母为他作证,瓦伦丁失踪当天,他没有作案时间。
治安官只得转换破案方向,瓦伦丁生得貌美,性格又好,肯定不少人嫉妒她,或许是嫉妒她的人作案。
治安官往这个方向努力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突破。
治安官一直怀疑彼得,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向凶手是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