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群山与平原也慢慢抛之脑后,映入眼帘的是城墙的轮廓,从远处看就觉得高大壮丽。
他闻止回来了。
建康城的设计别有一番巧妙,护城河与不远处的水路相连,直通城门,行人可坐船直抵。
眼见着建康城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临近城门,闻止一行人下了船。曾叱咤风云的军部主帅如今回城,却十分低调。如若不是这一张英俊的脸,恐怕人们也认不出他。
建康城内更是花天锦地,过往的行人不计其数,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愧为大齐王朝的都城。
当然,闻止并无功夫欣赏这盛京,也只与看热闹的百姓浅浅的交流几句,随后便直奔皇宫。
宫墙之内,守备森严。而闻止却可自由进出。
虽说离开了两年,但闻止也没工夫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宫廷感伤怀时。
再见老皇帝冯过,闻止不禁诧异,原来两年的时光就能将人消磨的这般面如枯槁,他脸上的皱纹更甚,枯瘦如柴。
“臣闻止,拜见皇上。”
老皇帝卧在床榻上,气若游丝地说道:“起来吧,还行什么礼,真是见外”
闻止看着苟延残喘的皇帝,还真是快驾崩了
“来,到朕跟前来”
闻止轻轻地走了过去:“皇上”
皇帝叹了口气说:“哎,我这把老骨头了,估计活不了多久了。”
闻止虽说心知肚明但还是毕恭毕敬:“陛下这是哪里的话。”
“朕知道你心里还怨朕,朕也想把你当亲儿子疼”。是啊,他又能怎么办呢,谁让闻止差点功高盖主了呢。
闻止十六岁挂帅,少年意气正盛,南征北战,战功累累,军功无数。升官加爵,赏赐百千强更是常有的事。
这时候,朝廷的人总该按捺不住了。闻止的段竹散就是那时候中的,他也曾遍访名医,但只能靠药效压着,却解不了毒。他知道,这和皇帝脱不了干系。
也就是那时候,闻止身上的棱角也被越磨越平,再后来,直接向皇帝去了帅印,归隐山林。
老皇帝也没想到他会走得如此干脆利落,真的是他逼得太狠了吗。他无数次派人打听他的下落,最后得知闻止去了凤云山:算了,就让他在那待着吧,也好休养。
闻止顿了顿:“臣知道,这不能怪陛下。”
“这江山的百年基业还是要靠你,这是你两年前摔给朕的帅印,现在还给你。”皇帝颤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欲递给闻止。
闻止并没有接:“臣不敢当。”
“朕知道你无法原谅朕,但这江山不能没有你。”
听到这话,闻止心中便猜到大半。
如若继位给大皇子冯镐,以他的才华和能力 ,并不比闻止差,他完全有能力治理这江山。而他对这江山似乎并不感兴趣,能提起他兴趣的,永远只有他那诗画。哦,还有他养在府里的小儿子。
“朕决定让七皇子冯岑继位,他年纪尚小,对朝政之事能力不足,朕还希望闻将军可助他一臂之力。”皇帝最终还是说了实话。
果然如此,闻止猜的没错,那不顶龙的小皇子果然是储君人选。
既然姓闻,就要担起这个姓氏的责任,闻家已有百年历史,如今的江山还是闻氏先祖替先帝打下来的。百年基业,不可眼见着衰落。
没办法,冯家人的天下还得他闻止来守。
眼前的帅印并不仅仅只是一枚帅印,这更是他将要肩负起的责任,一想到这,闻止就觉得蛋疼:真够日的!
皇帝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朕知道你心有不满,但这是为了天下的百姓着想啊。”
得,又拿百姓压他,真是够了
皇帝知道闻止心软,这招百试不厌。闻老爷子闻辅城曾统帅三军之时,闻止的娘死的又早,闻止从小便被送入宫中,是老皇帝看着长大的,皇帝待他极好,闻止也从他身上体会到少有的温情。
他在宫中读书习武,准确来说自小就在宫中备受洗脑,所有人都告诉他要为江山社稷而活,要为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
他确实做到了,年少时就随父出征,平定西北战乱,安定边塞百姓。
看如今,又要重操旧业了。
闻止躬身接过帅印:“臣领命。”
再回到将军府,已是两年后
这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当年他一人,不,准确来说是他和他的好兄弟谢词当年一走了之。将军府现如今还是那些仆役,维持将军府的原貌。
“哎,此去经年,物是人非,花开花落,犹有竟时啊。”闻止回到自家府内又接着发疯,这回是真疯了,借着酒劲。
“你哼哧哼哧的吟什么乱七八糟的。”谢词赶到时,就是眼前这一幕,闻止趴在自家侯府大院的石桌上,面前摆着一壶说不上名称的酒,嘴里哼着各不搭边的词。“真服了你了,酒量那么差还硬喝。”谢词又是操碎了心。
谢词试图扶闻止回屋休息。
而此时闻止的四肢仿佛不听使唤,刚刚还趴着的他而现在还能坐着手舞足蹈。
他尝试了好几遍发现并无卵用。
这边的闻止还在醉着:“你怎么不回你的尚书府,跑我这来撒野。”
“撒你妹的野,你这酒疯子。”谢词看着直蹬乱岔发酒疯的闻止:“来人啊,给我拖回屋里。”
几个仆役匆忙赶来,几人联手一起将闻止抬了回去。
谢词看他总算是安稳的睡下
你小子还是好好休息吧!
下一章或者下下一章另一个男主就要登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建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