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还棠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期末考试渐渐临近,加上高二开学就要分文理班,宗棠觉得最近班里的氛围有些浮躁。下午有节课是体育课,跑完两圈,宗棠和高菲找了个地方凉快。两人的成绩现在差不多,也是可以相互请教的水平。宗棠说了自己的看法,高菲也点头同意。

“听说振奋奖学金要改变评奖规则了,不仅仅是唯成绩论了,普通班也能参与。”高菲跟宗棠分享着自己打听来的消息。

“哦?”宗棠问,“怎么改?”

之前的振奋奖学金,基本上都是实验班包圆了。因为奖学金绝大部分都给了级部前十名和国家、省级各类竞赛的获奖选手,极少部分给在社会有反响的道德模范,比如见义勇为的,家庭困难依然坚持求学的等等。像普通学生,基本上无缘。这次要改规则,就算是宗棠,也有些好奇。

“你知道庄嘉誉家每年都给振奋奖学金捐赠吧?”高菲神秘兮兮的问。

宗棠点头,这算是学校半公开的秘密。

“今年来了一个更大的好心人,说是一次性捐了100万,还要捐赠一栋教学楼,有个要求就是改变评奖规则,向更多普通学生倾斜。”高菲说。

“啊?”宗棠不太能理解这里面的逻辑。企业家捐赠奖学金,看中的除了能增加名誉光环,最重要的是涉及税收优惠等不能公开说的规则。还有些企业家,眼光看得很长远,奖学金主要的获益者都是尖子生,日后进名校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多,用奖学金拉近与这些社会精英的关系,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记得这个企业、记得这个企业家,说不定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宗棠很了解庄家,他们多半是为了前两者原因。因为庄嘉誉后来出了国,庄海鸣的捐赠也每年减少,但享受的优惠政策基本上没变。

商人的本质都是无利不起早的。那这个捐赠100万的人,要求覆盖更多普通学生,意义何在?

“我妈也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是谁捐的,据说来自海外校友。”高菲支着脑袋,“哎,不说这些了,你想好了吗?学文还是学理啊?”

宗棠摇头,“没想好。你呢?”

高菲叹口气,“我倒是想学理,但是我爸说我不是那块料。搞研究很辛苦的,我如果不像他走科研路,那学不学理有什么关系。其实看看我妈,文理没啥区别,区别在天生的为人处世上面。这种事,后天学也学不来。”

宗棠深以为然。两个人又说到杨晓晨,她已经在冲锋班站稳了脚跟,成绩稳居中游。成绩稳定了,心态也跟着稳定下来。最近她主动找宗棠和高菲吃饭,跟两人道歉,说起刚分班那会,因为对冲锋班不熟悉,加上自己成绩不够好,所以心态有些崩。两人表示理解,一顿饭的功夫,三人和好如初。

宗棠内心是有些好笑的。十几岁的小姑娘,情绪都不加掩饰的写在脸上,即便是闹别扭,她也觉得大家都很可爱。她两辈子加起来的年纪,是同学们的两倍了,所以在很多时候,只要不触及底线,宗棠都能容忍。这也导致了她已经成为了整个班的“心理老师”,连班主任偶尔也会找她聊天。她也很珍惜这宝贵的上学时光,就算是课业繁重的高中,也比社会打工人的日子强多了。

周末,宗棠本想和唐桂秀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结果起的稍晚了点,发现唐桂秀已经出门了。这天难得没有培训课,宗棠就想去看看殷老师,也向他请教一下学文学理。

第二次来就轻车熟路了,宗棠拎着水果,轻轻敲了敲门。很快,赵素梅来开门,见到宗棠,先是一愣,然后笑起来。

“宗棠?快进来快进来,好久不见你了。”赵素梅拉着她,“老殷,老殷,你看谁来了?”

殷世权从屋里出来,见到宗棠,也笑起来。宗棠问了好,环视屋内,绿植又多了些,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最近挺好的吧?”殷世权问,他早就从殷睿那里知道宗棠与庄嘉誉的冲突,听说处理好了,也就没再过问。

“嗯,挺好的。就是上课太忙了,一直想来看看您,都没时间。”宗棠不好意思的说。其实硬要抽时间,也能来。只是唐桂秀后来开始摆摊,宗棠的课余时间又都放在那上面了,就忽略了殷老师。

“哎,没事没事,学业为重。我这儿,你有空就过来坐坐。”殷世权摆手,“上次那事,我听殷睿说了,他也不对,应该等你一块走。听说你后来又在办公室等了半下午?”

被别人提起旧事,宗棠也不尴尬,坦然的笑笑。“跟殷睿没关系,其实就是我被猪油蒙了心,只不过把猪油洗掉需要代价。这对我算一个教训,教训我以后要学会看人,不能光看脸,得看品德。”

一席话把两位老人都逗笑了。本来是很严肃的话题,变成了宗棠知错就改的小插曲。

“知错就改,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优点。”殷世权说,“大多数人面对错误,要么想方设法掩盖,要么千方百计回避,好像这样错误就不存在了。有错不可怕,改正然后避免再犯错,这很重要。宗棠啊,你妈妈把你教得很好。”殷世权感慨的说。

这不是宗棠第一次被殷老师这样夸奖。上辈子,当她走出宗文忠和庄嘉誉的阴影,走出唐姨去世的颓废,殷老师都是这样说。有错不可怕,有困难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悔改、不面对。真正的勇敢,是敢于面对复杂的人性,敢于面对惨淡的现实,并下定决心,拿出行动,去改变这一切。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听到如此和蔼的话。

宗棠借着喝茶的功夫,盖住了眼里的泪光。

几个人又聊了会天,宗棠这才知道,殷睿的父母都是从事铁路工程的,常年不在家,所以他自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然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是缺失的,但是有这样负责的长辈,殷睿一样也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宗棠也极为感谢两位老人的善意。也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上辈子宗棠开店之后,力所能及的帮了很多人。尽管都没什么回报,甚至还被进一步的纠缠过,但宗棠没有因此退缩。她明白,人与人之间纯粹的善意,才是促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关键。

说到学习,宗棠顺便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不知道该学文还是学理。殷世权喝了口茶,问宗棠最喜欢做什么?

宗棠有点茫然。最喜欢做什么?她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上辈子困在温饱线上,压根没有额外的精力去想喜欢什么。这辈子光顾着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了,学习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更没有心思培养什么兴趣爱好。

喜欢做馄饨,应该是生活技能,而非喜好。

“说出来不怕您笑话,我真不知道喜欢什么。”宗棠嗫嚅。

“那就先急着考虑学文学理。”殷世权说,“人这辈子想要做点成绩,就得在热爱方面死命下功夫。你最爱什么,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那个领域。以前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说得对也说的不对。这一万小时,花在喜欢的地方,说不定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花在不喜欢甚至反感的领域,什么成就也不会有。你肯定有擅长的地方,只是自己还不知道,回去多想想。”

这番话信息量有些大,宗棠记在心里,想回家再认真思考思考。

到了饭点,赵素梅怎么说也不允许宗棠走,非要留她吃饭。宗棠拗不过,只得同意。她想去厨房帮忙,却被殷世权拒绝了,他笑着说,自打自己退休后,厨房就成了专属领地,其他人禁止入内。没办法,她瞥见展示柜里摆着些荣誉奖状,就凑过去看。

“老殷一辈子,就教育学生,其他的,顾不上了。”赵素梅跟宗棠介绍这些荣誉,大多都是区级、市级的,更高级别的很少。殷世权教育学生,更注重品德而非成绩,这也造成了他带的班,尽管班风正、氛围好,可是突出拔尖的学生少,整体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反映在荣誉上,级别也不够高。

毕竟这个社会,还是看成绩最直观。

“我听殷睿说,那时候殷老师还经常去乡镇讲课?”宗棠想起殷睿说过的,殷世权曾经去德青镇交流过,说不定真的给房燕敏上过课。

“嗨,那算什么讲课,就是去学习培训,老师之间交流交流。也没去过几次,就是附近的几个乡镇。”赵素梅说。

“那,殷老师去过德青镇吗?”宗棠下意识的问。

赵素梅认真的想了想,继而摇摇头。“没有吧?我印象里没有这个地方。这个镇属于哪个市啊?”

宗棠的心猛地沉下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