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湾别墅的灰烬还未散尽,重案组内却因新的发现而掀起惊涛骇浪。
技术中队实验室灯火通明,气氛凝重而兴奋。经过无数次的比对、放大、算法增强,那在郑怀民案铁架和教堂讲经台上分别提取的半枚模糊指纹,如同破碎的拼图,终于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下,被艰难地拼合、修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拇指指腹纹路!
“吻合度超过85%!可以认定是同一人!”负责指纹比对的资深技术员声音带着激动,“入库进行全国库比对!”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枚指纹,是锁定那个制造了恐怖磷火装置的“工匠”最直接的钥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仿佛格外漫长。终于,数据库反馈的提示音响起!
“比对成功!”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身份确认!杨平,男,四十二岁!职业…海州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无机化学、功能材料,尤其擅长磷化学及纳米催化材料!”
“大学教授?!”赵虎瞪大了眼睛,“还是搞磷化学的?!妈的!专业完全对口!就是他!”
海州大学化学系!这个信息如同闪电劈开了迷雾!陈默立刻联想到王硕之前查询特殊化学品购买备案时,名单上就有海州大学化学系的人员!
“杨平…杨平…”林楠迅速在脑中构建画像,“高智商、高学历,专业能力顶尖,动手能力强(制作精密装置),有合法渠道获取高纯度化学试剂。表面身份光鲜,隐藏在象牙塔内…完美的‘工匠’人选!”
“立即行动!申请搜查令和逮捕令!目标:海州大学化学系,杨平!”陈默当机立断,声音斩钉截铁。赵虎立刻像出闸猛虎般冲出去布置抓捕。
与此同时,关于“毒师”的追查也有了重大进展。吴芳汇总了多方信息:
1. 张强案(慢性投毒者):已确认是徒弟李大伟所为,动机(报复欺压)、手段(混入酒壶)、药物来源(从松散管理的工地仓库偷取磷化铝片剂)。
2. 周国栋案(约瑟夫神父):体内慢性磷化铝中毒。教堂内部排查结果:清洁工玛利亚太太背景清白(普通信徒,无化工医药背景)。其他工作人员同样无嫌疑。唯一有机会且背景存疑的罗文彬,坚决否认下毒,且其供述(监视、被胁迫)得到部分印证(母亲重病医疗记录、方明望转账记录)。教堂内部投毒的线索似乎中断。
3. 新的发现:在梳理周国栋(约瑟夫神父)成为神父前,在磷肥厂担任厂医时期的档案时,发现一份尘封的员工健康异常记录汇总(非正式)。其中提到,当年有几名接触特殊原料(记录模糊,代号“P-G”)的工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手抖、失眠、精神恍惚)和消化系统问题。当时的处理意见是“疑似职业压力或个体差异”,未深入追查。而负责初步诊断和记录的厂医,正是周国栋!
“P-G?”苏晓眼神一凝,“很大可能就是后来导致污染事故的‘磷光剂’的前身或早期代号!周国栋当年就接触并记录了这些早期受害者的症状!”
“慢性磷化铝中毒的初期症状,就包括神经系统紊乱和消化问题!”林楠立刻关联,“所以,周国栋体内的慢性中毒…有没有可能…不是他人投毒,而是…职业暴露导致的?! 他作为厂医,长期接触那些早期受害者和可能被污染的环境,自己也慢性中毒了?!”
这个颠覆性的推测让所有人震惊!
“职业暴露?”陈默眉头紧锁,“可能性存在!磷化铝熏蒸杀虫时,如果防护不当,操作人员也可能慢性吸入或接触中毒。周国栋作为厂医,如果频繁接触出现症状的工人,或者在污染事故发生时参与救治,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磷化氢环境中,完全可能慢性中毒!”
“那为什么张强也是慢性中毒?”徐阳问道,“他一个工地小头头,没接触过磷化铝啊?”
“张强的中毒,明确是李大伟人为投毒。”苏晓冷静分析,“周国栋的情况不同。他的中毒时间跨度更长(可能从磷肥厂时期就开始了),症状也更符合长期低剂量暴露特征。而李大伟使用的磷化铝片剂,毒性烈度更高,张强中毒时间相对较短,肝脏病理显示以酗酒损害为主,磷中毒是叠加的。”
“所以,周国栋可能是职业暴露导致的慢性中毒受害者,而非被人刻意投毒!”林楠总结,“罗文彬没有撒谎。那个神秘的‘毒师’,可能只存在于张强案中(李大伟),或者…根本就是针对永鑫黑幕知情者的‘银环’组织,利用了周国栋本身就有的健康问题,选择在他身体衰弱时进行磷火处决?”
这个结论瞬间简化了案情!慢性投毒的阴影似乎消散了大半,焦点重新回到“银环”及其“工匠”杨平身上!
然而,陈默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职业暴露的解释合理,但太过“恰好”。而且,三年前老周案中牺牲的搭档,他的死…是否也与“磷”有关?
就在这时,赵虎那边传来抓捕行动的最新消息——杨平失踪了!
“头儿!扑空了!”赵虎的声音带着愤怒和挫败,“杨平不在学校!家里也没人!手机关机!实验室锁着!同事说他昨天请假了,说家里有事!他妈的!肯定是闻到风声跑了!”
“跑?”陈默眼神冰冷,“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查他所有社会关系!名下车辆!出行记录!银行账户!王硕!锁定他!”
“嗯。已启动追踪。”王硕的声音依旧平稳,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杨平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信号、交通卡口信息…所有可能留下电子足迹的地方都被纳入监控网。突然,他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屏幕上弹出一条信息:杨平名下登记的一辆旧款灰色大众轿车,于案发前一天下午,在城北一家不起眼的汽车修理厂短暂停留过,监控拍到了他的侧脸。
“城北,‘顺达’汽修厂,昨天下午。”王硕报出地点。
“赵虎!立刻带人去那家汽修厂!查杨平去干什么!有没有可疑接触!”陈默下令。
“是!”
陈默走到白板前,在“工匠”杨平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巨大的红色叉号,标注:在逃。又在“毒师”旁边画了一个问号,但线条淡了许多,旁边备注:周国栋或为职业暴露?
旧的谜团似乎解开一角,新的追捕已然开始。杨平,这个隐藏在象牙塔中的磷火“工匠”,成为了撕开“银环”真面目的关键突破口。而陈默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掠过王硕的电脑屏幕,那上面关于杨平车辆的信息正在被详细分析。王硕端起水杯,小指以一个极其微小的角度,轻轻碰触了一下杯壁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水渍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