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启动中。登入《荒星领主》,3、2、1……欢迎回来,AZ266827。”
流畅的电子女声在耳边响起,李英昭感觉到意识被一股暖流包裹,视野从黑暗转为光明。
熟悉的启动画面在眼前展开——
那是蓝绿色的行星,被暗红色的大气层包围,一艘巨大的星鉴在轨道上缓缓飘浮。
眼前展开的画面,是《荒星领主》的游戏登入介面。虽说是游戏,但《荒星领主》实际上是对于未来将遭遇的真实生存模拟。
十六岁前,她只能在老师监督下登入限制版本,并且必须和同学一起协作完成任务,同时也限制了登入这个游戏的时间。
现在,整个模拟世界都向她敞开了大门。
更重要的是她终于可以暂时摆脱827这个简称,给自己取名。这个命名也会更新在户籍中,因此非常重要。无论是她自己,或是她的同学们,都非常期待这一刻。
电子女声再次响起,”系统提示:请为您的角色选择姓名。”
李英昭心跳加速。这一刻她等待已久。终于可以摆脱冰冷的编号,使用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眼前浮现出全息投影的命名介面,操作面板上显示着几个选项:
”1. 系统随机生成
2. 自行输入
3. 从历史英雄名册中选择
4. 从科学家名册中选择
5. 从忠诚公民榜中选择”
李英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项,她在虚拟键盘上小心翼翼地输入:”李英昭”。
系统询问:”您确定选择『李英昭』作为您的正式命名吗?请注意,此名将永久记录于星鉴档案,并成为您未来在殖民星上的法定姓名。”
”确定。”她坚定地回答。
这是她前世的名字,她唯一能够保留、与过去自我连结的证明。虽然没人会知道这背后的意义,但仅仅是能够再次以这个名字被称呼,就已经让她颇感安慰。
”命名已确认。欢迎您,李英昭。正在更新户籍资料及系统识别码????”
一阵轻柔的音乐过后,系统进行了短暂的重启。当介面再次亮起时,登入画面上显示的已经不再是冰冷的AZ266827,而是”李英昭”三个字。
”命名仪式完成。恭喜您成为星鉴霍普号的正式公民,李英昭。祝您在《荒星领主》的旅程顺利,愿您在殖民星上的未来光明璀璨。”
李英昭深吸一口气,在这个遥远的未来,她终于重获了自己的名字,保有一小部分的自我。
”准备好了吗?游戏即将正式开始。”系统提示道。
”准备好了。”李英昭说。
新手可以获得一块安全区。安全区是这颗星球上随机的一块适合生存的土地,李英昭站在自己的安全区中央,深吸一口气。
说起来这辈子真的活得非常科幻,想到自己此刻的真身正漂浮在霍普号某个角落的培养舱内,意识连接着这个全息网路世界。李英昭还是有不真实的感觉。
这辈子接触到的科技简直超乎她这个二十一世纪古人的想像,以前玩的VR游戏和这比起来,简直是石器时代的产物。
安全区有一些基础设备和资源,虽说以往曾在课程中熟悉过,但这些东西直到她十六岁登入真正的《荒星领主》,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她,让她免不了心潮澎湃。
她的安全屋是一个约三十平方米的金属方盒,墙壁泛着冷冰冰的银灰色光泽,只有一扇气密门和两扇强化玻璃窗。屋内设施极其简单:一张单人床、一个工作台、一个储物箱和一台基础资源处理器。
墙上挂着一套红色的基础生存套装,和一把多功能工具刀。
”资源查询。”李英昭低声说。
一块全息投影立刻在眼前展开:
欢迎,李英昭——
等级:1
能量:100/100
健康:100/100
饥饿:95/100
口渴:85/100
资源清单:
- 营养剂:20单位
- 净水剂:15单位
- 基础金属板:30单位
- 合成纤维:25单位
- 植物种子(基础):10包
- 修复工具:5单位
能量电池:3单位
李英昭满意地点点头。
作为新手,这些资源已经足够生活。
她走到窗前,眺望自己的领地。安全屋坐落在一块平坦的岩石高地上,四周是一片被淡红色岩石和灰褐色泥土覆盖的荒地。
远处暗红色的天空下,几座尖锐的山峰若隐若现,山脚下有一片闪着微光的湖泊。
在《荒星领主》里获得的成就,关乎真实的一切,她没有太多时间浪费。
”希望VI号,启动。”李英昭命令道。
安全屋外侧的机甲库舱门缓缓打开,一台三米高的人形机甲从中走出。
这台机甲通体银白,四肢粗壮,头部是一个椭圆形的操作舱,胸前和背后各有一个蓝色的能量核心。它的右臂是一把多功能工具臂,左臂则是一个小型挖掘铲。
”希望VI号,已就位。请指示,操作员。”机甲发出声音。
李英昭按下墙上的一个按钮,安全屋的气密门滑开。她快步走出屋外,迎面而来的是一阵温暖的风,带着些许金属和矿物的气息。
这是《荒星领主》特有的气味,模拟了殖民星的大气成分。
李英昭绕着机甲走了一圈,检查外观的完整性,然后敏捷地攀上梯架,打开位于头部的驾驶舱。
驾驶舱内部略显狭窄,但也不会太过紧迫逼人,中央有一个凹陷的驾驶座,四周环绕着各式控制面板和显示屏。
她一边坐进驾驶座,一边说道:”系统自检。”
机甲内部亮起柔和的蓝光,各个显示屏依次点亮,开始显示机甲各系统的状态数据。
”能量核心运行效率:97%。
液压系统压力:正常。
运动系统:校准完成。
工具臂:功能完好。
挖掘铲:磨损度3%,在可接受范围内。”
李英昭双手放在操控摇杆上,感受着那熟悉的触感。
课程中无数次的模拟训练,让操作这一切变得几乎成为本能。她轻推操控杆,机甲向前迈出一步。它就是未来陪伴自己的伙伴了,虽然还非常基础,但她还是非常满意。
李英昭发出指令,”转向测试。”
机甲顺从地左转90度,然后右转180度,考虑到它庞大的体型,它的动作灵活得令人惊讶。
”工具臂功能测试。”
右臂的多功能工具臂伸展开来,依次变换成切割模式、抓取模式和钻探模式,每种模式都进行了简短的运动测试。
”挖掘铲功能测试。”
左臂的挖掘铲向下挖入地面约三十公分,然后抬起,倒出一小堆泥土,动作流畅顺滑。
”基础测试完成。看来所有系统运作正常。请希望VI号回到机甲库待命。”
李英昭满意地点点头,按下驾驶舱的开启按钮。她敏捷地爬下机甲,落地时扬起一小片尘土。
机甲的检查至关重要,毕竟在真实的殖民环境中,机甲将是生存和工作的关键工具,任何故障都可能致命。
既然初步确认机甲没有问题,眼下还有更迫切的任务。
她得先建立一个基础农场。
安全屋旁边预留的一块平地,地面上已经标记出了几个种植区,是由金属框架围成的大型花盆,每个约两平方米。
她逛了一圈,就先回到屋内,利用资源制作自动灌溉系统。
李英昭站在工作台前打量着自己的资源清单。透过全息显示介面,系统随即显示了几个可能的制作选项,她依照现有的材料,选择制作最基础的一个。
初级灌溉设备:
- 基础滴灌系统(需求:金属管道 x5、控制晶片 x1、能量单元 x1)
- 标准喷洒器(需求:金属管道 x3、控制晶片 x1、水泵 x1)
- 智能水分控制系统(需求:金属管道 x7、控制晶片 x2、能量单元 x2、感应器 x3)
她从储物箱中取出五根金属管道、一块控制晶片和一个能量单元。
她先将管道放在工作台上,初期系统不提供自动裁切功能,只能使用手动切割器。这是为了将来在殖民星上生存做的训练。
李英昭双手稳稳地握住切割器,沿着测量好的位置用力挤压。金属管发出轻微的”吱嘎”声,然后干脆地断开。她检视切口,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不如自动切割那么精确,但已经足够标准,不会使制作完成的设备太快损坏。
接下来她得手动焊接控制晶片。
她戴上特制的焊接手套,这种手套能增强使用者的精细动作控制,同时提供触觉反馈,让她能”感受”到分子级别的连接状态。
焊接器发出柔和的蓝光,李英昭的手看似稳如磐石,手套上的感应器仍侦测到她微小的肌肉颤动,自动进行校正,使焊点精准落在晶片边缘的特定位置。
虽说是手动,但是有协作的感应器,已经足够高科技。
如果是上辈子的自己,一定无法想像吧。
接着她拿起一个手动校准工具,小心地旋转控制阀上的微调环,倾听微调环传来细微的咔嗒声,以校准水流控制阀。每转动一格,系统就会显示相应的水流模拟数据。
最后她将能量单元手动插入底座,感受到那令人满足的接合声。整个系统亮起萤绿光芒,表示已经准备就绪。
这样准备得差不多了,等安装时还得再调整校正。
李英昭将完成的灌溉系统小心收好。然后她再次按下气密门的按钮,走出安全屋,前往种植区安装她亲手制作的灌溉系统。
安装并不困难,毕竟已经学过了。
她从背包中取出一包种子,包装上印着”强化番茄 - 抗辐射型”几个字。她撕开包装,暗红色的颗粒滚落掌心,触感还像种子,然而外观却像某种生物的卵,表面的诡异纹路似乎在蠕动。
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入土壤,她启动了制作好的自动灌溉系统。
几秒钟后,一株嫩绿色的幼苗破土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在游戏加速系统下,植物的生长周期被大大缩短。不到一分钟,幼苗就长到了半米高,枝叶舒展开来。
但这株”番茄”与李英昭记忆中的截然不同。
它的茎干呈深紫色,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尖刺。叶片是暗红色的,边缘锯齿状,像某种肉食植物。最奇特的是,每片叶子末端都有一个小小的囊袋,不断蠕动着,似乎在呼吸,囊内偶尔闪过微弱生物电讯号的光芒。
看起来不太能吃。
但这十六年来所见所学,都告诉她这能吃、很好吃,而且还很稀有很昂贵。明明在她那个时代,转基因食品都还备受争议,现在直接改造到连外观都判若两物。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李英昭陆续种植了”多倍体马铃薯”、”多产小麦”和”蛋白质强化豆”。这些作物都经过基因改造,适应殖民星的环境,外形奇特但营养丰富。
她一边观察奇形怪状的植物生长,一边想起课本上对于”贵族”的歌功颂德:
”赞颂贵族们那超越时代的睿智光芒,正是他们如同神祇般的双手,谨慎守护着人类文明最珍贵的基因火种,并以其无与伦比的远见,引领科学巨匠们创造出这些能在宇宙最严酷环境中顽强绽放的生命奇迹。
若非贵族阶层那如繁星般璀璨的智慧与决断,我等凡人早已随着母星地球的末日黄昏,湮灭于无尽虚空,成为宇宙间不值一提的尘埃。”
一看就是胜利者书写的文字。
所谓的贵族一定有问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