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唐扉先是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申请,再是把接过来的设计案一一处理,还没开始投入设计的,能退的退,不能退的做好后续的收尾工作。
公司那边也跟总监说清楚了,并且还做了保证,只要是自己负责的项目,都会全部按时完成。
总监出言挽留,但唐扉明确表示不会再改决定的时候,也就没再为难他,只说公司随时欢迎他回来。
唐扉花了三天时间处理工作,为了凑齐回家的车费,他还把曾经两人一起添置的家具与电器之类的都当做二手货物给卖掉了。
处理完一切,找房东退了房之后,唐扉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简易的行李,正式踏上了回乡之路。
乘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高铁才到了生养他的城市——汉城,他先从市里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巴到县里,再从县里坐一个多小时的小巴到镇上,再从镇上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村里,差不多折腾了将近十个小时,才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乡。
这一趟下来,唐扉坐车坐得头昏眼花,都想席地而睡了。
下了公交车,唐扉背着简易的行囊,拉着行礼箱往自家方向走去。
刚到岔路口,就遇到同村里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
她抬头盯着唐扉看了好一会儿,才惊呼出声:“你是小海家的崽吧?怎么突然回来了?”
唐扉对上老奶奶的视线,打量了片刻,才隐约想起来,这是小时候隔壁邻居家发小的太奶奶。
算算时间,老人家应该有九十多岁了。
小学毕业的时候爸爸因病去世,他跟着妈妈去了镇上读初中,初二的时候妈妈再婚了。
他也就很少回来,除了清明节的时候,偶尔去山上给爸爸扫墓,就没有跟同村人产生什么交集,自然也就没上过邻居家串门。
没想到十多年过去,这位老奶奶竟然还认得出来他。
唐扉赶紧礼貌回应:“太奶奶,是我,没想到您还认得我啊?”
太奶奶抓住唐扉的小臂,仰着头和蔼的说:“怎么会不认得?你小时候不是经常和小朗子一起玩吗?”
她说着笑了起来,牙齿基本上全脱落了,脸上皱纹满布,都是历经风霜的痕迹,但她的笑容却格外温暖,让人心安。
太奶奶仿佛是想到了什么,感慨出声:“你这一走就是这么多年,小朗子都结婚生娃了。你妈呢?怎么没有一起回来?这些年她过得还好吧?”
唐扉如实回答:“她挺好的,叔叔对她不错。”
老奶奶闻言愣了一下,而后叹了口气,又问:“你呢?娶媳妇了吗?”
唐扉想到陆域,眸色一暗,摇了摇头:“还没呢!”
老奶奶拍了拍唐扉的手背,脸色变得有些沉重:“那要抓紧了,现在媳妇可难娶喽。”
唐扉点了点头,没吭声。
太奶奶还想说点什么,她身后就传来一个疑惑的中年音:“小扉?你回来了?”
唐扉抬眸看去,这才发现是叔叔,也就是爸爸的弟弟。
他爸叫唐山海,叔叔叫唐山河。
叔叔一身农夫装扮,黑黝黝的脸庞上冒着汗珠,结实有力的肩膀上扛着一把锄头,想必是要去地里干活。
唐扉低头和太奶奶说了一句:“太奶奶,您先忙,我空了就去看您。”
太奶奶点了点头,回头去看身后的人:“山河啊,你的大侄儿回来了,可得好好招待呦!”
唐山河憨厚一笑,接话道:“奶奶,您这说的什么话,我侄儿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我肯定是不会亏待他的。”
太奶奶笑着摆了摆手:“不说喽!你们讲,我回家了。”
唐山河出声提醒:“奶奶,路上慢点啊!”
太奶奶背对着唐扉和唐山河两人挥了挥手,迈着蹒跚的步伐,颤颤悠悠的走了。
唐山河走到唐扉面前,神色变得严肃,语气透着担忧:“是发生什么事了吗?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唐扉慢慢拽紧背包的肩带,摇了摇头:“没有,我就是上班太累了,想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唐山河沉默下来,没有再多问,只是看向唐扉放在地上的行李箱:“你家太久没人住,估计都发霉了,先住我那吧!你要真想住家里去,明天让你婶婶上去打扫一下。”
唐扉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叔叔的好意:“谢谢叔。”
说起家,那是他爸爸留下的是老房子,建在半山腰上,是那种一层半的老式红砖瓦房,十几年没用,不收拾的话确实没法住人。
老房子最初是爷爷用黄泥巴砖头建成的灰瓦房,后来他爸爸和妈妈结婚时推倒翻新,建成了红砖瓦房。
十几年前村里人都住在山上,后来政府为了扶贫,就放开了土地使用权,让大家把房子建到平地上,并且修了柏油路,从镇上直接通向村里,原本有些闭塞的交通,也变得十分方便了。
唐山河拍了拍唐扉的肩膀:“一家人不谈谢,你弟弟正好也在家,你可以去找他玩。”
他说着,拉过唐扉的行李箱,往回走去。
唐扉连忙去接箱子:“叔,我自己来,您去忙吧!”
唐山河拉着唐扉的行李箱大踏步向前走,语气不容置疑:“地里的事空了再说,我们先回家,让你婶婶给你做好吃的。”
唐扉想去接锄头,他小叔也没让,只让他抓紧跟上。
甚至还打了个电话给婶婶,让她多加几盘菜,说他大侄儿回来了。
回去的路上,唐山河问了一些唐扉这些年的生活状况,唐扉也如实回答了。
快到家的时候,唐扉干脆直接跟叔叔说了自己今后的计划,就说以后不出去了,想留在村里种一些农作物。
唐山河刚开始很不理解,说你好好的一个大学生,干什么要回家种地。
唐扉向他解释,说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选择回乡种田,助力乡村振兴,政府也是支持的。
唐山河摇了摇头,显然不是很赞同,但也没有再多说,只是告诉唐扉,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说,他能帮就帮。
说实话,唐扉心里是感动的,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亲情早就淡了,但是叔叔却没把他当外人。
再对比陆域那个狗崽子,在一起四年,背叛、劈腿不说,还把他的血汗钱全给卷走了。
差不多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唐山河在一栋两层半高,贴着灰白瓷砖的小洋楼面前停了下来。
唐扉心想,看来这就是叔叔的家了。
大概是听到了动静,一个染着浅棕色头发,装扮新潮的男生窜了出来,朝唐扉所在的位置奔来。
他上身穿黑色休闲外套,内塔白色T恤,下身是黑色休闲工装裤,脚踩一双白色板鞋,整个人看上去简单清爽,但又不失时尚。
男生眸光熠熠:“扉哥,你总算舍得回来了。”
唐扉打量着眼前的男生,身高和体型跟自己差不多,五官虽说不上有多帅气,但胜在比例协调,所以看上去比较周正。
他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男生,就是小时候扒拉着他的大腿不放,凶一下就眼泪汪汪的爱哭鬼小堂弟——唐澈。
他离开村里去镇上读初中的时候,唐澈在读幼儿园中班。
根据时间推断,他现在应该刚读大一。
唐扉观察他堂弟的同时,他堂弟也在打量他,眼里的惊叹毫不掩饰,并且很夸张的来了一句:“扉哥,你长这么帅,是不是有很多妹子追你?”
唐扉一时间无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自来熟的语气,一看就是社牛。
唐澈这小子才成年不久,张口闭口就是妹子。
唐扉转移了话题:“你放假了?怎么不在学校?”
唐澈耸了耸肩,摊了摊手:“我没考上好大学,不想读了,正准备再玩两个月后去投奔你呢!”
说着,他看了一眼自家老爸朝家里拖动的行李箱,调侃道:“结果你就回来了,车票都给我省了。”
唐扉听他这揶揄的语气,就知道他说投奔自己是开玩笑的,毕竟这么多年没见,联系方式都没有,怎么投奔?
他笑了笑,有些无奈地说:“那估计你要失望了,我是回来种地的,不打算再出去了。”
“尊嘟假嘟?”
唐澈以为唐扉是在说笑,并没有往心里去,一把挽住唐扉的肩膀,出声调侃:“那我跟你混吧!哥~”
唐扉拿开他的手,颇为无语:“我自己都不知道能混成啥样,你跟着我一起喝西北风啊?”
唐澈继续大刀阔斧地说:“没事,别说西北风了,就是吃土我都义无反顾。”
他似乎已经认定唐扉在跟他闹着玩,毕竟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如果能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谁还愿意出来风吹日晒的。
唐扉摇了摇头,懒得再跟他掰扯下去。
“别聊了,先吃饭吧!”唐山河在屋门口喊了一声。
唐澈一把拉住唐扉的小臂,急冲冲往家里奔:“走!先去吃大餐,我老妈今天准备了好多美食,给你接风洗尘。”
唐扉有些难以适应他堂弟这种火急火燎的性子:“慢点~”
等进了屋,唐婶放下一盘菜,一边搬出一张凳子到饭桌旁,一边示意唐扉坐下:“小扉啊,赶紧过来吃饭,坐了这么久的车,一定累坏了,吃完饭好好休息。”
唐扉坐在凳子上,看向桌面,桌上摆有红烧鲫鱼、红烧糖醋排骨、油爆炸虾,油焖茄子,再搭配各种清炒时蔬。
荤素搭配适中不说,甚至还有他最喜欢的,汉城这边的特色美食春卷,春卷弄起来特别费时不说,步骤还特别多。
因为小时候很爱吃,所以他还清楚的记得上小学时,妈妈做春卷的过程。
光主食材就得准备鸡蛋和面粉,把两者扞成春卷薄皮。
辅食得准备韭菜、腊肉、香菇、酸菜、胡萝卜、豆腐干、豆泡等等。
把所有辅食搅拌在一起,加入盐,蚝油,胡椒粉,鸡精拌均匀,放进锅里爆炒,然后再把食材全部捞起来,放在菜盆子里。
接下来是把扞好的春卷皮拿来包入制好的菜馅,一一卷好,这才算大功告成。
最后放进热油锅里,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小时候春卷是过年才有的传统特色佳肴,其中是怎样的美味已无以言表。
可惜离开老家后,在其他城市就再也没吃到过这类正宗的美味小吃。
以前偶尔也会嘴馋,但并没有品尝的机会,似乎大家都习惯了快餐式的食物。
经常听同学说,现在就算是在汉城,家里也懒得把这类食物弄上桌,要是家里没来客人,通常不是随便做几道家常菜,就是叫外卖应付一下,家里要是有客人造访,则是带人去酒店吃大餐。
仿佛为了节约时间,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去准备一次丰盛的晚餐了。
可是现在,这么麻烦的特色美食,婶婶竟然也准备了。
唐扉感受到了婶婶的用心,看着满满一桌子的菜,他眼眶一阵酸涩,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体会到家里人的关爱了。
“怎么不吃啊?不爱吃吗?”
唐婶的语气充满了关心。
唐扉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赶紧摇了摇头:“不是,我很喜欢,辛苦婶婶了。”
说着,快速拿过春卷,咬了一口,入口香脆可口,鲜美滑嫩,是他最想念的味道。
他非常真诚地夸奖:“很好吃,婶婶你的厨艺真好!”
唐婶摆了摆手,神情有些不自在:“不辛苦的,就是一些家常菜,好吃你就多吃点,锅里还炖着排骨莲藕汤。”
唐扉眼眶微红的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婶婶跟很多村里人一样,性子淳朴善良,听到夸赞都会不好意思。
她只是不停地给唐扉夹菜,让他多吃一点。
唐扉接受着婶婶的好意,一直点头道谢。
他现在无比肯定,回来是正确的选择。
繁华的大城市,生活节奏飞快,缺少烟火气与人情味,大家都顾自己,很少会有人真心地爱你,去理解你,关心你。
他更喜欢日出而落,日落而息的那种自然而又舒缓的节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那时最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