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屏继续翻看养父母的工作备忘录,目光从一行行密密麻麻的记录上扫过,渐渐的,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1982年到1985年间,江问跃和杨云的工作记录突然变得稀少起来,两人疑似是不约而同地暂停了手里的工作,备忘录上只有零星几条记录,内容也很简略。
江屏皱着眉头对比着前后的记录,82年之前,两人的备忘录几乎每天都有内容,实验数据、会议记录、研究心得。
可从82年开始,记录就变得零零散散,有时候一个月都没几条,而且内容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务。
然而这样的空白一直持续到1985年底。
但从1986年开始,两人又重新投入工作,备忘录重新变得充实起来,这一次一直持续到1995年。
江屏皱着眉头,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打。
82年到85年,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养父母到底在做什么?
为何工作记录如此之少?
而且不仅仅是这两本“工作备忘录”,就连档案袋中的其他记录也都避开了这三年……
以江屏对他们的了解,他养父母人绝对是工作狂,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这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事,能让他们同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这实在不像他们的风格。
江屏又仔细看了看备忘录里的备注内容,发现当时应该还有很多科学家参与“时空机”这个项目。
在很多事宜的旁边,都用笔写了一些备忘,上面有不少人名,其中一些江屏也有印象,是养父母的同事,
“陈维远、余大洋、赵洪……”
江屏看着这些名字,可以肯定这场“时空机”实验绝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一个相当规模的科研项目,集合了多个学科的顶尖人才。
他的养父母是物理系教授,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而国大也是顶尖学府,这样一群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共同研发时空机,如此盛大的事,江屏居然从来没在新闻媒体上看到过。
而更让江屏在意的是,就在这种条件下,国大的时空机实验竟然并没有完成,而是在1995年就终止了。
根据备忘录最后几次会议的时间和内容,这个项目应该从很早开始就没了实质性的进展,直到95年底,彻底在备忘录上失去了记载。
但同时,这也正好吻合了江问跃笔记本上记录的时间——
1996年开始,江问跃和杨云选择在自家秘密建造时空机。
看来江屏先前的猜测没错,国大那边肯定是出了什么情况,导致由国大主持的时空机项目终止,养父母这才决定在自家继续研究。
江屏随手翻着备忘录最后几张空白页,想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信息,突然,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从杨云的备忘录里掉了出来,轻飘飘地落在地上。
江屏弯腰捡起照片,发现这是一张大合照,看年代应该有二三十年了,照片是黑白的,像素非常模糊。
照片上大概有十六七个人,有老有少,各个都穿着白大褂,站在一栋建筑物前,江屏仔细辨认了一下,很快就在其中找到了年轻时的江问跃和杨云!
江屏翻过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
“青山科学联合会,1976年。”
青山科学联合会?
江屏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从来没听过。
在他的印象里,养父母一直都只是国联大学的教授,从来没提起过什么“青山科学联合会”。
他仔细辨认照片上的人,试图找出更多线索,但除了养父母,其他人的面孔都很陌生,也有可能是拍摄的时间太过久远,即便江屏认识照片里的某人,但仅凭如此模糊的像素,也很难对上。
江屏叹了口气,又从头翻找两个档案袋内的其他资料,但一圈看下来,还是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青山科学联合会”的记录。
就在江屏陷入沉思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您好,您的餐到了!”
江屏将桌子上的资料随手一拢,忙把角落里的轮椅拖出来——
虽然这一周在幸福工会的五级套房里大吃大喝了不少佳肴,但江屏还是很想念大鸿运餐厅的味道,刚回到家就点上了今天的午饭。
而比吃饭更重要的是,江屏还想问问徐椿关于那个志愿者实验的事。
可开门后,站在外面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
“您的餐,一共二十三块五。”
江屏心中一沉,怔怔地把钱递了过去,接过饭盒后问道:
“徐椿呢?怎么不是徐椿送餐了?”
小伙子一边数钱一边答道:
“啊?小椿啊?他挣大钱去了!”
“挣大钱?什么大钱?”
小伙子抬起头来睨了江屏一眼,语气变得有些不屑,
“啥大钱……当志愿者呗!国大那边招的,做实验当志愿者,然后给钱!”
江屏暗道不好,他走之前特意叮嘱过徐椿,一定不要去参加什么实验,怎么这才两个礼拜,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江屏表上保持着平静,又问道:
“那你知道具体是什么实验吗?”
小伙子歪着头,吊儿郎当地抖了抖腿,
“嗐,这我就不知道了,咱就说了谁没事去当啥志愿者啊!也就是小椿命不好,老爹才做完手术,妹妹就考上重点高中,这不都得用钱吗……做什么实验当志愿者啊,谁知道能不能出事啊!给再多钱咱也不敢干啊!”
“那他什么时候去的?”
“嗯……有一个礼拜了吧。”
一个礼拜……
江屏眉头紧锁,握着饭盒的手指渐渐发白,
“那他走之前说过什么吗?”
这个送餐的小伙子估计是想赶紧回去,此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便直接摇头说道:
“哎呀不知道不知道,等小椿回来了你直接问他嘛!”
江屏从口袋里又掏出张五十块钱递过去,尽量保持住客气,
“麻烦你再想想,什么都行。”
看到送到手的前,小伙子眼睛立时一亮,态度瞬间好了起来,
“哈,诶,您还真别说,我刚想起来了,小椿走之前好像提过一嘴,说什么……什么计划……对!恒计划!小椿说是个叫恒计划的实验!”
恒计划……
江屏脑子里像是被闪电击中,这个名字他好像在哪里听过,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好,谢谢。”
江屏勉强勾起唇角,不等那小伙子回话,便回屋锁了门。
他端着食物来到客厅,却完全没有胃口。
恒计划、恒计划……
江屏食不知味地吃着饭,满脑子都是这三个字,他确信自己听过这个词,而且应该还是和什么重要的事情有关,但就是想不起来。
江屏匆匆扒拉了几口饭,便放下筷子,躺在沙发上继续翻看养父母的备忘录——
经过这一上午的简单梳理,江屏已经初步掌握几件情况,
第一,国大早就有制造时空机的项目,而且时间持续了很久,而江问跃和杨云作为项目的核心科研人员,一定掌握了相关的信息和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养父母能在自家顺利完成时空机的建造。
第二,95年前后,国大,或者说这个青山科学联合会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时空机的研究终止,但让江屏不明白的是,既然项目已经暂停,他养父母又为什么如此执着,甚至冒着风险也要在家里继续?
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1982年到1985年的空白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他养父母的工作记录空白了三年?
除此之外,江屏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备忘录上,江问跃和杨云并没有记载任何关于X物质的信息,这也让江屏非常疑惑。
因为在江问跃的笔记本中,上面明确记录了X物质对于时空机的用量,那种精确的数据,一定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的,可二人的工作备忘录里却并没有相关记载。
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研究X物质的科学家另有其人……
想想也是,江问跃和杨云都是物理系的教授,像是X物质这样的东西,怎么也轮不上他俩来去研究。
江屏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些问题,眼皮渐渐重了起来,这段时间精神一直高度紧张,现在终于回到熟悉的环境里,困意一下子涌了上来。
……
梦里,江屏发现自己又变成了小孩子。
身后是追赶的脚步声和手电筒的光束,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只知道他必须要跑,要不停地跑。
突然,场景变了!
他坐在一个温暖的房间里,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里很安静,安静得让人想要睡去。
但门外却传来了说话声——
是谁?
谁在他家说话?
江屏站起身来,摇摇晃晃地往声音的来源走去,
他推开一扇木门,隔着细细碎碎地塑料门帘往里看去,
是他养父母,二人坐在沙发上,脸上却如同糊了一层雾,让江屏看不清楚。
他控住不住自己的脚步,只想走近再近一些,恍惚间,说话的声音好像是从四面八方涌了上来,那道声音急切又压抑,直直扎进了江屏的耳朵里,
“……绝对没错!连海市来消息了,恒计划失败了,他们都死了,咱们可以搬回去了!”
江屏猛地睁开眼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