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原本也是不愿她出门的,路上毕竟不方便。只是想到姐儿年纪到了,往后在家的日子也没几年,以后不知到别人家还能如此自在么?哎,她想去就让她去吧。”
敏娘抓着手巾不停的缠着手指“我是想她一个闺中女孩,这样贸贸然跟着出门,怕以后议亲被人说嘴。”
三婶笑道“她跟着兄长一路,别人有何话可说。况且我大安年来,因着太后娘娘出生商户,现今皇帝被太后辅助登上大位,一向对女子立户经商出行宽与便利,你就宽心吧。”
傍晚,卢香跟著小晋来到王四娘面前。
王四娘围着小晋上下左右不住打量,双眉紧锁“慧小姐真个决定要去京城?”
“娘,没关系的,我已经长大长变了。”
王四娘扶住他肩膀,仔细的盯着他眉眼,悄悄道“这双眉眼太像了,还有你手臂上的胎记。”
“别人又没见过我亲娘,胎记也只有你们几个近身的知晓,现下就剩你一人,不会有事的。”
小晋推着王四娘进里屋“娘,你快给我收拾了,教教香姐姐出门的准备吧。”
果儿回来的时候,距离出发还有两天的时间。
慧姐儿看过吴掌柜写的京城商铺名单,满意的放在随身的荷包里。
灶房的两个婆子,根据慧姐儿的吩咐,把肉条摸上少许盐,放在灶上炕着,又到门后磨盘前,一人投喂,一人推磨,磨出熟香的芝麻黄豆江米粉。
初七这日,天麻麻亮,西边一弯弦月还挂在地平线上,东边若隐若现一丝粉色的云彩已经探出头来。
锦园里已经热闹起来。
租车行的四两驴车昨天就赶来了,一字排开拴在大门边。
三婶和敏娘挨个又检查了一遍车上装载的行李。
果儿正往后面一辆车上装炊具粮食干粮,柜子右手拿着一包药材,左手提把斧头柴刀一起放上去。
吃了早饭,慧姐儿和柜子带着几人到堂屋上了香出来。
敏娘红着眼眶,跟着她们往外走,两手紧紧交握在身前,听身边三婶道“柜子,你们一定要跟紧江府车队,常说穷家富路,你们出门在外,宁愿钱吃亏不要人吃亏,一切以人身安全为重。”
柜子知道她们及其不放心慧姐儿,保证道“三奶奶敏婶子放心,我们办完事就回来,一定没问题的。”
“阿婆放心,我们出发了。”
慧姐儿招呼着柜子上车。
驴车停在大门前,前面两辆车柜子和慧姐儿坐,后面两辆拉货。
敏娘和王四娘都脸色惨白,担忧的站在门槛下。
小璇看著慢慢走动的驴车,大声喊“哥哥,你要早点回来。”
小晋从车里探出头,对他娘和妹妹挥手“小璇你要听话,我回来要考你功课。”
“才不要。”小璇对她哥吐舌头。
学刺绣还好,王秀才的功课小璇怎么都记不住。
慧姐儿也掀开车帘子,对三婶和她娘道“我们办完事就尽快回来,阿婆阿娘你们在家保重。”
一日的功夫,车队就驶出两个县,傍晚来到河清县。
进了城中,慧姐儿她们的车紧跟着江府的车停在一个客栈前,客栈掌柜吆喝着伙计,热情的帮着牵驴车,招待大伙进去。
早上上车的新鲜劲早就没有了,夫人小姐颠簸了一路,都腰酸身痛急于休息。
江悦戴着围帽扶着母亲,跟在二房的伯母姐姐们身后进了上房。
饭也吃不下,叫丫鬟打水,草草洗漱了就一头栽倒床上。
柜子也要了一间上房给慧姐儿。
中午赶路,大家都是吃的干粮,早就饥肠辘辘。
果儿去看驴车,柜子就去灶房点了三荤三素,让小晋给慧姐儿她们房里送去一荤一素,又打了一斤酒,和着车夫一起在客栈大堂的方桌上吃饭。
慧姐儿忍着一身酸痛,坐在桌前强迫自己吃饭。
卢香白着脸吃不下,慧姐儿知道是晕车和劳累的缘故,自己也全身酸痛,没有胃口,只是理智强迫自己,必须吃饭才有体力撑到京城。
“香丫头,我们路上要走十多天,你不吃饭怎么行,到不了京城事小,身体垮了事大。”
“慧姐姐,我一身像抖碎了一样,吃不下,你让我睡觉吧。”
慧姐儿看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心疼道“你去叫小晋来。”
卢香不明所以的开了房门,去大堂叫了小晋。
“小姐什么事?”
慧姐儿见小晋精神抖擞身手敏捷的样子,想来每日练功就是不一样。
“你一会叫店家多送热水来,我们要泡泡热水去去乏,再送点灶房的老姜来。”
“好嘞。”
小晋愉快的答应一声,跑到大堂给伙计说了。
伙计一会就来慧姐儿门前扣门,卢香开门道“这么快就来了?”
“姑娘,不好意思,你们的热水要等一下,和你们一起来的夫人们先要了,小店几口大灶都用起来了,也等不了多久,老姜倒是有,先给你们拿过来。”
伙计点头哈腰的陪笑。
慧姐儿在屋里道“香丫头把老姜拿进来。”
伙计殷勤的递给卢香,卢香拿过去“慧姐姐,这个拿来做什么?”
“你不是吃不下饭翻胃吗,你把它洗干净削指头大一块,放嘴里慢慢嚼来吃了看好不好点。”
卢香吃惊的睁大眼睛,半信半疑的道“这样也可以?”
“嗯。”
等到热水抬来时,卢香已经泡着肉汤,吃了两大碗米饭,正在打饱嗝。
慧姐儿想到江府的女眷们更是没吃过这种苦,特别是那进京成亲的四小姐和江悦那娇气的样子,现在肯定又累又痛,各种不舒服。
叫来小晋交代了,让柜子去给小江管事知会一声。
次日早上,就着老盐菜和酱牛肉,众人吃过清粥馒头就准备上路。
江悦站在堂姐四小姐的车旁,掀开一角帘子,正兴奋的说着什么,看见慧姐儿和卢香出来,高兴的上去道谢“慧姐姐,谢谢你昨晚的法子,吃了老姜,我和四姐姐才恢复了胃口吃了饭,不然今儿又坐一天车,再吃不下饭我娘就说不用去京城了。”
卢香把手里的小包袱举起笑“我们带了些在路上吃。”
江悦拍手“我娘也叫妈妈去灶房拿了几块。”
小江管事今天叫车夫放慢了速度,没有了昨日那样颠簸,大家才好受了一点。
晕车的问题解决了,些微颠簸造成的疼痛只有每日投宿的时候用热水泡泡。
虽然说勉强可以解乏,但长途跋涉女眷们都恹恹的提不起精神,大家也没了才出来两天时的兴奋劲儿。
每日早出晚归急着赶路,慧姐儿原本想着借这机会,了解一下这个地方大致风土人情。
结果官道上几乎没见什么人来往,晚上落脚的客栈遇见的人都匆匆忙忙戒心极强。
慧姐儿息了心思,和卢香拿出针线绣起花来。
一晃十来天过去了,车队已经进入京城的地界,沿途的村庄也多了起来。
再走了两天,天擦黑时,终于赶到了城外的任家村。
江家的车队一进村口,老远就跑过来一个高高瘦瘦的伙计,到跟前连行了几个礼,赔笑道“小的是大老爷跟前的江鸣,大老爷吩咐小的在此等候夫人小姐们。”
头车的小江管事掀开帘子,露出风尘仆仆的脸,上下打量了一下,笑道“几年没见,没想到江鸣长这么高了。”
“小江管事,老爷都安排好了,夫人小姐们今晚在村子里将就一下,我都着人准备好了,明早再进城回家好好歇息。”
江鸣摸了一下头笑道。
江家大老爷也就是魏太太的丈夫,江悦的阿爷,三年前大计后奉招回京城,在工部任顿田员外郎。
在京城西大街外有一处三进宅子,这次江四小姐就是提前进京,到时从这里出嫁。
第二日,进了城门,慧姐儿一行就告别了江家车队,柜子拿着吴掌柜的那个地址名单,走走停停,问了好几处才选定了吉盛街的一家客栈住下。
据说以前这条街不叫这个名,因为京城吉盛楼就是在这条街发达的,所以大家就叫这里吉盛街了。
慧姐儿选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后街,安静,出街口就连接临平大道,京城三家有名的丝绸刺绣总店,斗彩阁丽瑰坊和锦衣轩就在临平大道上。
慧姐儿让大家在客栈好好的大吃大喝休整了一天,转天就安排柜子和果儿去城里刺绣铺子打探行情,又给江夫人和江悦写了一封信,告知自己京城的住址,让小晋送了去。
自己带着卢香慢慢沿著吉盛街边走边观察。
“慧姐姐,你看这京城街上怎么这么多人,也不是节庆的日子?”
卢香张大杏眼好奇的东张西望。
“好多夫人小姐就这么走在街上,也没人说嘴?”
慧姐儿眼睛快速的扫描了一下,见这里明显比乡下县城开化许多,街上闲逛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知凡几,大家都司空见惯,带着婆子丫头逛街的太太小姐最多戴个帷帽,许多一般百姓家娘子女儿什么都不戴也自在随意。
慧姐儿心里暗暗高兴,从长大以来没见逼人缠小脚就可以看出,这里还好不是那种严重僵化的教条社会,自己起码可以有挪腾的空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