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香烟袅袅,龙涎香的馥郁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雕梁画栋间,金龙盘绕,似在云端蛰伏,随时欲一飞冲天。
新科状元薛玉身着一袭绯红锦袍,袍上丝线绣就的麒麟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要破壁而出。腰间束着一条白玉带,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头戴的乌纱帽上,璀璨明珠颤颤巍巍,折射出夺目光芒。
他稳步跨过殿门的高槛,脚步沉稳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鞋底与金砖地面触碰,发出清脆声响,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文武百官早已整齐列于两侧,文官身着青色朝服,手持象牙笏板,神色各异;武官则身披黑色甲胄,腰佩利刃,气势威严。众人目光如炬,齐刷刷聚焦在这位新科状元身上。
薛玉先是整了整衣冠,抬手将衣袖轻轻拂下,而后双腿屈膝,缓缓跪地,身子前倾,额头触地,行了标准的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朗而坚定:“臣,新科状元薛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身着明黄龙袍,袍上金龙张牙舞爪,彰显着无上皇权。他微微颔首,声音沉稳:“平身吧。”
薛玉起身,垂手而立,身姿笔挺如松。眼睛平视前方,却又不敢直视龙颜,只是微微垂眸,余光打量着周围。
礼部尚书刘大人向前一步,手中笏板微微举起,高声说道:“状元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得中魁首,实乃我朝之幸。”说罢,脸上堆满了笑意,眼神里既有赞赏,也带着几分审视。
这时,武将之首的李将军却冷哼一声,向前踏出一步,身上甲胄发出“咔咔”声响:“哼,纸上谈兵之辈,不知可有真才实学,能否为我朝开疆拓土?”他剑眉倒竖,眼神中满是质疑与不屑,紧紧盯着薛玉,似要将他看穿。
薛玉闻言,脊背骤然绷直,绯红锦袍下的指节捏得发白。他垂眸敛去眼底翻涌的惊怒,再次俯身行礼,广袖如流云般铺开:"李将军所言极是。然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二者缺一不可。臣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曾研习《孙子兵法》与历朝战例,愿以绵薄之智,为陛下献破敌之策。"话音未落,殿外忽有急报传来,值守侍卫高声通传边疆战事吃紧。
皇帝眉头紧锁,龙袍下摆扫过鎏金龙椅的扶手:"李卿家,薛卿家,尔等可有良策?"李将军即刻抱拳,铁甲碰撞声铿锵有力:"臣请率三千铁骑驰援,定能将蛮夷杀得片甲不留!"他腰间长刀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眼中战意熊熊燃烧。
薛玉却不慌不忙,上前半步时白玉带环轻响:"陛下,边疆苦寒,时值隆冬,敌军粮草必难接济。臣以为可先断其粮道,再设伏于风雪谷。待敌军饥寒交迫之时,我军以逸待劳,定能事半功倍。"说罢展开袖中早已备好的羊皮地图,手指点在蜿蜒的山脉间,"此处地势险要,只需五百精兵便可一夫当关。"
殿内群臣顿时窃窃私语,文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着计策可行与否,武官们则上下打量着这位书生状元。李将军浓眉一挑,伸手夺过地图粗看几眼,突然放声大笑:"倒是小瞧你了!若此计奏效,本将军便敬你三大碗!"他拍在薛玉肩头的手掌力道十足,锦袍下的肩头瞬间泛红。
皇帝眼中闪过赞许,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薛卿家既有此谋,便随李卿家同去。若能建功,朕必有重赏。"话音落下,萧钰只觉后颈渗出冷汗,却仍稳稳行礼:"臣定不负陛下重托!"转身时,乌纱帽上的明珠划过一抹流光,与殿外纷飞的雪片交织成璀璨的星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