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查尔斯09
次日午后,查尔斯步履沉稳地走进了哥伦比亚大学一栋古老的教学楼,坐在了父亲讲授浪漫主义诗歌的阶梯教室最后一排。
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布满刻痕的木质座椅上投下斑斓的光影。他安静地听完了整场关于华兹华斯与自然精神的讲座,看着学生们陆续离开。
空旷的教室里只剩下父子二人。老范多伦教授整理着讲稿,目光温和地投向儿子:“你或许想跟我聊一聊,查尔斯。” 知子莫若父,他早已从查尔斯眉宇间的凝重看出了端倪。
查尔斯深吸一口气,他神色严肃,字斟句酌地将自己在《21分问答》中如何被诱惑、如何妥协、如何参与欺骗的原委,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最后,他坦诚了自己想要公开忏悔的决定,并渴望得到父亲的理解与支持。“这可能会影响到你,影响到整个范多伦家的声誉。我不该...”
老范多伦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过多的惊愕,更多的是深思与一种了然的沉痛。他放下手中的书,将手搭在儿子的肩上,深邃的眼睛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但最终化为坚定的支持。
“查尔斯,迷失方向并不可怕,真正可贵的是有勇气回头。诚实面对错误,是男人应有的担当。别想那么多,爸爸会陪你一起面对这一切。”
开庭当日,庄严肃穆的联邦法庭内座无虚席,镁光灯不时闪烁。
迪克看着查尔斯,心情复杂难言,既有对程序正义得以推进的坚持,也有对昔日好友即将身败名裂的深切愧疚。
法庭上的交锋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电视台高层与赞助商代表们衣冠楚楚,却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把所有过错归咎于节目制作团队和“个人行为失察”的参赛者。
NBC的董事长与台上的立法委员会成员在庭审间隙还能关掉麦克风亲切闲聊高尔夫趣事,转瞬开启麦克风后便又是一副公事公办的陌生面孔,义正词严地斥责舞弊行为,声称管理层对此“毫不知情”,并表示“震惊和痛心”,承诺将“严肃自查”。
而节目制片人则默契地承担了所有罪责,将电视台和金主撇清,并轻描淡写地辩护道:“电视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娱乐。”
赫伯的复仇意在发泄被利用和抛弃的愤恨,迪克的目标本是揭露电视业与资本勾结的黑幕。然而最终,他们的目标都未完全实现。真正被这场风暴彻底吞噬、成为众矢之的的,是曾经在荧幕上光芒万丈的查尔斯·范多伦。
轮到查尔斯陈述时,法庭内鸦雀无声。他喝了杯水,目光扫过在场的人群,最终定格在前方,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却异常清晰和慎重。
“过去的我,参与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我欺骗了我的朋友,欺骗了信任我的成千上万的观众。我对公众说了谎,隐瞒了我所知与不知的事实。我曾懦弱地逃避,奢望问题会自行消失,但问题从不会自动消失...我一度非常害怕,但我深知,自己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开脱。解决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只有说出真相。”
他成了万人唾弃的“骗子”,这可能会使他失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也让他的父母蒙受巨大的羞辱。
尽管威敏早已冷静地推演过这最可能的结果,但亲眼见证这一切的发生,仍让迪克感到一种无力的挫败,这并非他追求正义的初衷。
庭审结束,法槌落下。查尔斯一行人走出法院大门,瞬间被汹涌的记者和激昂的民众包围。刺眼的闪光灯、尖锐的质问、甚至不堪入耳的谩骂如潮水般涌来。然而,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查尔斯的心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迪克挤出人群,追了上来,脸上写满了歉意与复杂情绪:“查尔斯,我...”查尔斯抢先一步打断了他:“迪克,你听我说。”
他平静地注视着对方,甚至露出一个极其浅淡却释然的微笑:“恭喜你,你完成了你的使命。况且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无需对我感到抱歉。”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越过迪克的肩膀,看到了马路对面静静伫立的丽影。
是的,威敏没有进入法庭旁听,因为她相信,她所欣赏的这个男人,拥有足够的勇气独自面对错误,完成这场艰难的成人礼。
查尔斯转回头,对迪克继续说道:“或许,你该反过来祝贺我。另外……我也欠你一句道歉,关于一位女孩。”
说完,他拍了拍迪克的臂膀,然后毅然转身,穿过喧嚣的人群,朝着那个安静等待他的方向走去。
迪克站在原地,望着查尔斯与威敏相对站立,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周围的纷扰都与他们无关。
他心中虽有一丝淡淡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
他明白,尽管未能彻底撼动体制,但他坚守了程序的正义;而查尔斯,则在废墟中收获了更加珍贵的东西。
人生道路的抉择,或许正如查尔斯在法庭上最后陈述的那样:“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重头来过,但过去无法改变。这段经历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自身的弱点,也关于对他人应负的责任。我更加明白,善与恶的界限并非总是黑白分明。尽管这个故事听起来如此俗套,但我仍想说,很庆幸的是,我最终没有弄丢手中那根决定方向的线。我,找回了自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