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这个如何?”谢清朗拿起一串花苞手串,比在梅三娘的手腕上。
“姑娘生的美,自然是好看的。”坐摊的老妇笑眯了眼,看着这两位风格迥异的小娘子,似乎也回忆起了青年的时光。
梅三娘轻轻拨弄着油桐花洁白的花瓣,心生欢喜,朝谢清朗点点头。
此番二人相约出来,纯是为了踏青。原本好友也要来,却被家里长辈耳提面命拎去相看未来夫婿,出发前可是跟梅三娘好一阵抱怨,但她压不住的嘴角却是出卖了她:只因对面同她也算是青梅竹马,是有着十分默契的至交。
正当二人付钱打算离去之时,梅三娘腿上忽地一重。
她低头看去,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扒在她身上,仰着胖嘟嘟的小脸盯着她。
“你是谁家的小孩?”谢清朗弯腰一把将她抱起来,不让她压着梅三娘。
小孩指指身后的摊位,就见一位衣着朴素但眉目清秀的哥儿跑过来,面带歉意地接过孩子,“抱歉抱歉,刚刚没看住小莺,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要紧的。”梅三娘柔柔一笑,她瞧着这两位亲切,一-大一小虽说长得不太像,但眼睛都是同样的清澈,不像是坏人。
“你们是来摆摊的吗?卖什么呀?”梅三娘问道,一边握住小家伙肉肉的小手,想逗她笑一笑。
“卖团团!还送串串!”小姑娘颇为自豪,大声宣布。
团团和串串?等到了摊位上一看,她俩都有点哭笑不得,是卖青团送柳枝环啊!
这青团颜色好,闻着香气也足,花样虽然素了点,但也是清晰可见,寓意不错。而且也能尝味道,谢清朗先给梅三娘插了一块,自己选了咸口的雪菜笋丁。
味道不错。梅三娘和谢清朗对视一眼,当即开口,“帮我们包一点吧,你们这还剩多少?”
最终两人各买下了摊位上剩下的一半,其实也没有多少,对于家里人口众多或是有送礼需求的她们来说,这点子量不过是刚好够吃。
再者,这买三块送一个的柳条环确实编的精致,紧实不易散架。据说是小姑娘的哥哥编的,上面还特地加了红黄-色的飘带,传统又亮眼。
送走了这两个大客户,叶南浦握着陈禾分给他的钱,脸颊通红。
他没想到这次重逢居然给他带来了如此大的惊喜,原本只是打算碰碰运气,带着妹妹到街上叫卖一二,也许会有好心人买上一两个,可现在居然全卖出去了!
“陈禾哥哥,这些钱我不能全拿走。”叶南浦表情认真,“我们做的事太少了,不应该拿这么多。”
呦,实心眼小孩。虞秋正收拾东西,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
陈禾哪里会要他们的钱。再三推拒后,他板起脸,假装生气才让叶南浦打消了要分钱的念头。
“你们家里人呢?”这个问题其实上回陈禾就想问了,但当时跟两个小孩还没那么熟悉,叶南浦看着又是一副对外人有所防备的样子。
“我们,我们父母去外地了。”叶南浦收起笑意,咬着嘴唇,连叶啼莺都怯怯抓着哥哥的衣袖,眼睛湿-漉-漉的,看着可怜。
留守儿童啊。虞秋直起身子,接收到陈禾求助般的视线,他想了想,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来我们这帮忙,工钱日结。”
“当然,不是很重的活,只做上午,你可以带着妹妹一起来。”
叶南浦只思考了片刻,还是答应了下来。没办法,他现在很缺钱,先前还有个给别人写字赚钱,但现在活没有那么好找了,原来的东家也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
要是家里再没有进账,那群人不知道又要找上门用什么理由把自己和妹妹赶出去……
如此,两人跟叶南浦约定好:因为叶南浦住在镇上,出摊日就由他先行找好位置,随后负责招揽客人,按收入来分成。
---
清明扫墓时,天空上飘过几片牛乳般的白云,以往阴雨不断的时节,今日却罕见的放晴了。
陈禾将准备好的供品在墓前摆好,声音轻轻的,像是在和亲近的长辈夜话。
“……我遇见一个人,虽然他不是本地的,但人还不错。”
“我们现在在镇上摆摊,已经攒了些钱,过段时间应该就能买铺子了。”
“今年做的青团味道很好,爹爹你肯定喜欢。”
“我有点想你们了。”
陈禾俯下身去,将脸贴在石碑上。
周围静悄悄的,一缕微风悄然而至,正当陈禾睁眼想要起身离开时,脚边贴上了一团毛茸茸的东西。
“呜汪?”是糯米,它正摇着尾巴,不停蹭着陈禾的小腿。
远处,虞秋静静地站在那,见陈禾望向他,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我们来接你回家。”
怎么越写越少(倒地)
明天就换榜嘞,有一点惆怅[托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