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瀛洲那年已经过了最好的启智年龄,同龄的弟子中又不乏天资聪颖之辈。
有实力又有家世的更是济济如云。
苏蘅没生来讨喜的样子,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拜师困难。
当时那群长老里就只有顾云仙子脾气好,待人温和,很受瀛洲弟子爱戴。
一日急雨,苏蘅避雨到学堂,带着泥泞的鞋底弄脏了学堂外的地板,他正在擦拭的时候听到顾云讲课的声音。
心生好奇,便小心透过外面敞开的小窗去看,是一张和其他严肃长老不同的面孔。讲学内容无趣,她却能讲的生动,苏蘅听入了迷。
等到下学,雨还未停。他在学堂外等的焦急,因着答应了去食堂做工,雨点像是扎在他心上的密密针尖,倾盆而下。
苏蘅没办法,打算冒雨前去食堂,刚向雨中迈出一步,身后传来了轻柔的女声,他寻声回头。
只见顾云微微弯腰,和苏蘅平视,长发被风吹起,带来一阵海棠香气。她眼眸清亮,嘴角含笑。手里递过来一把伞,缓缓道:
“小友若是急切,可以先用我这把伞。”
苏蘅一时看呆了眼,迟钝的道谢。
瀛洲的长老多是些老顽固,对年轻弟子全是数落,挑着礼更要喋喋不休的言语讨伐一番,说的都是老掉牙的话。若这长老教学功底了得,便也说的过去,只当是严厉些。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等可笑的,腹中本无点墨,却要东拼西凑,把些荒诞不经之言堆砌得如阴司鬼魅一般,反自诩为学识渊博。这哪是阐发圣贤之道,分明是仗着年齿虚长,以刻薄后进为乐,借此维系他那摇摇欲坠的体面罢了。
总之,像顾云这般是实属是少见。
雨中一见,苏蘅难以忘怀,那把伞他一直想还回,却次次没见到顾云。
心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等到拜师的时候苏蘅铁定了心要拜顾云门下。因此还闹了个笑话。
苏蘅入门晚,同年的拜师大典早已过去,所以他第二年才捞着机会拜师。
过了弟子誓,到了拜师堂。
其余弟子全都被顺利选走,就剩下他孤零零一个。
掌门见这情形尴尬,但也没办法。苏蘅是被捡回瀛洲的,不是通过正经选拔进入,且年龄不小,天资不高。
不选他的理由简单,许多长老的绝学要挑底子好的,自小打下基础的人来学。苏蘅便是强行去学也无济于事。
他站在拜师堂,手心出了汗,低着头偷偷看掌门脸色。
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求顾云仙子收下他,给顾云闹了个脸红。
凭借不要脸的功夫,加上身世可怜,顾云没拒绝,稀里糊涂的收下他这么个弟子。
还没办拜师礼,远在玉虚的李琳桓死去,顾云去了玉虚。
这段经历想起来丢人,苏蘅清醒大半,扁舟凌云,萧雪香查看着乔庆舟给她的那画卷,研究的认真。
舟行两日才到第一洲。
如果是萧雪香一人,估计还要再快些。但苏蘅一到饭点就求着萧雪香给点饭吃,萧雪香被他弄烦了,停舟让苏蘅去随便找家馆子吃饭。
苏蘅其实不怎么饿,就只是在拖延时间罢了,他对瀛洲真的是“害怕”啊。
总归逃不过,萧雪香似乎看出他意图,买了一堆糕点放在舟上。出手阔绰,买的都是有名铺子里的招牌。
到达第一洲后舟速渐缓,直到穿过瀛洲结界时苏蘅才发觉不对,这瀛洲里的人未免太多了,还不全穿瀛洲校服。
“萧宗师,这瀛洲内的修士怎会如此之多!?”
萧雪香入结界搞出的动静不小,下方的弟子向上看,不一会儿就认出这是谁的法器。
“瀛洲今年的问道之试快开启了,周边小仙门的人也会来看。”
苏蘅心里庆幸,瀛洲问道之试属于内部分流的比试,他的事情估计要被推推,就算要处理大概也会简化流程。
萧雪香看了眼舟下,突然道:
“苏江微,抱紧你的糕点。”
苏蘅低头去看那几包点心,碧螺春茶酥,荷花酥,定胜糕。都用漫香阁的纸包的起来,他伸手捞在怀里,糕点的香甜味道破纸而出。
还没想好为何要抱紧糕点,身下就一空。
苏蘅惊恐的看着萧雪香,仰天长啸。
下方全是瀛洲修士,他摔下去估计还得砸死几个,千钧一发之际,萧雪香一把抱起苏蘅,御剑腾飞。
她发带轻飘,身姿轻盈,抱起苏蘅却毫不费力,看苏蘅一脸惊恐的样子甚至有种愉悦之感。
下方的修士看到萧雪香此番举动也是惊吓,声音嘈杂。
“萧宗师……好身手……”
苏蘅吓的脸色发青,他现在对于说萧雪香性情古怪的话没有半分疑问了,甚至怀疑起苏江微为何对其倾心。
平安落地后,苏蘅双腿发软,坐在地上平复着差点又死了的心情。
两侧的年轻弟子看到萧雪香都拥挤着上前。
“师姐,这是谁啊?”
问出这话的是一少年,也带着内门的鱼佩,瀛洲校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清秀。
他眉眼太伶俐,面容却因着年轻带着稚嫩,此时眼神不善的盯着苏蘅,嘴角上扬起一抹弧度。
萧雪香道:
“顺路带回来的瀛洲弟子。”
苏蘅起身,对面前少年人没由来的敌意困惑,直往萧雪香身后躲。
萧雪香撇过来一个眼神,苏蘅会意,跟着她往里走。人多眼杂,自然不缺人认出苏蘅现下的面孔,回忆起苏江微的事情,只是碍于萧雪香在场,并不言语罢了。
方才的弟子也跟过来,和萧雪香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少年人话锋一转,对苏蘅问道:
“还没问郎君名讳。”
“苏江微。”
这名字一出口,那少年脸色变得阴沉,道:
“你就是那个不知好歹,妄图攀附我师姐的杂役?”
苏蘅一惊,这……苏江微居然有名至此。
萧雪香对那少年道:
“若水,不得无礼。苏江微失了一部分记忆,又在湘潭受了伤,对他之前瀛洲的事不要深究。”
若水?!萧若水?!
苏蘅看着面前少年,束发高挑,气质出众。他悄放慢了脚步,去看那少年脖子后方,确实让他发现了一处熟悉的疤痕。
真的是萧若水,这孩子张开后气质怎么如此凌厉了。
萧若水这名字还是苏蘅给他起的,耗费了不少心神。
这孩子是苏蘅当年下山除祟时在镇子里捡到的孤儿,因想起自己幼时的遭遇,加上同行的萧秋阑也觉得可怜,便商量一通要带回瀛洲。
路上问孩子叫什么,才知道这孩子没名字,实在让人于心不忍。
他冬日里也没穿件像样的衣服,手脚通红,苏蘅对这孩子自然疼的紧。
嘴上一快,便提议道:“你若是不嫌弃,我给你一个名字可好?”
小孩点点头,瞅着苏蘅甜滋滋的笑,两颗虎牙把苏蘅那颗心都萌化了。
恰巧当时路过一处清泉,苏蘅灵感大发,便给孩子起名
“若水。”
意喻澄明见性,淡泊存真。
有了名,没有姓氏。苏蘅指指萧秋阑,又指指自己,最后从萧秋阑怀里把孩子抱过来,打趣说道:
“还是姓萧吧。
苏者,荣也,若“苏堤春晓”,繁华满眼。水者,逝也,若“流水落花”,寂寥无边。一名之间,既欲揽人间烟火,又欲乘云月清辉,终难兼得。
且二者声律扞格不合,“苏”音沉厚,若金石坠地。“若水”轻灵,如佩玉鸣环。连读时,前者滞重,后者飘忽,宛如琴瑟未调,宫商错杂。
萧者,清寂如秋声。若水者,澄澈似春溪。一疏淡一绵长,如风过竹林、泉漱石上,虚怀涵远,静流深长。
便叫你萧若水,怎样?”
孩子能懂什么,只知道自己有名字了,拍着小手,高兴的直乐呵。
这孩子出奇的争气,到了瀛洲发现他很有天赋,灵根还好,被收去当了内门。
萧秋阑也喜欢这孩子,经常带着下山开小灶。
苏蘅看着眼前快要比自己高的人,万万不敢相信。
那个甜甜的喊自己苏哥哥的人,现在出落的如此高挺俊俏了,真是男大十八变。
他越看这青年就越欢喜,给人家盯的不耐烦了才收回视线。
萧雪香步伐快,不一会便到了内门的问事堂。
“若水,去万卷楼,看看你萧哥回来没有。”
等到萧若水身影走远,萧雪香才出声道:
“去了里面,别随便说话,审问处的人因为我在不会为难你,但这前提是你没骗我。”
苏蘅咽口气,没想到今天来的这么快。
他是第三次进问事堂,前两次经历让他对这地方印象很差劲。
苏蘅握紧了拳头,步伐沉重。
堂内立有四柱,东为仁德柱,雕刻有松柏纹样,寓意堂内人需心怀仁慈,如木之生发滋养万物。 西为公正柱,饰以獬豸浮雕,呼应“明镜高悬”,强调办事公正。 南为明志柱,刻竹节纹路,象征虚怀若谷与敏捷思维。北为和谐柱,绘缠枝莲纹,意为同生共气。
审问处的人已经等好了,苏蘅按照要求坐在中央的木椅上。
上方的人让修士递来一颗丹药。
萧雪香出声道:“不必,我已经让苏江微吃过绝真丹了。”
绝真丹,功效如其名,和真言散不同在于,真言散不致命,且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即便说谎也无事。
绝真丹则是一种强制性逼迫服用的人说真话的丹药,使用时需要人从服用者外部催动丹药。
功效只有三句话,顾这丹药也被称为“三话真”。
萧雪香催动起丹药,苏蘅顿时感受到一股冷气蔓延全身。
他是何时服下的,苏蘅脑子里开始回忆这几天的事。
顿时想起洞府里萧雪香给的那枚用来抵抗寒气的青玉丹药。
原来那时,萧雪香就开始怀疑起他了,苏蘅暗道:心可真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