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又很快到来,未央城迎来初雪。纷纷扬扬,银装素裹,很冷很静。
姜炊雪早早关了“春下箸”,裹紧身上斗篷,提着精心准备的礼物,踏雪朝着城外家中方向走去。
今日哥哥捎来口信,说嫂嫂诞下一个女婴,母女平安。这是她的第一个小侄女,姜炊雪满心欢喜,脚步也愈发轻快。
走进小院,堂屋门扉半掩,姜炊雪尚未来得及踏入,便已觉暖意裹着欢声扑面而来。
屋内,嫂嫂李婉斜倚在榻上,鬓发贴在颊边,怀中襁褓裹着粉嫩的小人儿,睡得正酣。姜佑安一脸温柔,从身后环住妻女,大手轻轻搭在妻子肩头,微微侧着头,目光温柔地落在襁褓中的女婴儿身上。
姜父与赵俗娆一前一后,伫于榻前。姜父微微俯身,满目疼惜地凝望着襁褓中的小孙女。赵俗娆立在姜父身后,无甚好颜色,撇着嘴嘟囔,“稀奇个啥!又不是孙子。”
此言一出,李婉脸色骤变,姜佑安低下头,如霜打的茄子般没了神采。姜父眉头一皱,呵斥道,“你要是太闲就出去走两圈!”
襁褓中的女婴似被这不妙气氛惊扰,“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李婉与姜佑安忙手忙脚乱地哄着,姜父也帮着哄,可孩子哭声却愈发响亮。赵俗娆白眼一翻,上前一步扒拉开姜父,不耐烦道,“起开起开!老娘来!”说罢,径直上前,从李婉怀中抱过孩子。
赵俗娆抱着孩子轻声细语地逗弄,眉眼间竟难得地生出半分慈相。那女婴似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柔,竟渐渐止住哭声,展开笑颜,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可爱。
李婉终于展开笑颜,姜佑安见状忙夸了一句,“还是娘有办法。”
姜父也忍不住打趣道,“你瞧你这个人,不是挺稀奇孙女的么?”说着伸手也想抱一抱小孙女。赵俗娆却眼疾手快,一巴掌打开他的手,嗔怪道,“把你爪子拿开,会抱吗?”
屋内氛围终于又恢复至初时的温馨。姜炊雪乘机推门而入,众人听到声响,齐齐回头,脸上都是灿烂笑容。
姜父眼睛一亮,率先开口,声音里满是关切与欢喜,“炊雪回来啦,冷不冷?过来看看你侄女,生得啊跟你小时候一个模样。”
姜炊雪心头暖意流淌,快步上前,目光温柔地落在小侄女粉嫩的小脸上。眉眼弯弯,神态娇憨,恰似自己儿时模样。
她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锦盒,小心翼翼地拿起盒中雕琢精致的长命锁,轻轻戴在小女婴脖颈上,口中轻声呢喃,“希望这长命锁,能够护佑我们囡囡一生平安。”
姜佑安李婉对视一眼,姜佑安开口道,“妹妹,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们实在不能收。”
姜炊雪微微一笑,眼神真挚,“这是我的第一个小侄女,又生得这般像我,我自是要将她宠在心尖儿上的,这长命锁是我一番心意,还望哥哥嫂嫂莫要推辞。”姜佑安李婉见她如此,便也只好满心欢喜地收下。
李婉温柔看向姜炊雪,轻声道,“妹妹,这孩子与你生在同一天,是难得的缘分,名字便由你这个亲姑姑来取吧。”
姜炊雪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灵动光芒,“就叫‘念熹’吧。希望这孩子一生都能够被温暖与希望环绕。”
“念熹……真是个好名字,和妹妹的名字一样好!”姜佑安与李婉相视一笑,姜父站在一旁点头称是,赵俗娆抱着女婴儿怜爱地唤,“小熹儿,小熹儿~”屋内再次响起欢快的笑声,在这温馨的氛围里久久回荡。
小念熹很快又睡着,姜炊雪轻步回到自己房中。推开门扉,见屋内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连被褥都换成了簇新的,散发着淡淡阳光的气息。
她目光掠过屋内陈设,最终停驻在陈列架上那只憨态可掬的小木雕上——那是幼时父亲亲手为她雕的,一只胖嘟嘟的小兔子,嘴角还勾着一抹狡黠的笑。
指尖轻轻抚过木雕,姜炊雪的思绪飘回遥远的童年。那时,母亲尚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母亲的手很巧,总能做出各种新奇的美食逗她开心;父亲则喜欢将她举得高高的,让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去看那高高的屋檐,去看那远处的山峦。
正想得出神,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房门被轻轻推开。姜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蛋走了进来,肩上落满了白雪。
“闺女,今天是你十九岁生辰,爹给你煮了碗醪糟蛋。”声音里满是慈爱。
姜炊雪接过碗来,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熟悉的甜蜜味道瞬间溢满口腔,温暖了她的心房。她抬头看向父亲,却见姜父慈爱地瞧着她,眼中闪烁着泪花。
“爹,你怎么了?”姜炊雪轻声问道。
姜父擦了擦眼角,笑道:“没什么,就是忽然想起你娘了。要是她还在,看到你如今出落得这般亭亭玉立,不知该有多高兴。”
姜炊雪闻言,心中一阵酸楚。她放下碗,与父亲并肩而坐,两人开始一起回忆从前的生活。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画卷般在两人眼前徐徐展开。
回忆完毕,姜父轻轻拍了拍姜炊雪的手背,道,“今年女婿不在家,你就回来过年吧,一家人热热闹闹的。”
姜炊雪思量片刻,还是摇了摇头,道,“不了。女儿现在已是鸾戈的妻,他不在家中,过年是大日子,我得顾替他好府中的人。”
姜父闻言,虽有些失落,却也理解女儿,“好罢,你顾好自己。”
屋外,雪落无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