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楚王府事变
“乖乖待着等楼主来处置你,别想着逃,这里都是我们的人就凭你,是逃不出去的。”一黑衣人将萧凤暄推入地牢时如是说道。完了,将萧凤暄的文碟甩在他身上,暗骂了声“骗子”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这里。
这处地牢乃是璇天楼在这附近的一座暗桩。明面上是这渔村中有名的镖局,而实际的用处,恐怕在看见这座地牢时便可猜到一二了。刑具,看守都极为严密,而萧凤暄被押入的正是这地牢之中最为靠里又最为阴暗潮湿的一间。暗无天日的绝望之感简直能将那些心神脆弱之人瞬间压垮。
只是不凑巧的是,萧凤暄的心神早已被凤烛年锻炼到哪怕是去住坟地也能面不改色的程度。甚至在看见北侧的墙上的小天窗时,他都能自娱自乐的安排起日后的起居问题。
“至少还活着,不是挺好的吗?”语气中轻松与无奈,也不知道哪个占的更多一些。
萧凤暄清楚,若不是自己还有用,方才都不用那华服胖子开口,那个叫容肆的都能先杀了他。只是他没有想到,那名叫容肆的楼主竟那般笃定凤烛年会来救他。甚至在被那华服胖子骂到狗血淋头时,都没有松口要杀他。就好像……他和凤烛年是相知相熟的老友一般,有着天然的默契与信任。
“凤烛年……”萧凤暄喃喃着,低头看向了手中的文碟。
若不是有今天这一遭,萧凤暄都未曾想过,那个与自己生活了7年,将自己带出火海的人,他竟是丁点儿都不了解。
“阿怜……血蝴蝶……”
究竟哪个是她,而“凤烛年”又是谁呢?
随手翻开的文碟恰巧停在了名字那一页。看着那白纸黑字的“凤汪汪”三字时,萧凤暄凝重的神情悄然化开。他不由得弯起了嘴角,珍而重之的抚过那锋利中又带着秀气的三个字来。
其实萧凤暄没有骗容肆,至少名字是真没骗他。那是一次路过江城时,凤烛年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这身份文书,还真真的去官府登记了“凤汪汪”的名字用以来去的自由。从那以后,他萧凤暄在官府的记录之中便有了堂堂正正的身份——他是江城的乞儿,是被凤烛年所收养的名义上的义子‘凤汪汪’。
“也不知道几分是真,几分又是玩闹。”萧凤暄不禁有些无奈的轻笑出了声。他从未看清楚过凤烛年的心思,只能后知后觉的揣测那人的用意。“至少不会是耍我玩的,那这次你让我潜入这密牢之中,又是抱着怎样的打算呢?”
“当然是吃好、喝好、好好睡觉、好好气人呀~”
自言自语却得到了那人调笑的回答。萧凤暄一惊,猛的抬头去看天窗的方向。只可惜长夜未央此处又不见火光,萧凤暄眯起眼睛也只能模糊的看见一个身影跪在地上,正费力的将一柄细剑并几块干粮从窗外递进牢中
“凤——”
“嘘——”
一声短且轻的打断,令萧凤暄回过神来。他四下张望一圈,发现没人监视监听,这才靠近天窗小声的问:“你身体怎么样了?”
天窗外,凤烛年有一瞬的愣怔,她没想到自己那样果决的将他抛下,这人竟还是第一时间关心着自己。意外的同时,心底仿佛燃起一团温暖。想安慰他几句,只是话未出口又变成了平日里那调笑没有正形的样子,故作轻松的胡扯着:“当然很好,能活180岁~”
萧凤暄:“……”
跟她一起生活也有七年了,哪怕她有诸多隐瞒,萧凤暄自认对她也不是全然无知,又怎能听不出她语气里的虚弱?只是他清楚,凤烛年是那种不肯将软弱展露给他人看见的、哪怕是他萧凤暄也不行。只得长叹一声,催促道:“逞强。你想让我做什么?快点说。”
“吃好喝好——”
“凤烛年!”萧凤暄压低声音打断她的胡扯。这一次他不打算陪凤烛年继续玩下去,直接开口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你一开始的目标是那个容肆楼主吧?周工头是你放出来的‘饵’。而你早在月前便知道他最终会来到这座渔村。……不,是你、你的下属们将他引到这里。而他又将容肆引了过来对不对?”萧凤暄并不傻。相反,在得知这一切的背后都有凤烛年的参与之后,结合这一个月来她的诸多反常举动,便猜了个七八,只是……
“我不明白,你的目标原本是容肆,为什么临行动之时又换做了那华服胖子?”明明当时凤烛年与自己一同袭向容肆的话,说不定那人今夜就已经命丧黄泉了!
萧凤暄听见天窗外那人扶着墙坐在了地上,呼吸起伏沉重,每一吸都会停上几息再缓缓吐出。虽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但萧凤暄依然能察觉到——她在忍痛!
是了,今夜还未过去,她的毒发也未停歇。
刚起的话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就在这时,他听见凤烛年滞涩低哑的声音响起:“只在那一瞬间的出手就察觉到我计划的变化,凤暄啊,你真不愧是我亲自捡回来的。”她的语带笑意,声音却是虚弱至极,有时甚至发出的只是短促的气声,可萧凤暄依然听的真切。
“如你所料,我的目标是容肆,只不过现在我还不能杀了他了事。正如你所想,今日长巷之中那胖子的出现是我未曾预料到的。那人格格不入的气质令我转移了目标,本以为拿下那胖子后容肆那家伙会投鼠忌器,可、”她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后继续道:“是我失算了。”
萧凤暄:“……于是你又想出了新的计划?”
凤烛年轻笑一声:“不愧是你。”夏夜的风微微泛凉,正好可以驱走她身上灼烧一般的疼痛,凤烛年靠着墙壁仰头看向漫天的星辰,一时间竟也有些怅然起来。
“七年前的事,你还记得多少?”她问着。沉默了不知多久凤烛年才听到那人的回答:“都记得…从不敢忘记,哪怕片刻。”
萧凤暄的声音与她只隔了一堵墙,却像是从遥远的七年之前飘入她耳中一般。那场刺杀,无论是于她而言还是于萧凤暄而言都是一场不敢忘却的劫难,只是不同的是……
“容肆,正是当年参与刺杀的杀手之一。而你的父母正是丧命于他的刀下。”
萧凤暄:“……”
***
七年前,大盛景帝治下的第四十八个年头,一桩耸人听闻的灭门血案席震惊了整个大盛王朝。上至庙堂下至市井无一人不愤慨惋惜,却又都无可奈何——那便是楚王府的灭门血案。
照理说,楚王乃当今景帝胞弟,身份尊崇却为人谦卑有礼、又勤政爱民。自从受封楚王,与王妃共迁楚地后便勤勤恳恳的驻守于此,恪守本分为朝廷贡献着他身为亲王的一份力。即便在宗亲内部也无一人不称颂夸赞楚王的为人。这样的人哪怕是再刁钻的刺头也与之形成不了什么仇怨才对,可……
那年秋天的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带走了楚王府上下581人的性命,就连楚王夫妇与他们那年仅11岁的世子也没能幸免,皆丧于此役,被大火焚至灰烬。
一时间,朝廷上下震惊愕然。
然而令世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楚王府的大火烧了足足七日之后,朝廷竟是下令不再追查刺杀之人与事件的真相。仅以景帝一篇追悼哀思之文了结了这桩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
朝野上下一片愕然怒骂之声。
然而没过多久众人便察觉,那些曾对楚王府一事上表彻查或是质疑怒骂朝廷做事不仁之人,无一不在事后被朝廷追责。或是因罪抄家,或是如楚王府一般一夜间阖府上下消失无踪。
久而久之,朝野上下再没有人敢公开谈论楚王府事件的真相。只偶尔有百姓惋惜当年的楚王世子,能在市井中听那些说书之人说到,那世子天资聪颖是贤君之材,却又都是以惋惜哀叹的语气落下一句“天妒英才”。
而事件的真相与幕后黑手,则是无人敢再去追查。时至今日也无人知晓,当年一事究竟是何人所为,又是何人下的杀手……
也没有人知道,在那灰烬之中有一人偶得助力,悄然逃脱。隐姓埋名了整整七年!
明天加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楚王府事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