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的毕业季浸着淡淡的离别味,梧桐道上落满金黄的叶片,教学楼前挂着“愿此去繁花似锦”的横幅,穿着学士服的学子们三三两两合影,笑声与快门声交织,却掩不住眼底的不舍。
林砚捏着手里的保研通知书,指尖微微发颤。计算机学院的保研名额竞争激烈,他能顺利留在本校读研,离不开江亦诚无数个深夜的陪伴——帮他带夜宵、在他卡项目时用打球的逻辑启发他,甚至陪着他在实验室熬到天亮。
“砚哥!”
熟悉的呼喊穿透人群,林砚抬头,看见江亦诚穿着学士服,手里挥舞着一份红色文件,快步朝他跑来。阳光落在他扬起的笑脸上,像高中时每次跑向他那样,带着满满的雀跃。
“你看!”江亦诚跑到他面前,把文件递过去,眼里闪着光,“家乡重点中学的签约通知,正式成为体育老师了!而且离A大不远,同城,以后我们还能天天见面。”
林砚接过通知,看着上面清晰的签约信息,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江亦诚为了这个名额付出了多少——备考教资时熬到深夜,试讲练习时对着镜子反复打磨,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帮他整理考点笔记,听他模拟讲课,指出不规范的表述。
“太好了。”林砚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以后我读研,你教书,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起吃饭、一起散步。”
“那是必须的!”江亦诚伸手,轻轻揉了揉他的头发,“我早就打听好了,学校离你实验室不远,每天下班我都去接你,就像大学时接你从图书馆回宿舍一样。”
毕业旅行定在了海边,苏晓、陈阳、周子昂也一起同行。汽车驶离市区时,苏晓从背包里掏出几个包装精致的礼物盒:“毕业礼物,专门给你们俩定制的!”
江亦诚拆开一个,里面是个小巧的篮球摆件,上面刻着“双向奔赴,顶峰相见”,和当年高中同学送的篮球上的字一模一样。“太有心了!”他笑着把摆件递给林砚,“以后放在我们新家的书房里。”
陈阳递过一个草莓味糖果礼盒,挑眉道:“你们的专属味道,必须安排上。以后吵架了,就吃颗糖,想想高中时的日子,就没什么过不去的。”
周子昂拿出一套红笔套装,推了推眼镜:“续写故事的工具,以后不管是你备课,还是他做研究,都能用得上。希望你们永远像现在这样,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林砚握着那套红笔,指尖划过熟悉的笔身,忽然想起高中时帮江亦诚整理英语笔记的日子,眼眶有些发热。这些年,红笔、篮球、草莓味,早已成了他们感情里不可缺少的印记。
海边的夜晚格外宁静,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温柔的声响。同学们都回了民宿,林砚和江亦诚并肩坐在沙滩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彼此的轮廓。
“还记得高三那年,我们在冲刺海报上写的约定吗?”江亦诚忽然开口,声音被海风拂得轻轻柔柔。
林砚点点头:“记得,‘江亦诚&林砚,A大见’。”
“现在我们做到了。”江亦诚转过头,认真地看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半枚幸运符,“我想和你定一个新的约定。”
他站起身,捡起地上的树枝,用尽全力在沙滩上写下:“林砚,余生一起。” 月光下,那几个字格外清晰,被海浪轻轻舔舐着,却愈发坚定。
林砚看着那行字,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温暖而柔软。他也掏出自己的那半枚幸运符,小心翼翼地把两半拼在一起,刚好组成完整的“平安”二字。
“我把它分成两半,”林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比的坚定,“我们各带一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看到它,就想起我们一起熬过高三、读过大学,想起我们的约定。”
江亦诚接过属于自己的那半幸运符,紧紧攥在手里,然后伸手,把林砚紧紧拥入怀中。“砚哥,”他的声音带着哽咽,“高中时,你是我的光,帮我照亮了高考的路;大学时,我们互相借光,一起成长。以后的余生,我想一直做你的光,和你一起走下去。”
林砚靠在他的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受着海风带来的咸湿气息,轻声回应:“我也是。我的光,一直是你。”
离别前一天,双方父母特意赶来送他们。林妈妈塞给林砚一大包桂花糕:“以后同城要常回家,想吃了就给妈打电话,妈给你做。”江妈妈拉着江亦诚的手叮嘱:“到了学校要好好工作,照顾好林砚,别让他总熬夜,记得提醒他按时吃饭。”
林爸爸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长大了,以后的路要自己走。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互相包容,互相扶持,像高中时那样,一起面对。”
江爸爸点点头,补充道:“家永远是你们的后盾,累了就回来,我们等着你们。”
汽车驶离海边时,林砚回头望了一眼,沙滩上的字迹早已被海浪抚平,但那份约定,却深深刻在了两人的心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