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借钱 > 第19章 第 19 章初禅

第19章 第 19 章初禅

师父:还初禅都没有体验过。

昨天呢,有个居士,他问我,其实也是聊天啊,聊天说了这么一句话。他是怎么回事儿呢,他自己有茶室,喝茶待客的地方。里面也有蒲团,打坐也有佛像,自己有时候呢,打打坐,清修一下,他就说呢,就是妄想特别多的,妄想纷飞的,然后就来了这么一句,说要能感受到初禅的这种境界就好了。

初禅啊,它一般讲的就是,这个禅定当中的四种禅定,四禅八定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呢,要达到一个什么境界呢?要达到内心非常的柔顺,而且充满了这种喜悦。这个喜悦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喜悦,叫法乐,法喜。而且初禅的境界呢,心念要集中的。大家想想,我们心念怎么样才集中啊?是不是把很多妄念都破除掉了,心念才能集中,身心才能轻安嘛。

其实啊,你看我讲的这几句话,也都是书上经常说的,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这些话说出来,都是轻飘飘的。张口就能来的东西,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要能做到,那真的是难如登天了。就像内心,柔顺法喜充满。心念集中啊,身心轻安,他需要是什么呢?包括呼吸都是细长的。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要离五盖的。

什么叫离五盖呢?五盖就是系统的说了一下我们自身的这个问题,贪嗔痴慢疑呀,昏沉掉举这个方面的。就是系统的讲呢,叫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盖和这个疑盖,其实就是贪嗔痴慢疑,要让我们去离开贪嗔痴慢疑。

你看,我们讲你论,谈佛法多好谈呀,住在文字像上,就像我们讲那个画画一样的好画。纸上谈兵都好谈的,你看我们做他就难做了呀,对不对?我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个群讲的,因为我好几个群都会讲的。反正是因为一个人嘛,他的肚子里的东西就这么多,我把以前的讲完了,然后呢,现在的吸收的肯定是少一点的,反正是能吸收多少就讲多少的,有时候可能讲的也会重的。你看就像说释迦摩尼佛。释迦摩尼佛呢,他是这样子的,大家都知道,就像前一段时间一个居士,他发过释迦摩尼佛的东西,那释迦摩尼佛是舍去王位出家修行了。

如果让我们有一个王位,我们能不能下来?我们下不来的!真的,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下来的!一旦坐在王位上,就下不来了。住在文字相上这此人,更白瞎,更下不来。你看佛陀,他就能够悟出来。就是说要舍去王位的。佛陀舍弃王位呢,你看我都出家都七年多了,我才慢慢的能够理解释迦摩尼佛他为什么要舍弃王位的。因为经常看一些东西,经常去思考嘛,经常想,经常悟啊,才知道他为什么要出家的,对不对啊。首先呢,宫里的孩子,皇宫里的孩子,你要经常看这些片子就知道的。宫里面的一一个王子,能够出生,能够长大,就是特别难得的。你看看宫斗片就知道了嘛,对不对?不是下毒呢,就是搞那些什么什么麝香啊,啥东西的,堕胎的!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妃子特别多的。我们知道的只有一个摩诃波舍波提夫人,还有一个摩耶夫人嘛,我们知道这两个。

实际上,宫里面他是这样子的,他还有舞女嘞,还有仆人嘞,随时都是供这些王室享乐的。男人就那么那么几个,完了,女人这么多,互相争宠,互相下毒,互相陷害,互相迫害。你像我们知道是佛陀呢。他父亲这一辈儿是四个嘛,净饭王、糊饭王、甘露饭王,还有白饭王嘛。然后各家是生了两个,你要搁到中国,我们古时候的皇帝生个二三十个儿子,那都是很正常的。这其中再选,找出一个是太子,这么多儿子在互相去争,去斗,对不对?选出来这一个太子,有一半儿的又很难继位的。等到继位以后呢,他又害怕自己的兄弟去篡权,对自己的骨肉兄弟又下手,甚至皇帝到老的时候,他连太子都要防着的。连太子都在防着。

你看过那个甄嬛传你就知道了嘛,你看那个雍正皇帝,他就不不让年贵妃怀孕。他就是一直宠着年贵妃,但是不允许她怀孕。为啥呢?因为年贵妃太强势了,年羹尧又特别强势的,一旦叫她生了儿子,那必定要为了这个儿子当太子,争权夺利,那就大权旁落了,那整个江山就大权旁落了。所以,不允许年贵妃生孩子,一直就哄着她,骗着她。最后,利用的就是炸的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的时候,再把她废掉,就是这么残酷啊!

王氏的一生,从从小那真是叫朕啊,孤啊,那真是一个孤啊。!一直到老,时时刻刻都要防着别人。你想想那种生活是什么样一种生活?悉达多太子,他就能够有这个善根,有这个福德,能悟出这个道理。他要把这个轮回断掉,于是就出家了。你看我们一说像佛陀这个都是太高大了,和我们就离得特别远,对不对?你看我不说了,我再换一个角度来讲吧,我不说汉传佛教,因为我们这个汉传佛教呢,(我们汉地的人)本身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大乘根基的,说的人又特别多,干的人又特别少,所以很难已经描述清楚了,而且又离我们这么近啊,很难能看到自身了。

你看我打个比方,咱们就说个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你要修行的对吧,你你处于资粮道的时候还没啥的,你如果要一直修下去的话。藏传佛教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讲那个圆满的,他们是讲次第的。对藏传佛教很讲次第的。你看比如说你要修行的话,你要去除掉这个贪嗔痴慢疑的话,你就一步步来嘛,行菩萨道啊,首先第一步叫布施。你看他让你布置啥,比如说十万盏酥油灯,10万盏,你看你一般家庭是不是就一下就干了10万盏酥油灯!磕10万个大头,念10万唵嘛呢叭咪吽,做10万个,那个叫幔扎嘛,就是那个用香料弄成一个盘子,给弄的跟一个跟坛城一样的,也是特别烧钱的,后去供佛去了。

你看比如说你有百万家产的话,基本上这样子供养一下,就供养的干净了,基本就干净了。所以他们的理念和我们不一样的,他们认为存钱就存在寺庙里面的。我们是存在银行里的嘛,对不对?他觉得他们一生就是这样子的,他觉得吃用之后呢,其他的都要去供养给三宝的。我们这个心眼特别多的,我们心眼特别多的,你再给他讲,他也不会相信你这些东西的。

你看金刚经里讲祗树给孤独园是黄金铺地的。佛陀,我们现在知道他是一个圆满究竟的人,对不对啊?现在都知道他是圆满究竟的,但是在2500多年前,他住世的时候,他显现的是一个老比丘相,就是老和尚相。老和尚相啊!大家想想,如果一群专门靠乞讨的人,然后都坐在黄金土地呀,坐在上面要是你看到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想?你现在都拿手机,如果我们现在再看到金刚经里面那个开头的这一幕的话,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认为释迦摩尼佛就是搞名门利养的?你看看这些出家人,都黄金都铺地了,你看看这哪是修行啊?对吧,你很会说的,就是喷起来特别会喷的。然后大家更想不通,既然黄金都铺地了,你还跑去托钵要饭,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你看用我们的这种根性来看待你,你根本跟道上都不靠边儿啊,能理解吗?

然后,我们转一圈回来,我们心眼子多呀,想法多。然后呢,那个你看,这个五盖都不去除掉,贪嗔痴慢疑都不去除掉。那我们心里它是不是住的东西就非常多的?心心念念都是住的东西,住着家,住着孩子,住着钱,住着车子,住着这事儿那事儿的工作,杂七杂八的营生啊,挣钱呀,生活呀,鸡鸭鱼肉啊,饮食啊,吃住啊,对不对?我们我们心里住的东西多,那你必定会被你住的东西所系缚,系缚就是拿绳子绑你的意思。你住的东西越多,绑你的东西就越多。你看当我们讲一个人被绑着的时候,他的心被绑着的时候,你觉得他心里可能是柔顺吗?可能柔顺吗?可能有什么法喜充满吗?可能有那个心念集中吗?可能有身心轻安吗?大家想一想,对不对?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说那个假的和尚都能把头剃了。真的,真正的纯真的居士,他就迈不进佛门,就是进入佛门这道坎儿,你叫他出家,他就出不了这个家。我可能讲的话,你不相信。这个不需要相不相信,很多话你反问自己就知道了,知道吧?

我头几年啊,就是我没上佛学院以前,我还想着去收个徒弟呀,或者怎么样的。现在根本都不想这些事情,很少想这些事情,这些啊,现在人没有办法讲的,讲的人特别多,做的人特别少啊。我是佛学院毕业以后啊,我在这里讲讲没有关系的,我在公众号我都没讲,没敢讲的,你看当时我们毕业以后到成都去参学去了,参学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我们一次去了有三十多个和尚,到那个峨眉山佛学院,我们这边也是佛学院嘛,他也是佛学院,互相交流一下子。对吧,顺便再到乐山大佛呀,拜拜那些诸山长老,什么那个宝光寺啊,昭觉寺啊,大慈寺啊,还有那个文殊院啊,这都是成都的千年古刹嘛,都去拜一拜嘛,朝个圣啊。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照片了。应该在我朋友圈里有这些照片儿吧。当时那个会议室,他专门有一个会客大厅。会客的地方都是我们出家人。他们佛学院出的领导也是有些学生啊,学习的僧人嘛,我们也是这个领导。领导就是执事的和尚嘛,带着这些佛学院的和尚一块儿呢,就是聊嘛,其实参学啊,互相交流啊,就是各聊各自的情况嘛。以及各自的处境啊,遇到的这些问题。当时我就听到峨眉山佛学院那个副院长:说了,他说峨眉山佛学院他是依托的是啥呢?他就是依托的这个叫那个叫什么寺啊,反正是依托的寺庙嘛,就是这样子的,峨眉山佛学院那个副院长就讲,他说我们这个峨眉山啊,在四大名山当中。,峨眉山是属于香火同比其他三座名山的话,峨眉山的香火是比他们都是少的多的多的。一般香火旺的大家都知道普陀山香火旺嘛,九华山香火也旺,对吧?还有这个五台山的也可以了。最差的呢,就是四大名山里面来说的话,最差的就是峨眉山。

峨眉山那个副院长就说了,他说峨眉山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新出家的人了。就是没有新剃度的,一般峨眉山如果有新剃度的话,那么肯定法师会给你讲,你去上佛学院去吧,佛学院是个干啥的地方呢,它就是个系统培养僧才的地方,所以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新出家的人了。大家想一想,为啥有好几年没有新出家的人了?因为我们很多人还是放不下。现在是这样,也不愁吃,也不愁穿的,对吧?搞点啥不行吗?搞点啥都可以维持生活。另外,你想修行也两不误嘛。其实在家修行和出家,差的太远了。我讲这个话,我不是按人讲啊,我是按环境来讲。出家的这种修行环境很好的。只要你想修啊,出家的环境是很好的,因为他是单身,对吧?他远离世俗嘛,远离家庭,远离世俗。

人啊,往往都是住相生心的。你看,我们一讲都叫因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不是我们的境界,那是六祖大师的境界,我们没有那个境界的,我们都是因有所住而生其心的。你看,成都是这样子的,成都离那个峨眉山也没多远呢,有个100多公里吧,你去过就知道了嘛。离乐山要100多公里,反正没多远的。说几年都没有新出家的人了,我还在纳闷这个事情。后来啊,慢慢慢慢找到答案了。他为啥是这样子的啊?为啥好几年都见不到新出家的了。成都是这样子的,你去过成都文殊院,你去过就知道了,成都文殊院。那个大街上,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僧人,因为成都那个地方是显密道场,是属于显宗和密宗都是云集的地方。

密宗我们不说啥啊,咱们就说我们汉传佛教的。汉传佛教的一般在大街上,你能看到的出家人都是补丁落补丁的。嗯,你看补丁落补丁啊。我我们现在这个修行环境,它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大家都是住相身心的,大家不是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家都是着相生心住相生心的,于是人家就给你装相,来表法,他就是修行人。你看,我们讲,你过个脑子想一下,哪一个人能把衣服穿成那个样子,全都是补丁。你是干啥去了?你跟我说你天天在家,你天天在地上驴打滚呢,是不是?是不是天天在地上驴打滚啊,才能滚出那么多补丁出来啊,现在我们人的劳动生产力是很低下的,基本上吃的东西用的东西都是都是成品和半成品,不是像古时候了,对不对?

1983年才落实了宗教政策,90年代还没啥出家人啊?2000年以后,寺庙才慢慢开始往上兴盛,筹建起来的寺庙才开始多一点,就是二零一几年的时候,寺庙开始陆陆续续特别多起来的,很多村里的小庙都恢复起来了。不是,你到底干啥呢?能把衣服穿成那个样子?对不对?那只有一个情况,就是装那个样子。明明那个衣服,他没到那个程度,他非要给你弄,没有破烂,他都给你补个补丁啊。来告诉大家,你看,我就是修行人!

其实修行是啥?修行,修行是讲缘起性空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讲成佛,都成佛了,都是那个样子的。缘起它不一样。缘起不是都是补丁,落补丁那个就叫真和尚,不是这个样子的,就像佛陀时代,你看那个缘起有啥?缘起像观音菩萨,是婆罗门的大贵族,假设他们家人是大富长者。对吧,就是王子,那个里面比比皆是王子,贵族比比皆是的,还有个杀人狂魔,比丘里面原先就是杀人狂魔。央掘魔罗嘛,还有那个妓女出身的莲花色比丘尼嘛。

我们讲修行,它是每个人缘起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不是说都穿补丁落补丁才叫修行。你那在装样子作秀了呀,你知道吗?装样子作秀啊,就是你可以把人的一时能糊弄住。大家就觉得,修行师父真不容易,那就赶快给钱,你是确实有钱了对不对,你看着你看着补丁落补丁的,其实那庙建的一个比一个大,真的。像就像大悲寺,也是一说不设功德箱的,功德箱都不设的。它原先是几间小房儿,你现在到大别寺再去看看去。不设功德箱,快成一个城市了。

你看啊,像他这种表法,你表出来的法,年轻人就不好意思出家了,真的,大家相信我说的,我们有很多年轻人呢,他是看穿的僧服很庄严,他出家的,就像阿难尊者,就是看到佛非常的庄严嘛,有32相,他才出家的。你叫那些年轻人,因为你这个老辈儿都表这个法,都是补丁落补丁。年轻人他就觉得原来这就是佛教,他就不敢迈出这一步的,他不敢迈出这一步的,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有的人你根本都不懂佛法的,我打个比方,那时候我在苏州啊,你看苏州,苏州有个三铁,说有三个老和尚被称为三铁,一个是西园寺的。一个连山寺的,还有一个是寒山寺的,三个方丈被称为三铁,一个叫铁嘴,第二个是铁笔,还有一个铁算盘,就是这三个老和尚,真是就是在当时那个佛教界啊,这个南方佛教都是非常出名的。其中一个老和尚叫明山老和尚,你可以看他提过很多次的,明山老和尚是怎么回事啊?他是这样子的,他是连山寺的方丈。灵岩山那个供养特别多的,他可以把这个供养分的很细的,而且每一个僧人都能接受到这个供养的。这个老和尚,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老和尚。你看,这个老和尚是这样,他每次代客的时候,他的那个僧服啊,既合体而且熨的是平平整整的,穿的非常的庄严。

这个老和尚怎么说啊,这个老和尚是这样子的,他外面那个僧服就是熨的很平整,非常的庄严,出门的时候,它那个里面的内衣和内裤。烂的就特别烂的,特别烂的。他说我外面这身衣服是给谁穿的呢?是给佛穿的。我里面这身衣服是给谁穿的?是给我自己穿的。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啊!对不对?外面这身衣服就是给外人看的嘛。你看我们家里面的衣服,内衣内裤,内衣内裤是真的那种越旧越破,纯棉的那种,那种穿着舒服。你这才是佛法呀!这才是道啊!你看,所谓的道,是讲有他不住他,不是说道都是为了表法,都在那弄一个某个相出来的,叫大家就是着相,你着相的这种情况就变成了大家喜欢着相,你在这个地方装相,那么就变成了什么呢?

就变成了大家喜欢看戏,你喜欢演戏,那培养出来的那是啥呢?培养出来的都是吃瓜群众啊,对不对。你看,你补丁落补丁的衣服,谁跟着你学嘛?你告诉我有一个在你屁股后面跟着学嘛。我们这个佛法不拿来学的话,那你这个佛法还有什么意义呢?留存于世还有什么价值呢?对不对?我这一说又说远了啊,就是这个问题啊,就特别多的,真的问题特别多的,然后咱们再回到这个他这个提问上面吧,他说他要感受这种初禅。

感受初禅啊,我们太多的东西放不下了,真的就是说啊,我们接触的那些原教的思想特别多的,其实像《妙法莲花经》啊,《六祖坛经》啊。这个《涅槃经》啊,《大方广佛华严经》啊,这个都是原教的,就是高端的经典。高端的这个一般给法身菩萨讲,是很受益的,但是我们是这样子的,你看就是说往往这种经典它是这样子的,它破妄不足,它显真了嘛。但是,破妄的力量不足,破妄一般是刚开始,破妄可以的,就是刚开始佛教的东西是专门破妄的,比如说阿含时,方等时。

我们在破妄上面就是太缺火候儿了,所以还始终在活在虚妄当中的。你要活在虚妄当中的话,你你连法都没遇到的,真的佛法就必须要破除虚妄,开显真实的你,你都没有破除虚妄的话,他这个问题就特别多的。然后,你再去实修,想达到实修的这个境界,简直是差的太远了。真的,简直是差的太远了。就像有一次是这样子的,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禅修嘛,不是禅修,是那个念佛佛七呀,参加一个佛七。当时呢,打了七天佛七啊。后来那个大和尚也做开示嘛,他就说,“你们经过7天,对吧,刻气求证啊,精静念佛,你们有没有信心?”大家都在那儿,声音大的很。有!有信心啊!然后,大和尚又问了说,“让你们现在去往生,想不想去?"全部都人在那,好大的声音在那儿吼着,“想!”然后,大和尚又来了句,“把你们家的票子、钱、车子、房子、孩子这通通都放下了,我们去往生,要不要去?”

一句话,鸦雀无声啊!一句话是鸦雀无声啊。然后可能停了有个半分钟吧,有一个女的说想去,只有一个喊他想去,所以成就的人比较少的。其实,这一个想去的人,他是怎么回事儿呢?他的缘起肯定是命很苦的,真是活够了。对不对?就这样,你叫他放下一些东西,他还是放不下的,还是舍不去,放不下的。但是他思索了,思索了有半分钟,他来了一句,后面只有他一个人来了一句,说想去想往生到西方极乐去。这个就是修行的现状,修行的现状啊!

所以啊,你要想到达那个初禅的境界啊。其实,我讲这些东西,大家也不要气馁,不能说我们认识自己的这个现状就气馁了,非要学那些鼓励性的佛法,我们才有劲儿,不要这样子。修行上更多的都要回光返照,就要看到自己目前的处境,目前的现状。我们只要记住啥呢?你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就行了。慢慢来的,真的慢慢的来的。随着日久天长的熏修啊,对吧,很多东西你能慢慢把它……我们需要是是长期的熏修啊,慢慢的对有些事情,甚至很多的事情,能够把它真正的能够看破,能够悟到,把他放下,你才能达到这种初禅的境界。他需要功夫的,需要时间的,真是需要有个过程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