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现,则灭妄想、三有、苦及无知、爱、业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解义 :通过观察和理解外在世界的虚幻性,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由自心所显现,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妄想、三有(欲界、□□、无□□)、苦(生死轮回之苦)、无知(无明)、爱(烦恼)和业缘(因果报应)。这意味着通过内心的觉悟,可以摆脱对外在世界的错误认知,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是大乘佛法的实相说。了义说。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做法会,忙了有一个多月,也有点累啊。这两天都在休息。休息了两天呢,我说给大家呢,也讲讲经。我讲经啊,我考虑到我们很多时候啊,其实也就是结一个善缘。凭心而论,大家能吸收到多少呢?那就微乎其微了。我说这个话。不是说我讲经的好与坏啊,我讲这个话是是这些年来就是大家学佛啊,这些年来,大家在微信当中学习佛法,其实收获都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人都修到哪里支了呢?修到假大空上面去了。看的越多,问题越大,学的越多呢,离菩提道越远。嗯,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点观点啊!其实这个学佛呢,我们很多的时候要往自性这儿观,当然也不是说外面我都不看了,外面也看。更多的都往自心的观,然后才能从佛法当中受益啊。我刚才给大家发了这个,就是我前面写的。因为有一个多月了嘛,也没有看看经书啊。没有看经书呢,这个就是讲经呢,后面都是随缘的讲的。一天反正有这么一讲,也可能在别的群讲易经,或者讲道德经,或者说在这个群讲讲佛经啊。反正一天就这么一讲就行了,结个善缘啊。我发的这个其实是楞伽绍的一段话,《楞伽阿阿跋多罗宝经》就是楞伽经。楞伽经我们很多人没读过。楞伽经就是达摩祖师非常倡导的。他非常倡导的就是见性,明心见性的经典。
达摩祖师,他是明心见性的,他是这个推崇这个楞伽经的。只是到了禅宗四祖之后呢,大家都是倡导的是金刚经啊。其实楞伽经也讲的很好的。在佛门里面我们讲二愣,一个讲《楞严经》,一个讲《楞伽经》啊,这两部经典都是对人帮助非常大的。它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现,则灭妄想、三有、苦及无知、爱、业缘”。这段话呢,是原经文上写出来的。
那个解译是这样子的,是我查了些资料呢,写出来的解译。就是说啊,通过观察和理解外在世界的虚幻性。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由自心所显现的。这句话我不给大家讲快了,因为讲快了毫无意义。我们学佛其实最怕就是太快了,你看啊,通过观察和理解,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观察和理解外在事物。对外在的世界都会观察。我们对着外在的世界的看人看事、看物,对不对?看手机、看微信、看群里面,其实都在观察,都在理解。他这里讲,他说外在世界的虚幻性,这点我们就没往上观了,我们这时候就拐弯儿了,拐到哪里去了呢?我们在观察人事物的时候,我们在不断的在着相,就像金刚经里面所描述的,我们都是反着来的。金刚经讲那个不着四相,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全是要着四相的。着我相,着人相,着众生相,着寿者相,着法相,着非法相,有眼耳鼻舌生意,有色声香味儿触法,我们全是颠倒着干的,但是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啊!
一着相,人我是非,什么事情都来了,羡慕嫉妒恨,见不得人好,全部都来了。我打个比方,就像我还有一个群,那个群叫断惑证真,我建那个群没有几天,然后那个群就让人举报了。举报的原因呢,我看了一下子,我估计是谁看到那我供灯的图片,就是群主嘛,她发了一些我供灯的图片。有的人看了就觉得好像搞那个商业化了,看不惯他就要举报。
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个供灯是怎么回事啊。不是人家问我说师父一盏灯多少钱,基本问这话的人都很少的。换句话给大家讲。这个所有供的灯,基本都是人家给我供养的,人家也给别的师父供养,供养三宝嘛,你供养了,按道理就应该是属于僧人自己的东西了。一般僧人都不吭声了。我这个僧人,因为是讲经的法师,讲经的法师要多少有一些自知之明的,我们是啊受供养,但是人家也不欠咱们的。我们讲咱们将心比心,就有颗佛心嘛,最少咱们不说谁该谁,谁欠谁。至少我们都互相体谅嘛。彼此体谅,互相能理解。你不能说,我我是师父,我都高高在上,你是居士你就低低在下的,天底下没这个事情。所以我一般受了人家供养之后,我就给人家供个灯,是这样子的。有的人是想错了,其实佛前供一盏灯,它能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一灯传百千灯啊。灯火通明的话,就能把地狱都能照亮了。供灯是这个样子供的。但是好多人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我们讲世界捏造的不一样嘛。万法唯心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供灯的这个照片,把他的那个羡慕嫉妒恨的那个火给点着了,见不得人好的那个心给点着了。所以我有时候给群主还在那讲,我说无关紧要的人,不要叫他看到这些东西。没有意义的。人家有心的人供僧,我给人回一盏灯就行了,单对单的是最好的。弘法不容易。有时候你看我们讲慈悲,慈悲有时候啊,真的是能帮助很多人。有时候这个慈悲呢,他又能生出很多祸害!我这样讲没毛病吧。
大家都知道微信当中啊,佛门被喷的最厉害的,只要一说和尚,一说寺庙没有说好听的,喷的最厉害了。和尚到底怎么了?千百年来到底怎么了?干的最大的坏事,无非就是偷吃了一口肉嘛!我们讲信仰,信仰多了去了,有各种各样信仰,各种各样宗教,你怎么别的不说呢?你怎么别的不说啊,别的不讲慈悲,就佛教讲慈悲,你就可以肆无忌惮!这就是人的最大的劣根性就在这里。就是硬了都怕,软了都欺负,这是人的最大的劣根性啊!
你看我们讲通过观察和理解外在的世界,我刚才打的那个比方,就是一个群里面,他一看到有个供灯了,他自己不了解自己他自己。学了多年佛法,他其实就是一直在忙着学假大空,他认为佛门所讲的空都是假大空啊。假大空嘛,里面啥都没有啊。一见到有了他就难受啊。他就想不开,想不通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可有意思了。就跟我昨天看一个视频,是两个和尚行脚,看到有人呢,是钓鱼钓还是拿渔网捕鱼的,捕了不少鱼啊,和尚就拿钱把这个鱼买下来了。我告诉大家,在生活当中啊,和尚现了僧相就是这样子的,大家是不希望和尚拿钱的,但是和尚干啥没有钱不行。没有钱不行!大家不会客气的,对谁都不会客气的。就这么矛盾。通过观察和理解外在的世界,我们就会掉到这个漩涡当中。
就是微信当中的。现实当中也有很多事。打个比方,我是去年,到西北一个寺庙,到那个地方去办了点事儿,待了一段时间,办了点事儿。当时也是。就是我待了有四个月嘛,后来离开以后,就这几天的事儿,他们那面居士给我在讲,说,说面有一个居士。他他人不在了,人走了,往生了。
那个居士是啥情况啊?他自己开了个木材厂,他是木材老板,可有钱了。车也是好车,自己也有自己的事业。我说他是居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经常到寺庙去的,有事儿没事儿去的,去吃个斋饭呀,完了去晃一圈儿啊,去转一转的。他是这样子的,他具体皈依没皈依呢,我也不知道的,因为我待的时间没多长的。他给我留下一个啥印象啊?就是反正有钱,他是太吝啬了!太吝啬了,真的。我当时以为他是居士,我曾经叫他给我,找个板子给我钉个东西,他都不想干。
因为待的时间短嘛,所以没过多的往心里去的。在后面是这样子,大雄宝殿里面,有个台子,台子两边有两个耳门,像耳朵一样的门,小门。因为他是搞木材的嘛,也搞装修啊,叫他做两个门。后来也想要钱,要的价格挺高的。当时我和居士们就说,哎呀,不要让他做了,还是找别人发心吧。后来那个事儿也没叫他做,然后他就挺生气的,他就觉得要挣寺庙的钱,没挣到挺生气的,再后面就不了了之了,因为就4个月嘛,谁知道啊,你看我回来没多久他人就不在了。后来我听他们在那儿讲说他当时啊,就觉得心里也不舒服,头也疼。但是到医院里,什么都检查过了,就是检查不出来毛病。然后难受了几天,然后就人就走了。我们啊,通过观察和理解外在的世界都是这些东西,人我是非,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都是这些东西。我曾经在一个群里,不允许发任何的链接。那里面的人都是学佛的嘛,我就给他们讲,我说你发那些假大空的干啥?你看看你到底心里有多少道?我根本都没有见过你,我都知道你心里有多少道行啊。有多少道行啊,有多少虔诚心,有多少出离心啊,天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家呀,人啊,我呀,是啊,非呀,钱呀,名呀,利呀,车呀,房啊,都这些事儿。对不对啊?当然,我也不是说大家不对,这个也正常,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就是个经济社会,你经济再疲软,再不好挣钱,都要花钱!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什么观察和理解外在的世界的虚幻性,根本就没有观察到。有些居士发一些链接,发一些什么东西的。那都是那鹦鹉学舌,或者就是照本宣科,反正都是不过脑不过心的东西,发发就完完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我们不去反观,不去理解外在世界的虚幻性,这个虚幻讲的是啥意思了呢?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个词,虚幻,无常,空,经常会看到这些词。
虚幻无常和空,他不是讲没有。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什么都有,啥人都有,缺德的,什么偷盗的杀生的,□□心不断,天天都想着那些乌烟瘴气的这些事儿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人。其实佛陀**不是让我们找一个一尘不染的人,我们当他拿他做榜样,我们学就好了。那不叫学佛,那不叫修行。修行不是那个样子的。装那个样子可以的。大家记住了,这个娑婆世界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因为这个就叫娑婆,残缺就是娑婆,就像我说这个话,就像厕所里面的蛆,没有一个身上没有屎的,就是这个话,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怎么样变得干净呢?就是要给别人看的干净,要装成别人需要看的那个样子,让别人认为是干净的。其实,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因为这个人世间没有完人。所以你认识到这一切之后,它都是虚幻的东西,都是缘起缘灭的东西,缘起性空的东西,缘聚缘散的东西。
就像你看这个房子,我们有这个念头,要住这个房子的时候,然后就开始攒钱,一砖一瓦,各种各样的因缘缘起,把它集聚在一起,叫一合相,然后就有一个房子了。这个房子因为长得有点像古代的房子,我们给它起了一个起了个名字叫寺庙,它都是缘聚缘散的。哪一天地震了呢,他可能也不在了。就像那个缅甸,地震一次,好多寺庙不是也倒了嘛,对不对?外在的相没有永恒的。我们都知道释迦摩尼佛的佛骨舍利,佛骨舍利你觉得放一万年它还能在吗?放10万年它还能在吗?他不会在的。什么东西不灭啊,就是他不在的这个性,那个是不灭的,无常性它是不灭的。就是这个道理是不灭的。我们就要依止这个道理就对了。识是生灭的,智不生灭,这是楞伽经常说的话。识啊,我们讲这个眼耳鼻舌生意,这六识,这个意识,它是生灭的,但是智慧它是不生灭的。
虚幻性就是这个意思,虚幻不是没有,它讲的是缘聚缘散,缘生,缘灭,缘起性空。这个讲的是虚幻的。就像缘分来了,缘起了,我来到五台山。五台山的房子里面的每一个东西都是因为缘缘起,它开始聚集在一块儿了。有的东西是我自己采购的,有的东西是我们群里有一个有个女居士,她想了好多晚上,他一直想着为师父去做点事儿。他给我买来了有很多东西,给我买的吃的用的啊,一点一滴呀,都是他买的。连这小冰箱都是她买的,碗柜、小冰箱、衣柜都是他帮我买的。他自己买的,他自己发心的,你看缘聚就是这样子。缘散就哪一天我死了啊,有的说,师父,你别说不吉利的话,我们佛门□□嘛。□□就是最吉利的。哪一天我也会死的呀。我们讲一般活个二十年三十年就觉得,就觉得合理了,要是三两年可能它就不合理了。那谁知道呢?人生无常,生命呢,它是呢,这个转瞬即逝的。比如说我在这里住了20年,我死了,我死了这些东西呢,那就缘散了。缘散了,有的东西呢,可能就给我烧掉了,就是叫我带走嘛,就给我烧掉了。有的东西他觉得自己能用,他自己拿走了。
这个缘起缘灭,都是讲虚幻不实的,就是这个意思啊。他不是没有,他都是跟着因缘造化,一会儿生出来了,一会儿聚在一起了,一会儿又散了,我们说“一会儿”,它也是一念生出来的,二十年也是一念心生出来的,其实都是一个念头,一刹那的这一个念头。
其实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事情你都能看开了。你看我刚来到这个寺庙的时候,今师早2025年了,这个寺庙来了多少出家人啊,连那个北台,五台山有五个台嘛,北台是最冷的地方,也是最苦的地方。北台也有出家人来到这个寺庙,来看看这个寺庙,看能不能把这个寺庙给接下来的。结果看那个寺庙破的没办法了,也都走了。
你看我来了,为啥我看到这个破烂地儿,我能留下来呢?因为我有一个理观呀,我通佛法呀,我来到这个地,哪怕是金碧辉煌的,他也不是我的。我带不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我也带不到身上去。它哪怕这个就睡在麦草上面,这样能睡着了,这个麦草我也带不走,对不对?带不来带不走的,所以想到这些呢,其实啥条件不条件的,就那么回事儿嘛。我们不要说和尚了,我就是个爷们儿,我都能把这个看明白。你睡哪不是睡呀?睡麦草上也是睡呀,睡在床上也是睡呀。其实,睡睡着了都一样,那睡不着也都一样。你睡不着,你就睡席梦思上,他也睡不着。你自在心,无挂碍,你睡在麦草上,你也是舒服的。当然,我这个的没睡在麦草上。这儿有一个大炕,我上面有被子褥子的。你看,我睡觉是这样子的,我睡觉这个门是敞开的。我门是敞开的,因为敞开凉快舒服啊,这空气能进来。
我就在这个老爷庙,老爷庙这个门呢,也没上锁。到处断壁残垣也没上锁,有时候门也是敞着的。它也没个功德箱,因为他没有钱的,自然也没有功德箱。我不是那个意思啊,大家不要想着,师父你跟哪个哪个寺庙和尚一样,什么不设功能箱啊,我没有那个意思。我不会装的,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用钱的,和尚也不例外的。我不装那个样子,犯不着。你供养,那我就收下来了。收下来我就给你供个灯啊,干个啥的,反正就是这个样子的,也没功德箱,说明它没啥香火嘛!
我来以前,我知道有寺庙的被盗过,功德箱被撬了。我这个没有关系的,我连门都不上锁。你爱撬撬去,也没东西嘛。里边儿还有点儿水果,你想拿着吃拿吃吧。我这个睡的这个房子,我一个大老爷们儿,那有啥的?你能把我怎么地了,对不对啊?现在我也没现金啊,有钱都是红包啊。红包你也拿不走,转账都有记录的,你也拿不走啊。我就这样子,天天就这样整,没功德箱啊。
我讲的这些东西,你们不要带那个感**彩。哎呀,师父难呀,师父不容易呀!师父好着嘞,师父没啥不容易的,有啥不容易的?我一天该吃吃,该喝喝,好多东西还吃不过来了。每个居士来了,来看我的居士,他们大包小包的带着来,我走的时候都叫人大包小包带着走,我也不是说他拿了东西,我还给他,我不还,我留下的,我把其他的,别的吃不完的,我就给他带上的,总不会让人空着手走的,都是将心比心啊,对不对?
你看,我为啥这样干呢?你们不要觉得我比别人好,比别人慈悲。我没有,我不慈悲。我跟你讲讲真话,我不慈悲,我只是比别人通了一点点智慧。大家都知道啊,有的寺庙香火非常旺的,你记着啊,香火旺的寺庙是这样子的,很多人供养的那些东西,有的都烂了,坏了都没人管的,都吃不过来,用不完都都坏了,不知道扔了多少。真的都不知道扔到多少,因为我这去的寺庙也多,我也知道这个情况。人都有着名相的这个心嘛,哪个寺庙灵了,哪个寺庙香火旺了,都往那儿去赶,都往那儿去跑,小庙都不愿意去。
其实,香火越旺的寺庙,坏的东西不知道能坏多少,烂的能烂了多少。真的人家吃不完,用不完,那水果谁能造干净啊!不都扔了。你上那么多钱,最后又能用到哪里去呢?你不通佛法,不通道心啊,都白瞎!都是你自己无明嘛,愚痴嘛,然后刚好遇到都是这些人,没有办法!不是说我比别人慈悲,我没有多慈悲的,我这个人自私自利的,但是我有一点点的智慧。我知道反正有的东西用不完,它也吃不完,不如把它换成人情,人情往来嘛,对不对?
那为啥要换成人情往来呢?因为那有些东西它都是无常的,它是多变的,它不恒定,它是虚幻的东西,我把它拿着,有的人需要它的,他能吃掉的话,也是一个好的事情嘛!他能用掉也是个造化嘛。就像有一次,我给一个老菩萨,我给他送菜。因为人家经常给我菜,天也热,也吃不完,我就给他弄。他说,哎呀,师父,我真的,我太不好意思了。他跟我讲。我老是吃拿你的供养,吃你的供养。我说啥我的供养,我的天,那不就一点菜吗?我说你只要好好念佛,你就吃这个菜,没关系的。你不要多想了,你要自己没有道心,那不行的。你吃了它就不行了。
所以要能这样来理解这个外在的世界。然后再看啊,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由自心所显现的。这一点我们很多人,你就不不了解了。为啥呢?因为你的心一直在外面跑,就是我们佛门里经常讲的心在外面流浪。流浪都是生死,都是烦恼啊,都是都是无名,都是愚痴啊。他看不到自己,因为心在外面流浪,而自身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他没有智慧的。你要想认识一些现象,由自心所显现的,这个必须要内观的,要反观的。
怎么内观呢?就是你在生活当中,你不管做任何的事,说任何的话,任何的想法,你都要反观自身的。你看看自己到底心里住的是啥。对但是我们人呢,是活的太虚假了。我们一般都不面对自心的,活的都是装的,装样子。有的人装的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你要想了解自身的话,你必须要什么事情都要回光返照,干任何的活儿,任何的想法,说任何的话。你要反观自身的,反观自心啊。反观自身,你就守住了你那个心,不让你那个心随着外境去流转。你就守住了自己的心啊!刚开始你会发现你那个自心在烦恼里面。心里所储存的烦恼非常的多的,各种各样的烦恼,各种各样的妄想,各种各样的分别,各种各样的执着,随着你不断的去反观自心的话,你那个粗重的烦恼就会变得越来越细微,烦恼越来越少,妄想分别执着越来越少。
你心越清静,你的智慧越增长,越往上增长。我们讲这个心回光返照,你才会慢慢发现一切都是自心所显现的,一切都是在自辩自圆的。比如说我们人是这样子的,我们一每个人都是这样,一辈子都是为了□□而证性命的。这是《圆觉经》上讲的话,一切众生都是以□□而证性命。就是你活着,都为了□□去活着。可能我说这个话,大家不能理解啊。我们讲你买房子、买车,开公司,打工,挣钱,种地,所有干的事情都是在助淫嘞。这个淫代表了啥呢?代表了你需要繁衍生息,养育后代,代表这个意思。所以每个人。只要是众生,他都是以□□而证性命的。就是一辈子,就为了两种**,一个吃,一个淫,一个□□,一个食欲,就是这两个事儿。
这两个事儿不要朝外看啊,朝外看的都是吃瓜群众。这个需要你反观的,反观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天天就是这事儿。脑子里就是淫,就是食,淫食二欲。所有干的事情,包括我们吃药,治病,锻炼身体,其实都是为助淫去做准备的。都是为了助淫,它的根本就在这里的。
《圆觉经》是释迦摩尼佛讲的,释迦摩尼佛他怎么讲的呢?他就是通过不断的回光返照。不断的回光返照,把内心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去除掉了。不执着的就是阿罗汉,不分别的就是菩萨,法身的菩萨,不再打妄想了,就成佛了。释迦摩尼佛,他这个心非常清净,于是就是照见掉我们人性当中的这些事情,看的是清清楚楚的。他不像我们,虽然天天都在做,但是还不自知啊,还一个劲的朝外看。
所以说一切现象由自心所显现,这个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回光返照,你才能慢慢照见到的。有的人想错了,有的人理解错了,有的人脑瓜子一转,他反正想咋辩咋辩的。那个是意识心,都是生灭的,没有多大意义的,你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你没法控制自己的。认识到一些现象是由自心所显现的。这是唯识上所讲的,就是慢慢找到那个真如缘起,你就能看到一些现象,是由自心所显现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妄想。妄想,不切实际的这些想法。
三有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欲界,□□和无□□。欲界呢,从这个地狱恶鬼畜生一直往人道上走,然后再往天道上走,欲界的六天,什么四天王天呀,这个这个忉利天呀,夜摩天呀,这个华乐天呀,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再往这个□□上走,一直到无□□。□□和无□□呢,一般都是通过禅力慢慢进入到那个境界当中的。
其实生死它一直是贯穿于三界的,只有跳出这三界,才能去除掉一切轮回的。消除三有就是消除欲界、□□和无□□这个三界的差别。差别像包括苦,苦讲的是生死轮回之苦,我们一般经常讲人间八苦嘛。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这个五取蕴苦,能把它消除掉,其实一切苦也是我们捏造出来的。
就像昨天有个局士,我不知道在不在这个群里面,他跟我在那讲他师父啊,我一直想改命,我就改变不过来。其实,我也没法跟他说,因为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你改命啊,你心不变,这个命怎么都改变不了;心一变了,世界才变的,
我打个比方啊,大家看过那个清朝那个连续剧。大家都知道那个和钟吧?和绅一辈子贪了9亿两白银,9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大清的国民生产总值,好像是三十多年吧,三五十年!国家都没有他有钱。和坤就这么有钱。我们从我执这个角度啊去看和坤,他太有钱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和坤他也特别不容易的。他比如说他为官30年。他是义务劳动的,他一分钱都没得到。他是义务劳动的,然后最终给他赏了一条草绳子,白白给人义务劳动了30年,最后赏了一个草绳子!
很多东西我们看的角度看不一样,你只看到贼吃肉,你没见贼挨打。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毛病,还动不动要改命。你改哪个命啊?你改哪个命啊?你说你改哪个命,你告诉我。我们就比如说像李嘉诚。大家就看到李嘉诚那个钱,你就只盯他那个钱了,你没有看到他儿子被绑架过一次。你这样子,你被绑架过一次,你试一试,他的命都没给你要掉。你试一试,你看你是不是活的跟老鼠一样!
有的说,哎呀,那李嘉诚喝洋酒!不是,那个呕吐出来都一样,感觉都一样。有的说,哎呀,李嘉诚吃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什么这个海鲜鲍鱼啥的。其实我跟你讲,你打个蛋花汤,里面捏点那个,比如说虾仁儿的话,它也是很鲜美的。这个角度它不一样,你看的人生也不一样,看世界也不一样。
不管你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最终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始终都带不走的,都是光着屁股来,又是干干净净走啊。人生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苦也罢,累也罢,钱也罢,权也罢,就像做了一场梦一般。对梦醒了的时候就应该走了,就就那么回事儿啊!生死烦恼,这这苦啊,人间八苦,也是我们捏出来的。
无明讲的无知啊。爱是讲烦恼,为啥这里讲爱是烦恼呢?这个一般的是根本没法理解的,一般的人都在爱当中的,或者在爱的妄想当中的,他一般是不可不能理解的。这个只能等你心清净了,过的一种长期的那种清净的生活,你就知道什么叫为什么说爱是烦恼了。爱是牵挂,也是烦恼,想念也是烦恼,求到了,执着起来也烦恼。求不到呢,也是人间八苦之一。在一起呢,就是逗,就是闹。离开了呢,就是爱别离,走进的是怨憎会,离开的是爱别离。所以,爱呢,它也是烦恼。你看,你跟你儿子,跟你女儿,你操心了也是烦恼。你不管他,也是烦恼。
你有的说,哎呀,没有他就好了,有没有他由不得你。这些东西都是因缘造化,它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很多时候啊,都是你前世有这个因缘,它就能聚在一块儿的。业缘是什么呢?就是因生果报,因果。我们经常讲因果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啊,其实这个话还有一种说法的,但是我们一般这个众生层面,你只要理解到这就行了,理解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就好了。
我们讲万法也空,因果也空,那个境界都是佛的境界了,不是我们这个境界了。我们是你针扎一下就疼,打上一巴掌都难受啊。我们还处在这种层面当中。还住在这种非常肤浅的这种执有上面呢,跟佛的那个境界差的太远了。总之啊,我们通过回光返照啊,观察理解这个世界的虚幻性。你观察的越深刻,你理解的越透,你出离心越强,你烦恼越少。人间八苦越少,无阴越少,因生果报越少,生死轮回越少,你越是执着,或者说呢,在生死当中流转,在烦恼当中,过每一天的话啊,那么你肯定是一直是痛苦不断的,烦恼不断的,因生果报不断的,就是因果报应不断的。是这样子的。修道啊,我们一般容易给人标签,容易起名言的分别。其实,修道,修不修都是个人的事儿,都是你个人的事儿。你这样修了呢,烦恼少一点,你心呢,清净一点。人活的就是挂碍少了呢,他自在一点。
有的不修的,有的这这一天都装忙着装相,忙着大家喜欢看什么样的相,他就表演给什么相给大家看啊,有的就忙着装相呢。那你不修,你烦恼就多一点。人就是这样子的。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实相,了义说啊!其实了义我们也不要去着这个文字相,了义就是它是圆满的。实相,他是讲的是无相实相,是真实相,就是这个意思。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呢,就讲解到这儿啊。其他呢,有啥问题呢?你们可以在群里问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