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高悬,却只能勉强驱散湿气和阴霾,却无法真正带来温暖。安阳河在阳光照射下,泛起一层微波,闪烁着银白的光芒。
苏锦娘刚踏出船舫就感到寒风瑟瑟,她拢紧了身上的棉衣。
一列官兵站在岸边,为首的人是李昱,她悬着的心稍落。
苏锦娘脚步不停地下了船,径直朝李昱走去,“李大人,出了何事?”
李昱眉头微微蹙起,眼袋也略显浮肿,似乎睡眠不足,见到苏锦娘总算是打起了一点精神,“苏娘子,我稍后还有公务,就此长话短说。”
他整个人显得低沉,似乎背负着一些沉重的压力。
“昨日有人举报,买你宅子的人是个浮浪尸,你之前是否知晓?”
苏锦娘眼眸瞪大,嘴巴微张,状态不似作假,李昱心底暗暗松了口气。
浮浪尸是逃避赋税从家乡跑了出来的,跟浮浪尸做交易也是重罪,轻则四十大板,重则刑拘一年。昨晚接到举报文书,他连夜审问孙宇后力排众议保下苏锦娘,所幸孙宇的口供中不曾提及对苏锦娘不利供词。
“他哪来的银子能买下我的宅子?”苏锦娘不解。
浮浪尸大多是穷苦出身,但凡有银子能交税,谁愿意四处躲藏做无根之木。孙宇眼都不眨地拿出七百五十两,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昱为她释疑,“孙宇骗了猎户家的寡妇,就是那寡妇带着三岁小儿哭天抢地到里正鸣冤,我们才知晓那狗奴的身份。”
没想到看似老实的孙宇竟是个欺世盗名的奸诈之徒,苏锦娘叹了口气,“李大人是来带我配合查案的?”
李昱折身对身后两个卒验道,“你二人可看得明明白白,苏娘子对此事一无所知,你们先回里正把文书和孙宇一共转交守备大人发落吧。”
“是”,二人闻声离去。
苏锦娘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昱是来保她的。
“李大人,谢谢你的出手相助”。
苏锦娘的感谢真心实意,惹了官司落到守备手里,她可没有把握再次全身而退。
李昱挠挠头,露出今日第一个笑脸,“苏娘子的人我信得过,就是……”他面色踌躇。
“李大人但讲无妨。”
“苏娘子须要把卖宅子得的七百五十两如数退还给那寡妇,我好撤销这笔交易,才能把案子彻底了了。”
“这是自然”,苏锦娘点头,“李大人稍候片刻”。
苏锦娘重新返回船舫,女娘们都挤在门口面露忧色,她三言两语把事情说了个大概,众人才放下心来。
再回来时银子已经凑齐,李昱打开木匣,里面零零碎碎的有银票、碎银子还有首饰。
他的视线从木匣上移,对上一双水眸。
“这……”
“十里船舫最近生意不好,我本想着卖了宅子维持生计,没想到出了这档子事儿,这银子是娘子们一起凑出来的。”苏锦娘露出一丝苦笑,却也不卑不亢,“李大人的恩情我苏锦娘记下了,银子虽然没有,但十里船舫的好酒好菜备下了,请你务必赏脸。”
李昱点点头,没再多叙,先把案子了了以免夜长梦多。
那头两个卒验把孙宇送给守备,底下的侍卫验了文书进行了交接,就把人带走了。
这头铁一在孙宇遣返回乡的必经路等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接到人,查到守备府,发现孙宇确实已经被遣返了。
“一个大活人青天白日的消失了。”
铁一满头雾水地回景星赴。
剑锋划过空气,发出一阵低沉的呼啸声。
景星赴正在院子里练剑,他动作逐渐加快,剑花四溅。半晌他收了剑,接过侍女送上的帕子,“苏锦娘那里呢?”
“被里正官李昱保下来了。”铁一很是郁闷,没一件事办得顺利。
“呵,她还有点本事”,景星赴把帕子丢给侍女,撂一眼铁一,“去查查守备”。
铁一这里处处碰壁,苏锦娘却是否极泰来,李昱又给她介绍了一个新客户。
对方是三口之家,还带着一个小郎君,在院子里踢毽球,甚是可爱。
苏锦娘这次谨慎多了,“郎君和娘子来自哪里?可有公验?”
圣元的百姓不能随意通行,来往商旅皆需要公验。如果没有公验,那么此人很有可能是世家的逃奴,或者是为了逃避赋税的浮浪户。
对方家的娘子名唤冯汐,买卖房宅由她一手操办很是爽利,“苏娘子请过目”,她从怀里拿出过一叠厚厚的文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们经过所有城池的信息。
从文书上看,这三人来自东洲,是距离金陵千里之外的沿海州郡,那里盛产珍珠,这夫妻二人就是来做珍珠生意的。
郎君名唤白皓,跟苏锦娘看了这个招呼,就匆匆去东街看商铺去了。
说到家乡东洲,冯娘子滔滔不绝。苏锦娘自从渝州逃荒至金陵,再没有踏出过金陵半步,因此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最后的结果就是,她被强行留下吃饭,冯娘子还顺便邀请了隔壁的刘婆子和明吉。
一桌晚宴就此定下。
冯娘子带了好多东洲特产,除了面目与金陵截然不同的各种鱼,就是虾、蟹、蛤蜊、章鱼还有海参,大多采用腌渍、晾晒、熏制的方式千里迢迢带过来的,彻底让苏锦娘开了眼。
生腌的螃蟹比手掌还大,吉明吓得不敢吃,一桌人欢声笑语。
小郎君爬上冯娘子膝盖,喂他饭时头摇得像颗拨浪鼓,“童童不要吃这个,童童要吃切鲙。”
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鲜词,苏锦娘笑着逗那小郎君,“切鲙是什么,姐姐也想吃。”
童童奶声奶气地答,“好吃好吃,甜甜的鱼,蘸咸咸的汁,放到嘴里就化了。”小郎君手舞足蹈地比画。
冯娘子笑着解释,“这金陵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比不得我们东洲,就是海鲜,我的小郎君又是个贪吃的,日后餐食怕是要绞尽脑汁了。”她脸上也带着惋惜。
苏锦娘来了兴致,“怎么会有甜甜的鱼?”
刘婆子和吉明也瞪着两双大眼睛看向冯娘子。
冯娘子给童童喂了口鱼片粥,又笑着对他们道,“哪有甜甜的鱼,东洲人有句民谣,靠海吃海,现捞现歹。”
大家的眼睛更茫然了。
冯娘子接着道,“海鲜从海里捞出来,不上桌,大家就在渔船上就地吃了。”
“就直接生吃吗?”明吉看着自己盘里的螃蟹,他还是怀疑这个真的可以吃吗。
“对,海参、海螺、鲍鱼……几乎所有的海鲜处理完内脏之后,都可以切片直接吃。如果追求口感的话,可以蘸一种料汁,用山葵和酱油调制的汁。”冯娘子放下怀里的童童,去箱笼里面拿出一个陶瓷罐子。
打开之后,淡绿色的山葵呛辣味刺鼻,苏锦娘刚凑上前去就被呛得咳了好几下,刘婆子和明吉忙捂住口鼻,只有冯娘子和童童面色不变,想来是对这个味道早就适应了。
冯娘子挖了一小块到碟里,续上酱油,再用木箸搅拌,然后示意大家尝尝,吉明满脸拒绝地摇头。
苏锦娘用桌上的一片鲍鱼去蘸山葵酱汁,送入口中,一股微妙的辛辣气息直冲鼻腔,口舌中像掷了一颗烟花,眼泪一瞬间就流了下来。
“哎,捏住鼻子……”,冯娘子这句话提醒得晚了。
所有人都笑了,只有童童傻乎乎地问:“姐姐你怎么哭了?”
苏锦娘摆摆手,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慢慢咀嚼,想把山葵的辛辣感压下去,没想到随着辛辣渐渐消失,味蕾逐渐转变成一种清新和持久的香味,特殊得令人回味无穷。
她抹去眼底湿意,她再用米饭轻蘸了一下山葵酱汁,犀利的辣味再次袭来,鼻腔和眼睛微微发烫,却是一种难以抗拒的愉悦体验。
苏锦娘眼睛都亮了,“冯娘子,这山葵可买得到?”
冯娘子给她递上纸巾,答道,“这是我家中常备,可随珍珠一同运到金陵。”
茅塞顿开,苏锦娘眼前的迷雾尽散。回程路上,她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十里船坊的新菜式有着落了。
读者小可爱:作者写生鱼片就是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吧!
作者:古代真的吃生鱼片(狡辩)
读者小可爱:你是作者你说了算(敷衍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山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