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浮尸==
那一日谢禾蓁并没有问出什么来,但是她清楚对方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孤女,她没有非要找温棠问出个好歹来,只因慧静大师曾经说谢家的女子容易刚过易折,不管是家中长姐,还是思琦姐姐,都是那样宁屈不折的性子,她们身上背负得太多,过得也就越苦,所以谢三叔经常告诉谢禾蓁有时候难得糊涂,相反过得还恣意些,这样对所有人都好。
二月十五,威远将军离开边关,温棠跟谢无宴,还有他在军营中的亲信以及陈副将在长亭送他,林将军第一次脱下铠甲,换上了文武袍,头戴鶡冠,身姿茕茕而立。
看着眼眶微红的陈副将,林将军豁达一笑,重重拍了拍陈副将的肩,“本将只是回京述职,又不是死了,或许过不了多久我又回来了,何需这般伤怀。”
但圣上召威远将军归京,本就是为了夺回他手里的兵权,收回他手中的权利,又如何会让他东山再起,方才边关百姓们一路送威远将军到长亭,此事定会有探子向圣上禀报,以当今圣上的疑心程度,肯定愈发怀疑威远将军心存异心。
所有人都明白威远将军是不可能再回边关了。
陈副将心里觉得悲哀,却强迫自己扯出一抹笑容来,言他会照顾好贤侄的,让他回京之后切莫担心儿子。
林青仿佛一夕之间变成了一个大人,他微微笑了笑,“爹,你就放心吧,儿子心里有数。”
他不会辜负他父亲的期望,以前的林青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说话行事毫无顾忌,那是因为他有他父亲的庇佑,今后,将由他来保护父亲跟京中的母亲妹妹。
“好孩子。”威远将军眼里全是骄傲,将目光放到了谢无宴身上,“谢郎君,燕王殿下才华横溢,能力不俗,但到底不是知兵晓剑之人,以后军营里的事,还麻烦谢郎君多费些心。”
谢无宴瞳孔漆黑,面色温润,“无宴省得。”
对谢无宴,威远将军是放一千一万个心,他捋了捋胡须,“温姑娘,本将虽然不知霁月为何非要将救回来的那对姐弟放在身边,但那对姐弟的身份还有待查探,本将希望温姑娘不要与她走得太近,免得遭人利用。”
威远将军跟周衡其实已经暗中几次查探那对姐弟的身份,都无影而终,要不这对姐弟就真是身世坎坷的流民,要不就是她们隐藏了真实身份。
但不管对方是何种身份,都不适合待在周霁月亦或者是温棠的身边,尤其是温姑娘这般温温柔柔的性子,善良的秉性,很容易招人利用。
别温姑娘没被男子哄骗,反而被一个姑娘给哄骗了。
温棠眉眼潋滟似水,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底下的人过来提醒林将军时辰快到了,林将军面色愈发威严,喉结滚动,眉峰凌厉,“温姑娘,你可有什么话要本将带给你的家人?”
提及家人,温棠表情平静,微微垂眸,“麻烦林将军帮我跟我母亲问声好。”
那她的父亲呢……
据威远将军所知,温国公夫妇对这一个女儿极其宠爱,视若掌上明珠,她难道就没有话带给她父亲,威远将军心里不由产生几分疑惑,可是时辰已经不早了,威远将军只能压下满腹疑问,“本将会将温姑娘的话带给温夫人的。”
“多谢林将军。”
黄沙漫天,远望是一望无际的尽头,威远将军扯唇一笑,最后深深看了儿子一眼,朝众人拱手,“后悔有期。”
说罢,他翻身上马,长鞭扬起,马儿如风般疾驰,其他几名士兵跟在他的身后,陈副将叹了口气,在原地驻足良久,拍了拍林青的肩膀。
而谢无宴则是看了眼身旁面色平静的少女,双手拢在宽袖里,他的眸光是难得一见的晦涩,以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心疼,温和至极。
***
随着威远将军的离京,边关接连下了将近十日的大雨,这十日里,边关城中的街市是难得的安静,因为天色不好,无人出门。
可就在雨霁初晴之际,边关城的启云镇唯一一条河流竟然浮现几具尸体,分别是两男一女,一位垂钓之时不慎落水的老翁,一个因杀了人而选择跳河的江湖男人,一个不甚失足落入河中的小娘子。
此事很快惊动了官府的人,周衡在知晓此事的第一刻立马带着仵作去了启云镇,派人包围了这几户人家,一个个审问,发现确实是巧合。
可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太过巧合,边关竟然有一首歌谣流传出来——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
吏卖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1]。”
还有百姓称:“将在边关,天下太平,将遭疑心,天降大祸。”
更有甚者称这是天要亡盛朝。
总之,各种扑风捉影的话术都有。
“哥哥,你说这世上该不会真有鬼吧?”
谢禾蓁原本是不相信这世上有鬼,可这事传得越来越玄乎,不由让谢禾蓁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世上真有鬼。
谢时予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在她额头轻敲了下,“这世上何来鬼神之说,周大人已经派了仵作去查探,启云镇上同时出现几具浮尸,确实只是巧合。”
可是这些巧合未免也太巧了吧,而且数日前威远将军还在边关镇守之时,边关可谓是一片祥和,可随着威远将军归京,先是连绵大雨不断,然后又是启云镇的事,这让谢禾蓁不得不多想。
谢时予被她这小脑袋瓜子里的想法弄得有些无奈,这时,翠兰叩了叩门,眼见只有她一个人回来,谢禾蓁四处张望了下,有些不解:“翠兰姑娘,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温姐姐呢。”
因为兴办学院一事,这几日温姐姐忙得脚不沾地,方才是周府派人过来说周大人已经寻好了几位夫子,让温姐姐过去挑选一下,结果翠兰回来了,温姐姐却没有回来。
翠兰福了福身,“回五姑娘,我们姑娘跟谢郎君去了启云镇。”
===
启云镇是边关靠近山脚下的一处小镇,有零零星星的十几户人家,正因为人家少,所以镇上但凡发生点什么,其他人就都知道了。
这会儿,众人皆聚在一个草棚里喝茶,刚好有一对兄妹路过此处,众人热情地跟他们两人讲今日镇中发生的怪事,“这位姑娘有所不知,在我们启云镇,张小娘子跟她的丈夫都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啊,两人成婚一载,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感情好得那是连我们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本来是可以白头偕老的,你说说怎么就出了这么一桩事,当真是老天不公啊。”
旁边其他的百姓跟着附和,表情感慨。
这一对“兄妹”中的妹妹跟着叹了口气,似是突然想到什么,她问:“那张家便只有两口人吗?”
“那倒不是,她们家还有一个老太太,是张秀才他亲娘,你们有所不知啊,这张小娘子刚嫁进张家那会儿,张老太太对张小娘子这个儿媳比她儿子还要好,逢人就夸她儿媳有多孝顺,可哪曾想在她儿子中了秀才之后,这个老太太态度马上就变了,开始各种瞧不上她儿媳,婆媳两经常起争执。”
温棠掩在袖子里的手不由蜷缩在一起,悄悄地看了谢无宴一眼,谢无宴也刚好看她,朝她轻轻点了点头。
温棠故意蹙了蹙眉,“那张小娘子跟她婆母起矛盾的时候,张秀才是站在他娘子那一边还是站在他婆母那一边?”
这做人只要一提到别的人家的事就特别来劲,话最多的中年男人一口闷了一小壶凉茶,气势豪迈地一拍案桌,道:“这个问题姑娘可就问对人了,你可别看张秀才平日里极其孝顺他母亲,但在婆媳矛盾上,张秀才始终站在他媳妇这一边,要不怎么说张小娘子让人羡慕呢。”
本朝极讲孝道,尤其是像张秀才这样的读书人,他能始终站在他娘子这边本来就不容易,可谁成想红颜薄命,他们整个启云镇就这么一位秀才,张秀才一看将来就是能当官的,张小娘子要是没不小心失足,以后定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未时一刻,温棠跟谢无宴来到启云镇的已经荒废的破庙,墨羽跟彩莲已经在等候了,彩莲对着温棠福了福身,“姑娘,谢郎君,奴婢刚刚看了,张小娘子身上并无伤痕,额头跟脖颈都无被人故意伤害的痕迹,应是落水身亡。”
诚如启云镇百姓所说,张小娘子跟张秀才才成婚一载,感情恩爱有加,纵然张小娘子跟张老太太之间有些小嫌隙,但张秀才始终站在他娘子这边,原先周大人是怀疑张小娘子的死是跟张秀才有关,可张小娘子身上并没有被伤害的痕迹,而且她跟张秀才是真正的夫妻恩爱,那她确实有可能就跟那垂钓不慎落水的老翁一样,是不慎落水。
可边关一时谣言四起,这些谣言对威远将军是不利的。
谢无宴负手,低眸看着少女,“你怎么想?”
“张老太太跟张秀才之中肯定有一个说谎了。”温棠咬了咬唇,拼命地在脑中回忆那些人说的话,这一切未免太过巧合了,而且太过天衣无缝,事出反常必有妖,少女扯了扯谢无宴的广袖,谢无宴配合地弯下腰,附耳过去。
彩莲因为没有武功,只能隐约听到一些,姑娘好像是在说,“要不试上一试”。
墨羽眼观鼻鼻观心,彩莲通过他的表情猜测这个“试”不是试探张老太太便是张秀才。
谢无宴微微颔首,“依你所言。”
***
这晚,电闪雷鸣,狂风呼啸,深山隐约听到有猿猴在鸣叫,又像是有女子在哭泣。
宝子们,来啦。
下一章晚上12点见哦。
[1]:出自《桓帝初天下童谣》。
事出反常必有妖:谚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