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对话的时间漫长得活像过了一个世纪,但实际上只是短暂的五分钟。表白过后,我们都要去参加社团活动,便约好待会一起放学,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我回到课室收拾书包,和出云结伴离开教学主楼。诗织放学后要去社办大楼参加摄影部的社团活动。出云也要参加排球部的社团活动,她是排球部的二传,每天都很认真地参加训练。
沿途,她十分雀跃地抱著我的手臂,让我分享刚才发生的事情。我实在不明白这种事情有什么好说,乏善可陈得令人无从谈起。我简略地告诉她,“我向他表白,然后他问我那要不要交往,我答应了。”
而我感受到她手上的力度倏然变大,紧紧攥住我的手臂。转头一望,我看见她玩味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下一秒,我的耳朵遭受音波攻击。
“啊啊啊啊啊——?就这????”
“??大概,就是这样?”
我揉了揉耳朵,不太懂得要如何回应她。
出云后知后觉地合上嘴巴,她先是左右张望,尔后又言欲止似的,靠在我的耳边说,“我说??为什么这样听上去,幸村同学好像有些轻浮啊!”
出云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原来,轻易地接受陌生同学表白的行为,就是“轻浮”啊。
“原来如此,难怪他会答应我。”
出云松开她的手,她愣了几秒,接著高速摆动她的手臂,“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幸村同学不是那样的人啦!他??倒不如说因为他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都太难以接近,所以我才会觉得他答应得太爽快而已??在我的想像里,他答应告白的台词应该更特别才对——诶,这是我的幻想罢了。”
对著这种男生有什么好幻想。要是他不是轻浮的人,那为什么会答应一个不熟悉的同学的表白呢?
“那,为什么他会答应呢?”
出云无奈地轻叹一口气,拍了拍我的肩膀上,顺势把手放在上面,“你不用想得太复杂啦。说不定,那纯粹是因为他知道你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而已。”
“原来小椿这么喜欢我呢。”诗织,你的朋友也很喜欢你,太好了。
出云又再使劲地拍了下我的肩膀,不得不说,运动社团的力度不是说笑的。她恼怒地说,“你这人少自恋了!和你这人说不来——我去训练了,不要想念我!”
我揉了揉出云刚刚拍打的位置,和她在中庭的十字路口分开。我朝她挥手道别,“嗯,好的。掰掰。”
出云不知怎的又朝我举中指了。她真的没关系吗?被辅导主任看见会不会被罚?
嗯,不管了。
我继续前往摄影部。
-
诗织记忆中的摄影部与她其他记忆别无二致,同样被欢笑与快乐包围,每天部员们聚在一起不是讨论著光圈,就是分享著拍照时的趣事。
部长小林香澄,戴著黑框眼镜,终日沉迷拍照,看见有人在学校拍照会异常兴奋地搭讪——诗织就是这样被拉进摄影部。
部里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是伊势悠里,是个会随身携带单反相机的神人,据说偶然会为新闻部及地区新闻社提供照片。
我按照记忆里的场所,推开位于社办大楼二楼,门外挂著“摄影部”门牌的教室。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这就是传说中的社团特色吗?用快门来欢迎诗织回来。
脸上的强光消失后,我循著那丁点余光,环视著始作俑者们。黑压压的镜头下,露出一张张笑脸。
“欢迎回来!”
他们笑著走到诗织面前。
可以再次肯定的是,诗织人缘真的好得有点过份。摄影部的人特地送了一本用丝带装饰的,沉甸甸的相册给她。相册里面记录了诗织不在期间,立海大附中发生的大小事情,例如背上被贴上补习私塾海报的田中老师、数学课里全员昏睡的教室、经常在后花园出现的三花猫、某场比赛里的拼命十分的出云、拿下冠军意气风发的网球部——那该死的幸村同学也是网球部呢。
实在不想看见他,于是我把相册翻到第一页,只见上面是一张诗织的照片。
照片里的诗织站在沙滩上,身后是一片海洋——那应该是家附近的那片海。她穿著简单的短衫短裤,踢著拖鞋,手里捧著一束满满的向日葵。她眉眼弯弯地朝向镜头欢笑,眼睛比晴空更蓝,生动得好像下一秒就要从镜头内跑出来,把花束送给我。
她比手中的花束更明媚。
摄影部的同学让我把相册翻到最后一页。
他们为相册添上最后一张照片。拍立得里的诗织——我刚推开门,眼睛一眨不眨,淡然地注视著镜头。这个人是谁呢。她比诗织更消瘦,更苍白,眼睛是冷冽的冰蓝色。
一看就知道,她不会是诗织。
但社团的人好像全然不觉,吱吱喳喳地说著什么“恭喜你回来”、“实在太好了”——哪里好了?
诗织不在了。
我看见照片上淡然的女生,一种苦涩而粘稠的感觉从心脏瀰漫开来,渐渐地涌上喉咙。
——那不是诗织!给我好好看著诗织!
第一次,我想要在这个世界大喊。
但我终究没有。
我看著那些雀跃的脸孔。对他们来说,生活无非就是这样。偶尔有一些意外,又有一些惊喜,平淡而安全,不会有无法挽回的悲伤,与同学有很多很多个“明天见”。
于是我合上相册,学著诗织一样舒眉展眼,满怀感激地向他们道谢,“谢谢你们,我会好好珍惜的。”
照片含量最多的伊势率先回应,她摸摸鼻子,叉腰说,“不用谢!下次用身体还就好了!”
“给我好好说话啊!”我打笑著说。
伊势拉著我插科打诨,把其他部员都逗笑了。过了一会儿,部长小林让我们开始干正事。
在诗织车祸前,摄影部举行了摄影比赛,比赛对外开放,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现在,比赛已经告一段落,我们要干的正事,便是把部室布置成展览厅,挂上所有优秀作品。
摄影部早在几周前便已陆续准备好所需的一切物资,包括发泡胶板、支架、相框、作品信息卡等等。今天只需要把所有东西组装好,便完成布展。
诗织——我才刚回去摄影部,对布展安排一窍不通,所以小林只安排了最基础简单的任务给我,就是帮忙把相片挂在相应的信息卡上方。
我依照相框的编号,把照片一幅一幅地挂在相应的信息卡上。不得不说,立海大附高的同学的拍摄水平很好,每一幅获奬作品都很不俗,就像我现正手持的这幅作品——以仰拍的方式拍摄百日草,明澄的天空下近距离拍摄豔红的花朵,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可以看出拍摄者刻意强调光线的沖突,形成虚实难辨的美感。当然这照片也有不少青涩之处,但亦足见拍摄者的美感与拍摄意图。
我对比著编号,来到这作品的信息卡前,上面写著拍摄者的名字:幸村精市(一年C组)。名字下方是拍摄者感言:酷暑里的百日草。在朋友的指导下试著拍照,想不到得奖了,感谢他。
“??”你这人还真是无处不在呢。
身后传来其他同学的感叹,“真不愧是幸村同学!稍微试著拍也能够拍得这么好看!”
那是因为他朋友指导得好吧。
那同学一语毕,又有其他同学附和,“真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完美的男生呢??”
停停停。打住打住打住。
我立即挂好照片,飞速离开这个诡异的对话空间。
幸好,此时我的好同学伊势正朝我招手,她正好要挂起一幅作品,需要别人帮忙。我马上小跑到她身旁,义不容辞地捉住另一边的相框,和伊势闲话家常,她说这幅作品正是人像照的一等奖,按照原始像素决定印制尺寸,所以这幅作品特别大。我笑笑回应,这样厉害吗,那我待会可要慢慢欣赏。
把作品挂好,我定睛一看,两眼发黑。
照片里,夕阳的沙滩上一个男生伸出手,逗弄著小猫。男生垂著头,发绪正好挡著他的侧脸,而他修长的手停留在中心线,抚摸著小猫。夕阳在海面上映照出澄黄的光线,有一种莫名的怀旧感,亦把男生显得很是温柔,又或者说,拍照者捕捉到这男生柔和的瞬间。
根本不需要刻意分辨,照片里的男生就是幸村同学。
再往信息卡一看,拍摄者名字:日向咲音(二年A组)。留言写著:我不会忘记这年的夏至。
“??”
“啊啊——日向学姐还是老样子呢。超绝重力女。”伊势看著拍摄者留言翻出半月眼,她随即又说,“嘛,连镜头都带著爱意呢。”
“??”
日向学姐??我好像不久前才听说过这个名字——谁来告诉我她们不是同一个人。
这场闹剧怎么完了没了啊。
-
总之,我们在社团活动时间结束前布置好部室。之后,我在校园门外等待幸村。
说实话,我想走。
我不想等待那傢伙,也想不出什么理由要等待他。他很奇怪,很随意地答应与不熟悉的同学交往——尽管出云说他不是轻浮的人——但这种行为我只能用轻浮形容;而且还有一个据称重力系、众人皆知的追求者——这人根本就不宜深交好吗。
可是,诗织会突然对人爽约吗?
——诗织怎么可能会这样做!
为了维护诗织的品格,我还是老实地在门外等著。
最后幸村迟了十分钟,他连声抱歉,说刚才讨论网球部的训练计划聊得太起劲,所以迟到了。他又见我脸色不善(我等得没心情装了),特地到小卖部买了枝乳酸味的双棍冰棍,递了一半给我,说那是我的最爱。
太可笑了,他以为区区半枝冰棍便能使我不讨厌他吗?不过冰棍确实很美味,酸酸甜甜的,我便放他一马了。
秋天的日落很早,离校时便已天黑了。我们并肩坐在小卖部外面的长椅上吃著冰棍,漫无边际地看著街头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身旁的人没有说话,我也不想开展任何话题——光是要思考现况和之后的事情,便已经使我筋疲力尽。
要怎么办呢?需要早日停止和幸村交往,不能替诗织惹上麻烦。可是像诗织那样好的女生,会怎样和人分手呢?
??诗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渡桥同学,你的手??”身旁男生声音含笑,递给我手帕。我这才意识到手上传来湿润黏稠的感觉,一低头,发现糖浆正沿著木棍流在我的手上。
情急之下,我一把含住冰棍,一手夺过他手中的手帕——靠,这个人笑什么啊!
我没心情答理他,只是自顾自地清洁双手。至于那条被我弄脏的手帕——我总不能就这样还给别人,只能告诉他我会清洗乾净再还他。
冰棍吃完,夕阳末入黑夜,我也不想再和他呆著。我拿起书包,离开长椅。一回头,却发现男生一动不动,丝毫没有想走的意欲似的。
“??幸村同学?小卖部快要关店了哦?”
他抬眸,沉默地注视著我——我尤其讨厌被他注视,可又不能移开视线。
身后是行人路过的交谈声,车辆驶过的引擎声。世界明明如常运作著,但却凝结在我和他之间。
在停顿的时间里,我看见他的嘴巴一开一合,看见他的眼睛——那双眼睛流露出一种不知道如何形容的眼神。
声音后知后觉地传入大脑。
噢,原来他说,“你,不是渡桥诗织。”
时间带著我,在这刻粉身碎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