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那天,许思和直到傍晚才失魂落魄地回到家。推开门,客厅里一片昏暗,她摸索着打开灯,白炽灯亮得有些晃眼。许思和的妈妈,许苡坐在沙发上,背对着门口。
“妈妈,你在家里怎么不把灯打开?”许思和走近沙发,声音干哑疲倦。
许苡红着眼睛,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许思和心里一沉,瞬间明白了,妈妈她什么都知道了。
“思和,”许苡的声音哑得厉害,带着极力压抑的颤抖,“你知道我去开家长会,遇到我以前的同事,人家…人家是怎么说你的吗?”她的语气凄切,眼神带着几分祈求和茫然,仿佛眼前的人突然变成了野兽。
空气沉重得让人窒息。许思和从没见过妈妈哭,在许思和的印象里,妈妈一直是个坚韧而强大的女人,总是能把工作和生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许思和喉咙发紧,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和翻涌的情绪,坐到许苡身边,尽量放柔了声音:“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妈妈,你别听她们乱说。” 她的手刚想碰到妈妈的肩膀,就被对方猛地躲开了。
“人家说你喜欢老师,搞同性恋,在全学校都出名了!” 许苡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悲伤,“我说怎么可能呢,我们家思和从小就懂事,从小到大就没让我操过心。” 她猛地抓起茶几上的一叠东西,重重摔在许思和面前,“我本来怎么也不信,可是我在你书包里看到了这些!” 几张照片散落在玻璃茶几上,照片里的人正笑得温柔。许思和的目光像被钉住,动弹不得。许苡语气骤然拔高,带着尖利的哭腔,“思和,妈妈爸爸只有你这一个孩子啊,你怎么能做出这么龌龊的事情来。”
龌龊,原来她的喜欢是龌龊的、肮脏的,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对不起,对不起,” 许思和的手空攥了一下,她在发抖,嘴里喃喃地重复着道歉,她不敢去看妈妈的眼睛,闭上眼痛苦道,“我是真的很喜欢她……”
“喜欢?你才多大!你懂什么叫喜欢!” 许苡厉声打断,恢复了她一贯的、不容反驳的语调。“我给你办转学!你下周就给我去x市一中读书,踏踏实实的,不许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许思和手脚冰凉,寒意瞬间直窜胸口,她猛地站起来,声音带着颤抖:“不,我不去。”
许苡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强硬抛出了另一个选择:“好,你不转学也可以。”
“正好省队的选拔集训七月中旬就开始了,从现在开始你不用去学校了,” 她盯着许思和,“张老师说过,你的省一是块硬牌子,很有希望。进入省队是你未来最好的出路,集训在省城T大,你正好离开这里,心无旁骛地准备考试!”
许思和愣住了。省队选拔?全国决赛?这曾是她和老张共同的期许。但这又何其艰难,那些复杂艰深的公式、令人窒息的高压训练、需要全副心神才能应对的难题……光是想想,就让她感到一阵灭顶般的疲惫和强烈的抵触。况且这一走,她和Lilian…就真的彻底断了。
“我做不到,我就在y中,哪儿也不会去。”
“就在y中?” 许苡冷笑一声,终于撕开了那层平静的伪装,压抑的怒火喷涌而出,“许思和!你眼里除了那个女人还有什么?!”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我告诉你,如果你继续执迷不悟,我就去教育局把林麓……”
“够了!”许思和急忙打断,“我听你的,别去找她的麻烦!”她的声音嘶哑而用力,带着痛苦和焦躁。
许苡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疲惫不已,语气缓了缓,“思和,妈妈也不想这样,妈妈这都是为了你好,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许思和想开口,想说自己永远也不会明白,把林麓当作威胁的筹码这是哪门子的为我好,但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许思和看着妈妈疲惫而愤怒的脸,看着茶几上散落的照片,脑子里一片混沌。
今天的一切都像是噩梦。许思和累了,她真的太累了,她好想立刻逃离这所有的一切。她甚至想立刻扑进Lilian的怀里,想把所有的委屈都说出来,然后被Lilian温柔地抱着、摸着头安慰。但林麓说冰冷的话似乎犹在耳畔, “我都快结婚了” “别老跟着我,也别胡思乱想” 许思和觉得本来就千疮百孔再也不怕痛的心,突然就开始绞痛,但她流不出一滴泪。
她不能再给她添麻烦了。一点也不能。
省队选拔集训设在T大的物理学院,一栋栋深灰色的大楼,空气中弥漫着竞争的紧张气息。许思和拖着行李箱走进分配的四人宿舍,迎接她的是室友们礼貌的问候和似有若无的试探,能踏进这里的,无不是中学物理竞赛的佼佼者。
生活瞬间被拧紧发条,精确到一分一秒。讲台上,老师语速快得惊人,板书布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微分方程、矢量符号和抽象的物理模型。上午是连续四小时的理论轰炸,内容早已将初中课本远远抛在身后,直抵大学普通物理的纵深——谐振子的量子化初步、狭义相对论动力学、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同时,微积分(极限、导数、积分)和矢量分析成为必备的语言工具。
许思和坐在教室中排,听老师正在讲解一道涉及电磁场在介质分界面行为的难题,逻辑缜密,步骤清晰。她的物理直觉让她隐约捕捉到了场分布的对称性,但随即在需要运用矢量积分进行严格推导、证明边界条件连续性时,她有些疲倦和力不从心。旁边一个女生正行云流水地书写着解题过程,笔迹工整,逻辑链严丝合缝。她攥紧了笔,重新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夜晚,室友均匀的呼吸声传来。许思和睁着眼,望着天花板上烟雾指示灯那一点幽微闪烁的绿光。集训地的干燥闷热与家乡夏夜的潮湿黏腻截然不同。她忽然开始想念Lilian身上那股淡雅的、令人安心的味道。回忆不受控制地翻涌:Lilian在讲台前讲课时专注的侧影,生日那天她欣喜又温柔的眼神……这些画面带来短暂虚幻的暖意,随即被更深的冰冷和煎熬覆盖——Lilian快结婚了。自己此刻的想法是那样的不道德和龌龊,迷茫和无处安放的思念一点点吞噬着许思和的心脏,带来一阵阵疼痛。
秋季的省队选拔考核冰冷而残酷。综合理论试卷难度极高,许思和在需要深厚理论功底、严密数学推导和深入分析的大题上失分惨重。实验操作环节(如用分光计精确测量光栅常数、利用霍尔效应研究磁场分布),她凭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直觉挽回了一些分数,但省队名额稀少,通常只有十余人或更少。不出许思和所料,她落选了。
许思和竟然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眩晕和不可思议的轻松。
电话那头,许苡的叹息带着难以掩饰的惋惜:“思和……别泄气,你的能力在那儿摆着。打起精神,好好准备冬令营!你还有机会。” 许思和沉默了很久,久到许苡以为信号中断,才传来一句听不出太多情绪的话:“我说了,我真的做不到。”
数月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即CPHO 冬令营,在万众瞩目下拉开帷幕,这是国内中学生物理最高水平的赛事。开幕式隆重,学术氛围极强。全国各省市约360-400名顶尖选手,大多是省队队员,还有在省队选拔中排名靠前但因名额限制未能入选的省一等奖获得者,比如许思和。
许思和把脸埋进厚厚的羽绒服里,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看着周围那些眼神明亮、充满自信或锐气的面孔,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渺小感将她紧紧包裹。试卷发下,六道大题,覆盖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各领域。难度极高,深度和广度远超省级竞赛,达到大学低年级水平。强烈依赖高等数学工具(微积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矢量/张量分析)进行建模和求解,题目极具探索性和综合性。但时间仅有三个半小时。
其中一道关于“旋转非惯性系(如地球)中科里奥利力对理想流体定常流动(如大气环流、河流偏转)的影响”的题目,题干便占据了半页篇幅。许思和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她的物理图像感再次发挥了作用,敏锐地抓住了科里奥利力作为“虚构力”在旋转参考系中的物理本质及其对流体微团轨迹的偏转效应,迅速建立了运动方程。她流畅地写下了关键的思路和核心动力学方程。然而,在后续需要将模型简化、求解特定的偏微分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简化形式)并分析流体稳定性(如地转平衡)的数学环节,她再次感到了熟悉的阻滞。最终,这道凝聚了她灵光的大题,只完成了物理图像的定性描述和部分核心方程,数学求解和深入分析远未完成。其他题目也大多如此,偶有闪光点(如对一道光学干涉题目的巧妙几何解法),但难以形成完整、严谨、符合竞赛评分标准的解答。
次日是实验考试,通常考两个实验,总时长3-4小时,有时分上下午。实验装置精密复杂,包含多功能光学平台、精密电子测量仪器等。考察重点是实验设计思想、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误差分析、不确定度评估)、在陌生情境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要求严谨规范。
许思和抽到的实验题目为“利用塞曼效应(原子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现象)测量电子荷质比(e/m)”。实验室里只有精密仪器,高分辨率光谱仪、强电磁铁、稳流电源,低沉的嗡鸣和记录数据的沙沙声。许思和的手很稳,这是她的优势。她耐心细致地调节光路,在光谱仪目镜中捕捉清晰的汞灯谱线及其在磁场中的分裂条纹,小心记录下分裂间距。然而,在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运用复杂的误差传递公式计算最终e/m值及其不确定度(尤其是B场不均匀性、波长测量等系统误差的评估)时,她出现了犹豫和生疏。这份迟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最终结果的精度和报告中对误差来源分析的深入程度。在这场汇聚全国顶尖高手的决赛中,一丝微小的偏差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致命的影响。
成绩公布那天,偌大的礼堂座无虚席。名单从金牌开始宣读,每一个名字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铜牌名单很长。当“许思和”的名字出现在三等奖(铜牌)的序列中时,身旁一位集训营里稍熟识的同学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道:“恭喜,不容易。” 她扯了扯冻得有些僵硬的嘴角,想挤出一个笑容,最终只化作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随即被深沉的疲惫和尘埃落定后的麻木取代。铜牌,意味着在全国数十万物理竞赛参与者中,她最终跻身于前三百余名的行列,这是对她物理天赋和扎实基础的有力肯定,尤其对于一个来自弱省弱校的学生而言,堪称惊艳。然而,许思和明白,这便是她的极限了。
回到y城,省重点高中SY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通知如期而至。凭借省一等奖证书和全国决赛(冬令营)参赛经历及铜牌,许思和轻松获得了考试资格。考试内容以高中知识为主,难度高于中考。许思和虽然经历了情感和竞赛的双重消耗,但扎实的基础和竞赛锻炼的思维能力仍在。她沉稳地答完了试卷。几周后,预录取通知书送达——她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免试提前录取资格。
许苡拿着那份通知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眉宇间积压多日的阴霾终于散开,露出了久违的、真切的宽慰笑容。“这下妈妈就放心了。” 许苡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女儿说的,更像是对她自己过去几个月提心吊胆、殚精竭虑的一种告慰。虽然不比入选省队、进入国家队、保送顶尖大学那般光芒万丈,但这已是结合现实、拨乱反正之后,她能想象到的最圆满、最体面的收场。
许思和沉默着,目光拂过“SY中学”那几个烫金的字时心中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只有一片近乎虚无的平静,和劫后余生的空茫与疲惫。
从十四岁那个崩溃的午后,她拖着行李箱,在母亲沉默的注视下离开家门奔赴省队选拔集训开始,她就再没有回头看过那所初中一眼。书桌上堆积的初中课本和笔记,连同那张曾让老张喜笑颜开、让她短暂闪耀的省一等奖状,都被她一股脑塞进纸箱,推入了卧室的角落,落了锁。
手机里,陈新发来的数条带着担忧和询问的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未读的红点最终被时间湮灭。至于沈知翼,她的所有联系,早已在那个不眠之夜被许思和彻底删除,拖入黑名单。
她的初中生涯,她的少年时代,在懵懂爱恋被碾碎成尘、至交友情遭遇致命背叛的剧痛之中,在那个被迫远走他乡、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的夏天,仓促而沉默地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情节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竞赛细节可能有误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离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