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敬姜山 > 第2章 第二章

第2章 第二章

“来了,来了,阁老来了!”不多时,侍立在门口的侍读们扬声提醒道。学子们一听,皆不敢造次,连忙找到自己位置,规规矩矩落座。

毕竟这位阁老大人除了学识非同一般,这脾气呀,也不遑多让。

沈舒一进来就将厚重的书卷放在桌案上,犀利的目光往下细细巡了一遭,在每一个学子的脸上都停留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学子想必已经知道,此番太子将进入学院跟你们一同学习。今日论政会便是给你们表现的机会,你们可与太子好好儿论政。往常便是说,没给你们机会。”说罢,状似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于右边落座的姬宁,眼底是若有似无的讥讽。

姬宁连半分眼色都吝啬给他,依旧风雨不动安如山地坐着:不是他不懂得尊师重道,实在是沈舒这老头子不知怎的极度厌恶他,隔三差五找他麻烦。

他从小看人眼色看的可快,分的可清了:打心里厌恶跟面上的厌恶是不一样的,这个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厌恶他!

他也不知缘由。

继而随着掌印大太监刘公公扬声——

“皇上到,太子殿下到……”

院内众人纷纷站起,恭敬地躬身作礼,“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众人视线余光里只瞥见一片明黄色绣着华丽繁复龙纹的衣摆极快地闪过。

大夏帝负手提步,迈着稳健的步伐笑呵呵地踏入亭中,他有着一张雍贵冷毅的脸,剑眉入鬓,龙眼生威,虽入中年却难得的气宇轩昂。

扬摆回身的刹那,衣角翻飞之际,原本温和带着笑意的眼睛陡然生变,顿时变得寒光四射,肃然凛冽的气场瞬间扑面而来,天子威严极盛。

大夏帝大手一挥,沉声道:“免礼。今日论政,朕只是一名看官,诸位学子无需过多拘泥,知无不言便可。”随后状似随意地往边上一指:

“这便是太子,你们中大多数虽已见过,但还是请他自己同诸位学子介绍一番罢。”

说话间只见斜里站出来一名少年:他头微微垂着,一身金丝滚边的黑色蟒袍包裹住略显昂扬的身躯,飘逸墨发以一支羊脂玉簪束起,腰间悬了枚看似简单的螭龙纹勾玉。可细看之下,那玉佩质地细腻,和田玉的温润中带着螭龙的刚劲,龙形纹理十分精细繁密,彰显王者风范的龙首低垂,似在静悄悄地俯瞰一切万物,无形中浸润满满储君庄严。

等人再一抬首,那相貌——唇红齿白,眉眼如画,说不出的俊秀。

好一个翩翩少年郎!

一时之间,竟说不上是那玉衬人还是那人衬玉。

原来当今太子殿下竟是如此的天人之姿!

太子姬墨俯身向皇帝先作了一礼,又对沈阁老行了拜礼,最后朝学子们虚虚地拱手。

当他再度抬头时,便撞进了姬宁略显兴味的眼睛。

然他也不过微怔了下,很快恢复神色,轻轻巧巧地朝他回了个笑,情绪看上去似乎未有一丝波动:“承乾见过阁老,各位同仁。”

众人礼貌地回礼。

姬宁视线在他面上停留许久,心中暗暗嗤笑:这人如今甚会装,前两月把他框在地上打的时候的狠劲哪?

其他暂且不论,论政会正式开始。

四面亭角飞檐翘起,两侧绿树层叠压拢,偶尔袭来阵阵微风,吹动亭帘轻纱曼舞,亭铃随着风声作响,假山后面清泉潺潺,树上雀鸟婉转啼鸣。

亭台楼阁人影物景皆映入水中,水底鱼尾争相追逐,水面波纹蔓延晃荡,一圈儿一圈儿荡漾开来,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美轮美奂得犹如一幅古画。

如此良辰美景之下,慢步至亭中央的沈阁老属实是有些煞风景了。

只听他清了清喉咙,面色格外庄重道:“今日论政,论题只有四字,便是——“外忧,内患”。在座的学子们皆可畅所欲言。

诸位也知,如今我大夏建国已有十二年,可北有大晏,南有南梁,两国虎视眈眈,我大夏是瞻前顾后,如履薄冰。”

他刻意顿了片刻,才又继续道:“大晏骑兵屡屡进犯我北境十三关,北境百姓苦不堪言——此乃外忧。朝廷各府司州县之中,权贵官僚相互勾结,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官员们对下欺压百姓,对上欺瞒圣上——此为内患。

想问一下在座的诸位,日后如何承继父辈的衣冠或者说为官以后如何为陛下分忧啊?”

他话音刚落,兵部尚书的二子程阙就率先站了出来。

他先是拱手向沈阁老作了个揖,后转头望向众人,少年眉宇之间一片耀目飞扬之色:

“大晏和南梁不足为惧,我大夏好男儿甚多,有何怕的?真正打起来杀他个片甲不留!”

神采奕奕!

气宇轩昂!

意气风发少年郎的满身傲骨展露无遗,但确也实难掩眼底的一抹不屑与轻视。

姬宁不赞同地摇了摇头:以方说的还是太过鲁莽了些,若是一言不合就兴兵打仗,涂炭的是百姓。

这番景象,并非百姓所愿,也绝非皇叔所愿。

环顾周围一圈,其余学子们也俱是一脸不赞同的模样。

果不其然,沈阁老听得此言,双眉骤然拧紧,满面怒容地瞪向程阙,许久都未开口说话,直看得程阙极为不自在地缩起了身子,他才猛地一拍桌面:“你在学院里就学了这些?一上来就打打杀杀?老夫是这般教你的?”

他走近程阙,怒目而视:

“你不知道百姓会因打仗而蒙难吗?大晏和南梁不足为俱?程公子好大的口气!何人给你的底气?不如现下就叫你领兵试试?老夫方才说建国才多少年?如此劳民伤财,伤国之根本!无知小儿,不知所谓!

知不知道大夏如今是四国中实力最弱的,不-足-为-惧?多少人就葬送在这四个字里!简直就是莽夫之勇。”一番直言不讳的训斥说的程阙脸上青白交错,半晌,稍显惭愧地低下了头,坐了回去。

亭内陷入短暂的安静。

过了好一会以后,才有另一名学子站起身来。

少年大概十五六岁,一袭玄色锦袍,边角绣着银色暗纹,贴里在袍服褡护之下,每一处都规整得没有一丝褶皱,严谨得从里到外。

他相貌十分俊逸,眸色温润,眼尾有一颗显眼的泪痣,英挺的鼻梁下,生着张薄厚适宜的唇,眉宇之间尽是温和。整个人浑身上下都像是氢润着股书卷之气一般,连带着开口也是不紧不慢的:

“学生以为大晏和南梁可先派使臣接洽谈判,双方商议,拟定一个协约。将各方约定内容、条件、主涉官员,以及若违背协约的处罚都一一罗列在内,此乃外患之解。”

“至于官场上的**......”他有些迟疑,抬眸看了眼上首的帝王,见他神色如常后,才继续道:“自然有能臣处理,这个我们无权置喙。”

等人说完,姬宁才慢腾腾地睁开原本已经半阖上的眼睛:玄玉说话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好听,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只不过怎么越发困了?

他了无聊赖地看了周围一圈:唉,何时才能结束出去玩啊?

沈阁老这次并未起身,只是坐在椅子上,身子微微前倾,犀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紧紧锁着眼前气质温润的少年:

“子敬公子是在大理寺历事有何顾虑不成?我记得老夫方才分明说过两个方面都要谈。公子这般避重就轻,实属太不应该。能臣?哪位能臣?如若朝中有此能臣,老夫为何以此为题?莫不是公子以为我沈舒是那冬烘头脑的蠢物不成?”

话至最后,俨然带了质问的意味。

刹那间,议论声四起。

担忧的、仍在认真思索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好戏的,各样目光纷纷直朝那温润少年而去。

然那少年却是微蹙了蹙疏朗的眉,并未多做解释,只拱手作礼,不卑不亢道:“学生未经考察,一时之间竟未渗透阁老题中深意。是学生之过,望阁老见谅。”

听到此回答,沈阁老拉长着脸,斜眼冷瞪向少年,似乎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直到皇帝身边的刘公公轻咳了几声,并往他的方向多看了几眼,他才语气不善地道了句:

“坐吧。”

这厢谢子敬刚落座,位于下首的太子便紧随着起身了。

众人纷纷侧目。

太子姬墨右手微提下摆,左手置于腹间,肩背挺拔而笔直,走动间频频朝左右学子们点头致意,动作看上去随意而自然。

此时恰巧有泻下的阳光打在他俊秀的脸上,使得他整张脸一半浸在光晕里,一半隐在阴影中,更衬得他唇红齿白,美如冠玉。

他往前走了几步,而后转身面向众人,微微启唇:“作为臣子,学生以为自然是要秉承诸葛老先生的那句“忠义之士忘身于外者,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者,”——此为臣者之本分。

若为君者,那便“亲贤臣,远小人,而后施行仁政”,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此为君者之本分。如此,便可解阁老的题。”

少年声色清缓、低醇,倒也称得上好听。

岂料那边沈阁老听完,竟是冷睨了他一眼,双手环胸道:“这便完了?太子殿下说得轻巧,历任为君、为臣者何人不抱着这样的想法?而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况且这仅仅是站在君臣二者角度。百姓呢?

忠义之士忘身于外者?呵,”他极为不善地一声冷笑,近乎轻蔑地看向下面尚青涩得不明所以的学子们,

“南境倒是有于世章大将军坐阵。北境呢?侍卫之臣若是不曾懈怠内务,又缘何会有卖官鬻爵之事发生?”

“百姓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自然就不会有怨言,卖官鬻爵之事自然有都察院的御史们所纠察追责。”太子微微一滞后,迅速答道。

“说的轻松!”沈阁老未等话落,立刻挥袖冷斥,眼睛瞪得格外大,“让你们讲的是如何治理,要的是具体的办法,不是让你在这说大话空话!什么事都让他人经手,这论政会论的是何政?要你们来做什么来了?”

众人都有些愕然,都知道阁老说话犀利,没想到这般激进,当着皇上打太子的脸啊!不过想想他以前可是连前朝皇帝都敢当面斥责的,便也觉得正常。

于是众人又纷纷侧过头去看太子的反应。

在沈阁老那番话说完之后,太子面色已然不虞,低头蹙眉好似在认真思索,没再继续开口。

场面一时之间又寂静下来,气氛颇有些微妙。

历事=实习。

这里便于后面阅读,贴一下主要出场人物表字。

姬宁——姬鹤鸣

姬卿——姬鹤卿

程阙——程以方

方修——方明镜

王谢——王舟书

姬墨——姬承乾

沈知隽——沈意归

谢子敬——谢玄玉

谢子辰——谢还明(下章)

另说明,文中所有人名、地名皆为虚设,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论政会(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难渡

小船三年又三年

穿书假千金作威作福

至死靡他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