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成到底是受到了干旱的影响,外加虫子鸟雀的啄食,最终的数字只有去岁的六成,这还是耕种土地面积增长的接过,单按照平均产量,兴许还没到一半。
“已经算是不错了。”
宋锦将其他几个城邑的账册也摊开,因为耕种农具和技术的进步,现如今几地的粮食产出一般会远超过需要,哪怕是这种年份在缴纳过后还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加上在农闲时候还会分派各种给予报酬的活计,只要肯花力气,哪怕冬日前没什么存粮也能度过。
桑余在一边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南寻和姚文君两边调配除去的粮草多半是过往的积累,现如今府库重还有足够应急的数量。
南寻等人的队伍才到达最南边的城邑,姚文君那边已经交上手了,最新的登高器械对于靠山修建的城池有奇效,便于拆卸搬运的特性也让这些器械的机动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闻仪有段时间没有仔细了解过工坊那边的改动,听闻此事倒是有了几分兴趣,翻出青蘋等人送过来的内容,开始逐页翻看起来。
因为最开始是闻仪绘制的图册,现如今的样式也没有什么改变,大概是青蘋等人也将那些匠人的图样进行拆解绘制,最后汇总成图册。
金属冶炼的进步让某些机括也成了可能,细节处的零件连闻仪都有些瞧不明白,外面还加上了防拆解的组件。
将内部的齿轮和连接杆边缘卡入外壳,如果不知道准确的组装顺序,强行拆解会直接破坏零件,最终得到的只有些许金属或是木头材料。
每一批箭矢或者弩弓在隐秘处都刻有符号,能够根据内容追溯源头,在攻城时也能更轻松判定功劳。
姚文君在信件中说起这个也很是感慨,比拼排兵布阵偶尔还会有些精神紧绷,通过压制获取的胜利更让人觉得轻松愉悦。
加上携带着的医疗物资,甚至手下的兵卒都有些跃跃欲试,若不是姚文君压着早就按捺不住继续下一步动作了。
“怎么看起来他们好像比我们更有干劲的样子。”闻仪摇头,然后将信件递给宋锦。
身边的人接过匣子,同样将一叠文书给了闻仪,让她赶紧先将这些处理了。事务厅中调走了几个跟着南寻,眼下几人要做的事情也多了不少。
最开始闻仪是想让桑余跟着去的,毕竟他和南寻也算是熟悉,处理起事情默契也足。但在何玧的建议下还是派了几个学生跟着历练,外加几名事务厅中的从事。
拿这位老先生的话来说,“学宫过段时间又要忙碌起来了,桑余走不开。”
闻仪能觉察到这些话背后的意味,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几人的选择,反正这也是实情,不少人在秋收之后已经踏上了来平邑的路。考核校验并不是轻松的事情,加上城中的账目还需要桑余过目,此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等再过些年头,不用她们解释什么,这些隐藏着的顾虑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除,大概这也是姚文君所想的。
*
站在山头瞧着不远处的城墙,姚文君将手中最后一块干饼丢入口中,起身往兵卒暂时驻扎的地方走去。
“将军。”
分发食物的兵卒原本想要递过去一碗热汤,却被她拒绝了,只点头示意,然后往后面走去。
他们此次行动并没有引起这里人的主意,城中派遣出去的探子也只关注了主路上前行的队伍,并没有人发觉他们已经潜入了离城邑不远的地方。
见姚文君去查验那些器械,正在用饭食的兵卒们默默加快了动作,毕竟这次算是他们打败了同僚争取到的机会,可不能因为吃的太慢下次被同伴抢了机会。
是的,这次姚文君只带了极少的人,多半是武力耐力超过普通兵卒的,主打一个奇袭。如果能在今夜完成内部的突破,明日到达的主力部队便能接手整个城邑。毕竟这里算是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想要强行从城门突破还是极其困难的。
不过那些四面的山也为姚文君等人提供了能够观察的地点。
再回来的时候瞧见这边已经收拾好,姚文君点点头,开口是严肃的语气:
“先前定好的东西都记清楚了,行事小心些,若是有什么意外立刻撤退,我们不是耗不起时间。”
“这时候咱们首战告捷的消息应当已经传回平邑那些地方了,想来也没人想要在这种时候出什么意外吧。”
不少兵卒的家人朋友都在平邑,闻言自然是点点头,他们虽然原本就是姚文君的手下,但拼杀也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些,不是为了白白送命的。
瞧见眼前的人都听进去,姚文君满意地点头,见众人都已经整理好随身携带的东西:“如此,我们便出发。”
命令下达后,大家压低身形,开始悄然沿着城邑后方瞭望不到的方向挪动,那里的城墙是他们预备着攀爬的地方。
因为丘陵较多,开采石材方便,且东边临海,纪地的城墙一般以石头堆砌而成,混杂了煅烧过的贝壳和沙土,对比其他地方算是较为牢固的城墙。
当然坚固程度和高度等和平邑这些后来建设起来的城池没法比,并且存在一定的坡度。将金属片钉入石头的缝隙中,能够攀爬而上。
这次前来的不说其他能耐怎么样,在校场演练的时候攀爬都是好手,眼下十分默契地将携带着的东西钉入城墙,开始往高处挪动。
姚文君站在队伍的后面,同站在后排的人一起拉弓对准城墙,提防着有可能出现的敌人。
或许是运气不错,也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到她在攻陷一座城池后会不停歇往这边赶来,等到最上面的兵卒攀爬上去打了个手势,同时将抓钩固定在城墙上并把绳子放下来之后,姚文君等人将弓箭收回了背后的袋子中,也攀了上去。
城墙上的空间不算宽裕,姚文君打量过之后先带着一部分人沿着略显狭窄的过道往似乎是仓廪的建筑物方向挪动,然后将绳索放下。
他们已经提前观察过城中轮值的情况,或许因为地理位置特殊,除去午时巡逻,其他时候并没有什么人会从这里经过。
绳索并没有收回,若是出了什么意外还能从这里撤离,城墙上也留了两人警戒,若是有什么意外则立刻用约定好的哨音警示入城的姚文君等人。
剩余的人按照先前商量好的分作三个小队,各小队领头的人打了手势,然后开始往城中已经点亮灯火的地方移动。
同平邑这些地方不同,在绝大多数地方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灯的,若是天色不好也只能尽早休息。在这种时候能瞧见光亮的地方自然是掌控城邑的人,非富即贵。
这算是极其常见的战术,无奈每次都能起效,那些人似乎总有自信自己在城邑中就是安全的。于是当姚文君将短刀横在城府主事的脖颈处,这位还未入睡的大人还以为是城中有人买凶,全然没想到白日和几位参事讨论的主角趁着夜色已经潜入了城中。
等第二日城门被从内部打开,大军入城的时候,这位一夜未睡的主事才有些恍惚地看向身边的姚文君等人。
原本记忆中某些模糊的东西被翻出来,似乎某位参事也曾经说过姚文君曾经做出过派人提前进入城内从内部攻破,但当时的自己和其他参事秉持着自信,完全没有将这些话放在心上,甚至连城中巡逻的频率都不曾增加。
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没什么用了,姚文君等人和大部队会合之后,原本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将事情交给手下的人之后边出城,前往营地休整了一上午。
等再入城的时候,大部分试图反抗的家伙已经被控制住了。
城中居住的人大都关紧了门,透过门缝观察着他们的行动。这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经历过人员更替这种事情,虽然也从商贩口中听说过姚文君等人,但真见到还是有些惶恐的。
不过姚文君手下的人经历过长时间的训练,混杂了闻仪写的一些东西,兵卒粮饷足够,奖励惩处得当,令行禁止还是能做到的。眼下将军没有下令,其他事情兵卒自然也不会去做,只是将那些试图反抗的人集中看押起来,防止出什么变故,并不在意那些单纯害怕或是好奇的人。
姚文君点点头,然后带着人往城中心走去。
*
南寻那边则遇到了些阻碍。
倒不是自己这边出的问题,宋锦的族姐已经将城邑中不稳定的地方控制住,南寻等人将那些运送过来的东西清点存放好,然后拔营启程。
驻扎的地方距离要攻打的城邑极近,站在营地中心就能看到城池全貌。
南寻早已将开战前的文书递了过去——是的,虽然很多人攻打起来不讲这些,比如提前动手的纪国,或者之前的虞地旧部,对于这些人姚文君攻打回去自然也不用讲什么情面。
按照这时候的礼仪要求,至少要进行一次来回的交流才能名正言顺出兵。
以前大都是周围势力贪心不足,这算是第一次主动出击,南寻等人商讨过后还是决定走这个流程,以免引来不利的言论,或是被那些所谓的名流当作把柄攻讦。
但对面似乎打定主意不做回复,就这么拖着,南寻派人将信捆绑在箭矢上射入城中,对面也没什么反应,城门紧闭。
若不是还能瞧见城门上值守的兵卒,他都以为里面是不是早已金蝉脱壳。
“将军,我们接下来当如何?”
手下的兵卒询问,南寻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做下决定:
“今日连发三封,若是过了正午还没有回应,攻城。”
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都不是小数目,哪怕南寻心中仍认为走这一趟流程最好,也不会为了这个一直拖延下去。他可也听说了姚文君那边的进度,虽然一开始就有被压制的觉悟,但总不能差距太大,没看见自己手下从那边调过来的人已经有些按捺不住想要请战了。
南寻叹了口气,不知道姚文君是怎么将原本应该对战场有些畏惧的人带成这般模样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