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拒嫁东宫 > 第92章 92

第92章 92

飕的一声,西边的密林中射出一支羽箭,没入大雁的后颈。大雁在空中打了个转,哀哀的嘶鸣一声,摔了下来。

一行人闻声勒马,领头女子身披貂皮外氅,左手持缰绳,右手执着一杆红缨枪,笑道:“一定是柔妹在附近,咱们等等她。”

果不其然,片刻后西边驰来一匹膘肥体壮的黑马,马上之人一身劲装,长眉圆目,流露出一股勃发的英气。

樊定夷驱马迎了上去,高声道:“柔妹,你回来了。”话语里透露出无尽的欢喜。

谢柔徽长鞭一挥,卷起地上的大雁,抛到樊定夷怀中,朗声道:“六娘,给你的见面礼。”

二人齐声大笑,下马相拥。樊定夷解下外氅,柔声道:“柔妹,小心着凉。”

谢柔徽笑着接受了她的好意。

三年前,初至朔方,谢柔徽不慎着凉病倒。自那一回后,樊定夷处处小心体贴,好像她是什么瓷娃娃。

二人重新上马,并辔而行。樊定夷问起舆图之事,谢柔徽缓缓一笑,踌躇满志:“幸不辱命。”

樊定夷双眼一亮,催马快行:“咱们快回去禀告郡守。”樊永珏若是知晓此事,必然大悦。

进了朔方郡内,喧嚣人声扑面而来。这三年间,匈奴屡次异动,烧杀抢掠,但朔方始终固若金汤。

集市繁华,行人往来熙熙攘攘,孩童在街道上奔跑玩耍,一副安居乐业的盛世之景。

朔方百姓眼中满是信任:只要樊郡守在朔方一日,朔方就永远不会失守。

百姓见到樊定夷等人,热情地上前打招呼,“樊将军回来了啊。”樊定夷微笑挥手。

谢柔徽在一旁安静注视,时至今日,她还是没有办法将这看为稀疏平常的一幕: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百姓见到官兵,就像是猫见了老鼠,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更别说主动上前打招呼了。

后来,谢柔徽才知道,樊家军令行禁止的铁律。

若是能将这些军令广而颁之,是否能打造出如樊家军一样的不败之军?

沉思间,一晃眼,郡守府的大门就到了。

谢柔徽先去樊定夷的屋子里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梳好发髻,这才前去书房拜见樊永珏。

“坐。”

樊永珏听见动静,一手翻阅前几日从匈奴传来的情报,一手招呼她坐下。

谢柔徽走到桌前,从袖中取出一副卷轴,递到樊永珏眼前,慎而又慎地道:“请您过目。”

樊永珏神情猛然一变,不敢置信,接过的双手有些颤抖。

两位侍女各执一端,三尺长的卷轴徐徐展开,辽阔的匈奴草原尽收眼底。

“这……”樊永珏神情严肃,一寸一寸地抚过皮制卷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有了这副舆图,匈奴草原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险!

“还有一些险恶之地未能详细描绘。”谢柔徽如实地道,“但大致的地形轮廓都画下来了。”

樊永珏望着地图上特意标注出来的祁连山,双眼放光,整个人如同年轻了十余岁一般,恨不得立刻提枪上马,直捣匈奴王庭。

有了它,何愁不能饮马瀚海,封狼居胥!

樊永珏几乎听见匈奴人唱着悲壮的歌,退出水草丰美的祁连山牧场:“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太好了!太好了!

樊永珏拍案而起,“我要写一封密信,向陛下言明此事!”

“只要陛下首肯,发兵匈奴,若大败匈奴,功在千秋万代。”樊永珏兴奋地道,“若是如此,你献舆图的功劳,千年万载,史册永记。”

谁不想流芳千古,彪炳史册,樊永珏虽然年迈,但还是想要披甲上阵,为平定匈奴出一份力。

“这份舆图,非我一人之力。”谢柔徽眼神坚定,诚恳地道。

樊永珏赞赏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论功行赏,一个都不会少。”

谢柔徽不由会心一笑,提起另外一件压在她心底的事:“这次绘制舆图,公主殿下也出了许多力。”

崇安公主屡次告知谢柔徽匈奴人的游牧方向,暗地里为她遮掩踪迹。

关于匈奴王庭的地形地貌,就是由元凌妙口述,谢柔徽描绘而成。

可以说没有崇安公主的帮助,绘制舆图的任务,不可能这么顺利,也不可能只花费三年时间。

樊永珏愣了一愣,才想起谢柔徽所说的崇安公主是谁?

崇安公主元凌妙,天狩二十二年和亲匈奴,至今已有八年。大燕与匈奴的和平,至今已有八年。

即便私底下暗流涌动,摩擦不断,但始终没有爆发大战。

谢柔徽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她紧接着问:“如果我们与匈奴开战,可以把崇安公主迎回来吗?”

樊永珏犯了难:“这……得看陛下的意思。”

大燕的和亲公主,皆是老死匈奴,从来没有迎回的先例。

更何况崇安公主,实为罪人之女,生父曾犯谋逆大罪,与当今陛下并无骨肉亲情。

陛下恐怕也不会耗费人力物力,迎回崇安公主。

谢柔徽急忙道:“如果让殿下独自留在匈奴部落,一旦开战,匈奴人很可能拿和亲公主祭旗。”

“公主殿下为国牺牲,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我会在信上写明崇安公主的功劳。”樊永珏冷静地道,“但是柔徽,你要明白,是否迎回崇安公主,在于陛下的决断。”

谢柔徽垂下头,轻轻地应了一声。

樊永珏没再看她,拿起笔架上的毛笔,缓缓落笔。

谢柔徽站在一旁研墨,始终低垂着脑袋,兴致不高。

“你今年几岁了?”

樊永珏忽然问道。

谢柔徽愣了愣,还是如实的道:“二十四岁。”

樊永珏笑了笑,道:“我二十四岁的时候,还只是兄长麾下的小小副将。一次出征,我们因为走哪一条行军路线,而发生了分歧。”

“兄长坚持走大路,方便军队通信,更快增援。但我却执意要走一条小道,认为大路上有匈奴人的埋伏。”

谢柔徽屏住呼吸:“那最后有没有走小道?”她毫不怀疑樊永珏的判断,只是担忧她的建议会不会被采纳。

“兄长固执己见,执意要走大路。”

话音刚落,谢柔徽叹了一口气,为一出发生在数十年前的惨剧,一处原本可以避免的惨剧。

“别叹气,我还没说完。”樊永珏继续说道,“我连夜赶回主帅大营,在军队开拨前,说服了主帅。”

她话中带笑,充满了对自己的欣赏:数十年前,年轻的自己一人一骑,百里奔驰。

“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正确的。”樊永珏道:“如果当初我妥协了,那么迎接我们的,会是灭顶之灾。”

“再到后来,我屡建奇功,一步步晋升。到最后,临危受命,执掌樊家军。”

樊永珏语气平静,却透露着挥斥方遒的万丈豪情。

她不必再如当年一般,满腔壮志,却只是兄长手下的一员小将,也不必因此奔驰彻夜,说服主帅。

从此以后,她的剑锋所指,就是军队所向。

谢柔徽怔怔地看着樊永珏,没有说话,或许说,此时此刻,没有任何的言语可以表达她的内心。

在朔方呆得越久,她越发觉得樊永珏这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如此伟岸,也如此难以逾越。

谢柔徽是一种崇敬的姿态去仰望她。

她的心胸比匈奴草原更加辽阔,她的目光比海东青还要锐利。

她是朔方的守护神。

朔方人不信道,不信佛,他们只信樊永珏。

所以现在,谢柔徽听着她年轻的经历,感觉到自己的心一阵震颤。

她说不出来半个字。

“我已经走到了我能做的极限。”樊永珏停笔,温和地道:“但是孩子,你没有。”

她今年六十四岁了,精力仍然充沛,一顿还能吃一盆肉、一壶酒,但偶尔也会感受到生命在指尖流逝。

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但有一些东西,可以代代的传递下去。

樊永珏在信纸最后盖下鲜红的印章,妥善地密封好,“这封信关乎北地安危,我要你亲自去长安,亲手交到陛下的手里。”

谢柔徽怔然,“我……”她万万没有想到,樊永珏会将这个任务交给她,而不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儿孙,或者是出生入死的亲信。

“你亲自去,才能亲口问问陛下对待公主的态度。”樊永珏微笑道,“就像我当年一样。”

谢柔徽无言,注视着樊永珏,千言万语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郑重颔首,双手接过了那封轻飘飘却又无比沉重的信。

此时是太初五年三月十五,洛阳的玉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号也从先帝的天狩,换成新帝的太初,谢柔徽离开长安,已有七年。

当年捧着书也能睡着的女孩,如今也能对兵书如数家珍,烂熟于心。

离开朔方的那一日,樊定夷出城相送。

“柔妹,我在朔方等你的好消息。”樊定夷握着谢柔徽的双手,柔声说道。

她虽长了谢柔徽十一岁,二人言谈却格外投机,有相见恨晚之感。

谢柔徽同样依依不舍,直到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她才翻身上马。

“柔妹,柔妹——”樊定夷望着谢柔徽一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飞身,纵马追赶。

“千万保重啊——”

谢柔徽朗声回答:“你也是!”

“一定要小心啊……”

长安波谲云诡,她真担心柔妹会被有心人当作筏子,卷入党争之中。

祖母的话在耳边响起:“你要相信她。”

樊定夷缓缓勒马,望着谢柔徽消失的地方,神情失落,久久不愿移开视线。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是相见之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2章 9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乌鸦嘴[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