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郡主,请以德服人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雁门关外气象多变,不过一盏茶的工夫,狂风就裹挟起了黄沙,关外荒寒,四月飞沙,料想关内的都城应是安宁祥和,繁花似锦。

都城郊外的官道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道旁领着家眷赶路的中年人赶忙拉着妻儿躲避。

尘沙从昏黄的天际席卷而来,遮天蔽日,给广袤大地笼上了一层阴霾,山峦和城镇都隐没在混沌的沙尘中,铺满石板的道路上偶尔行过几个路人,神色匆匆,偶尔还能瞅见推着货担的小贩。

中年人粗糙的大手护着妻儿的头,深深俯下身,尚未懂事的孩童从臂弯间悄悄张望,只见道路的远方出现了一队人马。

赤红的楚字军旗在风中烈烈招展,锃亮的银甲反射着刺目的光芒,背后的“急”字龙飞凤舞,是军中的加急信使。

马蹄踏起的沙浪层层翻涌,与狂风中的沙尘交织,好似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叫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也不知何处又燃起战火了。”

中年人护着身边的妻儿,等那队人马远去,才敢暗自喟叹一声,无奈地摇摇头,继续前行。

前朝国号梁,原是北方蛮夷挥师南下,入主中原。在其严苛统治下,百姓苦不堪言,皇帝沉迷于声色犬马,荒于朝政。

朝堂之上,官员们贪污受贿成风;民间之下,赋税繁重不堪,再加上连年的灾荒,致使民生凋敝。不过百余年,偌大的王朝便土崩瓦解。

大梁失天下,群雄并起而争之。

历经三十余载的动荡,天下才稍显安定。

前朝的残余势力虽不时企图复辟,但大局已定,难以扭转乾坤。

新朝初立,气象渐新,前朝的宗室成员更是被驱赶到了偏远的漠北苦寒之地,仿佛重蹈祖先的旧辙,回归到了曾经的起点。

新朝的开国皇帝出身于寒门,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南征北战,历时十多年,终于平定四海,一统天下。

他登基之后,定国号为楚,年号元和,此乃元和帝。

元和帝登基二十二年后,便诏令朝中六部着手筹备军需物资,旋即下旨大军出征西征,旨在扫平前朝残余势力以及边境的外族部落。

元和二十五年仲秋,元和帝任命镇国公李崇义为元帅,钟诺玲为参将,统率大军开赴塞外,直逼凉州。

如今,距离出征已然过去了快四年。

镇国公在行军途中身染重病,钟诺玲临危受命,接替李崇义统领军队,并奉圣上诏令,与护国将军赵翼会合,一同进攻陇西。

元和二十六年,钟诺玲被擢升为镇西大将军,与赵翼兵分两路,向北进军,亲率十五万大军作为主力部队,全力围剿敌军。

大楚朝的都城称作盛安,这是元和帝开国后特意赐下的名号,饱含着对天下昌盛、万民安康的深切期许。然而,市井百姓们依旧钟情于旧称,依旧习惯性地将其唤作京城。

朱雀大街,宛如京城的脊梁,纵贯城市中央,与内城紧密相依,距离象征皇权的皇城不过咫尺之遥。这里,是整个京城最为繁华热闹的所在,往来穿梭的,尽是身着华服的权贵显要与富甲一方的商贾巨擘。每至夜幕降临,一队队身姿矫健的禁军穿梭其间,巡逻的脚步从未停歇,为这条繁华的街道增添了几分威严与安宁。

今日,注定是个要被载入史册的特殊日子。只见朱雀大街上,几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向着皇宫的方向狂奔而去,马蹄下尘土飞扬。

为首的骑士身姿矫健,满脸的兴奋与激动难以抑制,口中声嘶力竭地高呼:“陇西传来捷报,我军大获全胜!”

激昂的呼喊声伴随着渐行渐远的马蹄声,迅速淹没在街道两旁百姓如雷般的欢呼声中,只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与此同时,位于皇城核心的乾元殿内,一场重要的早朝正在进行。仰头望去,殿顶那一片片精美的琉璃瓦层层叠叠,宛如鱼鳞般紧密排列。

在清晨阳光的温柔抚摸下,琉璃瓦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将整个乾元殿装点得如梦如幻,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殿内,龙椅之上,元和帝正神色庄重地聆听着群臣的奏报,整个大殿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参将钟诺玲,察得敌酋踪迹,果断出击,与敌酣战,大获全胜。杀敌数千人,擒获前朝王公贵族、高官幕僚数十余人,收缴奇珍异宝无数,各类典籍不计其数。乘胜追击,亲率精锐铁骑一路追至漠北而还。途中突袭陇西,拿下前朝大将林震南等一众将领,迫降敌军三万余人。陛下天恩浩荡,我朝声威远扬,特此驰报大捷......”

元和帝听完奏报,倚在龙椅上的手猛地一顿,难掩心中喜悦,不顾帝王仪态连呼三声妙,殿内诸位大臣皆是玲珑剔透之人,仿若事先排练好一般,齐刷刷跪地恭贺。

待大臣们起身,元和帝神色郑重,语气诚挚地说道:“此番大捷,临危受命的钟参将居功至伟啊。”

台下朝臣纷纷附和,毕竟战果摆在眼前,瞧陛下这高兴劲儿,谁也不敢提出异议。

吏部尚书听着身后朝臣的议论声,不管内心作何想法,脸上都堆满了笑意,赶忙起身奏道:“陛下所言极是,虽然钟参将年纪轻轻,但劳苦功高,理当进爵加封,封为郡王实至名归。”

此言一出,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元和帝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又高声说道:“传朕旨意,满朝文武于朝阳门外恭迎功臣凯旋,至于具体封赏事宜,待大军班师回朝后再做定夺。”

当今天子膝下子女不少,但成年的皇子只有两位,公主四位。

当今太子浮千楼此时并未在宫中,自从中毒被送回宫后,一直打着幌子养病,具体行踪成迷,而替换身份在道观里养命的浮千羽,也未到归来的时候。

三年前太后薨逝,诸位公主们的婚事就耽搁了下来,于是至今便只有大公主成了婚。

如今三年国丧即将过去,公主们也陆续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次立功回来的大红人钟参将,无疑是热门人选之一。

“什么!男主居然不在京城?”就在钟诺玲心心念着回京,早日完成任务时,一道消息如晴天霹雳劈中了焦急等待的心。

“一年前,男主虽然醒了,但是伤势一直未见气色,因此男主像皇上提出去散散心,顺便寻找名医,或许对身体康复有益,皇上无法也只能同意了。”系统的声音在识海里唯唯诺诺,活像只被揪着尾巴的狐狸。

“居然一年了你才知道这个消息?男主在外面说不定都死了多少次了!”钟诺玲抓着头发哀嚎道。

“别紧张,我刚才特意扫描了,男主生命值一直在线,我们还有时间。””系统忙不迭用数据流在她眼前投射出淡蓝色的生命体征曲线,“当下之急就是赶紧找到男主的行踪。

“天下这么大,你是想让我跑断腿吗?”钟诺玲烦躁地踢开脚边半块青砖。

“等等我有办法了……”钟诺玲突然想到系统给的那些修炼手册,学了这么久,总算有用武之地了!

都外,迎勋台。

迎勋台南北两侧分别立起金黄幡旗,祭典供桌前各衙四品以上,宗人府各级属吏于两旁整齐排列,肃穆庄重。

“他们到了。”

不多时,入城的人马映入众人眼帘。

钟诺玲今日乘马,身着一袭藏青骑装,外披赤色大氅。腰间束着一条深棕嵌玉腰带,足蹬墨色长靴,身侧悬刀。

墨黑的头发在脑后束成利落的马尾,束发的带子简约质朴,身上不见多余配饰,唯有刀鞘上镶嵌的一颗墨玉,衬得她身姿愈发英挺。

气宇轩昂,凛凛若崖上松,叫人见之倾心。

宁远侯不禁脱口而出:“今日得见将军,方信所言非虚,玉质金相当之无愧。”

态似清风拂柳,神若朗星耀空。

他早闻辅国钟参将英姿飒爽,勇冠三军,可亲眼目睹还是头一回,如此人物,着实非凡,也更值得他结交。

钟诺玲心头一紧,脸上的笑意险些维持不住,面对宁远侯的称赞,只能干笑两声。

好在众人并未过多纠缠,简短地寒暄了几句,紧接着便进入典礼环节。

鸿胪寺的礼官引领着诸位将领、出征大臣以及满朝文武官员,缓缓行至高台的香案之处,高台两侧布置好了歌乐。

钟诺玲等人站在西南方位,其余众人则列于东北方位。众人先是郑重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而后举行敬天仪式,缅怀祭祀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士卒。

待这一切完毕,随行的宦官便高声宣读圣旨,对有功之臣进行册封,同时犒赏军中将士。

不出所料,定远将军从三等侯晋升为二等侯,而钟诺玲则荣升为二等公爵,等级同大将军,封号“镇西公”,这意味着从今往后,众人都要尊称她为镇西公。

大楚建国之初,便废止了前朝的子爵与男爵,仅保留公、侯、伯这三等爵位。

这三等爵位又进一步细分为六等,分别为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不同等级的爵位,所获的俸禄各不相同,在朝廷享有的待遇也存在些许差异。

钟诺玲战绩非凡,年纪轻轻就获得如此优厚的封赏,说没人眼红她是不信的。

书中女主也只有死后才荣获的殊荣,如今钟诺玲活着就替她完成了,也算是给了前世的朝安郡主一个交代。

想到这钟诺玲心里不由一阵轻松。

宦官宣读罢圣旨,旋即告知钟诺玲等人可先回府邸稍作休整,三日后将举办盛大宴席。

整个典礼场面宏大、庄重肃穆,不可谓不隆重。仪式结束,钟诺玲以为可以就此离去,怎料,刚刚宣读圣旨的小宦官朝着她快步走来。

“陛下有口谕要传与镇西公。”

钟诺玲当即跪地,周围众人见状也纷纷跟着下跪。

“宣镇西公钟诺玲即刻入宫,不得延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