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都市现言 > 开更 > 第22章 四平八稳

第22章 四平八稳

在卢毅架空的历史里,陆秀才的时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改革了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书籍开始被大量普及,知识也不再是被特权阶级垄断的产物,即使是最普通的百姓也能买得起书。

但买得起书,不代表就有书可买,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缘故,市面上流通的书籍,大部分还是经史子集的圣贤文章。

传统书籍被大量传播,普通老百姓日益迫切的阅读需要却无法被满足,因为虽然书籍普及了,但阅读却是有门槛的。

于是通俗易懂的“话本”应运而生。

就像戏剧有剧本一样,话本是供说书人讲故事的“稿本”,既然是给说书人和普通人阅读的,用的当然是市井语言,讲的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故事。

此时,话本刚刚兴起,写话本的却没有几个正经的读书人。

举凡名士大儒都在著书立传,秀才举人又为了投身官场而奔波,就算刚刚学业有成的童生都瞧不起这样“低等”的工作,宁愿去做账房先生或书记,所以写话本的,不是迫于生计的落魄文人,就是喜欢听戏听书的浪荡之人。

陆秀才是话本文人里的异类。

他从小学的是圣贤文章,写的文章是四平八稳,起承转合讲究的是“格局”,他在诗词歌赋上颇有天赋,引经据典也信手拈来,写的话本就自带“逼格”,一眼就能看出底蕴深厚。

以前陆秀才写文章,总是被老师可惜少了那么点“灵光”。

如今他写话本,为了害怕被株连,用的是化名,他腹中又有一腔戾气,自然是怎么痛快怎么写,怎么直接怎么来,“灵光”却开始闪现。

再加上他又屡试不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那话本子里“普通学子”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不平事被写得活灵活现,更是将那些被“圣贤之言”包裹的遮羞布一举扯下,引起了不少读书人和供养学子之普通人家的共鸣。

陆秀才的第一本话本《求官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功后,陆秀才察觉到自己的话本风格正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于是再接再厉,笔耕不辍,又连续写了两三个披着历史故事的皮却痛斥时弊的故事。

因陆秀才是正经文人出身,故而文辞犀利而冷厉,有文人的风骨。可他写东西却没什么文人的架子,故事新颖有趣,用词通俗易懂,哪怕是没读过书的老头老太太也能听懂,所以他的话本是出一本热销一本,颇有“洛阳纸贵”的架势,很快就风靡当朝。

一时间,街头巷尾的茶馆酒肆里,那些说书人如果不能说两段陆秀才话本里的故事,都会被人笑话“不合时宜”。

坊间的说书人要说陆秀才的话本,那是要给抽成的。无论是打赏还是茶水费,陆秀才都能分得一杯羹。

很多听了书的听者不知道下文如何分解,却抓耳挠腮地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只好去书局买一本陆秀才的话本自己寻找答案。

于是陆秀才的话本加印了一次又一次,看他书的人越来越多,每本话本还未结束,就有忠实的读者在书局催促预定下一本了。

陆秀才供书的书局把他奉为上宾,很多其他的书局也斥巨资来邀稿,邀请陆秀才去他们书局。

水涨船高的陆秀才,荷包渐渐丰厚起来,很多事情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在写话本之前,陆秀才只是松江府里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拿着一份可以养家糊口却绝不可能大富大贵的月钱。

谁料无心栽柳柳成荫,一走上写话本的路子,顿时转了个盆满钵满。

拿到第一笔润笔费时,陆秀才将这笔钱捎给了自家娘子。

原本,因为陆秀才不肯再参加乡试,陆家娘子和陆秀才已经冷战了好几个月,就差收拾东西回娘家了。

收到润笔费的第二天,陆家娘子把已经收拾好的东西又悄悄塞了回去,决定再观望一阵。

有了第一笔润笔费,就有第二笔、第三笔、第四笔,随着陆秀才的名气越来越大,看他话本的人越来越多,润笔费也越来越丰厚。

陆家娘子不但没回自己娘家,还把已经习惯在茶馆写作的陆秀才叫回了家,尽心尽力的照顾起陆秀才的话本子事业。

从此以后,陆秀才除了写话本养家,不需要再操心任何事情。他的贤内助和他供书的书局,把他的一切内外事务都理的顺顺当当。

陆秀才和陆家娘子又重新琴瑟和鸣起来。

又过了没多久,本朝最大的戏班子看上陆秀才的话本,想要以它其中的一幕为基础,改一出大戏。

陆秀才允了。

本朝最大的戏班子是被各种达官贵人捧着的,出手也阔绰,见陆秀才答应的干脆,一出手就是三千两银子的“谢仪”,抵得上陆秀才五年的润笔费。

此戏一出,大获成功,每到大戏上演之时,可谓是万人云集。

如此一来,原本没看过陆秀才话本的人也纷纷蜂拥而至,将书局里仅剩的话本一扫而空。

这一年,陆秀才托书局的关系,上下奔波,终于办妥了所有的文书,用这几年的积攒在松江府买了一处宅院,有了户籍。

第二年,陆秀才和陆家娘子的孩子在新宅院里呱呱落地。

有房子,有银子,有娘子,还有了孩子,人到中年,终于在松江府安身立命的陆秀才觉得自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当浮一大白。

可惜好景不长,陆秀才就有了新的烦恼。

***

卢毅新买的房子在魔都的核心地段,虽然只有一百二十平,但周边名校云集,下楼就是地铁和医院,生活极为便利。

魔都房价高得可怕,为了买这套房子,即使卢毅这几年赚的版权费不少,也将家底掏空了大半。

结婚之前,卢毅的工资就是全交给刘慧打理的。

写书后,为了让妻子“回心转意”,卢毅的每一笔稿费都是到账就打给刘慧,之后刘慧生了孩子,做了全职妈妈,家里的内外大权更是刘慧一把抓了。

眼见着买房花光了卢毅这几年的积累,孩子又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刘慧又开始着急起来。

“你下本新书什么时候开?”

刘慧问。

“最近没什么灵感,我想再查查资料,想想写什么题材。”

大部分作者刚完结一本书的那段日子都属于“贤者时间”,一旦完结了,那几天就想躺着,什么都不相干。

“网文圈的淘汰率那么高,再等一段日子,读者都把你忘了!别想那么多了,先开更再说吧!”

刘慧又劝。

“让我先歇一礼拜吧。”

卢毅躺在沙发上,逗弄着儿子的小脚丫,懒洋洋地说。

“就一个礼拜啊,不能闲太长时间。孩子还小,到处都需要用钱,不能坐吃山空!”

刘慧一边收拾着家里,一边提醒丈夫。

说着说着,刘慧从茶几上翻出一封邀请函,看了眼日期,气不打一处来。

“成都书展邀请你去当嘉宾,你为什么不去?”

“我……不太想参加这种露脸的活动。”

卢毅看到妻子的脸色,不自觉的紧张起来,“我是真不适应这种场合。之前几次去拿奖,要不是创梦的老总陪着我,我肯定都出丑了。”

“谁一开始就适应这些的?趁着你现在还红火,早点把名气打出去!”

刘慧一提到这个话题,就一肚子火。

“你说你,又不是长得见不得人,为什么就是不愿意露脸呢?你看看和你一样写历史题材的老马识途,天天一下子上这个采访,上那个节目,全国人民都认识了,谁提起来都说一声‘知名网络作家’。再看看你……”

刘慧手里的邀请函往茶几上一摔,“文红人不红,不温不火的,再过几年,谁认识你?”

“我写的书有人看就行了。”

对于这点,卢毅看得开,“花无百日红,我就是一写书的,又不是明星,到处抛头露面干嘛,耽误我写书。”

“出名和你写书又没冲突!我看你就是太懒了,才留不住读者!你看看你微博,这礼拜又掉了几千粉!你要不想懒得弄,手机给我,我帮你固粉!”

“我真没东西发,每天写个书脑细胞都死完了,谁有时间和读者聊天。”

卢毅抱着儿子,想要中止这个话题。

“能别聊这个……”

“你能不能上进点!安逸的生活是作家的大敌!”

刘慧开始举例子,“你看看你们创梦那个李小白,人往那一站,自己就是品牌。别管他写什么,哪怕打一段乱码上去,都有人几千几万的给他打赏!还有微博几百万粉丝的那个叫什么汉堡的大神,他书还一个字没写呢,就有公司把版权预定了,再看看你!你为什么没到这个级别?是你写的不够好吗?不!就是因为你不懂经营!”

听到妻子再一次老生常谈,抱着儿子的卢毅眼珠子开始乱转,想要找一个“逃跑”的地方。

刘慧的危机意识比卢毅强的多。

网文圈门槛低,写网文的作者前赴后继,多如恒河沙数,每年都会涌现一大堆天赋型选手、努力型选手、学习型选手,这个行业可谓是最能体现“大浪淘沙”的行业,,多少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连个泡沫都没有。

刘慧清楚的知道,卢毅能够成功,更多的是占了他出名早的优势。

他写书那会儿,网文尤其是历史文还没那么多套路,质量也良莠不齐,在一大堆小白文里偶尔见一个像他那么“考究”的,当然是眼前一亮。

网文界最不缺少的就是“学习型”选手。

他这尊历史大神靠什么成名的被人一研究透了,“考究”的历史文顿时遍地开花,有些作者干脆就是学这个的,比卢毅这个业余选手更强。

等大家写的都差不多时,还想要再“独占鳌头”,要么就是写的更好,要么就是名气更大。

可卢毅创作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

他当年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写作激情极为旺盛,常常能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不回家,一天码一两万字也不吃力,文思如泉涌一般。

现在吧,大概是觉得人生目标完成了大半,本身又是个小富即安的性子,卢毅已经没有了什么奋斗心,写书没有了当年那股“拼劲儿”,更新速度也慢,一本书常常写一年。

“你不想出名也行,趁着现在大家都还认识你,多写几本!”

刘慧就恨他这种“温吞”性子,“我也认命,你就这么个连话都说不好的性子,要出名也难。不过我觉得,微博还是要经营起来的,你看看那个谁谁谁,现在也不写书了,就因为粉丝多,靠接广告……”

眼见着妻子又要开始长篇大论,卢毅的目光定格在自己的书房门上。

在家里,只有一种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受到打扰的。

“我突然来了灵感了!”

卢毅将还在牙牙学语的儿子轻轻放在沙发上,突然站了起来。

“我得马上去码字,免得思路跑了!”

“那你赶快去!”

听到卢毅要写书,刚刚还喋喋不休的刘慧立刻住了嘴,甚至体贴的抱起了抓着爸爸衣角不放的儿子。

卢毅如临大赦,快步钻进书房。

书房的门一关,卢毅背靠着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家并不是他的避风港。

书房才是。

他慢慢走到书桌前,打开了电脑,新建了个文档。

然后,卢毅对着空白的文档,坐了一个下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四平八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奈何清风知我意

名门闪婚:腹黑总裁深深宠

死对头向我求婚了

农门弃妇:带着萌娃好种田

娱乐:开局就和杨老板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