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场的坑是真大,就是巨坑。
矿场为了上市,需要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人工智能虽说是热门行业,但是真实落地并形成合同产生经济效益或者利润几乎是天方夜谭。
矿场天价的估值需要对应的产值和人才储备讲故事。人才矿场不缺,创始人清华的身份和高出同行业的薪资待遇可以吸引不少的行业翘楚,但是合同收入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怎么可得呢?
这一点可难不倒这个进入过全球最聪明公司排名的矿场。矿场的暴君之前就职于微软的游戏销售部门,本是一个普通中层,后因为和矿场投资人李开复的裙带关系进入矿场成为副总裁。
矿场同时有十几位副总裁,各个简历光鲜,背景深厚。这么多螃蟹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怎么可能安生。
每个副总裁都为了百万年薪和背后资源的巨大利益互相压榨,竖起高高的部门墙。
矿场这个时候也不论关系亲疏,只讲实际业绩。
哪个部门的业绩突出,哪个部门的副总裁就能够坐到那个空悬的总裁的宝座上面。
暴君为了那个总裁的位置,就不得不拿出销售圈子里面比较禁忌的招数——压货
虽说压货这种手段在很多上市公司在季报和年报数字难看急需拉升股价的时候经常使用,但是在矿场,暴君把压货变成了常规手段。
甚至猖狂到了,只要供应商只需要盖章不打一分钱就可以拿到数百万的服务器,还有销售们争相和自己控制的影子公司签署合同,凭着合同上写的金额成为销售冠军,获得数万或者数十万的奖金。
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很快就遭到了反噬,哪里有那么多项目。很多时候一个地区销售人员的压货额已经超过了这个地区全年的招标总额。
随着这些离谱的压货合同,矿场给出了无数的服务器和软件产品,给出销售人员的奖金,同时也给了暴君总裁的位置。
而矿场也获得了漂亮的季报和年报,好像上市就在明天。一旦上市,矿场的法务等部门再反过头来,收拾这些中饱私囊私刻公章骗取奖金的销售们,还有拿了无数软件和硬件没有打一毛钱的存在侥幸心理的供应商们。一个都跑不了。
矿场、暴君、销售、供应商在这场类似于庞氏骗局的过程中好像都是受益者,好像这场游戏没有输家。
可是事实的发展却不是这样。
随着马云同志在上海金融峰会上的慷慨激昂的发言,本要数万亿市值的蚂蚁金服的上市戛然而止。作为蚂蚁金服投资的矿场,上市变得遥遥无期。
在证监会有一种说法,虽然不知道哪家公司下一轮会上市,但是矿场下一轮肯定不能上市。
不能上市,这些虚假的繁荣就要破灭。首当其冲的就是找这些供应商索要回款。
这些供应商其实大多都是销售们自己的公司,这些压货合同对应的大多都是虚无缥缈的项目,很多时候直接用户都不知道有相应的需求和项目,结果这些项目在矿场内部就已经采购甚至验收掉了。
矿场内部的项目review会议经常有这么一种情况,销售和高管们经常替公安客户提前一年甚至数年规划了项目。有一种项目叫做矿场觉得你应该做的项目。
面临着巨额欠款,这些供应商和销售只能选择破产、跑路、辞职和人间蒸发。获得的是数百万的硬件或者软件授权,和可观的工资或者奖金收入。
大量的坏账和供应商跑路,矿场不但没有采取法律手段或者成立专项,反而利用这些坏账呆账夹带了矿场的采购黑帐。把这个坑越做越大。
池大为作为新上任的区域总经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些巨额的追款和压货。
但是谈何容易,这些烂账大多和现任或前任的销售和高层相关,其中牵连千丝万缕。
如何解决呢?池大为开始抓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