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祝珠猛地睁开眼,却发现自己正立于一块干燥的泥土地上,面前是一片密集的竹林,一条小道穿进竹林之中,看不见尽头在哪里。她抬起头,阳光洒在脸上十分温暖,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掠过竹林时她听到了簌簌回响。
可这有点不真实。
周边的一切都显得合理而寻常,但她觉得不真实,看不出具体哪里不对,只是感觉。
她记得自己和那唐家三兄弟为了躲避官兵追捕,藏进了一家农户的院子里,可屋子里却出来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年轻人,他们四人逼不得已躲了起来,但似乎还是被发现了。他们念了一句咒语,释放出了许多好闻的烟雾,对!就是这些烟雾让他们晕了过去,醒来后,朱祝珠便发现自己身处于这竹山之中了。
或许那两个人趁着他们昏迷之时,将她转移到了山中?还是说……
她其实还在昏迷着呢?
朱祝珠狠狠掐了一把自己,很痛,但这并不能说明这里就是现实世界。
忽然,一阵嬉笑声从竹林中传来。
“哈哈!你的刀都裂啦,要打不过我咯——”
“胡说!还能用的,不信你就来比试一下!”
“好了好了,回去让阿爹再做一把就好啦……”
朱祝珠看过去,三个小男孩从小道中跑了过来,他们的手上都拿着一把木质的小刀,时不时朝他人挥舞几下,像是在互相比试。
“小孩!这里是什么地方啊?”朱祝珠看到了活人很欣喜,忙朝三人招手道。
男孩们逐渐向她靠近,却像全然没听到她似的,自顾自地向她冲来。
她以为是自己声音太小了,便又重复了一遍:“这里是哪里啊?哎你们看点路……”
见三人几乎就要撞到自己,朱祝珠连忙跳开,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触到了其中一人,这时,她看见了。
男孩的衣摆透过了朱祝珠,她的身体是虚的,并非实体。
“好啊好啊,我说怎么叫你们不理人呢,合着你们根本看不见我是吧?”朱祝珠插着腰,朝男孩们远去的身影自嘲地笑道。
这三个小孩……
朱祝珠皱起眉,怎么穿的都一样,长得也差不多?倒是和那姓唐的三胞胎很像……
唐家三兄弟?
不对!
她连忙追了上去。
唐家三兄弟和她同时昏迷,他们可能也正身处于这个幻境之中,或许这三个长得一样的小孩就是他们也说不准!他们看起来只有十岁,难道是三兄弟的小时候?
朱祝珠紧跟着他们的步伐,来到了一座很气派的建筑物前,高大的石拱门上写了三个金字——唐家岭。拱门下,站着一个穿着深蓝色练功袍的女孩,长得很漂亮,站在那就像竹林中唯一的一朵蓝色的兰花,看起来年纪没比三个小孩大多少,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
果然是唐家三兄弟的小时候啊,他们家原来还立了一个宗门的吗?家庭条件这么好后来还去当了刺客,这唐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唐大,阿爹说过现在这种时候不要离开宗门的,你怎么又带着他们两个跑这么远?”那个女孩拢住唐初十的肩膀,虽然是责问,却很温柔。
唐初十鼓着张小脸解释道:“我只有一个人怎么看的住他们嘛!那两个人这么吵,跑起来跟疯了的一样,我根本抓不住他们……”
女孩给唐初九唐初六一人吃了个栗子头,语气严肃地说道:“我和阿爹阿娘是不是说过要你们乖乖的?最近帮派间很不太平,已经有好几个师弟下山后失踪了,你们三个还这么小,要是遇到了那些带着刀的帮派弟子们要怎么办?跑也跑不过打也打不过,是不是要一命呜呼了?”
“是的……”二人低着头委屈道。
“好了,等熬过了这阵子,姐姐就带着你们下山去吃蜜丸子好不好?”她摸了摸三人的小脑袋,温和地笑道。
“好!”唐初九激动地应道,“只有蜜丸子不够!我还要吃烧饼,还要吃油渣酥!还有还有……”
唐初六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道:“这些姐姐不都会做吗?还用得着下山去买?”
“你们不要吵不要吵……”唐大又开始劝架。
“行啦都依你,我不仅给你做,还要下山去买好不好?”
“好哦!姐姐最好了!”唐二振臂欢呼起来。
朱祝珠看着四人牵着手走上山中阶梯,脸上不禁泛起笑来。
真是温馨的一家人啊,但越是温馨,她的心中就越是忐忑,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逼得这三个纯真的小孩成为了刺客,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要刺杀县令?
她想要知道事情的全部,便紧跟着四人走了上去。
咻的一声,朱祝珠警惕地竖起耳朵,拔出珍珠刀便向身侧砍去。她砍下的时机很准,理应能拦下这一根箭,但事实上并没有。
她和珍珠并非这个世界中的实体,无法对这里的物体进行干预。
利箭穿过了珍珠的刀身,直直地向唐初六射去。
女孩的反应只比朱祝珠慢了一瞬,在利箭即将刺到唐初六时连忙抱起了他,并一脚一个将另外两人踹进了灌木丛中。
“快跑!快去找爹娘,告诉他们有敌人来了!”女孩抱着初六便和另两人往山上跑去,敌人来了,她必须马上告诉爹娘这件事,但她抱着惊慌失措的唐初六,跑得毕竟不如另两人快,只好先大吼一声嘱咐他们先去叫人。
朱祝珠转头向利箭射来的方向看去,竹林之中,隐隐现出不下十个黑衣的人影来,紧接着便又是几支箭射来,好在唐家的四人跑得很快,那些箭并未射中他们。
但她放不下心,紧跟着也上了山,既然无法保护到他们,那至少要跟上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本以为那些黑衣人也会跟来,却不想他们探头望了几眼之后,便匆匆离开了。
她有些奇怪,女孩也有些疑惑,但还是带着三兄弟回到了议事厅中。
这里早早围坐了一些唐家中的长老,厅中正位上,坐着女孩他们的爹娘,唐家的正副两位掌门,众人齐聚在此,面色严肃,似乎是在商议什么大事。
女孩匆匆向众长老行了礼,将三兄弟安置在厅外后,便跑到两掌门前说道:“爹娘不好了!竹山中有敌人来犯,他们向我们射箭,初六差点就……”
“你莫慌,慢慢说,那些人长什么样子看清了吗?”唐母紧皱着眉问道。
她摇了摇头,“他们全部蒙了面,看不见样貌,只是都穿着清一色的黑衣,而且很奇怪,他们来了不下十人,却只射了几支箭之后便走了……”
唐父叹了口气,“走了就不必再差人去追了,前天你的几位师弟刚刚失踪,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世道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的语气忽然一顿,原是唐母握住了他的手,一脸严肃地说道:“一身黑衣,那看来就是了……那名刀派吞并小门派无数,势力一日比一日强大,单成绝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竟打到了我们唐家头上,唐家兴盛百年,必不可在我们这一代断了血脉。”
唐父听明白了她的意思,表情有些悲痛,拉住了女孩的手道:“我们今日与诸位长老达成了一致决定,名刀派的势力强大,唐家历史悠久却势单力薄,终不敌那名刀派,若是来犯我们恐怕……但血脉不可断,你们四人是唐家的希望……”
女孩瞪大了眼睛,握住唐父的手微微颤抖起来,门口正在偷看的兄弟三人也有些站不住了,唐初九的双腿有些发软,几近跪倒在地。
朱祝珠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被她了解了个大概。
名刀派竟是如此的猖狂吗?在这么多年前便已经开始吞并帮派,看唐家掌门和那些长老的样子,他们似乎对名刀派十分顾忌,她究竟加入了一个怎样的门派啊……
“爹你的意思是……”女孩大概猜到了什么,却不敢说出口。
“唐家岭我们不要了,我们离开关霞镇,离开充茗县,去别的地方生活。”唐母很干脆地说道,“你也听说了那县令要干的好事,这关霞镇是他要养老的地方,不想受外人打扰,不过五年关霞镇就要彻底封城,再然后便是整个县,他想当充茗的皇帝了。”
“这话就别跟小孩说了吧……”唐父有些担忧。
“有什么不能说的?雅兰从小就聪明,现在眼看着就要到嫁人的年纪了,这些事情她早就懂了!”她面露恼意,“说到这还真是觉得可怜,明明都长这么大了,要嫁人了,还遇上这档子破事……”
“可是唐家岭怎么就能不要了,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除了这里,我们还能在哪里生活?!”女孩有些着急地问道。
“除了这里哪里不能活?只有在这里,我们才活不下去……”长老中一位满是白发的老人叹道。
“雅兰。”唐母握住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唐家上下五百人,我们要对他们负责,要对唐家的所有人负责,你在四个孩子中年纪最大,以后是要当掌门的人,不能再说这种无理取闹的话了。”
她继续说道:“时间很紧,我们不知道关霞镇什么时候封城,也不知道名刀派的人什么时候会再来犯,也许明天,也许就是今晚,他们刚刚很有可能就是来探查的。”
“明天一早,你和你的三个弟弟就要先启程,我会指派几个弟子和你们一同前行,等一离开关霞镇,你们就坐上马车前往兰山,我们在那里提前置办了一处房屋,暂时可容纳下五十人。”
“五十人?那你们……”
“一次走太多人会引起别人怀疑的,你们先去,我和你娘等所有弟子和长老转移过去后再走。”唐父笑了笑,摸着雅兰的头,“最近财力不太够,只买得起那么点大的屋子了,不过没关系,你们在哪哪就是唐家,等人一个一个过去,我们一点一点地建,马上就能把唐家岭建起来了,五百人也能容得下。”
“那你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到那里?”雅兰最在意的便是这个了。
“大概三个月之后吧,但你爹我保证,半年之内一定到!”他笑道。
“我也保证。”唐母也笑了起来,她平时并不怎么常笑,雅兰知道她是想让自己放心。
“好,明天我就带三个弟弟走,至于随行的弟子……”唐雅兰突然有些支支吾吾起来,脸也红了起来,“我可以自己挑吗?”
唐母愣了愣,但她的脸红得实在是太明显了,马上便猜出了她的心思,道:“你想自己选便自己选吧,自是要选些自己亲近的更好。”
听到这话,她感到自己的脸上红得发烫,一时间有些站不住,谢过父母告别长老们后便匆匆跑了出去。
厅外,她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红终于退了下去,唐初九扯了扯她的衣摆,眼中含泪问道:“姐姐,我们要离开这里了是吗?为什么我们要走,我不想离开这里——”他说着便又要哭起来。
“哭什么哭!每天就知道哭!”初六狠狠往他的背上打了一拳,这下他倒是真的哇哇哭出来了。
唐雅兰连忙抱起他,一边安慰一边往厨房走。
“姐你现在去厨房干什么?还不到吃晚饭的时候啊?”唐初十很好奇地问道。
她只笑笑,不说话。
厨房内,唐雅兰将铁炉盖掀开,长长的铁夹夹出十余个皮酥肉厚的烧饼,摔在黄油纸上掉了满桌的渣渣,油香四溢。
“哇好香——”唐初九忍不住就要去拿,“哇好烫——”
“等凉一点了再吃嘛,小心烫起泡来。”她有些责怪地笑道。
“不行的!烧饼就是要趁热吃才好吃!”他耐着烫,呼哧呼哧地啃了起来。
“趁热!又不是让你趁烫!”唐初六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忍不住那香味,也掏了一个吃起来。
唐初十没有他们嘴馋,只是笑着问道:“姐姐,你一次性做了这么多,我们又要吃不完了,要我去送给师哥他们吗?”
唐雅兰的脸立刻又红了,但脸上不由得泛起笑来,挑出两个烧饼,将余下的几个连带着油纸一起放进了一个竹篮中,交给他说道:“吃不完就交给你大师兄去,跟他说让他挑几个靠谱的师弟收拾好行李,明日我们一起出发去兰山。”
朱祝珠的脸上也泛起笑来,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哇塞,藏不住的少女心事。
“没有别的话了?”唐初十问道。
“没有了没有了!你快点去吧,烧饼冷了就不好吃了!路上小心!”她将他推去屋外,朱祝珠着急看热闹,也跟着他来到了校场。
现在是下午最热的时候,校场上练武的弟子不多,只有六个男弟子穿着薄薄的蓝色短衫和宽松练功裤正互相比试着,烈日之下所有人都大汗淋漓。朱祝珠欣赏了一会儿,他们的功夫都很扎实,一拳一腿有劲有范,估计是这里最为出色的一批弟子了。而且她看出来了唐家与名刀派的不同,名刀派的弟子被强制要求只能使用刀这一种武器,而唐家似乎很看重弟子们的自主性,这六个人里拿枪的也有,拿锤子,拿剑、鞭、棍的都有,倒是长得最高最带劲的那个,手中拿了一把凌厉的长刀。
朱祝珠猜测这位拿刀的便是唐雅兰口中的大师兄了,因为他身材练得最好,长得最标致,尤其是那双深邃眼睛下的三颗小痣,更是衬托得他多情迷人。
果然,唐初十提着篮子向他走去了。
大师兄看着小个子向他哼哧哼哧地走来,连忙放下刀领他到了阴凉的长廊下,接过篮子笑问道:“辛苦你啦,又是你姐做好吃的了?”
她好奇地看着大师兄,这是张陌生的脸,倒是声音十分亲切动听。
怪不得那样好的女孩会喜欢他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